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挂面
以小麦粉为主料制作的传统面食
手工挂面是一种传统的中原地区面食,是以浮小麦添加盐、碱、水经手工拉制悬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
开水煮两三分钟即熟,适合速食。可以打卤子吃、夏天可以过熟之后捞出来过凉水做凉面、也可以过凉水之后做麻辣面等等。
食品用料
手工挂面是以小麦粉添加盐、碱、水经手工拉制悬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纯手工空心挂面味道鲜美可口,煮时耐煮耐泡,绑把成型,携带方便,是老、幼及病人、产妇喜爱的方便食品。
制作方法
1)和面,春秋两季每公斤面粉放食盐50克左右,夏季放60克左右。冬季放30-40克,食盐先溶解成盐水后再和进面中。和面时,不能和得过硬或过软,要反复用力揉和。直至不粘手,不粘盆为止。
2)醒面,将和好的面进行放置20分钟;
3)盘条,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用快刀将面团划割成直径3厘米左右的圆形长条。连续划割,中途不能停断,随之用手来回反复捻搓成直径1-2厘米的圆条。再将其层层盘入盆中,接着放入食油(每公斤放10克),以防条与条之间相互粘边。切不可用面粉替代食油,否则面条会显得粗糙。
4)绕条,把两根65厘米长、一指粗的竹固定好。将盘好的面交叉地缠绕在竹扦上。至竹扦绕满为止。扦与扦之间的距离为35厘米。绕条时用力要均匀。自然有序,最好一气绕成。一般情况下,1分钟可绕满两根竹扦。每两根竹扦可绕面条3公斤左右。
5)二次醒面,将绕好得面放入发酵槽中,进行发酵,一般为30分钟。温度较低,可延长到50分钟;温度高则20分钟即可。
6)拉条,拉制时要平均用力向外慢慢伸张,拉到80厘米左右时;
7)三次醒面,将拉至80里面的面双起,再次放入发酵槽中,一般为30分钟;
8)上杆,将面条从发酵槽中取出,放置高为2米的架子上;
9)二次拉长,将面从架子上垂直下拉至1.80米长,进行晾晒;
10)下杆,将晾干的空心面取下;11)包装,根据要的规格进行裁切,包装;
食品物点
挂面是一种细若发丝、洁白光韧,并且耐存、耐煮的手工面食,中国人喜欢吃面,尤其在北方,快餐面、挂面等大行其道。
营养价值
手工挂面细如发丝、清如白玉,而且口感好,好看好吃,营养价值也很高,从食补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三方面的饮食功效:
1、补血益气:适宜肤色没有光华,失去红润、手脚冰冷的人群。
2、养阴补虚: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适宜与久病体虚或是虚劳的补益。
3、增强免疫力:富含维生素e:捕捉破坏细胞自由基,可以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并且增加抗体的数量。
面条适用于以下几种人群长期食用:体虚体弱者,如病人、老人、产妇孕妇、小孩,食用可以增强免疫力、益气补虚。而且挂面易消化,易于食用;美容养颜、滋阴补肾,适合男女性长期食用;
食用方法
速食者,挂面开水煮两三分钟即熟,且营养丰富,适合速食。挂面有很多种吃法,做法非常灵活。可以打卤子吃、夏天可以过熟之后捞出来过凉水做凉面、也可以过凉水之后做麻辣面等等,各种吃法百吃不厌。
相关典故
远在唐朝,中国人就已经在食用这种“快餐”。专门从事敦煌市饮食研究的高启安博士说:“检阅敦煌文献发现,远在唐代就出现了面条,当时叫做‘挂面’”。过去,学术界一直认为成书于元代的《饮膳正要》所记的“挂面”,是中原地区有关挂面的最早记载。而在敦煌文书中不止一次出现“须面”,并被装入礼盒送人。如当时敦煌的一户人家将“须面”用作了婚俗中的聘礼。今日中国仍有地方将挂面称作“龙须面”。相传古时,军卒和百姓不分酷暑严寒日夜苦干,家人为使亲人能吃上面条,便把擀好切细的面条挂在竹竿上晒干捆把,连同调好的酸汤送到工地,让亲人在劳动之余,下锅煮熟,入酸汤食之。这种吃法既能充饥又能解渴,被誉为上等慰劳饭食。后来有人将晒面条改进为手工挂面,在酸汤中加入“漂稍”(鸡蛋煎饼、嫩韭菜、白菜心切碎即成),就成了如今在民间及宴会上广为流传的酸汤挂面。
参考资料
..2024-01-21
..2024-01-21
..2024-01-21
目录
概述
食品用料
制作方法
食品物点
营养价值
食用方法
相关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