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忽雷,中国古代
西北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因其发音忽忽若雷而得名。又称龙首琵琶或二弦琵琶。民间流传甚少。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
唐朝制作的大忽雷一件,它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古代乐器之一。20世纪30年代,上海著名的民族音乐团体大同乐会,在会长
郑觐文的倡导下,由缪金林、罗松良等技艺高超的民族乐器制作师参加,曾参考历史资料照片设计或仿制了我国古今乐器。其中就有大忽雷一件,并对它作了改革的尝试。外形已和唐制大忽雷有显著的区别,琴杆细而长,共鸣箱呈椭圆形,其上蒙以蟒皮为面,琴头呈方柱形、平顶、无饰,上置六,正面和左、右各二,琴弦随数。外观与
三弦琴相像。这支大忽雷曾作为中音乐器,参加了当时乐会组织的乐队合奏。非常遗憾,这支大忽雷因战乱之故未能流传下来。
正文
大忽雷大忽雷,中国古代
西北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因其发音忽忽若雷而得名。又称龙首琵琶或二弦琵琶。民间流传甚少。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
唐朝制作的大忽雷一件,共鸣箱呈椭圆形,其上蒙以蟒皮为面,琴头呈方柱形、平顶、无饰,上置六轸,正面和左、右各二,琴弦随数。外观与三弦相像。
乐器历史
历史较久远。大忽雷是唐代出现的
琵琶类型的弹弦乐器,是唐代音乐家
韩滉参考西域
曲项琵琶的形式,创制而成的两弦乐器,它和
南诏的龙首琵琶较为相似。它曾藏于深宫之中,继而流传到民间,最后回到人民的
故宫。
北宋钱易《南部新书》中载:“韩晋公(即韩)在朝,奉使入蜀。至骆谷山椒,巨树耸茂可爱,乌鸟之声皆异。下马,以探弓射其颠,枝柯坠于下,响震山谷,有金石之韵。使还,戒县尹募樵夫伐之,取其干,载以归。召良匠之,亦不知其名。坚致如紫石,复金色线交结其间。匠曰:‘为胡琴槽,他木不可并。’遂为二琴,名大者曰“大忽雷”,小者曰“小忽雷”。因便殿德皇言乐,(滉)遂献大忽雷入禁中所有,小忽雷在亲仁坊里。”
这件大忽雷(图),系用整块的紫色檀木制作而成,琴身全长89厘米,腹宽20.5厘米。琴的下半部雕凿出椭圆形的腹腔,上面蒙以蟒皮,形成半梨形的共鸣箱。琴的上部为细而长的琴颈,正面为按弦指板,其上不设品位。琴颈以上雕刻成一个龙头,呈突目张口状,神态较为生动。琴首两侧各置一
檀木琴轸,表面均刻直条瓣纹,轸顶镶有骨饰。两条丝弦从颌下弦孔中穿出,通过山口和
琴马,系于琴背下端的牙制尾柱上。琴颈正面的山口下方,刻有篆书“大忽雷”三字,字下的琴颈表面镶有一段象牙片,下面接有一截碧玉片。琴首外饰金漆,琴背除施以朱漆外,还有彩绘描金双凤图饰。制作工艺精致细腻,外表粗犷美观,堪称传世佳作。
从
建中辛酉年(公元781年)以后的50多年间,大忽雷一直藏于内府之中,到了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宫廷内的一次残杀,
李炎李炎继位,追怨
唐文宗,嫉恨士良、殃及乐府,凡乐工、内侍受宠者都要受到诛贬之罪,乐府一片空荡,大忽雷也在此时流落民间。日月穿梭,很快就逝去了500年,到了元代末年,方知大忽雷为诸暨(今属浙江)人
杨维桢(1296年—1370年)所藏。杨维是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自称“铁笛道人”或“铁心道人”。文风奇特,多以史事或神话为题材,著有《
铁崖古乐府》 、 《铁崖文集》等。他在《谢吕敬夫红牙管歌并序》中写道:“吕云度庙老宫人所传物也,沧江泰娘盖敬夫席上善倚歌,以和予大忽雷者,故诗中及之。”诗中有“铁心道人吹铁笛,大(忽)雷怒裂龙门石”之句,可见大忽雷的表现力,确有磅礴的气势。
清
宣统二年(1910年),春,安徽贵池学者
刘世珩得到小忽雷后,时刻不忘寻求大忽雷,他在《小忽雷传奇跋》中写道:“顾余以小忽雷迭经劫火,并未遗失,则大忽雷或尚存人间世,不能然忘也。”果然很快,就在同一年,刘世珩得到了日思夜想的大忽雷。他在《小忽雷传奇跋》中继续写道:“冬十一月,访大兴张瑞山琴师,与之纵谈古乐。(张)曾言三十年前(
光绪初年)于京师市上,得一古乐器,为大忽雷……瑞山能弹之,其声清越而哀。”据《枕雷图记》载:“张君(瑞山)今年七十有五矣,精于胡乐,能为秦王破阵诸曲”。刘、张二人相聚,如遇知音,遂将大、小忽雷“二器并陈”,相互比较、鉴别,“且断纹隐隐与余藏唐雷威、雷霄斫琴、漆绝似,其为唐物盖信。”瑞山以小忽雷在刘氏处,乐于将大忽雷归之。世珩如愿以尝。遂又请
林纾更制一图,阁也更名为“双忽雷阁”,并在1911年特影二器全形、录其题记诗词辑为本事,即《双忽雷本事》流传后世。此后,大小忽雷形影不离。
刘世珩在沪去世不久,大小忽雷又两次易主,最后为
南浔区收藏家刘晦之所有。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文物部门才从刘氏老人处,收购到这件稀世的唐宫古乐器大忽雷,调拨给
故宫博物院收藏。它亦被载入了《
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外形特征
大忽雷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大忽雷,琴长91厘米,腹宽20.8厘米,形制与小忽雷略同,都是龙首两弦,项中无品,弦吞入
龙口市,一珠中分为二,以蟒皮蒙腹,
黄檀为槽。在
龙首铜像之下,刻有篆书“大忽雷”三字。北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大忽雷多件。形制与
唐朝韩滉所制的大忽雷完全相同,它们使用硬质木料制作,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它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古代乐器之一。琴身全长84厘米~106厘米、腹宽18.5厘米~22厘米。其中一件大忽雷,用花梨木制成,琴身全长84厘米、腹宽19.2厘米。瓢形共鸣箱,其上蒙以蟒皮。琴首为雕刻龙头、髹红色漆,两侧各置一象牙琴轸。象牙山口,象牙尾柱。琴颈细而长,上贴象牙板。两条丝弦自
龙口市穿出。老竹制
琴马。琴背髹红色犀皮漆,有片云、松鳞斑纹。制作精美,工艺考究,属
清代制品。此琴曾由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程砚秋先生珍藏。1958年,程先生将其收藏的一百多件民族乐器,全部无偿捐献国家。
体型构造
大忽雷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
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大忽雷的头部,由“弦槽”、四只“轸子(弦轴)”、“山口”等组成。大忽雷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位”之处,颈的上端叠出部称“枕”中与中下部是“品位”,相与品古代都称作“柱”,是一种
音位装置。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狭下阔,底呈半圆,中空,即音箱;品位粘在用梧桐板制成的“面板”上,四条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个小孔内,在覆手中央处的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称作“纳音”或“出音孔”。身部背面,称作“琵琶背”,背的上端与头相接,背的中下部与面板相粘接,腹内另有二条横档和几个音柱,安置在一定的部位处;背料用
檀香紫檀、黑料、
红酸枝、花梨木、香红木等制成的是上品,用白木制成的是普及品,因为紫檀、红木等木料善于在弹奏中发出自然泛音来。
大忽雷由六个相、二十五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弦为钢绳
尼龙缠弦。大忽雷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同时,大忽雷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
优质大忽雷的发音特点是:
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 《
琵琶行》所描绘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已不再是诗人的艺术夸张,而是当代大忽雷名副其实的演奏效果。
维护保养
大忽雷的背料与面板,都以年代越久越好,因为年代越久,木料中的脂肪就越少易于起共鸣,音量就越大,音色也越优美。要使乐器用之久远而不受到损坏,就要讲究护理方法。护理乐器除了不使受损伤外,还可保护音量、音色。
爱护乐器,应从两方面来注意:一是不使受外伤;二是不使受潮湿。乐器用毕要养成立即放在琴袋或琴盒内的习惯,并将琴袋或琴盒放在干燥而妥当的地方。如在演奏完毕之后,临时将大忽雷放在桌子上时,宜将大忽雷平放在桌子的中央,不宜将大忽雷直立斜靠在墙壁的中央处。万一需要直立斜靠在墙壁上时,只可斜靠在墙壁的转角处,使大忽雷的四只轸子抵触在两侧墙壁上。如果将大忽雷放在布袋内挂在墙壁上时,只宜挂在木板墙上,不宜挂在砖墙上;对铁钉与绳子的耐牢度也宜经常检查。这样,才可避免最常见的
琵琶头受到跌损或大忽雷底部受到坠损等外伤。
目前在粘面板、头时,一般都用黄
花胶等水胶,这类胶最怕受潮,一受潮就会发生脱胶现象,脱胶之后,音量就会减弱,音色更受损害。因此,不宜置放在潮湿之处,也不能受雨水的淋湿,不使琵琶受潮湿的另一个原因是:当面板受到水渍潮湿之后,梧桐板内吸入大量水分,也会减弱音量。所以,即使在粘面板等方面改用了不怕潮湿的
化学胶水后,对大忽雷的防潮,仍然应引为须重点注意的方面。
1、http://www.chinamedley.com/langyuan/hulei/
2、http://www.godpp.
.govcn/wmzh/2008-05/12/content_10705142.
HTML3、http://www.hanwenxue.com/yinyue/txt.asp?id=1277
参考资料
中国古曲网.info.guqu.net.201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