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华,女,1988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教于
如皋市师范学校,2001年调
江苏省作家协会工作,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室副主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江苏省当代文学学会理事。其丈夫是著名文学品论家
汪政,夫妻二人常联名评论。
个人经历
1963年3月生,
如东县人。1982年毕业于南通师专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2001年任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教师,2001年至今到江苏省作家协会创研室工作,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室副主任。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教于
如皋市师范学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江苏省当代文学学会理事。
个人著作
1.文学评论集:《涌动的潮汐》、《自我表达的激情》
2.评论:《一片闲心又推花》、《略论新时期散文的家园意识》、《雅俗变奏》、《有关短篇小说技术的断想》、《意义:报端经验和日常生活》、《作家传记与文学研究》、《江山放眼细论文》、《马原的小说操作》、《独白,一种新的文学倾向》、《有关长篇小说创作的断想》、《惯例及其对惯例的批评》、《老年的风景》、《人到中年和文到中年》、《互补的青年意识》、《我们距布拉格有多远》、《新生代:我们知道多少》、《现实与梦想》、《有关汉语小说的札记》、《虚说汉语小说》、《苏童的意义——以中国现代小说为背景》汪政,晓华、《共商繁荣发展大计勇攀新的文学高峰——
江苏省作协第六次代表大会综述》等。
获奖情况
1987年,他们以一篇《叙述与呈现》获得当年度《批评家》杂志的优秀论文
一等奖。
作家评价
汪政、晓华这对伉俪是独特的,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对文学形式美的关注。在对作家作品进行批评时,也多关注作家的艺术趣味,从艺术上来剖析其成绩和得失,发现和鼓励他们的艺术追求。他们是严肃的,在对大作家的批评中,不怯于否定,对待默默无闻的作家,也善于发现优点。他们虽然没有依靠“炒作”而暴得大名,却始终被批评界、作家和读者认可。其合著的《自我表达的激情》收录了数十篇批评佳作,集中展现了其批评风格和精神追求,另一位批评家
贺仲明说:“当代中国文学有
汪政、晓华如此美丽的批评、批评家是一大幸事。读着他们的批评文章,循着他们的批评轨迹,本来感觉颇为浮躁凌厉的批评界也似乎因此美丽沉静了不少。”
写作心态
汪政、晓华接受采访时,谈及到夫妻二人的创作经历时说:批评是追求自我激情的表达。
批评是一种自我激情的表达
我们的文学批评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那是一个文学热情高涨的年代,我们读大学时,研究生考试还不普遍,学历也不像现在看得这么重,自学成才还是人才评价的上上标准,讲求实践的效果,这就导致过早地进入文学研究。老师的影响也是一个因素,
徐应佩、周溶泉、
吴功正号称
南通市学界的三驾马车,影响了几代学生。他们都是搞理论批评的。我们俩都是六十年代的,
汪政是文革结束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对这一点他很自豪,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叫《我是七七级》。那时上大学不容易,许多学生是文革前的
高中或初中毕业生,称老三届,底子厚实,又用功,与生命赛跑似的抢时间,相互之间影响很大,如果学的是中文,那么不是想当作家,就是想做学问家。那时班上许多同学成果出得都早,小说、散文,还有电影剧本。虽然毕业后,这些梦想大都破灭了,但精气神还在,同学们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做出了成绩,确实令人自豪。晓华是79级的,情形也差不多。社会氛围也很重要,八十年代,文学也是全民的,像排球、围棋一样,农民也搞
哥德巴赫猜想。再加上我们的工作单位,
如皋市师范学校,一个百年老校,风气好,自由而严谨,虽为中等师范却重学术,我们到现在还很怀念在那里工作的岁月。
摆脱不了的教育情结
我们的文学批评与我们的教学密不可分,这在中等教育中是不多见的。也许是因为那时的语文课本实在太糟。我们当时有个坚定的想法,那就是语文教学包括语文课本,应该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经典性与当代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应该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参与中让学生获得情感、意志、思维、品性、体验、想象等方面的涵育。如果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能对母语的人文传统有所积累,不能顺利地进入到当代语境的交流中,不能对当代语言生活有所创造有所批判,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就是失败的。一些同事与我们的想法很接近,于是一起开展了许多语文教学的实验活动,极端的时候是将规定的教材放在一边,只凭一套学校推荐的古典文学读物和我们编选的当代语言作品进行教学活动。后来小学教师的培养规格提高了,如师开设了大专班,因为课程设置的关系,教学与研究,与文学评论靠得就更紧了。在讲授文学概论和写作时,我们都强调学生一定要关注文学理论的当代发展,关注当代文学创作的现状,并且要对当代文学进行分析和读解,明知这对专科学习、毕业后从事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生们是一个过高的要求,但还是坚持这一目标,并且选择相应的篇目与学生一起作同题批评,我们的许多当代作品批评与鉴赏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我们非常喜爱那些学生,他们那种对老师的认同感,那种明显的力不胜任的苦读与钻研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在校时,他们每个人都以与他们的智识与阅历不相称的文字发表了他们的文学见解。第一届大专班毕业时,我们特地将他们的文字编了一册校刊特辑,这一做法延续了好几届。现在,当师生们聚在一起时,我们还时常谈起那时的情景,学生们有的也已为人父、为人母,可说起当年的激扬文字仍然兴奋不已。那是我们曾经共同拥有的过去的好时光。任何人都不能说自己没有遗憾,我们做教师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想想刚开始的几年,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教,又年轻,学生与自己差不多大,有时哪像是师生,简直就是一群小年轻在斗气。宽容、理解、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相信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等等,这些理念的确立都是经过了长期的实践、被学生教会的。虽然离开了学校,但还一直关注教育,这辈子也摆脱不了教育的情结。在学校时,教育是职业,文学是兴趣,现在文学是职业,教育是兴趣,我们仍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教育。现在语文教学发展很快,花样也多,但问题也多多,当然与大背景有关,与制度有关,如果单纯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激发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养成学生对母语的情感是几个主要的问题或改进语文教学的途径,创新是重要的,但守成也很重要,前几天因为研究教材,我们又读了叶圣陶与
朱自清,还是觉得有道理,像朱自清,我们一般只注意他的创作与古典文学研究,其实他在语文教学上很有见解,他对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要求恐怕很少有语文老师能做到。
提倡文学多样化
我们曾提出“汉语小说”的概念,汉语小说是用汉语写的,汉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有自己的语法。语言对文学来讲是一个先在,规定了文学言说的秩序。我们想汉语小说显然具有与其他语种文学不同的规律与特点,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是中国二十世纪小说受外国文学影响大,即使用汉语翻译,有时也尽量反映出原语种的话语模式,再加上自“
马氏文通”以来,汉语研究也用印欧语系的框架来套,使汉语的自身特点不被重视,所以想特别强调一下。其实只要有一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阅读经验,哪些作品中国味重一点,哪些作品外国味浓一点还是可以感觉得出来的,我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说白了,研究汉语小说,或提出汉语小说这个说法,就是希望人们更多地关注有中国味的作品,当然更希望更多地写有中国味的作品,如果说大了,这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的存在。文学评奖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又是文学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首先要认清文艺评奖的内涵与意义,它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学举动,在严肃的意义上,任何一种评奖都是一定的文艺立场与价值的提倡、探索、申张与坚持,因此,评奖越多,就意味着不同的文艺立场与价值观都能拥有自己的表达途径,它有助于不同文艺观念和风格的生存与竞争,有利于文艺生态的多样化而防止垄断与文艺物种的单一化。一种成熟的理性的文艺评奖贵在坚持与积累,它的权威与不可替代就在这长时间的坚持与积累之中。这样的态度决不会导致文艺评奖的泛滥,从物种主义美学来看,优胜劣汰自然会产生平衡。所以,我们是主张文学评奖可以多一点,只要公正、公开、公平就行。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文学主张、文学立场与文学风格得到表达,有助于文学的多样化。读者的批评太重要了,它是真正的时代的当下的审美趣味的体现。
法国学者蒂博代的《
六说文学批评》将文学批评分为三种,即“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你所说的读者的批评就是他所言的自发的批评。他说这种自发的批评是在谈话、日记、信件和报纸上进行的。也许,现在还应该加上网络。在许多批评家的眼里,批评似乎已经不存在了,它已经不知在哪一天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果还有的话,它也已经日常化了,娱乐化了。其实,这是对批评的偏见,以为除了“职业的批评”就没有批评了。事实上不是这样。我们可以在茶馆里、饭桌上、公共汽车和写字楼里听到“批评”。在现在的城市生活空间里,到处有休闲书刊、卡通画、电视剧、电影频道和流行音乐,它都是市民们谈论的对象。它不是一种专业,它不以专业的方式出现,它是朴素的、直接的、偶然的,经验化、口语化与片断化的,是我们生活中随时可以出现,又随时可以中断的话题。谈论某部畅销小说,讨论热播中的电视剧主人公的命运,感慨艺术品市场不可捉摸的股票一样涨跌的价格,议论某一场音乐会歌手的演唱等等,一方面是在进行艺术问题的交流,一方面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也许在这种交流中并没有多少艺术批评理论的含量,也不可能达成许多共识,但是,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艺术具备了这样的传播能力,具备这样的覆盖面与渗透性,只要你愿意,艺术会随时进入你的视听阅读之中,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纠缠、交叉在一起,因此关于艺术的讨论也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一样如此普及,成为一种公共交流。这是应该肯定的。专业化或职业化批评就与这种自发的批评不同了。不过,我们现如今的专业化批评有点变味。中国当代批评的黄金期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80年代有80年代的批评文风,那就是感性与极度张扬的个性化,但自90年代中后期后,批评文风渐渐发生变化,这与批评队伍的位移当然有关系,大学扩张后,许多批评家都去了大学,但更与中国学术体制的变革,以及所谓与国际接轨有关。课题、项目、专著、论文、核心期刊、科研指标、CSSCI……这些在80年代批评家那儿是很少见闻并感兴趣的。在这种强大的学术体制下,从事理论批评的鲜有不改变自己而能适应的,记得
陈平原曾自觉地谈到这种变化,而且,他还从正面立论地认为,冷静的、规范的学理化的研究是一个学者必备的也是可贵的素质,要适应这种变化。但是文学批评毕竟不同于学术研究,文学批评固然不及学术研究的严谨、持重与客观,但它的现场性、即时性、参与性与对批评家个性的容忍性也是后者所不易具备的。因此,当批评家们都将自己的工作转向学术时显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文学与批评。何况,还有必要检讨中国目前这一套学术制度的成败得失,当学术制度沦落为虚假话语的生产体制并且导致学术专制与学术腐败时,它的正当性就值得质疑了。
文学批评的发展离不开媒介
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媒介,没有书写工具时,文学是口头的,有了书写工具,就有了书面的文学,书面文学与口头文学的差别就很大。印刷出现了,文学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后来是现代报刊业、出版业的兴盛,文学的创作与传播又改变了。再后来,是广播、影视等传媒,现在到了
信息时代,文学将会出现新一次革命,我们的传统纸媒文学要对这次革命高度重视,否则就会被淘汰。有些人以为将作品变成电子文本,写好了贴到网上去就是网络文学,这不对。网络文学是不能脱离网络空间的,它是在网络技术支撑下才能存在的一种人机对话状态下的新的文学形式,决非原来文学的定义能够解释的。我们觉得网络文学相对传统文学有以下几个改变:一是改变了文学文本的存在形式,它是非线性的,
多媒体的,开放的,过程性的,也就是说,它不全是文字,而有了声、像,可以边写边改,与读者共同完成;二是改变了作家的身份,任何人都可以创作,没有门槛,这是文学的大众狂欢,是文学的民主;三是改变了读者,不能像阅读传统作品那样,要参与,还有要自己的判断与选择。我们现在还没有建立与网络文学配套的文学标准,网络批评也基本上是空白,这种状态要改变。这样看网络文学就会认识到它是与传统文学并行的一个各类,可以相互借鉴竞争,和谐发展。联名评论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评论界联合署名写文章的“双打”选手不少,他们的知名度都很高。大家玩笑说,这样“搭伙过日子”,最起码发表文章的数量乘以二,“出镜”也频繁。但时隔十几二十年,双双署名的“双打”选手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汪政晓华一对。
汪政和晓华是文学评论界比翼齐飞的评论家,他们在这个领域小有名气,实在和他们“你织布来我耕田”的艰辛劳作有关。他们的文学评论不是学院派,不是只拿西方文艺理论说事,不是临虚蹈空那一套,他们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和把握都很到位,并且著述颇丰。全国各地凡与文学评论有关的会,大都请汪政、晓华夫妇共同出席。
汪政是个多重性格的人,这种性格成就了他这个“复合型人才”。在文化单位,要说写公文写报告,他自如地把对文学艺术的内涵融进其中。要说著书评论,他可以超水平发挥,还决不“走板”。早年,
汪政和晓华双双从
如皋市调到
南京市,他们教书育人二十年,当初汪政还是如今的教授博导
吴义勤的中学老师。尽管吴义勤的头发比汪政脱落得早些,但师生关系不可更改,晓华就是当然的师母。赶上大家聚到一起,吴义勤口口声声叫师母,晓华却拿不起“师母范儿”,总被吴义勤弄得他自己像老师似的,汪政、晓华这对夫妻令很多人羡慕。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