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石峡镇一带为石峡乡;2004年7月,由石峡乡改为石峡镇。截至2018年末,石峡镇
户籍人口为11684人。截至2020年6月,石峡镇下辖14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
石峡村。
石峡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工业以小型机械维修和面粉加工为主。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设石峡乡。
1958年8月,改为石峡公社。
1983年12月,复为石峡乡,
2004年7月,撤石峡乡,改为石峡镇。
行政区划
2011年,石峡镇下辖石峡、青坝、坛土、土桥、双庙、高河、高灯、四坪、大李、牛儿、库根、潘湾、
杨湾乡、川儿14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石峡镇下辖14个行政村:牛儿村、川儿村、潘湾村、杨湾村、库根村、石峡村、土桥村、双庙村、青坝村、坦土村、高河村、高灯村、大理村、四坪村, 镇人民政府驻石峡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石峡镇地处
西和县县城东南部,东邻
六巷乡和成县纸坊镇,南邻
西高山镇,西与
洛峪镇相邻,北与
十里乡接壤,距西和县城31千米, 区域总面积98.1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峡镇地处土石质山峡谷,境内沟壑纵横,坡陡沟深;最高点小石山位于镇
东北地区,海拔2082米;最低点位于镇北文家窑山下河谷处,海拔1425米。
气候
石峡镇气候湿润温暖,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7.5℃;无霜期年平均250天;年平均降水量530毫米。
水文
石峡镇境内河道属
西汉水系;境内最大河流为石峡河,自
十里镇入境,从北至南,石峡镇境内河道长23千米。
自然灾害
石峡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
霜冻等;雹灾平均3年1次。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石峡镇总人口1108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97人,城镇化率4.5%;另有流动人口325人。总人口中,男性5912人,占53.3%;女性5171人,占46.7%;14岁以下1680人,占15.2%;15—64岁8253人,占74.5%;65岁以上1150人,占10.4%;以
汉族为主,达11002人,占99.3%;
回族81人,占0.7%。2011年,石峡镇
人口出生率11.8‰,人口死亡率3.3‰,
人口自然增长率8.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石峡镇财政总收入651.4万元,比2010年增长28.3%。
2018年,石峡镇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农业
2011年,石峡镇有耕地面积23779亩,人均2.22亩。2011年,石峡镇农业总产值1871万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1%。石峡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石峡镇生产粮食4472.2吨,人均404
千克。石峡镇主要
经济作物有核桃、
花椒。石峡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石峡镇生猪饲养量2140头;牛饲养量1285头;家禽年饲养量1.8万羽。
工业
石峡镇形成了以小型机械维修和面粉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石峡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158.5万元,
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7.9%。
商贸
2011年,石峡镇有商业网点51个,职工96人。2011年,石峡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46万元,比2010年增长23.2%。
金融业
2011年末,石峡镇有1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1523万元,比2010年增长25.8%;各项贷款余额361万元,比2010年增长1.43%。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石峡镇有小学6所,在校生1617人,专任教师7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83人,专任教师2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石峡镇教育经费72万元,比2010年增长20%。
文体事业
2011年末,石峡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4个,农家书屋14个,音乐、美术、书法、
摄影、农业技术等各类书籍约3万余册。2011年末,石峡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212户,入户率为1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石峡镇有卫生院1个,病床14张,
固定资产总值2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注册护士4人。2011年,石峡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石峡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44户,人数87人,支出21.86万元,比2010年增长10.8%;城市
医疗救助7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
农村医疗保险788人次,共支出39400元;石峡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27户,人数1625人,支出151.4万元,比2010年增长3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7165元,比2010年增长185.9%。
交通
石峡镇有S219省道过境,境内长25千米。
文化
八峰崖石窟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峡镇境内西侧八峰崖的天然石穴中,与仇池山相望。石窟高约15米,宽约60米。佛
雕像开凿于
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存
佛像70余尊,明万历石碑一通、清光绪石碑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