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国山,楚南名山,
澧水流域的
道教圣地,位于
湖南省石门县南蒙泉镇夏家巷之南,逶迤于道水南源龙潭河的南岸,
蒙泉湖东侧。
平均海拔400米,主峰海拔445.6米,由泥盆系
砂岩构成,面积5平方公里。
观国山原名小仙台,人称“小武当”,后山名取《
周易风水》观卦象辞:“观国之光,尚宾也”之义,而名观国山。又传是明万历时,内阁侍读梅(蒙泉人)上书
赵顼皇帝请求为大旱的石门、
慈利县减赋并放粮赈饥,乡民感神宗皇恩及梅公之德,纷纷登山望北焚香朝拜,从而观国山袭为山名。也有传说是
嘉靖皇帝赐名。
简介
观国山自九永数百里蜿蜒而来,又绵延东去,大山小山交错相属,然观国山突起壁立,峰屏高耸,云表绝顶,平衍数丈,左右异嶂奇曲,险奇神幽,清溪绕山而过。前则一望无际,极目楚天三百里,十九峰、
太浮山、太阳山、五雷山近在咫尺,
澧阳平原,丘岗溪湾,尽收眼底,独秀非凡,好不壮观。正如晚清著名才子
阎镇珩诗誉:“八百奇峰连玉柱,三千弱水绕琼溪。”相传有“仙灵泉、懒游窝、飞来臼,赤霞洞”四景,和明建“三王游节庙”、“弥勒宫”、“
圣母祠”等古迹。山上赤霞洞,洞中有石床,壁题“洪都山人书”。旁有臼,每日龟衔谷三升以供道侣,名“飞来臼”,有贪而扩之者,龟遂不至。
山上石雕碑刻甚多,到处都有仙迹神踪,充满迷人的神奇。明
万历年间曾任国子监
学正,内阁侍读,后转任潮州府通判的蒙泉人梅鶖写有《观国山记》,对观国山赞誉有加:
“考之图经,谓
澧阳为神仙窟宅者,非耶?赤松山则
赤松子隐处,
太浮山则浮丘子所居;范黄上升于彰观,凝阳得道于太清;紫和为净圣飞仙之区,方顶则炼丹池在焉。兰江前陈,仙洲外蔽,灵踪圣迹,不可殚纪。考之往载,班班也。观国山属管石门,去州西南百里,而遥脉自九、永数百里蜿蜒而来,近则层峦叠嶂,直抵仙岩。观国山突起壁立,云表绝顶,平衍数丈,左右皆奇峰异,前则一望无际。予闻之元光子曰:“国山之高,不及太岳天柱,孤绝遐旷则似过之,岂天造地设以俟瑞仙者耶?”
这段文字是说
澧县是个“神仙窟宅”,赤松山、
太浮山、彰观山、太清山、紫和山、方顶山都有神仙隐士居留。
道家名山
观国山系道家名山,自
唐朝尉迟敬德元帅在此草创
圣母祠和二王庙后,
道教开始在这里生根发芽。宋元时期,小仙台已成为道教圣地,山上许多石雕碑刻都记载了仙迹神踪,整个小仙台充满了迷人神奇的色彩。明
嘉靖蒙泉女子苟瑞来此山修道,更使整个小仙台远近闻名。
相传明世宗时,观国山麓有女苟瑞,在此山赤霞洞修道成仙。苟瑞又名正觉,世居观国山麓,生时有红光
赤灵芝之瑞。嘉靖年间(公元1540年),苟瑞采蕨观国山,遇一老妪,授草为食,遂不饥,老妪终忽不见。苟瑞遂绝火食,居观国山赤霞洞,潜修10年。有虎蟒盘踞洞周,替她护卫。苟瑞修成正果后,能知过去未来,名动京师,响彻朝野,人传为神,平民百姓,王公贵胄,慕名来者,络绎不绝。州华阳王慕名遣使持上联来访仙姑,联云:“观国山头,八百奇峰连玉柱”。适仙已采
灵芝外出,但仙姑早已拟好下联放于洞中案头砚台下,联云:“赤霞洞口,三千弱水绕琼溪。”
嘉靖皇帝三次遣重臣请她入京“佑邦保皇”,仙姑坚辞未行。天子访求,名盛传播,香火更兴。苟瑞栖赤霞洞中50年,活了近百岁,作《飞升诗》飞仙而去:我去之日,我来之年。举手相谢,
丹顶鹤翩翩。
亦传《飞升诗》为:我来之日,白雪飞飞,我去之时,白鹤翩翩。
苟瑞仙姑去后葬于石棺中,墓在观国山顶北微下十丈许,外围以小石城,棺置台上,四周可通人行。据说苟瑞数百年面容如生,状如少女。从石棺的裂缝看去,胸前有一金色光环,璨璨射目。其仙迹逸闻颇多,考诸史志,无不凿凿有据。
山顶新庙后面有一巨大崖岩,兀自突出,崖岩上有两座石洞,一为赤霞洞,一为莲花洞,是苟瑞仙姑修炼处。赤霞洞洞前有对联曰“赤地千年留名山,霞日普照圣古洞”,莲花洞洞前有对联曰“座洞天青山不老,成仙法缘水生莲”。苟瑞自始即有仙缘,坐莲台时,满面红光,道家誉其有“
赤灵芝之瑞”,也有说是食了观国山的千年
灵芝之后,苟瑞才开始仙光四射。苟瑞取法号“正觉”,隐居赤霞洞修行炼道,洞周有虎蛇盘踞,替她护卫。
明朝梅鶖的《观国山记》对苟瑞是如何出家修道的过程有如此记载:瑞仙者,姓
苟皇后,名正觉,其先蜀人,世居观山之麓。生而有红光赤芝之瑞,及长,好端默,村女见之,不觉肃肃起敬。
嘉靖庚子(1540),姑年尚未,适登山,遇老母,授一草,令食之,甚甘,曰:“可不饥。”母忽不见。遂绝火食,断俗缘,亟欲入山,至亲不能强。乃得一岩穴居之,即今所存赤霞洞也。潜修近十年,人无知者。家人窥之,则巨蟒数头守岩前。樵苏者偶经其地,猛虎咆哮,至惊走死,始知姑为上真矣。
山上绝顶有观国山寺,明华阳王朱宏境创建。观国山寺规模宏大,饰配精工,对周围各县影响深远,为
楚南道观之皎皎者。
道光,经道侣募修,庙祝一新,供像俱为铜铸。又从慈利
龙潭河镇中得一白石龟蛇像,石白如玉,生成逼肖。寺庙墙上嵌“七星伴月”石和
普陀山景,寺中供有铜竹两根,果勇侯杨芳题有匾额,今俱毁。
清朝末,道人张明一住持不但于山顶修庙,还修造了苟瑞仙姑石棺墓葬,增添
程矞采。现观国山上尚存道观遗址及赤霞洞苟瑞仙姑石棺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观国山及其苟瑞仙姑的传说,平添给人无限的神秘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观国山民族风情浓郁,旧时每年
上巳节,
中秋节前后,人们敲锣打鼓登上观国山赶庙会。登观国山,有5条险峻的石板路,
常德市、
桃源县、
津市市、
澧县等地的“香客”来此朝神者不下万人,现庙宇虽无,但这里风景依然,房舍亭台,隐于绿荫之中,林木花卉,积翠溢香于幽谷之内,远远望去,观国山犹如一座苍翠欲滴的空中花园。
名人诗作
观国山残存的碑碣、庙宇、石龟、化香炉、赤霞洞、莲花洞、墓穴岩棺、庙场、庙场四周的
壕沟及壕沟外面残存一里多长的古围墙,都令人感到观国山厚重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诗意,因而观国山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骚客词人登临怀古,也流下了无数诗词佳作。
明朝诗人占春《春日登观国山》作七律诗二首,其中一道写道:“神仙窟宅五千丈,令我来登第一峰;满洞莲花台点缀,无边弱水路横纵;两朝文字全留目,三楚河山半在胸;始信书生真捷足,耸身不许白云封。”
清朝早年
进士石门人梅自馨多次登观国山,写有《观国名迹千古传》,观国山上的“仙灵泉”“飞来臼”“赤霞洞”“懒游窝”古迹都有诗作流传,如他的《飞来臼》:“由来此药臼,采石和云青;剩有仙粮在,留为道侣供;三升非未足,一扩杳无踪;徒叹神明迹,太色万古封。”
特别是晚清文学家蒙泉人
阎镇珩对观国山更是情有独钟,无数次登临,每次都是诗兴勃发,感慨无数。他的《咏蒙泉》就是他登临观国,俯看蒙泉平原,即兴而作的传世佳作:“一条白练飘澧,四十八寨隐王帝。八百奇峰联玉柱,三千弱水绕琼溪。”尤为可书的是,阎镇珩《咏蒙泉》最后两句“八百奇峰联玉柱,三千弱水绕琼溪”不仅流传千古,而且广为诗人名士引用和化意。比如晚清士栋登观国山,作七律诗《登观国山》就化用了这句:“奇峰八百水三千,各载图经不偶然,应是出云降雨地,半钟贤秀半钟仙。”又比如文人梅宏宪登观国山赋诗,仍然是“八百奇峰联玉柱,三千弱水绕琼溪”的化句:“弱水三千尧,奇峰八百环;玉柱高处望,一览小群山。”
甚至苟瑞仙姑预先对出下联的神话传说也讲到这两句诗。传说澧州华阳王听说苟瑞仙姑能知过去未来,便派人带了一副上联让她对,苟仙姑不在洞中,只见书案上压着下联,正是上联的绝好对边。来人将下联抄了回去,构成了这样一副绝妙对联。“观国山头,八百奇峰联玉柱;赤霞洞口,三千弱水绕琼溪。”这副名联到底是前朝苟瑞先作,还是清末
阎镇珩后作,现无法考证。
苟瑞自己亦有诗作流传,如《答朝使》:“辟谷修行数十年,蒲团坐破自悠然。采芝和叶连根煮,枕石栖霞带影窜。两幅布袍身上挂,一轮明月枝头悬。贤侯若问真消息,太极图中一个圈。”
道教胜地
观国山寺自
唐朝尉迟敬德元帅在此草创
圣母祠和二王庙后,即成道教胜地。宋元时期,即与桃花源、
太浮山、五雷山诸道教圣地齐名,对周围各县影响深远,其规模宏大,饰配精美。
据《
石门县志》载:“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经僧侣募修,庙貌一新,供像俱系铜铸”。又有白石龟蛇像,慈利
龙潭河镇中有石白如玉,生成逼肖。寺壁上嵌有“七星伴月石”和“
普陀山景”。果有候
杨芳,曾题匾额。寺中铸有铜竹两根。
清代末期,道人张明乙,在山顶修荀瑞仙石棺墓葬。现石棺尚存。石棺现存在山顶一拱形石室内,石室进深为280厘米,宽185厘米,拱高216厘米,其棺床宽80厘米,长212厘米,材质均为红砂岩。在寺的后山有两个紧连的石凿山洞,名为赤霞洞、莲花洞,为荀瑞仙居住、修炼处。解放后,该处被辟为林场,寺内文物遭到破坏。自
大跃进开始,观宇陆续拆毁,1974年,修蒙泉水库时全部拆除,碑刻碣镌作为基石,填入水库坝底。铜竹对联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当废铜出卖,神像及寺壁饰件均在此期毁坏。现仅存遗址及部分残破石雕饰物。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