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马庄镇位于费县南部,距县城20余公里,马庄东西有富马和费马公路相连。总面积8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97公顷,辖44个行政村,民族以汉为主,有少数的
回族聚居于西马庄村。 截止2023年7月,政府信息公开数据显示,马庄镇人口30533人。
马庄镇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民国八年(1919年)《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记载,费县特产出核桃,主要指芍药山一带。据
嘉靖十二年《
山东通志》记载,核桃出于齐、、青三郡。1934年《中国实业志》统计,
沂水县、
费县等地有核桃6800株,1933年产核桃335吨。1942年华北实业总署统计,
蒙阴县、费县等4县有核桃2850株,年产核桃74吨。目前,全县有古树21株(群),其中位于马庄镇
大寨村的千年核桃王至今仍正常结果,核桃种质资源十分丰富。
马庄镇以驻地村命名。相传明代
永乐年间,官军剿灭清泉寺和尚时,在此处水汪内饮过马,即按此取名饮马庄,后改称为马庄。
1928年后,曾为区、乡、公社驻地,1945年隶属费县二区,1958年春撤区成立马庄乡,同年秋成立马庄公社,同年冬改为马庄区,1971年6月又称马庄人民公社,1985年建镇。马庄镇历史悠久,地灵人杰。系
许由故里,乃革命老区,有“二郎劈山救母”的美丽传说,有
刘彻刘秀卸甲睡觉的地方,费县抗日大队遗址就在光山头村。
马庄以断裂地貌为主要构造,地下水属
基岩中等
富水区,其岩性为下奥陶系
白云质灰岩,上中寒武系夹
页岩,岩溶裂隙较发育,单井出水量10—40m3/h。属
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大部分为山区、丘陵。
涑河源头—马庄水库(中型)横窝腹地,水库于1958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积66平方公里,总库容336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78万立方米,涓涓河水穿镇而过,经刘庄镇,流奔临沂。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页岩、石灰石、金属镁、
燕子石、
天景石分布全镇。尤其石灰石覆盖境内五分之四,是建设大型
水泥厂的理想基地,丰富的
页岩是新型墙体材料的理想资源。
马庄镇以建设“
费县特色乡镇、经济强镇”为目标,抢抓机遇,求实创新,跨越发展。全镇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民营经济的大突破,基础设施的大建设,社情民风的大改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和谐发展。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亿元;实现民营企业总产值8.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77万元。人均纯收入4115元。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民营经济工作先进乡镇”;自2003年以来,连续四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红旗乡镇”。2007年被
山东省新乡村发展论坛评为“最具发展潜力乡镇“称号。
农业产业结构调彰显特色,种植、养殖业发展迅速。经济作物以黄烟为主;果品生产以
柿子为主,全镇柿子园控制面积达到1.3万亩,年产柿子130万斤。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全镇沿一库(马庄水库)两河(
涑河、
洗耳河)两岸发展
黑木耳种植户220户,面积5000余亩,发展豹窝、双桥等黑木耳种植专业村10个,马庄成为全市最大的黑木耳种植基地。特色养殖已成规模,发展银狐养殖户100余户,银狐存栏量5余万只;长毛兔养殖户310户,长毛兔存栏量30余万只;形成豹窝等特色种植养殖专业村15个。大力培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使其成为农民致富的生力军,现在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61个。
镇党委政府先后规划开发建设了双马、金马、张胜3个工业加工区和镇驻地至南出口的十里经济长廊。同时,通过实施“以友招商、老乡招商、以诚招商、以商招商”战略,引来众多投资者。2003年以来,马庄镇由原来的26家企业发展到目前以板材加工为主,五金、轻工(玩具)业等门类齐全的工业经济结构,企业达到1200家,注册规模以上企业26家,自营出口创汇企业2家。其中,2003年投资建成的临沂爱瑞森工具有限公司被
山东省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我县第七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
镇设立中心初中1处,小学5处;中心卫生院1处,该卫生院为南京爱德基金会爱德分院、中国人民解放军146医院的军民共建医疗单位。2004年,马庄镇被列为全市首批
费县唯一一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乡镇,率先在费县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镇农民参保率达到99.54%。四年来共为农民报销医药费120多万元,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后顾之忧。
交通通讯便捷,岚济公路经此而过,费马公路横贯东西,富马公路南北贯穿与
连云港—固原公路相连,马刘公路东西贯通与229省道衔接。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硬化路、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邀请省规划设计院和临沂规划设计院的专家编制了镇驻地总体规划,绘制了“花园式”小城镇详细规划图,构筑了小城镇发展大框架。镇驻地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中心大街两侧建造了规划、设计、建筑样式统一的二层以上商住合一的商贸楼120余座,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