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堤(1906-1958),原名邱碧珍,字秀昆,福建霞浦人。中国第一代最为激进、前卫的现代派杰出女画家之一,也是中国油画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她是风暴社团中少数女性成员,该组织在20世纪30年代倡导中国参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
王进玉评价其为“女性艺术家的优秀典范”。丘堤以其大胆的创作风格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而闻名,她的作品充满自由精神,将后
印象派技巧与中国精致的艺术风格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展出,并在拍卖市场上取得成功。
丘堤原名丘碧珍,1906年生于福建霞浦一个商人家庭。1911年,她首先就读于
霞浦县第一小学,然后在1915年转入霞浦县女子中学。1920年,丘堤进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并专注于油画。1925年毕业于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丘堤与一个姓林的男子结婚,两人前往北京,丘堤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而丈夫则在另一所学校学习
经济学。不久之后,丘堤病倒了,回到南方的
上海市,并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就读。1928年毕业后,丘堤未停止追求艺术的脚步,前往日本东亚日本语专门学校和东京太平洋洋艺术学校学习。1929年底,她回到上海并成为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油画系的研究员。不久后,丘堤与丈夫离婚。1932年秋,丘堤参加了
庞薰琹的个人展览,并与他相识。不久之后,两人开始了一段恋情。次年,她经历了一次流产,并成为庞薰琴成立风暴社团之前的成员。
1932年对于西画社团
决澜社是关键的一年,对于丘堤的人生道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9月15日,决澜社创始人之一庞薰在上海爱麦虞限路(今
卢湾区绍兴路)中华学艺社礼堂举办个展,颇受新闻界关注。同年10月,决澜社首届画展在同一地点展出,在国内西画界轰动一时。两次展览丘堤都有参观,展览的前卫风格使她大受鼓舞,而这位年轻女画家清秀的容貌和清澈如水的气质也令所有人过目难忘,丘堤与
庞薰琹便是在这样的情境下相遇。由于二人相互欣赏,丘堤与庞薰琹开始交往且进展迅速。1933年10月10日
决澜社第二届展览时,丘、庞二人已经完婚,丘堤也正式加入决澜社,她以油画作品《花》参展。《花》的原作已佚失,甚至连彩色的复制品都未能保存下来,但是通过当时的报刊文献可知,《花》的创作风格十分大胆,将花朵画成绿色而叶子画成红色,这种不遵循自然的主观的色彩运用,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舆论毁誉参半,而决澜社成员们为鼓励这种创作上的自由与前卫,坚持把“决澜社奖”颁发给丘堤,并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人
李石曾颁奖,以示郑重。
婚后丘堤的创作时间明显变少,由于动荡的时局,小家庭的几经搬迁加上疾病带来的孱弱的身体一度使得这位曾有自由追求的进步女性变得敏感而情绪化,丘堤不满于这样封闭、贫乏的状态。在离乱之间的短暂宁静中,丘堤努力发掘、创造生活中的美好,她自己动手做画布,为孩子们裁衣做鞋。由于没钱买毛线,她买回一堆颜色各异的毛线头,给两个孩子各织一件颇具现代风格的毛衣,别致的样式令房东太太大为羡慕,还专门买整团好线剪短,以模仿丘堤织的样式。1939年在
昆明市时期,丘堤热情响应支援前方抗战的号召,动手缝制百余个布娃娃义卖抗日,此外,还赠送一些给友人之女。
常书鸿所画《平地一声雷》,桌上放的布娃娃即是当年丘堤赠给
常沙娜的。丘堤有一幅油画《布娃娃》即以此为题,明快的色彩、简洁的构图和装饰化的风格,直到今天仍觉清新脱俗。
丘堤的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展出,包括1933年和1934年在中国世界社会大厅举办的风暴社团展览,以及1998年在
温哥华Art Beatus画廊举办的中国现代主义的三代人展览。2006年,
南京市举办了舒迪展,也展出了丘堤的作品。丘堤的艺术成就不仅在生前得到认可,她的作品在逝世后也继续受到重视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