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游美记》是2005年10月1日
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齐如山。本书主要介绍了
梅兰芳赴美国演出“古装新戏”《汾河湾》的全过程和美国人民对该剧的反应。
几台戏,惹出美国男女多少如痴如醉情,却道“台词不懂心里懂”;一个人,走入华侨同胞几许思国思乡梦,真是“想见时难别亦难”。——梅兰芳1929年携带
京剧赴美演出,成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值得钩沉的一段佳话。
齐先生女儿
齐香笔录不苟,成就了这本洋溢学术价值和艺术趣味的文献。
封面图注:1929年,
梅兰芳赴美国演出“古装新戏”《
汾河湾》(饰柳迎春)的剧照,《汾河湾》写
唐朝大将薛贵远征十八年回归故乡,与妻柳迎春重逢在思念与误会交织中的故事,悱侧动人。该剧突破了传统正工青衣重唱功不重身段的局限,是梅兰芳
京剧旦脚表演艺术以歌舞为主之重大革新的代表作。
齐如山(1875—1962)名宗康,字如山,以字行。河北高阳人。戏曲理论家。早岁肄业北京
京师同文馆。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经商,其后三游欧陆,涉猎外国戏剧。归国后致力于戏曲工作。1912年有北京经常为
梅兰芳的表演及剧本提出修改意见。
这自然是配脚的大毛病,但并不是戏剧的规矩。按旧规矩——其实现在的规矩也未尝不是如此,不过一般人都不遵守就是了——无论什么脚一出台,便要用全副的精神来表演,就是扮一个毫没关系的老家人,也要处处聚精会神的揣摩老家人的神情,发挥出来。比如《
苏三起解》会审一场,
苏三固然应见景生情,对前事的回忆,要有各种做功,要表演出各种神气;但是按察和藩两司听着都要现出各人不同的态度,肖神气的问话,苏三方能把心情表现出来。若那三个人莫不相关的混过去,就是苏三想做喜惊惧的神气,也没法儿做了。再如《
三击掌》一戏,
王允与
王宝钏斗气的时候,也须家院与丫环一齐上前解劝拦阻,王允与宝钏的神气才做得出来;若家院丫环一偷懒,呆呆地站在一边,只像没事人儿似的不来阻劝,那他父女二人要击的一次就击了,要打一下的也打了,哪还能做出又忍耐、又悲痛、又恼怒的神情呢?如《闹府》范仲禹要打的时候,左边的家丁上前一挡,他就向左边一拨;右边家丁上前一挡,他就向右边一拨,如此范仲禹倒可以做出很美观的身段来。所以那时四个家丁不但不能偷懒,并且上前迎挡的地方,都须有一定的尺寸,倘若稍远或稍近,范仲禹的身段也就没法子做了。再如《金山寺》和前面所说的《出塞》《游园》两戏,
小青、
王龙、春香等脚,都须与正脚一样的努力表演,否则全戏的精神就全失去了。以上不过随便说几出,其实出出都应如此,可是现在各配脚大致是偷懒的多。比如《
三击掌》《闹府》等戏,任凭
王允与
王宝钏怎样有气,范仲禹怎样着急,当丫环家丁的立在旁边,像傻子似的,也不拦,也不挡,以致正脚的各种身段情感都不能表演出来,闹的精彩毫无,实令人乏兴。
但是配脚所以这样偷懒,也有个原因。最初他们虽然也有些儿偷懒,但未必像这样利害。因为他是配脚,观客就不怎样注意,若再稍懒,就更不注意了。别方面说,观客越不注意他,他就越得懒且懒,然而他越偷懒,观客也就越不注意他,恰恰成一个正比例,久而久之,自然演成了现在这样的情形。
以后我盼望各配脚,都恢复从前的好精神,应设身处地的体贴自己所扮剧中人的身分、心情,竭力发挥出来,应该怎么做便怎么做,绝不必管观客的注意不注意,那全剧就有精彩有生气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