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8H猛虎主战坦克,是台湾陆军现装备的陆军主战坦克,由台湾装甲战车研究中心与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分部的协助下研制成功的。该坦克以国外主战坦克作为参考样车,充分考虑本地区地理、气候和桥梁等条件,采用现成的技术和零部件而设计的,每辆坦克的成本约300万美元。该坦克采用
美国的制式M60A3底盘和改进型M48炮塔,采用了M48A3坦克上曾使用的扭杆式悬挂装置。火控系统为指挥仪式,双向稳定式瞄准具上带有1个与美国M1坦克上相同的热成像通道。该坦克安装的火炮是台湾生产的M68式105mm坦克炮,火炮随动于稳定的瞄准具。
装备简介
M48H“勇虎”坦克是台湾陆军现装备中性能最好的主战坦克之一,1984年,台湾装甲战斗车辆发展中心在美国
通用动力地面系统部的帮助下,开始研制这种坦克。1988年制成2辆样车,1990年4月14日首次公开露面,命名为M48H“勇虎”坦克,并在同年开始装备部队。
“勇虎”的优势在于装备了美制
M1A1主战坦克上配备的弹道计算机、热成像仪、测距机,具备行进间射击和夜战能力;劣势在于装甲薄弱,虽曾加装爆炸
反应装甲进行测试,但并未全面换装。
发展历史
中国台湾省陆军现装备的坦克包括300辆90mm火炮的M48坦克、325辆M24型霞飞(Chaffee)轻型坦克和约800辆
M41轻型坦克。台湾陆军自1973年开始接收M48A1坦克,后来又购入M48A2,两者共获得309辆,1981年开始实施性能改进,将耗油的AV-1790-7C汽油发动机改为AVDS-1790-2DM型柴油机,称为M48A3改进型坦克,其中250辆后来又提升为CM-12。因为台湾陆军大部分的M48A3并不是原厂M48A3,而是从M48A1/A2经性能提升而成,所以仍保有部分M48A1的特色(如圆弧状履带挡土板)。因选用的发动机体积较原来的大,所以需拆除部 分油箱,这样一来其最大行程只有312千米,而不像原厂M48A3可达463千米。1982年
美国在与中国政府签订的“八一七”公报中承诺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出售。由于“八一七”公报的缘故,美方不能向台湾出售比M48更先进的
M60主战坦克。为了提高台陆军战斗力,而又能从技术上跳过公报的限制,美台通过合作研制、技术转让的方式蒙混过关。1984年台湾“战车研发中心”(现改为“兵整中心”)与美国通用动力公司(GD)合作共同设计台军
第二代主战坦克,1988年推出了2辆原型车送往美国,测试后定名。
坦克结构
该坦克采用
美国的制式M60A3底盘和改进型M48炮塔,动力装置选用泰莱达因·大陆汽车(Teledyne Continental Motors)公司的551千瓦(750马力)AVDS-1790-2C柴油机和
底特律柴油机 公司阿里逊分部(Detroit
diesel Allison)的CD-850型传动装置。该坦克采用了M48A3坦克上曾使用的扭杆式悬挂装置。M48H不折不扣地采用M6OA3的底盘(赶在M60停产之前抢购),其车首装甲弧度及发动机舱的散热片与M48A2系列有很大不同,防护性也稍佳。悬挂系统仍为传统的扭杆悬挂,第12与6对扭杆上均装有减震器,上部托带轮为3对。由于未设侧裙,这些结构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然也很容易被击毁。M48H的行走系统较为特殊。它利用了M48的负重轮(而非M60),主要原因可能是要与台军现有M48A2改进型的负重轮一致,以降低后勤负担。由于M60车体设计已稍嫌过时,所以M48H的野外机动性并不是很好。在机动性展示中,M48H在通过
隔行扫描槽、
壕沟等地形时均需减速慢行,无法快速通过,而且车体也过高,不利隐蔽。不过值得一提的是,M48H已换用T142型履带块,接地压低且使用寿命长。
M48H和M6OA3同样用美国大陆公司的AVDS-1790-2C气冷式柴油发动机,直接喷油
压缩点火,90°V型12气缸,双涡轮增压进气,压缩比16:1。气缸体为钢制一体成形,并有电子束熔接固定的铝散热片,每缸2个
气门,缸径及行程均为146毫米。气冷风扇以温度控制,可同时冷却
发动机,机油散热器以及齿轮油散热器,最大输出功率550千瓦,并配有交流发电机。传动系统为阿里逊CD-850-6A-1自动
变速器,前进2挡,后进1挡。和台军旧型的M48A2相比较,M48H的发动机舱空间较大,而且进气路径也不尽相同。原因在于M60底盘将
空气滤芯从发动机舱内移至车体两侧,这种直装式设计不用打开动力舱就可以更换清理滤清器。M48H以550千瓦驱动近53吨的车体,单位功率仅10千瓦/吨,无论公路行驶还是野外机动都难称上乘,油箱加满后的最大行程约为480千米,还算凑合。采用AVDS-1790-2
发动机有不少优点,保养容易、构造坚固,同时可与原有M48A2的发动机(将改进为M48A5)通用。M48H除了机动性稍差外,一般越野能力基本符合实战需要。
M48H采用M68型105毫米坦克炮代替原先的90毫米炮,但装于首批车上的火炮是
美国原装还是台军自行仿造就不得而知了,但台湾应已有能力自制。M68型
坦克炮配备的M392A2型
脱壳穿甲弹(APDS-T)重达18.6
千克,弹长838毫米,初速为1458米/秒,具有在1800米距离上击穿T-72坦克车体前装甲的能力。尽管用现代的标准来衡 量105毫米炮已经落伍,但它也具有炮弹重量轻的优点,较适合东方人的体力负荷,同时携弹数也可较多。M48H的主炮在排烟器前后均有热护套,以维持射击精度,但套筒的外形和M6OA3稍有出入,也无炮身测曲装置(用以测量炮管弯曲度的装置)。同轴
机关枪改用T-74式7.62毫米机枪取代原先的M1919A4E1机枪。M48H车内储存有105毫米口径炮弹60发、12.7毫米口径子弹900发、7.62毫米口径子弹6000发,主炮俯仰角度为-9°~+19°,射界为360°。坦克上还安装了美国乌尔旦工业(Urdan Industies)公司的低矮外型指挥塔。
美国的得克萨斯仪器(Texas Instruments)公司和圣巴巴拉研究中心(Santa Barbara Research 该坦克的
火控系统为指挥仪式,双向稳定式瞄准具上带有1个与美国M1坦克上相同的热成像通道。
火控系统的改进是M48H最引以为傲的成果。M48H的火控系统中心为数字式弹道
计算机,负责接收数据、计算弹道诸元并传输至主炮伺服系统,结构性能类似美制M21弹道计算机。在输入数据方面分成两块:一为射手控制面板(指令数据及武器选择上倾斜传感器及设于
炮塔尾部上方的横风传感器。另一为通过自动连接的激光测距仪(距离)、弹种选择器(弹种)和射手握把(操控系统)。输出数据则经
电缆传到伺服系统驱动炮塔及主炮。主炮伺服系统另有一个双向火炮稳定系统维持炮身的指向。M48H拥有行进间射击能力,但从其“动对静”状态射击命中率82%来判断,其“动对动”的命中率不会很高。据说在装备维护良好的情况下M48H的射击命中率高过M6OA3TTS。
另一项
火控系统的重要装备——夜视系统为AN/CSG-2热成像仪。AN/VSG-2除供射手瞄准外,另有一时型镜肘提供图像供给车长,车长没有独立的夜视系统。驾驶员有一微光
夜视镜(类似AN/VVS一2),可加装于驾驶员舱顶盖上。M48H的火控系统与M60A3主要的差异在于
激光测距仪。M60A3系独立装于车长面前、利用右侧原光学测距仪的视窗口,而M48H则综合在射手
潜望镜内,在测距操作上更为快速简易。炮长还另有备用的手动操炮装置和装于主炮右方的直瞄镜,
火控系统中还配有速度
传感器,用于提供射击提前量或车体运动速度的信息。Center)也向M48H坦克提供零部件。
M48H仍沿用M48的龟壳型炮塔,钢铸成型,正面最厚处约110毫米,形体庞大。原先车长机枪塔也被更换成了
以色列设计的Urdan旋转塔。此型舱塔没有远视镜,但枪塔基部可360°旋转。同时顶盖除了正常开启外,尚可水平打开一道间隙,使车长获得360°视界。装填手舱门的左方加装台湾自制的T-74式7.62毫米机枪的枪架,射界约180°(炮塔不动),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坦克本身的自卫火力。
台湾陆军CM-11主战坦克安装的爆炸式
反应装甲。这种反应装甲由
法国著名的地面武器集团提供。车体和炮塔正面的反应装甲块为单块安装,而炮塔侧面则采用了层叠式安装,台湾媒体认为这是出于增强其防护力的考虑,但从爆炸式反应装甲的作战使用来看,这种层叠式安装更大的可能是为了配合CM-11坦克的半圆形铸造炮塔的外形。该坦克将以每月15辆的产量进行生产,台湾陆军订购的450辆预计1992年全部交付。
性能特点
①主要硬件水平不高。该坦克基本上是
美国M60A3坦克的底盘加装自行改进的M48A5坦克
炮塔而成。车体两侧各有6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其负重轮与台湾现役M48A3坦克通用,使后勤供应与维修更加方便。悬挂装置为扭杆式。诱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第1、2、 6负重轮处有液压减震器。履带为双销销耳挂胶履带,其上有可更换的胶垫。履带宽710毫米。车体两侧没有裙板保护。
坦克炮是由台湾按美国许可证生产的105毫米M68型
线膛炮。离炮口2/3处有抽烟装置,其前后均有防热护套。为使坦克炮能在行进间瞄准射击,它还配有双向稳定器。
②火控系统较为先进。该坦克火控系统与
美国M1坦克相似,为指挥仪式。它以数字式弹道计算机为中枢,炮手控制面板输入的指令、倾斜传感器测出的车体倾斜、横风传感器测出的横风速度及风向、掺钇铝石榴石
激光测距机测出的目标距离以及弹种选择器选定的弹种等数据都输入计算机,并由它解算出弹道诸元后操纵伺服机构驱动炮塔和主炮对准目标。除主瞄准具之外,还有1具辅助瞄准具。主瞄准具、热成像瞄准镜和激光测距机是三者组合为一体的,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车长除有潜望镜外,还可通过炮手热成像瞄准镜的光学支路观察目标。驾驶员有1具
微光夜视仪。
③防护水平较差。M48H火力机动能力与
美国第二代坦克中的M60A3相当,防护能力还略有差距,装甲最厚部位仅110毫米,侧部和后方为50-76毫米,无法抵御普通专用反坦克弹药的打击。烟幕弹发射器可在车前30米远处形成遮盖100度弧面的烟幕。车长可在车内控制烟幕的发射,装填一次可发射两次。烟幕除可隐蔽自己之外,还可阻碍对方
激光测距。
战斗数据
爬坡30度
越壕宽2.4米
通过垂直墙0.9米
涉水1.2米(无准备)
12.7高机1挺
装甲厚度
车体前上101毫米
侧前部76毫米
侧后部51毫米
顶部57毫米
底部12.7-63毫米
侧部76毫米
后部50毫米
顶部25毫米
参考资料
图片来源.mil.news.sina.com.cn.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