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地方党组织创始人之一,先后任中共汝城支部书记和特别支部书记。1926年12月初,在当地豪绅策动的一场反革命暴动中被捕,旋即被回乡农民救出。为打击反动豪绅的嚣张气焰,组建了一支三千余人的农民自卫军,营救出被关押的邻近的广东农协干部数十人。“
马日事变”后,为汝城特别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之一。曾将
苏仙区、
宜章县、
永兴县、
资兴市、
桂东县和转战千里的
广东省部份农军,全部集结于汝城境内,一度使革命处于低潮时的工农运动在汝城却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还曾在汝城部分地区实行了土地改革。1927年8月遭地主武装残忍杀害。
朱青勋(1894-1927),又名孝玥,乳名夏奴,生于
汝城县卢阳镇联江村一户贫苦农家。出生前,父亲被征往澎湖戌守,死于异乡。两岁时,母亲改嫁,由
伯父收养,靠祖母抚育。因伯父家亦贫,9岁才勉强读私塾。三个月后,祖母逝世,家境更艰难,便辍学了。15岁,进入县城一家客栈做小工,他性情豪爽,常将做工挣得的工钱帮乡邻解危济困,深得乡亲称赞。
1923年,朱青勋到郴州北街表兄宋清贤开的“永丰和”
客栈当店员,结识了旅郴同乡李涛、
何举成、
何翊奎等人,一起阅读进步书刊,讨论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大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郴州北街组建中共
汝城县小组。
1926年5月,他受中共郴县地方执委的派遣,以国民党
湖南省党部农运特派员的身份,回汝城开展革命活动。6月,在县城信成书社秘密创建中共汝城县支部,担任支部书记。7月,北伐军途经汝城,他以县党部筹备处名义,在县城小校场召开群众大会,声援北伐。8月,国民党汝城县党部成立,朱青勋兼任农工委员。同月,奉中共湖南省委指示,中共汝城县支部扩大为特别支部,朱青勋仍任书记。在特别支部的领导下,各行业工会和区、乡农民协会相继建立,革命群众运动在
汝城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2月3日,旧商会会长何晋卿指使保商队、团防队将他绑至县衙,扬言杀害。他大义凛然地说:杀死一个朱青勋,将不只出一百个朱青勋,你们横行的日子快过去了。后来在革命力量的威慑下,反动当局被迫解除了对朱青勋的扣押,是日,他披红挂彩,走出县衙,工农群众燃放鞭炮,欢呼他胜利归来。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朱青勋深感组建革命武装至关重要,并于1927年初组建县农民自卫军、县常备队、
英雄民兵连及区乡农民自卫队。3月12日,他以国民党
汝城县党部的名义,在县城小校场召集万人大会,隆重纪念
孙中山逝世两周年。同时,在革命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公开处决了武装暴乱首犯何晋卿。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
广州市也发生“四·一五”事变。5月初,毗邻汝城的粤北仁化、
乐昌市一些幸免遇难的同志,撤到汝城南乡一带。朱青勋一面组织全县群众愤怒声讨
蒋介石叛变革命、残杀工农的罪行;一面派出一个中队农军支援
仁化县农军攻克仁化县城,救出被关押的农协干部数十人。为了提高农军素质,他于5月19日组织创办
汝城县农军干部训练班,训练各乡农民
自卫军骨干。
5月21日,
长沙市发生“
马日事变”,毗邻汝城的
宜章县、
资兴市、
桂东县的革命运动先后遭到反动派镇压,汝城处于白色恐怖包围之中,与上级联系中断。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朱青勋召开特别支部紧急会议及各革命群众团体联席会议,于5月29日组成县公安委员会,统一部署全县防务,并抽调持枪农军集中县城,准备迎战。同时,土法上马建立兵工厂,赶制
梭镖、大刀、土枪等武器,加强农军装备。由于防御得力,人心稳定,使得盘踞在湘粤边界的
胡凤璋、何其朗匪部不敢贸然进犯。
5月底6月初,
苏仙区、
宜章县、
永兴县、
资兴市、
桂东县等县部分农协干部和农军先后转移到
汝城县。为统一领导,成立了中共驻汝特别工作委员会,朱青勋为负责人之一。按照特别工委决定,他把汝城分为东南西北四个联防区,约定号令,一方报警,各方支援。6月下旬,他派人将艰苦转战数千里的广东惠(州)潮(州)梅(县)农军近三百人接到汝城。湖广农军会师后,汝城共有农军四、五千人,枪三千余枝。朱青勋指挥汝城农军配合
广东省、郴、宜农军,主动出击,大败桂东挨户团头子何鉴于桂东沙田,乘胜追击到寨前圩。此时,虽然革命处于低潮,而
汝城县的工农运动却仍然蓬勃发展,被誉为“新湖南”,受到党中央的重视。
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后,驻汝农军按中共湖南省委指示,准备整编为
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开展土地革命。8月15日凌晨,国民党第十六军军长
范石生派出三个团的兵力,以土匪武装何其朗为前锋,利用大雾迷漫之机,分三路偷袭汝城县城,农军奋力应战,终因敌众我寡,损失惨重,队伍被迫转移。转移中,朱青勋念及广东农军人地生疏,恐遭不测,遂折身向广东农军阵地靠拢,然广东农军早已撤离阵地,朱首勋便与队伍失去联系,孤身行至厚坊村边时,被已公决的旧商会会长何晋卿的家人何腾古发现,伙同数名暴徒,将他杀害于九塘江中。
1957年,
汝城县人民为缅怀朱青勋而建立了纪念亭,并撰写了碑文以昭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