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熹朝上宾,以殿工加(
袁可立)太子少保,恳辞不受,时论之。”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近臣,比如
乾隆四十七年,
和珅就被加为太子太保。
在古时皇族中,因太子常居东宫,“东宫”便成了太子的别称,此为“宫”,而“太子少保”是负责教导太子的官员,便得“宫保”的简称。此
官制在汉代始置,对于它的由来,要追溯到
周朝,在周代官制中,设
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又设
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为“三公”之副。当中的“少”即副也,他们仅次于“公”高于“卿”的特殊官职。 “师”“傅”“保”三者均含有辅佐和教导的双重意义。如
姜子牙姜子牙(
姜子牙)就品列为“师”,
姬发尊他为“
姜子牙”。
其后,汉代沿袭了周代的官制,于“三公”系列外又增设了“太子六傅”之职,专事对太子的教导,他们分别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合称“
东宫三师”,“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合称“东宫三少”。
到了隋、唐之后,“太子六傅”已是名存职异,只作为赠官加衔的名号,约等于当前的“
军衔”,并非实职。如宋代的
岳飞、明代的
于谦、
袁可立等因军功标炳,亦曾加封过“太子少保”的荣衔。
到了
清代,又自
雍正朝起,实行秘密的建储法,不公开立太子,但官衔仍沿古代制度,给某些有功的大臣加上虚衔,以示恩宠,如
丁宝桢、
袁世凯、
岑春煊、文丰等先后加“太子少保”之衔。示例: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熹朝上宾,以殿工加(袁可立)太子少保,恳辞不受,时论韪之。”
古代不少人的
太子太保等头衔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并不是真的给太子上课(比如
刘墉),刘在
爱新觉罗·颙琰朝时做过两年老师,有的皇帝根本就没太子,也封别人做太子太保。有的皇帝还是小孩,就封别人做太子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