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建立的第一个科研机构。1987年由中国科学院和水利部双重管理,1995年经国家批准确定现所名。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列入国家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1999年根据国务院文件,与杨陵区其它6个科学教育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共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作为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继续纳入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序列。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筹建于1954年7月,正式成立于1956年2月,初期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机构,方向任务是“结合西北地区实际情况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问题为中心,配合农业部门的研究力量,进行调查及总结群众经验,开展生物、农、林、牧、水等基本性和关键性问题的研究,为解决黄土区水土保持及增加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所名改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务调整为“以生物、土壤为重点,结合水土保持进行研究”。
1964年7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务为“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为中心任务,主要研究解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农、林、牧、田间工程等水土保持措施、土壤侵蚀规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土地合理利用及农业增产等有关问题,同时根据西北地区农业生产选举法土保持的需要和原有工作基础,继续开展植物分类、土壤地理、土壤胶体化学和作物远缘杂交等工作”。
1979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务为“面向黄土高原,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任务,开展水土流失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治途径、土壤及土地资源的评价的合理利用、植被恢复的理论与技术、旱作农业增产体系和依据等方面的研究,为黄土高原农林牧综合发展和根治黄河服务。”
1987年由中国科学院和水利部双重领导,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务“仍以黄土高原区域为重点,以水土保持任务为中心,为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加速农林牧综合发展和黄河治理服务。同时考虑到我国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可适当兼顾其他地区的水土保持科研任务”。
199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知识创新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
1999年与杨陵区其它6个科研教学单位共同组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年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共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
水土保持研究所共有5大研究领域,16个研究方向:
土壤侵蚀研究
土壤侵蚀实验技术:
核素示踪技术在侵蚀过程、坡面及小流域侵蚀产沙时空分布特征定量研究为主要内容,建立并发展核素、元素示踪、人工降雨模拟实验的科学方法,为揭示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机制,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率定、验证提供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建立实验侵蚀学科领域。
开展植被提高土壤抗侵蚀有效性研究;降雨径流对侵蚀链动力过程研究,高含沙水流沟网侵蚀输沙过程机制研究;建立具有中原地区特色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预报模型。
土壤侵蚀环境:
主要研究现代侵蚀环境状况特征,侵蚀环境演变及其动力机制,人类活动对侵蚀环境的作用,生态环境建设对侵蚀环境的修复,以及侵蚀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
水土流失过程计算机模拟
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和土壤侵蚀过程研究的深化,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手段完成模拟实验难以控制的条件和过程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将土壤侵蚀过程研究的分散成果有机结合,进行沟道发育、沟网扩展、泥沙输移等土壤侵蚀过程的动态模拟;引进“3S”技术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为土壤侵蚀过程和预报模型研究提供数字信息平台和成果的可视化出口。
旱地农业研究:
坡面生态系统水分溶质运移机理及调控:
以SVAT为核心,通过实地研究建立坡面水分、溶质迁移动力学模型参数体系;分析降雨—入渗—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养分流失的过程,确定水土流失的临界条件,以建立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过程的模拟模型;研究降水—土壤水—植物水—光合—生产力的转化效率,建立植物水分—养分—生产力模式;研究降雨最大可能就地入渗转化的途径,坡面土壤水库功能及其植被承载力,坡面生态环境恢复与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调控途径。
植物整体抗旱性研究:
瞄准植物抗旱生理的前沿领域,研究植物不同生育阶段和不同器官对干旱的敏感性以及水分变动条件下产生适应—伤害—修复—补偿的级联效应生理生化机理及其与整体抗旱能力和产量构成的关系。重点研究不同基因型植物根系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的生理基础及其可遗传性,对植物抗旱、节水遗传潜力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做出评价;以植物根冠之间的ABA逆境信号传递为基础,研究水分亏缺条件下ABA对水分传导、气孔反应以及根系吸水能力的生理调节机制。
节水农业的生物学基础:
研究水分和养分亏缺条件对植物根系构型的诱导性变化及其在土壤水分利用中的效应,植物不同器官生长协同性与抗旱节水潜力的协调机制;研究旱区不同植物种类的耗水规律及其对水分亏缺的生态适宜性,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对不同亏水度的响应,寻求植物如何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的用水效率的功能;研究旱区生态适宜性植物的水分生产函数和有限灌溉原理,植物水分与产量间的互动效应,并从水分—养分耦合效应出发探讨提高WUE的调控途径。
流域生态与管理:
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生产力:
黄土高原中小流域为对象,针对该区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和经济落后三大特点,通过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分析,研究流域水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探求结构合理、效能最佳、持续稳定的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结构。重点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流域生态系统重建中生产力提高机制;流域水循环与生产力耦合效应;流域营养元素运移过程与高效利用;流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征。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
以CERN监测及流域室野外站长期定位研究为基础,通过黄土高原以水土流失为主导因素的流域生态系统受损、修复过程分析,研究流域退化生态系统质量及健康诊断理论与方法;流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类型流域生态系统演替驱动因子;健康诊断指标识别及阀值、敏感性分析。提出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小流域健康诊断指标体系。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
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研究退化流域生态系统重建的理论与技术体系。重点研究流域水土流失过程及控制原理;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水土资源环境演变过程的影响;植物群落演替、水土保持功能及植被重建理论与技术;以数字流域为基础的流域可持续发展策略及管理系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管理与示范模式建设。为我国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及示范样板与技术体系。
区域水土保持:
区域水土流失动态分析与趋势预测:
以土壤侵蚀和资源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以遥感信息技术为支撑,利用全数字化方式研究多种分辨率的区域水土保持及其环境时空格局,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理论与技术方法和数据支撑体系。为区域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区域水土保持环境效应评价:
以区域水土保持信息平台为支撑,从宏观空间尺度,深入研究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关键要素的影响,建立区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效应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开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探索性研究。
区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战略:
在西部大开发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围绕区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问题,强化区域水土保持宏观战略研究,重点研究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有关牵动宏观决策的重点、热点科学问题。
农业水土工程:
雨水资源化与高效利用技术:
以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为基础,将研究范围从道路、坡地拓宽到流域。重点开展雨水资源利用潜力与评价及其与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相结合的流域雨水资源利用技术体系、雨水资源网络化利用模式与专家决策系统研究,为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节水工程技术与系统设备: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与建立节水型社会的迫切需要,将研究领域从农业节水逐渐拓宽到城市节水、生态节水与生活节水。重点开展节水技术的试验示范研究,节水系列化设备的研制与检测,探索纳米技术等其他新技术、新材料在节水领域的应用;研发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系统软件,实现节水工程规划设计的智能化,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水土保持工程与规划新技术新方法:
将研究领域从流域的水土保持规划设计逐步拓宽到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研究工矿企业弃碴、弃地的复垦技术;探索水土流失的快速防治技术和新方法。为科学利用水土资源、维护良性生态平衡提供技术保障。
研究生教育
水保所研究生教育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任水保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虞宏正研究员于1961年接收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后更名为陕西省农业科学院)保送研究生1名。因当时研究生培养工作尚不规范,该生为被授予学士。1965年,朱显谟研究员招收一名土壤侵蚀研究生,录取通知尚未发出,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中断。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1980年水保所恢复研究生招生,1981年招生5名,其中土壤侵蚀、土壤地理专业各2名,防护林专业1名。
1978年至1999年,水保所一直作为中国科学院的招生单位顺利完成各年的研究生培养工作。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水保所与杨陵区地区其他7个单位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水保所2000届至2003届研究生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2001年,水保所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联合招收了一届研究生,研究生的导师及培养工作在水保所,但学位授予单位为南京土壤研究所。2001年,“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立,嗣后,便使用“中心”名称进行研究生招生和学位授予工作。200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实行“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水保所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被纳入中国科学院大学陕西省学位委员会的管理序列。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水保所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被纳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管理序列。
伴随着水保所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经过近40年的发展历程。水保所已建立了一支以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导师为骨干,老、中、青三结合的导师团队。研究生指导教师由最初的2人增加到2019年的10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5名,博士生导师57名)。研究生年招生规模由1981的5人增加到2019年的51人。截止2019年,在读研究生198名。
学校文化
形象标识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标识如右图所示:
释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于2002年11月正式确定了所标识。所标识采用的图形取自于中国古代文字“水”及“川”的原型,又与水保所创新广场上雕塑的外观相吻合,体现“水土保持、山川秀美”的学科含义。使用蓝色一方面与中国科学院院徽整体色调相一致,代表科技的进步;一方面也体现水保所在高科技时代“提示自然规律,再造山川秀美”的工作宗旨和长远目标。
所风及精神
所风:团结、敬业、求实、创新
黄土精神:厚重朴实、协力攻关、求实创新、无私奉献
参考资料
所况简介.水土保持研究所.2022-08-14
历史沿革.水土保持研究所.2022-08-14
研究领域.水土保持研究所.2022-08-14
概况.水土保持研究所.2022-08-1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研究领域
研究生教育
学校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