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田鼠
哺乳纲啮齿目仓鼠科动物
莫氏田鼠(学名:Microtus maximowiczii),别称翁古尔田鼠、黑耗子、峭颅田鼠、水田鼠,是仓鼠科田鼠属的动物。
形态特征
莫氏田鼠在田鼠属中个体属中等偏大,体长118(97~135)mm,尾长48(37~56)mm,尾长占体长40%。后足长17(16~22)mm;耳长14(11~16)mm,耳朵稍露出毛被之外。垫6个,比东方田鼠多一个蹠垫。
莫氏田鼠毛色与沼泽田鼠极为相似。头顶及背部黑褐色,身体两侧黑色较浅,褐色较浓。腹部毛呈乳白色,与体侧的颜色有明显的分界。毛基深灰色,毛尖白色。前后足背面颜色与背部色泽一致,腹面较黑,尾背面黑色,腹面灰白色。夏毛的背与腹二色差异不及冬毛明显。
莫氏田鼠头骨比沼泽田鼠狭长,棱角清晰,特别是老的个体。脑颅平坦。鼻骨前端下条前部宽,后部窄。眶间宽窄,眶间嵴显著,向后延伸与颅侧的嵴相连接。腭骨有两纵沟,腭骨后缘有骨桥。侧窝很深。听泡较小。
莫氏田鼠第1上臼齿前缘横齿环后面咀嚼面上有4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第2臼齿在前缘齿环之后有3个交错排列的三角形,第3上臼齿前齿环后面有3个交错排的封闭三角形,最下端有一个C字形,口朝里的齿环。此臼齿内侧有4个凸角,外有3个突角,有时在最后齿环上前端还形成一个小钝角。第1下臼齿在后端横齿环之有5个封闭的三角形,最前面的齿环变异很大,但其外侧有沟,是与东方田鼠重要的鉴别特征,后者前端齿环外侧没有沟。第2、第3下臼齿的两侧各有3个出的角和两个凹陷。第2下臼齿后横齿环上面有4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第3下齿为摞列的3个横齿环。内、外侧的3个突角均明显。
分布范围
莫氏田鼠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俄罗斯联邦。
在中国分布在黑龙江省及内蒙的北部与中部。
栖息环境
莫氏田鼠主要栖息在湿生草原和沼泽草原,在林区的谷地、采伐迹地上偶有发现,其他如稀树草原、草原中的灌木丛、临近沼泽草原的人房中等处亦有所见。
生活习性
莫氏田鼠不冬眠。冬季通常是白天在雪下活动,夏季多在夜间活动。在湿地有固定的活动路线,行动迟缓。若遇有小河能游河而过。
莫氏田鼠洞道比较简单,洞道很长,常在草堆下或坡地上掘洞营巢。结构分巢室和仓库,巢室为圆形,纵径35~38mm,室高23~27mm,巢内铺垫有厚厚的禾本科,从巢室通向洞口的洞道长有20~30cm,还有到仓库的盲端通道。仓库有1~3个,离地面6~13cm,若在灌丛下和丘坡上,则仓库位置较深,距地面可超过20cm。洞口外露,洞径约3cm,洞口之间有跑道,跑道宽4~5cm。
莫氏田鼠嗜食绿色植物,特别是在夏秋两季,几乎全以薹草属大叶章为食,也喜食地榆沙参野火球、葱、细叶百合等。每只鼠一昼夜吃20~25g。
繁殖习性
莫氏田鼠的种群繁殖是从5月开始的,6月份出现孕鼠,7月份为繁殖高峰期,怀孕率占到52%,8月份约为12%,至9月份则无怀孕雌鼠。由此可见,6~8月份为其繁殖季节,每胎4~12仔,6~9只为多,平均为7.7只,6月下旬即可见到当年繁殖的幼鼠外出活动。该鼠的繁殖力很强,但是繁殖时期并不长。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为害特点
莫氏田鼠主要栖息于沼泽草甸、草原草甸及林区的覃丛中,曾对湿地造林幼树和幼苗造成伤害,特别是在克一河、库都尔镇根河市等林业局危害苗木,最高被害率可达67%,死亡株率为24%。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在中国林区沼泽地中,莫氏田鼠为优势种,其捕获量占总捕获量的87.5%。一般捕获率可达到20%。无其种群数量信息,发展趋势也未知。
保护级别
莫氏田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Microtus maximowiczii . .iucnredlist .2024-02-0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繁殖习性
亚种分化
为害特点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