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蒙蒙古族乡位于
杞麓湖西岸的杞麓山脚,是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素有“歌舞之乡”“甜瓜之乡”“建筑之乡”的美誉。于1988年建乡,辖区面积4.7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白阁村,距县城12公里,距省会
昆明市125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5.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乡辖白阁中村、下村、桃家嘴三个行政村,共5900余人,其中蒙古族约占总人口的95%。全乡耕地面积3524亩,人均占有耕地约0.60亩,以种植蔬菜、
香瓜、
葡萄、
烤烟为主。
兴蒙蒙古族是公元1253年
孛儿只斤·忽必烈率10万蒙军远征
云南省,镇守曲陀关都元帅府后落籍云南的蒙军后裔。兴蒙蒙古族经历了由北方游牧到南方渔耕再到农耕三个阶段760多年的历史变迁,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服饰、民族歌舞、饮食等多元特色民族文化,素有“歌舞之乡”“建筑之乡”“甜瓜之乡”的美誉。全乡处在滇中交通要道和滇中旅游精品线上,在
玉溪市“五山一村”旅游辐射范围,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兴蒙的知名度逐渐扩大,兴蒙
蒙古族引起了世界各地游客的极大兴趣和各级领导、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被誉为“神奇独特的南方高原蒙古族”。
在兴蒙,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古民居遗留,有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
民俗音乐流传,有婉转而奔放的蒙古族歌舞,有精巧实用的手工艺品;以“三杯杯”酒为代表的酒文化,以兴蒙烤鸭、
太极黄鳝和
手扒羊肉等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那达慕大会、鲁班节、忆祖节、甜瓜节为代表的民族节庆活动均为南方高原蒙古族所特有,还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喀卓语”和“
三叠水”服饰。
地理环境
全乡辖区面积4.7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北阁村距县城13公里,海拔1800米。兴蒙乡年平均气温15.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种植
烤烟、水稻、蔬菜、花卉、
甜瓜等农作物。玉通公路穿乡而过,属
通海县西大门。
历史沿革
兴蒙蒙古族乡,解放前名为“鱼夫村”,解放后更名为兴蒙乡,1988年1月7日建“兴蒙蒙古族乡”。解放前乡人口仅为3034人。兴蒙乡
蒙古族主要是元代随军来
云南省落籍的,其语言风俗仍有保留,并有祖庙“三圣宫”等。兴蒙乡是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乡,其语言、衣饰、饮食、宗教十分有特色,并有许多元代古籍和古文化建筑,加之乡镇后的
凤凰山十分美丽,很适合开展蒙古族活动“那达幕大会”(已开过六次)以及开发体现云南蒙古族风俗的旅游项目。
区划人口
人口
乡辖五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共有1760户。
2021年6月28日,
通海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兴蒙蒙古族乡常住人口为5286人。
民族
自然条件
兴蒙蒙古族乡地处通海湖盆区,属
中亚热带半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常年四季温和,年平均气温15.4℃。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涝灾、冰雹、地震。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涝灾最为严重。地形以坝区盆地为主,兼有小面积丘陵,土壤为赤红色,植被为次生针阔林叶混交林。全乡自然资源比较贫乏,
石灰岩是主要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稀缺,但水资源较为丰富,乡内的中河及小海塘与
杞麓湖相连。
经济发展
全乡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以“强基础、调结构、建支柱、抓流通、治环境、树形象”为总体发展思路,突出以“设施农业、非公经济、民族文化旅游和畜牧养殖”为四个产业化发展重点,经济和社会事业连年快速发展。现在以暖棚种植
香瓜为主的设施农业已形成产业化发展,保证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经济总量的提升;以特色商饮服务业为主的非公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促进了群众致富、财政增收,树立了民族对外的商业品牌;逐步启动开发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通过规划、基础项目启动以及节庆活动开展相结合,旅游经济价值的潜力有了初步的体现,以
蒙古族、
汉族、
彝族和
哈尼族等民族融为一体的多元特色民族文化不断得到开发和展示,“南方高原上的蒙古族”、“歌舞之乡”、“建筑之乡”、“甜瓜之乡”已成为大家向往的地方。
农业结构
兴蒙蒙古族乡巩固
烤烟及蔬菜生产,以
甜瓜种植为重点,积极发展高效农业。
香瓜种植已成为带动兴蒙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瓜农成立了“甜瓜专业合作社”,种植及经营已形成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2003年1—5月份,已发展到65亩57个棚,产值达100多万元;并已报省、市、县农业部门立项进行重点扶持,登记成立了“兴蒙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兴蒙”牌农产品商标,申报了无公害认证;甜瓜产业化发展正按规划稳步推进,至2003年年底种植面积将达150余亩。
2008年,共有478户种植
香瓜,面积1262亩,产量27198公斤。每亩
烤烟毛收入大概在3000元到5000元左右。兴蒙的烤烟是成片种植,凡分在乡政府规划好的种植区内,农民就得种植烤烟,烤烟生产已经成为乡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共投资94.89万元完成各类
水利工程14件,同时积极筹措资金12.3万元,加快交通、集镇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筑名胜
乡镇后面是凤凰山,镇中心有一座“三圣宫”,内供
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忽必烈、
孛儿只斤·蒙哥缩象,并有元、明、清时期碑刻10块。三圣宫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还有
蒙古族聂氏宗祠建筑。
普家祠堂:
普家祠堂位于中村的西部,紧接凤凰山,坐北朝南,前高后低,始建于
清代,经过几次加建和修建。房屋结构沿袭了兴蒙乡建筑的一贯风格:土木结构,木架,立柱,
土坯墙壁和瓦顶,瓦顶还有翼角向上伸开。祠堂的堂屋由三个宽14、16和14沟的房间组成。堂屋、耳房与倒八尺之间围城一个天井,形成这里典型的“三间四耳倒八尺”的建筑风格。祠堂前有一戏台,大门在祠堂左侧。新建的门外也挂起了“
兴蒙乡中村老年学校”和“
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中村老年人协会”的牌子。
白阁的期家祠堂始建于
清代乾隆,位于凤凰山脚下三圣宫的左侧,是兴蒙蒙古族乡幼儿园所在地。整个院子的房间被连成一体,分为上下两层。院子中间有十五级的楼梯通向堂屋,上层和耳房相连,房檐下的房梁被用原木的木雕装饰还清晰可见。整个房梁的木雕被分为三段,中间由鹦鹉目头形的圆雕隔开。楼梯左右两侧各有一根木质的灯笼柱,石质的底座形似灯笼。堂屋的左右两层各有一道门通向耳房。
华家祠堂:
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已成为兴蒙乡第二村民组的办公所在地。
聂氏宗祠同样坐北朝南,院子大门开在整个院子的中间,大门顶的三条边形成两个翼角向上方延伸。祠堂是“三间四耳倒八尺”的格局,堂屋由三间宽分别为16、18和16沟的房间组成,四间比堂屋稍矮并被分为两层的耳房。天井里通向堂屋的台阶有六级。耳房的上层堆放着队里的桌椅板凳,下层右边新修了一个很大的灶台,左边是两间生产队的办公室。
民俗文化
兴蒙蒙古族是1253年
孛儿只斤·忽必烈率军南征,后落籍
云南省的
蒙古骑兵后裔。750多年来,这个马背民族的后裔群体,在通海杞麓湖上撑船捕鱼,围湖垦田,虽然历经艰难岁月的荡涤,风雨的洗礼,生产和生活方式几经变迁,但仍传承并发扬着
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与其他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其语言、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忆祖节”、“蒙族歌舞”、“三杯杯酒”、“
太极黄鳝”、“
烤鸭”和“蒙家婚礼”等传统风俗和饮食习惯,已被外界熟知和称道。兴蒙蒙古族在始终保持着勤劳、勇敢、诚实、善良、好客的民族传统的同时,正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与其他各民族的交往和交流中,增进了民族的团结,促进了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