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龙号
参加黄海海战的出海鱼雷艇
福龙号鱼雷艇原属福州船政局舰队,后被调入北洋水师,参加了黄海海战,海战中该艇管带蔡廷干奋勇指挥本舰官兵攻击日舰“西京丸”,在前2发鱼雷被日舰躲过后,蔡廷干指挥福龙号右转逼近西京丸40米处对其左舷发出最后一枚鱼雷,但因原厂鱼雷定深有误,鱼雷从西京丸船底穿过,未能引爆。福龙号无奈退出战斗,沿途搭救起许多堕海的北洋政府海军战官兵。1895年2月7日威海卫之战中福龙号从威海卫突围,但失败被日军俘虏。后于2月27日被编入日本舰队,仍称“福龙”。
舰艇简介
“福龙”号鱼雷快艇,舰级:大型头等出海鱼雷艇(雷击舰),由当时世界著名的德国希肖船厂(Schichau,Elbing)建造,德国档案编号S10,造价5万7千两白银,1886年建成,同年9月24日由德方人员驾驶,抵达马尾镇交付中国,编入马尾船政学堂舰队。1890年该艇调归北洋水师
“福龙”号鱼雷艇长42.75米、宽5米、吃水2.3米、排水量120吨、动力为1台3胀往复式蒸汽机,1座燃煤锅炉,单轴推进,航试时测得功率1597匹马力、最高航速24.2节,编制20人。
武器装备
14英寸鱼雷发射管3具,其中2具分别位于艇两侧的鱼雷舱内,另外1具位于艇体尾部甲板上的旋转发射架上,共备‘刷次考甫’鱼雷3枚。另外在全艇前后的炮座上装有4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2门,射速1分钟20发。
装甲情况
全艇唯一有装甲保护的地方是位于艏、鱼雷发射管之间的装甲司令塔,不过这个厚度也仅仅只有1英寸而已。除此之外,全艇上下基本再无什么装甲防护。
战前状态
该艇1890年才以白银6万两的代价从福建省归入北洋政府,而且鱼雷快艇都是在岸上库房进行维护,所以,虽然“福龙”的艇龄不算短,但是状态一直不错,到1894年依然能跑出建成时高达24节的飞速,在当时绝对属于快舰行列。
实战情况
和其他进入战场就忙着捞救己方落水官兵的同伴相比,“福龙”自进入战场就决心发挥鱼雷的巨大威力,目标是操纵装置被摧毁、仅仅依靠人力操作勉强航行的代用巡洋舰“西京丸”,西京丸号是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的座船。冒着日舰密集而又疯狂的速射炮火,“福龙”艇丝毫无退缩之意,甚至水兵们还离开里舱,跑到甲板上,操纵着4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进行英勇的还击。三枚鱼雷得以全部射出,两枚被日舰躲掉,最后一枚由于鱼雷原厂定深有误而从日舰底部钻过(这种事情同样出现在丰岛海战防护巡洋舰浪速号防护巡洋舰”用鱼雷攻击处于静止状态的中国运兵船“高升”上,鱼雷同样从底钻过)而未能建功,不得不说是遗憾。但是若将攻击失败的责任归结于鱼雷快艇官兵素质低下,那是绝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发射完全部鱼雷的“福龙”之后也加入了救捞己方落水官兵的行动中,直到黄海海战结束。翌年2月7日,威海卫之战中“福龙”艇尾随“左一”艇从威海卫突围,突围失败后被日军俘虏。后于2月27日被编入日本舰队,仍称“福龙”,之后该艇曾参加明治33年的神户海上观舰式大及1905年的日俄战争,为第五艇队指挥艇,于1908年4月1日除籍。
舰员素质
管带蔡廷干长期以来因为三枚鱼雷攻击日舰西京丸未果而遭受着国人的非议。不过就战斗精神而言,这个留美幼童出身、有着“火爆唐人”绰号的管带能带着一艇水兵在大白天逼近至距离日舰40米咫尺的位置发起鱼雷攻击,本身就是极其英勇无畏的体现。而且能在单艇攻击后从敌人的炮口下生还,本身也是个奇迹。有此两点,鱼雷快艇“福龙”上的官兵素质以及英勇精神当不容任何怀疑。
鱼雷未中原因
福龙号在海战中,三发鱼雷皆不中,由其第三发鱼雷还是从敌舰船底穿过而未成击发,固然有舰员本身的原因,然而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其实也无可厚非,
十九世纪的鱼雷艇并不像现代的鱼雷艇这么高级,以当时世界上的科技水平,鱼雷的射程仅有三百码左右,而且航迹很不稳定,由其是高海况下,命中率极低,因此当时鱼雷艇出一击一般都是用来偷袭固定目标,对于海上交战,则需要编队攻击,以多艘鱼雷艇排成一字横队攻击阵形,在一舷同侧攻击同一目标,以提高命中率,
黄海海战时,福龙号以单艇攻击日舰,还要冒着敌舰的炮火,本身的操作条件就已经很困难了,而且鱼雷的定深是以军舰的吃水为标准,“西京丸”号本是由商船改装而成的代用巡洋舰,吃水过浅,再加上鱼雷管的发射并不是以水平射出,而是成角度斜下向射入水面,鱼雷在水中的运动有一个上浮的过程,在四十米近距离发射的时候,很有可能鱼雷来不及上浮到定深高度就已经从敌舰底部通过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舰艇简介
武器装备
装甲情况
战前状态
实战情况
舰员素质
鱼雷未中原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