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谷
中国信奉天主教徒的作家、编辑、音乐评论家
张若谷(1905-1967),原名张天松,字若谷,曾有笔名“南方张 “百合”“刘舞心女士”“欧阳忠正”“虚怀斋主” “虚怀”“若谷” “马尔谷” “摩炬”,是信奉天主教徒的作家、编辑、音乐评论家,旧上海南汇区周浦镇西八灶人,即现在浦东新区康桥镇沿南村。张若谷的歌剧观,有助于中国当代音乐戏剧批评事业建设。
早年就读于天主教上海市徐汇中学,1925年毕业于震旦大学,精通法文,迷恋音乐。1920年,他与朱应鹏、傅彦长合作出版《艺术三家言》的著作引起轰动。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张若谷应邀担任《中美日报》副刊《集纳》的编辑,因刊登大部分是抗日的,引起了日寇及其走狗的注意和不满,曾三次被租界当局勒令停刊。1941年9月,张若谷担任在华日本派遣军陆军军部的机关报《新申报》《千叶》版编辑。1944年11月,在南京市第三届大东亚文学者代表大会上,探讨了如何以文学作品王绍飞大东亚战争,创造新东亚文化精神,完成大东亚共荣圈,不仅成了一个落水文人,而且彻头彻尾地沦为汉奸。抗战胜利后,担任天主教益世报》南京版编辑。1955年9月,东北地区劳改农场劳动。1967年,因病去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张若谷之父张杏笙曾任徐汇公学的法文和拉丁文教师。张若谷的哥哥张家树曾两度负海外,1949年后为上海教区的主教。张若谷9岁就读于类思小学(今汇师小学),在“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之前,他就在晚清秀才吴石钧的指教下作文,成绩常常都是最优生;与校长杨振铎、法籍教士能神父等学习唱歌奏风琴。后入徐汇公学跟意籍教士翟神父,及梁志忠先生等学习弹钢琴。中学时期,就读于中国西洋办学第一校徐汇公学,可以直接学到西方音乐、戏剧及其他中西方文化课。1925年,毕业于震旦大学,精通法文,同时皈依天主教,并且迷恋上了音乐。
工作经历
大学毕业以后,1926年任上海市艺术大学教授,1927年任南京革命军日报编辑,1930年任古巴驻华公使馆秘书,1932年任上海《大晚报》记者。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担任随军记者,写下大量战地通讯。1933年至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学习,攻读社会学和神哲学。1935年回国,任《上海时报》记者。1936年任《南京朝报》主编,后改任《上海神州》记者,创办“大上海人社”,并任《大上海人》半月刊主编。1937年后就职于《中美日报》报社,编有《马相伯先生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马相伯学习生活》(上智编译馆)等。20世纪30年代发表过很多音乐艺术方面的评论性文章。
一书成名
1920年,他与朱应鹏、傅彦长合作出版了一本二十余万字的《艺术三家言》的著作。内容大部分是有关中外音乐、歌剧、神话、文艺理论、宗教典籍等内容的研究和讨论,分上中下三卷,四百多页,四十余幅插图,出版后引起轰动。张若谷和朱应鹏、傅彦长这三人成了当时上海滩的三大艺术家。
中美日报编辑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以后,上海市沦为“孤岛”,张若谷因曾留学法国,又是唯美派的作家,受到国民党CC系的青睐,编辑《中美日报·集纳》(后又任《大美晚报》编辑),但他主编的副刊不愿刊登左派作家的文章,经常刊登的是徐讦、邵洵美温肇桐等人的文章,但大部分是抗日的,主题十分鲜明,因此引起了日寇及其走狗的注意和不满,曾三次被租界当局勒令停刊,《集纳》的编者张若谷写了《三次复刊小言》,强调了抗日爱国是孤岛上每一个中国同胞的共同意志,这种意志决不会因为高压而消失,《中美日报》却因为通过被迫停刊又复刊的实际,证明了正义与邪恶,忠与奸斗争的结果。张若谷还用中英两国文字发表了大量抗日救亡的文章,揭露和抨击落水文人,汪精卫将他列入了抗日分子的黑名单。
沦为汉奸
1941年9月,张若谷在上海法租界,因“抗日救国罪”被日本宪兵绑架。最终经受不住拷打担任了在华日本派遣军陆军军部的机关报《新申报》《千叶》版的编辑。
1944年11月,张若谷在南京第三届大东亚文学者代表大会上,探讨了如何以文学作品协力大东亚战争,创造新东亚文化精神,完成大东亚共荣圈,不仅成了一个落水文人,而且彻头彻尾地沦为汉奸。
抗战胜利前夕,张若谷怀着对鲁迅的多年怨恨,在他主持的《新申报》副刊,召开了所谓纪念鲁迅的座谈会,把已经逝世十年的鲁迅加谥为“民族主义者”。
谋生劳改
抗战胜利后,张若谷因为当过文化汉奸,到处寻觅谋生的良策,由于他法文水平高,又有多年的写作技巧,担任了天主教南京总教区总主教的私人秘书,并且任天主教《益世报》南京版编辑。
1955年9月,张若谷因宗教原因被抄家,并被遣送至东北劳改农场劳动。1967年,因病去世,终年62年。
人物作品
歌剧思想
生态
张若谷认为,上海市的音乐教育和歌剧普及所面临的问题,学校教音乐的留日教师水平很有限,教学内容只有普通音乐教育知识;艺术在上海正在成为“热门货”;中国人很少欣赏音乐会和观看歌剧团;文化界一类人把歌剧当成商业性儿童歌舞剧,一类人拿戏曲与歌剧做皮相的表面化比较。
本性
张若谷认为,歌剧的灵魂为音乐,其他一切舞台上的背景与动作都是歌剧的肢体。张若谷用灵魂和肢体作比,来揭示歌剧的本质为音乐,目的是为分清歌剧与戏曲的界限。他认为,歌剧不同于本国旧剧,而新剧(指话剧)不但存在音乐的许多缺陷,不足以表现人生繁复的意境与情绪,而且几乎没有戏剧作家的内在灵魂。
演变
张若谷认为,不论戏曲古希腊戏剧印度“南提阿”,还是日本的能乐等戏剧形式,都是旧时代遗物,它们只能当作雏形歌剧的骨(古)董题材,都不能与欧洲近代的纯歌剧相比拟。他的这种歌剧进化论观,并非离经叛道,而是受到了西方现代性文化思潮的影响所致。最终的原因可能是,外国音乐家和少数中国文化精英,出于对奥托·瓦格纳及其乐剧的崇拜而得出的结论。他的观念中的进化论因素,至少还应从如下几方面予以审视。
叙情
歌剧是用音乐展开并讲述故事的。音乐首先承担的是戏剧的任务,而绝非一般音乐的抒情。张若谷把话剧界用“话剧加唱”以称“歌剧”的做法,与真正的歌剧创作划清了界,也与过去通过戏曲音乐衍化出“歌剧”的某些通行做法(如欧阳予倩田汉等人)划出了界位。他认为歌剧的命脉在于歌剧表演、剧作家和作曲家,但作曲家的地位更高。
张若谷的歌剧观,对当时人们正确理解歌剧作为本质的音乐戏剧很有帮助,从美学意义上基本廓清了歌剧与戏曲等戏剧形式的本质区别,对当时文艺界更新歌剧观,跳出改良戏曲以成歌剧或“话剧加唱”的既有框架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中国当代音乐戏剧批评事业建设。
以上资料来源
张若谷与鲁迅
二十世纪20年代,张若谷攻击鲁迅的杂文是代表现代绍兴师爷的一种特殊性格。还写了一部名曰《婆汉迷》的长篇小说,被称作是新的“中国古典小说最经典:儒林外史”,在《大晚报》上连载。这本书中的罗抚心,影射的是鲁迅。鲁迅非常不满,在《文学的折扣》(1)一文反讽张若谷。
1932年3月,张若谷在自己主编的《大晚报》副刊《辣椒话》里攻击鲁迅。他在《吃辣椒》里说,一个喜欢造假名而无真姓的老文人,三年前写过几篇骂某的文章,说某报的批评家无聊,想吃些辣椒开开胃,这位老文人深懂得此一时彼一时的革命精神,摇身一变,变了姓,又变了名,甚至连灵魂都变了,从前骂某报的,现在居然也厕身某报批评家之列,大吃辣椒开开胃了。鲁迅发表了《不负责任的坦克车》,说张若谷不负责任的文体,就像躲在统治者的坦克车里面,攻击民主人士不敢勇往直前,只躲在背后说风凉话,不算好汉。
鲁迅去世后,张若谷在《中美日报·集纳》上发表了《写文学随笔》一文,认为鲁迅不是小说家,只是一个随笔家。
个人生活
异国情调
张若谷从小生活在上海,后来又熟练地掌握了法语,对一切充满了异国情调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好感,他是异国情调的追求者。张若谷解释自己为什么崇拜异国情调的原因时,将其归结于企求“新颖”和“好奇”。
情场得意
张若谷的夫人费爱璋,1932年淞沪会战爆发之前,费在上海《大晚报》广告部工作。有个姓魏的报社编辑为了追求费爱璋和老婆大打出手,最后离了婚。让魏姓编辑没有想到的,张若谷却博得费爱璋的芳心,移情于他。
张若谷和费爱璋在《大晚报》报社绯闻不断,自然成了众人议论话题,使得费爱璋脱离了《大晚报》,去苏州女校任职。笃信天主教的张若谷也于1933年,去了欧洲镀金。
张若谷与费小姐虽然身居国内国外,但是两人情书往来频繁。据说当时张若谷写给费小姐的情书,比他给各个报刊写的通讯稿的文字还要多。两年以后,张若谷返回上海市,费小姐和张若谷在南京的报社之中,履行手续结婚。
人物评价
《艺术三家言》编辑徐蔚南:我和他一见面,就感到张若谷君真是名副其实,他无论对于哪一件事,虽则已经他亲手解剖过看明白了的,他还是抱着一个“虚怀若谷”的态度,正是研究学问的唯一的态度……张君彻底地知道这种态度的必要。所以,他写的文章大都是分析的和综合的。
参考资料
..2024-02-26
论张若谷歌剧观的历史价值.超星期刊.2024-02-2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一书成名
中美日报编辑
沦为汉奸
谋生劳改
人物作品
歌剧思想
生态
本性
演变
叙情
张若谷与鲁迅
个人生活
异国情调
情场得意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