四峨山
峨眉山的第四座山
四峨山,峨眉山分为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四座,四峨山为峨眉山的第四座。
百科名片
峨眉山市区北五公里,。因山形棱瓣如花,或谓即《水经注》之武阳龙尾山,东晋郦道元编著的《水经注》称:“峨山东北有武阳龙尾山,仙者羽化之所。”清光绪十三年(1887),四川总督丁宝桢命谭钟岳编绘的《峨山图说》称:“四峨山一名花山,其形棱瓣如花,因以为名。昔印宗禅师止锡四峨,每时,祥云结盖,遇旱延祷,甘霖立沛;有龙王受戒、猛兽调伏之异。”山有圆通寺,山巅则有最早修建的古刹观音庵,为明代高僧印宗禅师(四川绵州人)谈禅结茅之处。
另一说四峨山在乐山市沙湾区南,海拔1256米,北临大渡河,山上有星罗棋布的古墓群。
峨眉分四座,四峨为其末
峨眉山分为四座,即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大峨山、二峨山相对如眉,故统称峨眉山。今日旅游胜地峨眉山实际指四座峨眉山中最大最高的一座大峨山。
大峨山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体南北方向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风景秀丽,植被葱郁,集雄秀的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人们通常说的峨眉山其实只是大峨山。
二峨山,又名绥山镇,海拔1908米,为道教名山胜地,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跨峨眉山寺九里镇罗目镇乐都镇高桥镇龙池镇、沙溪乡、柳溪乡与乐山市沙湾区,是峨眉山市与乐山市沙湾区的分界线。
乐山市沙湾区美女峰又名三峨山,地处沙湾区城南6公里处,距郭沫若纪念馆8公里。处于国家级森林公园——美女峰森林公园的腹心部位,最高海拔2027米。因形似一美女仰躺在地,故名美女峰。
四峨山则距峨眉山市城北5公里处,海拔982米,自古以来就是一座道佛圣地。四峨山之巅最早建的古刹观音庵,为明代高僧印宗禅师(四川绵州人)谈祥结茅之处。
四座峨眉山的传说
《峨眉四女图》的传说
很久以前,峨眉城西门外,有一个西坡寺。有一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画家,千里迢迢的来到这里,要求住在寺里,西坡寺的主持和尚收留了他。主持和尚自幼喜欢书画,天长日久,就和老画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过了几天,画家来向和尚告别、并付给食宿费用。和尚坚持不收。画家见和尚不愿收钱,猛然想起和尚喜欢画,便拿出纸笔墨砚对和尚说:“你不收钱,那我就画几张画送给你,”和尚听了,满心欢喜。不一会,画家就画好了四幅画。每一幅上都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姑娘,画家把四幅画题名为《娥眉四女图》。画家把画交给和尚,说:“你把画放在箱子里,等过了49天以后再拿出来挂。”画家走后,和尚想,这样好的画放在箱子里太可惜了,何不挂出来让大家观赏观赏呢?于是就把这四幅画挂在了客堂里。一天,和尚从外面回来。忽然看见有四个姑娘正坐在客堂里说说笑笑。和尚看着这几个姑娘很面熟、又觉得很奇怪,刚才出去时并没有看见这几个姑娘呀!就问:“你们几个姑娘是来游庙还是拜佛呀?”四个姑娘并不答话,只是嘻嘻地笑着往外跑。这时,和尚忽然发现壁上四幅画上的美丽姑娘都不见了。原来跑出去的四个姑娘就是画上的呀!于是,和尚就在后面追。三个姐姐跑得快点,跑到前面去了,四妹跑得慢,落在后面。姐姐们回头一看,见四妹还在后面,就停下来等她。这时,和尚已经追上四妹,抓住了她的裙角,要拖她回去。四妹见不得脱身,就喊:“大姐、二姐、三姐,快来救我!”三个姐姐见四妹被和尚拖住不放,就生气地骂:“这和尚真不害羞!”四妹因为隔得远,只听到“不害羞”三个字,以为姐姐们在骂她,羞得满脸绯红,无地自容,便立刻变成一座山峰。和尚忽然不见了姑娘,面前却出现了一座大山,心想,你变成山我也在旁边守着你,反正不能放走你。三个姐姐见四妹变成了一座山,也变成三座山等着她。后来,和尚死在山旁边,变成了一个瓷罗汉,仍然守着山。人们在那里修了一个庙子,就叫“瓷佛寺”。四姐妹变成的四座山峰,一座比一座美。
后来人们就把娥眉的“娥”字改写成山傍的“峨”字。大姐就叫峨眉山,二姐就叫二峨山,三姐就叫三峨山,四妹就叫四峨山。至今,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还并肩站在一起,只有四峨山隔了一段距离。
注:瓷佛寺位于今夹江县峨眉山市交界处的夹江界牌镇凤山村,寺内有一世界第一大瓷佛,高2.47米,为明永乐13年(公元1415年)江西景德镇市所造。
历史沿革
四峨山古称花山,因山形棱瓣如花,《水经注》称之为武阳龙尾山。东晋郦道元编著的《水经注》称:“峨山彝族自治县东北有武阳龙尾山,仙者羽化之所。”
四峨山之巅最早修建的古刹观音庵,为明代高僧印宗禅师(四川绵州人)谈禅结茅之处。印宗佛法高深,收徒严谨。他常勉励徒众殷勤戒定,莫恋名利,并以“春宵一刻值千金,临渴掘泉枉徒劳”的警句规范佛众。山中圆通寺为印宗传人福仙(四川达州人)所建。明清两代,先后增建大雄宝殿、韦驮殿、天王殿等佛宇僧,规模壮阔,顿使古刹禅林,烟火旺盛。
民国有巴县居士李元山造石刻弥勒大佛一尊,至今犹存。
四峨山石刻弥勒大佛
四峨山值得大书一笔的是绝顶那座石刻大佛。据《峨眉伽蓝记》载:“公元1928年,巴县居士李元山居之……造弥勒菩萨,高一丈六尺……巍然霄汉!”李元山(人称李善人)是峨眉山市历史上一个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孙中山。据年近九旬居住在四峨山麓的李克雄老人回忆:“当年他目睹四川军阀割据,战乱不息,民不聊生;决心弃戎从佛,于1925年秋,离渝赴峨,皈依三霄洞(佛门居士)。1927年他来到四峨山之巅龙华寺,乐善好施,维修扩建正殿、观音殿、玉皇楼、斋堂,铺石板路方便朝山游人,并以铁、石、泥刻铸各式佛像群。他聘请湖南省石刻名匠10余人耗时两年半,精工刻造了一座雄踞山巅、面向东方、高近两丈的石刻弥勒菩萨。佛像栩栩如生、笑容满面,引来八方香客、游人前往游览朝拜。”
李元山祖籍重庆巴县,曾迢随孙中山创立民国,他于民国初年,跟随老同盟会员熊克武起兵讨袁,先后出任熊部团长、旅长、副军长等职。1925年秋,离渝赴峨,皈依峨眉山三霄洞(佛门居士)。1927年来到四峨山之巅的龙华寺,筹资维修扩建了正殿、玉皇楼、客寮斋堂,并以铁、石、泥刻铸佛像群体及铺石板路方便朝山游人。嗣后,李元山又高薪聘请湖南省石刻工匠孟姓师徒10余人,就地取石,耗时两年半,精刻了一尊雄踞四峨山之巅,高近两丈的石刻盘坐弥勒菩萨。现今民间自发的朝拜香会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为民俗旅游行香节,游人香客近万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百科名片
峨眉分四座,四峨为其末
历史沿革
四峨山石刻弥勒大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