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科学院
1983年创立的211、985院校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原有名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和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其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83年改为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直属陕西省人民政府领导。1999年与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林学院、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植物研究所等数家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为我国最大的农林高等院校的一份子。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升为211、985院校。
主要任务
原陕西省农业科学院该院的主要任务是:对全省农、牧业生产中重大的关键性科学技术问题组织研究攻关;接受国家下达的重点研究项目以及委托的区域性重大协作课题;负责全省农业科技干部的对口培训工作。
学院介绍
全院设有粮食作物、特种作物、棉花、蔬菜、果树、蚕桑、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畜牧兽医、农业经济、农业区划、农业情报、黄土高原治理和黄土高原测试中心及14个研究所(中心)。并设有黄土高原科技交流培训站、全国土壤肥力(黄土)监测站、陕西果品研究中心、国际农业科技情报体系(AGRIS)国家中心西北分中心和小麦研究中心等机构。
全院现有职工1650人,包括科技人员925人,其中有高级研究人员180人,中级360人。
建制沿革
1952年10月,成立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筹备处,1954年9月定名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西北农科所),由国家农业部领导。1958年3月,根据国家农业部指示,成立陕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与西北农科所合署办公,受中国农业科学院和陕西省农林厅双重领导。1958年8月,在原西北农科所(陕西农科所)的基础上,建立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业务由陕西省农林厅领导,并接受中国农业科学院指导。1973年7月,更名陕西省农林科学院。1983年10月,更名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隶属省农业厅领导。1990年11月,确定为省人民政府直属机构。
管理科研机构
1954年西北农科所成立初,设行政组、农艺组、园艺组、土肥组、植保组和试验农场。1958年陕西分院成立后,对原西北农科所机构进行调整,设立院务会议和学术委员会,下设干部科、秘书科、行政科和试验农场。科研机构设作物系、植保系、耕作系、土肥系、气象组、农经室、水保研究室、蔬菜室和分析室;陆续新组建了陕西省棉花研究所、农业机械研究所、果树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蚕桑研究所和林业研究所。后随着建制调整,机构几经设撤,至1998年底,院行政机构设办公室、科研处、产业处、人事处、计财处、行政处。专业研究机构设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作物研究所)、小麦研究中心、蔬菜花卉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研究所、果树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蚕桑丝绸研究所、土壤研究所(旱地农业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农业经济科技信息研究所(农业区划研究所)、黄土高原测试中心(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同时设有国家黄土肥力和肥效监测基地、陕西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陕西省科技成果检测鉴定机构、国家农业科技情报体系AGRIS西北分中心。
科研方向
对全省农牧业生产中重大的关键性科学技术问题组织协调并进行研究,承担国家和省部重点研究项目及区域性重大协作项目的组织、研究工作;接受横向委托项目的研究和推广;负责全省农业科技干部的培训工作。
1997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向西北地区转移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建立,省农科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立足陕西省,面向西北,以解决农业的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攻方向,进一步调整现有的学科布局和科研机构,重点加强和发展9大优势学科和1 6个重要项目的研究,建成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并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联合地、县农技部门,依托试验基地和科技承包,以点带面,积极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逐步健全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四、科研设施
1952年开始筹建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拨土地421亩,建试验楼1356平方米,职工宿舍楼1747平方米,工作室120平方米。至1998年底,全院总建筑面积110000平方米;有试验用地3100亩;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院级重点实验室4个;大中型仪器设备340种900台(件);馆藏图书20余万册;固定资产总值6200余万元。
科研基地
从50年代开始,在农村建立各种试验、示范基点,开展科学研究,推广农业技术。1954年派出4个工作组,分赴陕北、永寿县灵武市周至县农村蹲点。1958至1963年,每年派出的工作组增至40个,在全省的31个县、市共设各类基点60个。1965年,设置基点48个,重点抓了16个综合样板和6个综合基点建设,参加的科技人员219人,占全院科技干部的54%。1970年,按照陕西省革委会的意见,全院组织一半以上科技人员,在全省8个地(市)、75个县、100个生产大队建立农村科学实验基点,号称“百队蹲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科学实验基点逐步转向多学科、多专业联合攻关,科研、推广、生产相结合的综合基地和专业基地建设。
“七五”期间,根据省政府“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的方针,先后在全省5个生态类型区建立以丘陵沟壑区治理为中心的米脂实验基地,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中心的洛川实验基地,以旱地农业研究为中心的合阳实验基地和永寿县实验基地,以粮棉生产和棉田间套为中心的大荔实验基地,以瘦肉型猪和经济林发展为中心的洛南实验基地,以蚕桑技术研究为中心的石泉实验基地等8个实验基地。经过几年努力,各基地完成了计划任务,为不同类型区综合治理和脱贫致富做出了样板。米脂县泉家沟实验基地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入手,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与“六五”相比,人均基本农田由1.62亩增至1.96亩,粮食单产由174.5公斤增至241.5公斤,人均占有粮食由504公斤增至631.8公斤。人均纯收入由289元增至521元。合阳甘井实验基地,通过以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为中心的旱地耕作方法研究,以增加肥料投入为基础的土壤培肥及施肥技术研究,以及覆盖栽培新技术研究,探索以磷促根,以肥调水理论,小麦亩产由1980年的50公斤提高到1989年的200公斤,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八五”期间,在调整、巩固原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了7个农村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和5个专业科学实验基地。综合基地包括黄土高原米脂实验基地、渭北高原宜君实验基地、渭北旱原合阳实验基地、关中西部宝鸡实验基地,关中中部兴平实验基地,关中东部渭南实验基地,秦巴山区洛南实验基地。专业基地包括洛川果树、永寿县油菜、大荔县棉花、石泉县蚕桑和秦都区蔬菜基地。几年来,在科技人员努力下,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渭南新市基地,重点开发推广以吨粮田、双千田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粮食增长23.6%,多种经营产值增长35%。大荔埝桥基地科学种棉的经验在全县推广,基地乡和全县皮棉单产分别达到96公斤和70公斤,生产投资分别降低24.7%和14.3%,棉花收入分别占农业总收入的53.5%和25%。永寿监军镇基地建立的千亩油菜示范样板经验在渭北推广,三年累计83万亩,单产较对照增产41.7%,增产油菜籽2242万公斤。各基地还针对当地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192项,其中获科技成果奖励48项。
1995至1996年,配合农村科学实验基地建设,先后在全省不同生态区建立了米脂区域治理试验站,宝鸡粮食优质高产试验站和石泉蚕桑试验站。
1996至1998年的基地建设,在“八五”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了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围绕主导产业,不断开发新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扶风基点在发展高效果菜产业中,相继开发出“吨粮万菜五千元田”、“两粮一瓜一菜七千元田”和“一粮一瓜两菜万元田”的高效种植模式,在全省累计示范推广1000余亩。其中扶风县示范400余亩,平均亩收入6000余元,为关中灌区发展高效农业树立了样板。合阳基点立足渭北资源优势,利用果树废枝试栽香菇获得成功,1998年在合阳甘井推广栽培30万袋,出菇率达90%以上,实现产值150万元,为渭北旱原开发后续新兴产业创出了一条新路。秦都基点围绕城郊高效农业开发,摸索出的工厂化蔬菜生产模式,宝鸡市基点围绕农业综合开发,总结出的“增粮、壮果、兴菜”综合发展模式,都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自“七五”以来,基地累计推广实用技术248项,推广新品种86个,建立各类示范田(园)308万亩,辐射带动面积4800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8.1亿元。
六、科研队伍
西北农科所创建初期,有职工51人,其中科技人员44人。1958年组建农科分院时,有职工318人,其中科技人员160人。1978年,全院有各类科技人员595人,其中研究人员445人,科研辅助人员135人,科研管理人员15人。至1998年,全院有职工1424人,其中科技人员748人。在科技人员中,高级职称200名,占26.7%;中青年668名,占89.3%;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8名;国家、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7名。
科研成果
建院以来,共完成科研成果671项,其中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78项,育成农牧良种195个,出版专著151部,发表论文3000余篇。小麦育种、玉米杂交育种、生物技术、大白菜不育系选育、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等一些研究项目居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一大批科研成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累计创经济效益50亿元。主要科研成果和推广情况是:
1.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研究 1972至1973年,俞启葆副院长联合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家沈其教授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仇元教授,争取国家农林部和中国农科院的支持,成立全国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研究协作组,有23个科研、教学单位参加。先后在西北农学院和陕西省省农科院联合试验,对陕西、河南省江苏省四川省山东省辽宁省、新疆、云南省等地的32个菌系进行鉴定比较,将棉花枯萎病菌划分为生理型Ⅰ24个菌系、生理型Ⅱ5个菌系和生理型Ⅲ3个菌系,为棉花育种和品种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学术上、生产上的重要意义。
2.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和保存研究 由植保所路端谊研究员主持,1961年在海拔1600米的太白县建立了我国第一座夏季条锈病实验室,采集、鉴定并保存黄淮麦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条锈菌菌种。1974年又争取国家农林部拨款,建成全国条锈病夏季研究中心。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条中18、条中20两个新小种,揭示了当时的主栽小麦品种阿勃和丰产3号抗锈性退化的本质。“文革”结束后,全国原有条锈病研究单位因工作中断,菌种丧失,研究工作难以为继。陕西省为保存菌种做出了独有贡献,受到国家农林部的表彰。
3.作物虫传病毒病和陕北小麦下川问题研究 植保所朱象三研究员主持的研究组对陕北和渭北旱作农区的虫传病毒病进行研究。经过多项联合试验,重点对小麦的红矮、蓝矮、黄矮等病毒进行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与国家卫生部、天津劳动卫生研究所合作开展钾拌磷(即3911)残毒研究,共同制订出我国第一个剧毒农药钾拌磷用于小麦拌种的安全用药量和残留量标准。并以蒲城县为中心,在渭北500万亩麦田实施药剂拌种、治虫防病等综合治理措施,解决了陕北川坝地因媒虫和病毒疾病严重发生而不能种植小麦的问题。
4.旱原耕作改制“四改三扩”研究 植保所李立科研究员在渭北旱原地区蹲点实践,把豌豆害虫防治研究方向转向提高豌豆产量的研究,历经10年,于1972年总结提出了提高豌豆产量的“四改三扩”新技术,主要是施足磷肥,改良品种,扩大豌豆麦和复种面积,并在试验区做出样板。实施“四改三扩”后,干旱农区由原来的三年四熟制改变成两年三熟制,增产效果显著。该项研究成果1972年送全国农林科技工作会议交流,为陕西省旱地农业研究和干旱农区低产田改造研究开创了新路。
5.玉米自交系“武105”及杂交种“陕单一号”由粮作所林季周研究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人员协作育成,是国内公认的少数几个优良自交系之一。以它为材料培育出了17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杂交种和多个衍生系。以“武105”为母本培育的“陕单一号”高产、耐旱、耐涝、抗倒伏、适应性广。1975年陕西省种植面积225万亩,占全省玉米杂交种推广面积的21%。该品种在四川省甘肃省贵州省云南省河南省河北省广东省等省也有一定种植面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6.抗枯、黄萎病棉花良种“陕棉1155”选育 由棉花研究所王远研究员主持,用表现型差异大的品种与当地丰产性强的品种杂交,后代在致病力强的枯萎、黄萎菌种接种的病圃中连续选择培育而成。1978年育成后,河南、山西省江苏省、湖北、湖南省等省累计推广面积271万亩,增产皮棉1626万公斤,增收4878万元。1984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7.线辣椒高产栽培与人工干制技术研究 1963至1970年,蔬菜研究所赵稚雅研究员在耀县菜区设点试验,摸索出一套辣椒高产栽培和人工干制技术,在陕西省14个商品基地推广,有40500亩干椒平均亩产由原来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以上。采用人工干制后,成品合格率由40%提高到90%以上,出口量由500吨上升到1700~2000吨。1971年此项成果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展出,受到周总理重视。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8.耕牛蹄腿肿烂病的研究 1975至1978年,由畜牧兽医研究所秦晟研究员主持,针对汉中市地区多年来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蹄腿肿烂病开展调查研究。该病发病率高,死残率25%~50%。研究揭示了该疾病是由木贼半裸镰刀菌病为主的真菌毒素引起的中毒病,并掌握了流行发病规律。该研究成果为我国牛病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并为发病区类似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1979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9.苹果新品种秦冠 由果树研究所原芜洲研究员等科技人员经过近30年努力,以金冠作母本、鸡冠花作父本杂交,通过有性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结果早、丰产、抗逆性强的特点,已在全国27个省、市栽植,年增纯收益5亿元左右。1989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10.小麦新品种“陕农7859”由粮食作物研究所宁研究员主持育成。该品种弱冬性、耐旱性好、抗倒伏、抗条锈兼抗叶锈、白粉、叶枯、黄矮病。三年省区试及黄淮区试41个点次平均亩产385.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3.2%。已在陕西省河南省、皖北、鲁南、晋西南、鄂西、青海省等省大面积累计推广9000余万亩,增产粮食20余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1.黄土高原状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由朱象三研究员主持。该项目在米脂县泉家沟小流域通过六年的实验,使粮田退耕43%,粮食单产、总产均大幅度提高。在人口年增长9‰的情况下,仍保持人均粮食500公斤左右,人均收入由169.5元提高到380元。林草面积由18%提高到50%,流失泥沙减少45%。该成果已在榆林市地区大面积推广,为我国治理黄土高原做出了样板。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2.陕西省畜禽有毒真菌及真菌中毒病研究 由畜牧兽医研究所汪昭贤研究员主持,通过研究基本查清了陕西省不同地区饲草、饲料有毒真菌相污染情况,分离鉴定出103种有毒真菌,新发现微小根毛霉菌病等3种条件致病真菌,新确诊7种真菌性疾病,并在国内首次发现乳牛毛霉菌病与马黄曲霉中毒病,完成了黄曲霉素B↓1等4种真菌霉素的分离、提纯与测定。该成果对医学、兽医学和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3.辣椒新品种“8212”由蔬菜花卉研究所庄灿然研究员主持选育。该品种具有抗病、抗灾、优质、高产等特点,亩产干椒300公斤,最高达400公斤,出口成品率90%以上。1986至1989年在陕、晋、豫、甘和新疆等省、区推广130万亩,净增值3.6亿元。199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4.小麦新品种“229”由小麦研究中心宁锟研究员主持育成。该品种耐旱、抗病、优质、高产,在省区试和黄淮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为419.2公斤和435.6公斤,比对照分别增产16.7%和8.2%,均居第一位。该品种适宜渭河平原灌区、渭北高原南部及黄淮麦区种植。1994至1996年累计推广848.8万亩,新增产值4.07亿元。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5.普通小麦稳定自交结实缺体系统创制和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 由小麦研究中心薛秀庄研究员主持。该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创制出20个连续稳定自交结实的阿勃小麦缺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首次利用染色体工程育种方法育成小麦新品种“陕麦8003”等。1998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16.秦白系列大白菜新品种 由蔬菜花卉研究所赵稚雅、柯桂兰研究员主持选育。其突出特点是营养品质优良,抗多种病害,丰产、稳定。已在全国10余个省区推广250余万亩,获经济效益10亿余元。该研究成果填补了陕西省自育白菜品种的空白,1990年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992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技服务
1.科普宣传 1954至1958年,组织科研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生产技术、农家肥和化肥施用技术、病虫害防治和农药使用技术。1959至1965年,在全省近40个县、市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至1965年底,基点、样板直接覆盖面积21万亩,带动面积709万亩。1970至1976年,在全省75个县100个生产大队建立农业科学实验基地,培训农民技术员2万余名;提供作物良种800万公斤,苗木良种400万株,畜禽良种40万只;编写科技书刊100余种。“七五”以来,围绕实现“两高一优”农业,共建立科技示范户和专业户3万余户,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385场(次),培训农民60万人(次);举办广播讲座75次,印发技术资料17000余份。从1993年起,组织科技人员参加七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同时配合每年一届的杨凌农博会,进行科技宣传和科技咨询。据统计,全院共组织科技下乡、实用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各类科技服务活动250余次,散发科技资料217万份,技术咨询84万余人(次)。1997年,由省科协组织、农科院牵头实施的陕西省“百乡千村万里行”苹果技术服务活动,30余名科技人员亲临第一线,开展科技宣传,深受果农欢迎。1998年,各科研基地和科技承包点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培训320场(次),技术咨询4万人(次),编印技术简报24期,印发技术资料8000余份。
2.科技承包 1988年9月,农科院向省政府提出,对渭北粮、油、烟、果、畜生产技术进行承包的建议。省政府采纳了该建议,并在同年12月召开的全省“科技兴陕”大会上提出,要把开展大面积集团性科技承包作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长期坚持下去。
1989至1993年第一轮科技承包,农科院共承包18个县、市,参加科技人员200余人。五年共实现项目87个,承包面积5000余万亩,畜禽规模850万头;推广农牧良种100余个,农作物良种1.6亿公斤,推广应用技术780余项;举办各类培训班1.1万期,培训300万人(次),技术咨询145万人(次),印发技术宣传资料380万份;协助当地政府召开各类技术推广和生产现场会1.29万次,参加人员78.2万人(次)。结合科技承包,针对生产中的问题,开展了310项研究、示范、推广工作,有103项获得各级政府奖励,其中省级以上奖励40项。通过检查验收,对照合同承包基数,累计新增产值24. 33亿元,其中农业技术增产效益为6.33亿元,超额完成了合同承包任务。
1994至1998年第二轮科技承包,共承担14个县、市的综合技术承包和7个重大单项承包。全院参加承包科技人员187人,其中高级职称64人,共承包科技项目64个,建立科技基点286个,推广实用技术105项,承包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显著。
3.科技开发“七五”期间,建立科技咨询经营组织8个,创办科技开发实体6个,专兼职人员80余名。通过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产品销售、创办实体等形式,共创收551.2万元。“八五”期间,以良种开发为主,培育优良品种25个。至“八五”末,全院有科技开发实体40个,从事开发人员400余人,五年累计创收922万元。1996年,创办以农作物良种为主,集果树、苗木、专用肥、农药等开发经营为一体的科技企业——金种子集团科技公司。在省内外建立1万余亩良种基地,并在一些省、市建立种子销售网点20余个。此外,还成立有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专用肥开发部、绿色科技开发公司等科技实体。1998年,共推广优良新品种24个,新技术46项,开发效益从“八五”的年创收180余万元提高到1998年的500余万元。
专业学会
陕西省园艺学会 1957年1月成立,现有会员479人,挂靠在蔬菜研究所。学会下设果树、蔬菜、花卉、西甜瓜、茶叶和科普6个学组,并按不同专业单位和地区分成25个小组。
陕西省植物保护学会 1983年12月成立,挂靠在植物保护研究所,是省科协所属的省级学会,现有会员323人。
陕西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1996年11月经省民政厅登记批准,挂靠土肥所。
陕西省作物学会 成立于50年代初,挂靠粮食作物研究所,受省科协领导。
学术刊物
陕西农业科学》综合性农业科学技术期刊,原名《西北农业科学》,在国内发行。1958年更名为《陕西农业科学》,为双月刊。1987年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198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1990年获陕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国家农业部主管的全国性农业科技译报系列刊物之一。1980年7月经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编辑出版委员会批准创刊,为双月刊,国内发行。1985年在中国科技信息刊物评比中获二等奖,1992年获陕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
西北农业学报》 由西北五省(区)农牧科学院倡议协商,1992年3月正式创刊公开发行。联办单位为西北五省(区)农(林)业科学院和青海新疆畜牧(兽医)科学院7家,编辑部设在陕西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1995年获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北方蚕业》 曾名《陕西蚕业》。1994年北方各省蚕业主管单位在“北方蚕业经济协作区”年会上提议,要求拓宽《陕西蚕业》刊物的服务面,决定由山西省甘肃省、宁夏、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等6省10个单位联合办刊,成立新的编委会。1995年《北方蚕业》正式出刊,国内发行。
对外学术交流
1.对外学术交流 建院以来,先后接待40余个国家来院考察、参观和开展学术交流的专家、学者250批700余人(次),选派科技人员赴国外进修、考察、访问共160余人(次),邀请外国专家来院讲学130余人(次)。1992年3月,乌克兰农业科学院院长索兹洛夫来院访问,双方经过协商,同意结成友好农科院,并签署了开展科技与人才交流等协议书。
2.合作研究“七五”期间,争取国际合作项目4个,受援金额131.7万美元。“八五”期间,引进智力项目262项,争取国际合作项目6个,受援金额100万美元。1996年,引进国外智力项目16项,获得经费24.3万美元;为留学回国人员争取课题16项,资助经费5.7万元。1997年引进国外智力项目10项,获得经费30万元,争取留学回国人员资助项目8项,资助经费7.6万元;争取“948”安哥拉山羊项目1项,获得资助10万美元;申报世界银行扶贫贷款项目3项。至1998年底,已完成项目主要有:
黄土高原土地和生物资源改良利用项目(CPR/86/012) 1986年7月开始至1998年底完成,中方主持人朱象三。外援资助39.9万美元,其中引进价值16.92万美元的仪器。通过项目出国进修5人,考察5人。
中瑞土壤保持合作项目 中国和瑞典签署批准,由瑞典农业科学大学陕西省农科院黄土高原治理所具体实施。中方主持人朱象三。1987年1月开始,1990年底结束。瑞典提供300万克朗援助,先后派18人参加研究,黄土高原治理所派18人(次)赴瑞考察、培训。开展了简易土壤测试技术、生物改良土壤等4个课题研究,取得理想结果,国际专家组评审满意。
果品中心项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第四期援华项目的农业技术项目。1986年3月签署项目文件,执行机构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实施机构为陕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果品中心),主持人邓熙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无偿援助91.8万美元,资助仪器设备91台(件)。院内派出科技人员11人赴美、英、日等国家进行技术培训,9人出国考察。1990年第一期合同任务全部完成,顺利通过验收。
果品中心二期项目 即“无病毒果树的繁殖及果品多样化”项目,1993年9月签字执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无偿援助资金121.6万美元,执行期5年。中方主持人谌有光、于启昭。其间,在各果品生产示范县举办各类培训班40余期,培训农民6000人(次),1500亩无毒苗木示范园长势良好,示范工作得到联合国项目官员的好评,已顺利完成终期总结报告,为争取三期延续项目奠定了基础。
加强小麦育种和种子生产能力项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华项目。1992年9月签订合同,执行期5年。由农科院牵头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参与实施。中方主持人吕金殿、高翔。资助总额为180万美元,其中划拨省农科院90万美元。项目的目标是通过育种技术与方法研究,尽快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抗旱的小麦品种。
1992年,中国西北旱农扶贫推广示范项目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批准,农科院承担一子项目,主持人高宗,获研究经费17万美元。
1994年3月,和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签定的“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合作研究项目,中方主持人吕殿青同延安。瑞方无偿提供价值130万元人民币的仪器设备。
在搞好对外学术交流的同时,“八五”以来,省农科院还接待国内进修学习、开展学术交流人员220余人(次)。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主要任务
学院介绍
建制沿革
管理科研机构
科研方向
科研基地
科研成果
科技服务
专业学会
学术刊物
对外学术交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