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舞音乐
中国歌舞音乐
中国歌舞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重要体裁,其特点是诗歌、音乐、舞蹈紧密融合,广泛存在于中国的各个民族和地区。这种音乐通常使用地方民歌小调,因此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情。
历史沿革
中原地区民间歌舞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据《虞书·皋陶谟》和《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记载,当时已经出现了歌舞的形式。到了秦汉之后的封建社会,乐舞成为祭祀仪式的一部分。汉唐时期,“大曲”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彩。唐宋时期的文献记录了元宵节期间的盛大歌舞场面。清代对歌舞活动的记载更为详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在中国的各种节日中,歌舞一直是主要的庆祝活动,这些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形式
中原地区民间歌舞形式多样,包括汉族的秧歌、采茶、腰鼓、花灯、二人转、二人台等多种形式。春节期间,人们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手持折扇或彩巾,在音乐声中载歌载舞,进行娱乐活动,如“闹元宵”“社火”“花会”。少数民族的歌舞同样丰富多彩,如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赛乃姆,藏族的囊玛、堆谐、彝族月琴、锅庄,蒙古族的安代舞,朝鲜族朝鲜族农乐舞瑶族的长鼓舞,土家族的摆手舞,彝族的阿细跳月,高山族景颇族黎族的杵舞等。此外,还有许多不带歌唱而用乐器伴奏的舞蹈,如傣族的孔雀舞,壮族的蜂鼓舞,苗族的踩鼓舞,中国西南地区许多民族流行的芦笙舞和铜鼓舞等。
音乐特征
中国歌舞音乐通常采用当地民歌小调,结合歌舞特点加以发展。有些歌舞有自己的基本曲调,如秧歌的《跑旱船调》《推车调》《采莲船调》《打花鼓调》,花灯的《四季调》《拜年调》《扇子调》《十二月》,采茶的《十二月采茶》《剪剪花》《水仙花》等。少数民族的歌舞也有各自的歌曲体系,如藏族的囊玛、堆谐、彝族月琴,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赛乃姆等。各地歌舞音乐风格各异,北方多显豪放,南方则更富抒情。
结构
歌舞音乐的结构形式多样,包括一曲多词、歌曲与舞曲交替运用、联曲体的歌舞套曲等形式。在舞蹈中,打击乐常常起到伴奏和指示舞姿的作用,如秧歌的《句句双》《大摆队》,花灯的《一条龙》《硬十捶》《凤点头》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形式
音乐特征
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