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锡禄(1915年-1997年),出生于离狮子滩十多华里的竹林湾,世代以农耕为生。其父长期在福源陈家做厨师。刘锡禄后来通过长期潜心研制和精心琢磨,逐渐摸索出了别具一格的
豆花蘸水秘制方法和一整套豆花制作工艺。他以传统配方创制的
富顺豆花蘸水,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发展为
富顺县的一大支柱产业。“刘锡禄”这个狮市人的姓名已化作千年古县的一个文化符号。
生平
刘锡禄弟兄五人,他排行第四,大哥、二哥、三哥外出帮工,均因嫖、赌亏空被老板开除索赔,弄得家如水洗,连父亲帮陈净明的工钱也全被克扣抵债(大哥被城内某钱庄开除后作陈净明的管事,仅年余亏一百五十担谷子),加上大嫂、二嫂一家九口人的生活毫无着落,全靠找灰灰莱、挖姜芋头糊口度日。在此艰难境况下,刘锡禄十二岁开始在家乡附近一带替人割牛草,十九岁通过
牛佛镇“人市”到黄泥丁坝上帮人种田。二十岁那年,他听说
泸州市是找钱的好去处,遂跑到泸州,打算挑水卖。到泸州,没有钱卖水桶,无事可做,即提提篼卖糖果。不久偶遇宜宾一姓陈的江湖医生叫帮他卖洋糖(驱虫药),说定无论卖多少钱都平分,刘锡禄采取灵活的推销方式,赚了一些钱,买了水桶,挑水帮人一年回到老家。看着家徒四壁的凄凉景象,吃着碗里的苦涩
食用野菜,刘锡禄十分憋气。
这时(1936年),陈净明已家败人散,负债累累,要典卖福源灏的房地产,刘父随之迁居城内林家祠堂侧(今工商银行处)。苦闷中,刘锡禄
典当了家中最后两床蚊帐,同母亲搬进城与父亲住在一起,刘锡禄赶乡场,卖小菜,赚钱供养父母和三嫂(三哥出川抗战,后来牺牲,刘锡禄便与比自己大六岁的三嫂欧阳吉结了婚)。
卖
小菜存了钱,刘锡禄就跑牛佛买花生、
甘蔗、萝卜、梨等到城内销售。当时跑牛佛都是坐船,船上做小生意的不少,他们闲坐无事,便打六红、起码股赌钱消遣。刘锡禄出身贫穷,惜钱如命,但久而久之,档不住同伴的相劝和赢钱心切的诱惑,也参加进去,把做生意的钱悉数输掉了。不能做生意,一家人又要饿饭。无奈之中,刘锡禄求亲靠友借得一笔本钱,利用陈净明在东门的房子同欧阳吉做起
豆花饭买卖来。从此,刘锡禄便与
豆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以前,刘锡禄没有经验,开始的时候,
豆花蘸水是
白开水调干海椒面放盐而成,干辣无味,豆花卖不出去。刘锡禄只得采取给顾客多添饭,少收钱的办法,吸引轿夫、黄包车夫、搬运工人这些饭量大的阶层到店里吃饭,每天能卖出两、三斗米,门庭若市,把其它几家豆花饭(当时城内城边有十三家豆花饭,东门朱全三、余少奎、刘锡禄、刘五娘、张子华;西门外陈竹海;后街蔡银章、熊绍云)的大部分生意都抢过来了。
豆花不好吃,许多客人建议改进豆花蘸水:
糍粑海椒,加芝麻、花生、南瓜米,
豆瓣用菜
油酥过。凡是客人建议用的,刘锡禄都试,客人吃后点头的就用,摇头的就淘汰。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接纳顾客反映,不断总结经验,优胜劣汰,最后得出结论:滋粑海椒加芝麻和香料、味精、上等豆瓣、上等豆油混合而成的
蘸水最好。
蘸水一改进,顾客更多,每天自早晨五点过开始至下午一、两点钟店内外都拥挤不通。值此,刘锡禄改变以饭多钱少招徕顾客的方式,饭少
豆腐花精,提高售价,顾客中下力阶层少有光顾他的豆花店了,然生意仍然好,每天至少可以净赚六斗米。这样过了年佘,刘锡禄租下顺城街口姚椅子的房子经营
豆花兼喂猪。刘锡禄利用水和
豆渣,最多时一圈可以喂十八头肥猪,十个月出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1945年,刘锡禄投资在
万寿寺外(今人民电影院放录像处)修一两层楼的洋式房子,1950年卖去。1956年公私合营后,刘锡禄夫妻被合到公共食堂,仍经营
豆花饭,直到1976年退休。
刘锡禄退休后,请他合作指导的私人和集体络绎不绝,皆因种种缘故频频解约。1979年末,经机一厂邓中其介绍,与县农机局辖东街城郊区农机站合作生产
香辣酱,仅三个月,因合同矛盾不欢而散。1984年,张锋任富顺县委书记,力请刘锡禄住牛佛食品厂大量生产香辣酱,使其形成规模,初时销路甚畅,逐渐在社会上造成影响。1989年,刘锡禄因原料配量问题与食品厂领导班子意见严重分歧,愤而离去,不再出山。
自己创业
刘锡禄经营
豆花饭,从来没有打过招牌,可声名远播,威震遐迩,其经验是:豆花、
蘸水、饭,三位一体,弱一不可。
饭,煮得既快又好,滋润、香浓、米汤。刘锡禄的方法:一个回龙灶前后两口三水大锅。煮饭时,前锅掺满水,后锅掺一半,前后锅的水同时开后,将前锅水舀一半到后锅,即把装着百来斤米的大箕放到前锅,两手抓住筲箕边沿往中间拍(挤)几次,然后一侧,米倒在锅内,筲箕放在滤米缸上。米下锅,灶两边各站一人,手持公尺长短铁铲不停地钩锅,使其不致生锅煮糊。接着,用瓜瓢从锅里舀生分子,边舀边将后锅的水补充到前锅,后锅水完。前锅的米滤完,全过程不沾一点生水,这样煮的饭就能达到要求。
豆腐花,在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讲究。每天早晨五点过开店门,这就要预计好时间。泡豆子必须泡得恰到好处,泡过了没有豆花,泡的程度不够豆花少,一般说来,泡到刚刚过心就可以了,用手去掐,没过心心子是硬的。豆子泡好,滤来装在一边,只能用石磨推。推时喂豆子要均匀,放水也要均匀,推得越细,豆花单位产量越高。推好后,不能放得太久,饭起锅,马上就烧浆。豆浆滤在大卢缸里,若是冬天庚即下胆水,热天则要等一会儿下胆水,不能等久,冷了浆点不清。
点
豆花时,胆水装在一个有缺缺的碗里,左手端着一滴一滴地往下滴,右手执一长柄饭勺不停地从胆水滴下处往外创,一直刨到卢缸里的豆花起
鱼籽眼为止,然后用勺子在缸面上平捋一遍,便只见又白又嫩的豆花不见窖水了。
店门打开,就把豆花从卢缸舀到锅里经火一煮,窖水出来,即将一半圆形的
孟宗竹篾片放入锅底与豆花之间。这篾片露出两头,可以随便移动。这样,窖水可以通到锅底,
豆腐花不生锅,也烧不糊,而且可以在锅内任意转来转去,哪里火大,就把冷的转到哪里,保持了豆花的热度,又不致把豆花煮老。
豆花入锅,本是很嫩的,在面上压一筲箕,压不着的地方放两只碗,豆花就绵扎了。
蘸豆花的
蘸水,必须是
糍耙海椒调制而成,这是三位一体中最重要的环节。用作蘸水的原料——海椒、豆油、
豆瓣、菜油一定要是上乘佳品,刘锡禄先是用
威远县的朝天子七星海椒,后用贵州遵义的七星海椒。糍耙海椒不能有野水,有了野水味淡而不纯。海椒用热水发,最多发十来分钟,肉皮薄的只发几分钟,发到用手掐其皮是脆的就可以了。海椒从水里捞起来后要用菜板压,去掉野水。打糍耙海椒时,先按比例将
花椒、大料、八角等放到碓窝里春,海椒倒下去再按比例放盐一起舂,直到看不见粗块块时,再把用
油酥过的豆辩和芝麻倒下去合着舂,春茸舀起来备用。
蘸水用的豆油需要最好的。豆油质量差了就得处理过,先把豆油装在大卢缸内,将适量丁香、广香、
肉桂、胡椒、花椒、大料、沙仁、
紫草、甘草用纱布包着放入其中,泡四至五天,药泡胀了,再放到锅里煎,烧开即可。然后把豆油舀到小瓦缸里,兑上味精、胡椒和其它香料粉即可,这样的蘸水香、辣、鲜、醇、美观。
滚烫的
豆花,散酥的香饭,香醇火辣的蘸水配合,吃起来销魂荡魄,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