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赖欣巴哈(Hans Reichenbach,1891年9月26日 - 1953年4月9日)是
德国著名哲学家,他的工作对
逻辑实证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被尊为该运动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赖欣巴哈在多个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包括概率论、科学哲学以及对
相对论的哲学解释。
生平
赖欣巴哈是犹太商人布鲁诺·赖欣巴哈的第二个儿子,他的父亲已经改信
基督教。他娶了一位来自长期基督教专业人士家族的学校女教师塞尔玛·门策尔。他的哥哥伯纳德在
左翼共产主义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他的弟弟赫尔曼是一位音乐教育家。赖欣巴哈在
汉堡市完成中学学业后,先后在
斯图加特技术大学学习
土木工程,以及在柏林、
埃尔朗根、
哥廷根市和
慕尼黑的各个大学学习物理、数学和哲学。
他的老师包括
恩斯特·卡西尔、
戴维·希尔伯特、
马克斯·普朗克、
马克斯·玻恩和阿诺德·索默菲尔德。赖欣巴哈积极参与青年运动和学生组织,1910年加入了Freistudentenschaft,1913年参加了在Hoher Meissner举行的Freideutsche Jugend联合会的创立大会,并发表了关于大学改革、研究自由以及反对
反犹太主义渗透学生组织的文章。
1919年,他的著作《学生和社会主义:附录:社会主义学生党纲领》由Hermann Schüller出版。1919年他参加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讲座后,停止了参与政治团体。赖欣巴哈于1915年在埃尔朗根大学获得哲学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概率理论的概念:数学对现实的表达》由保罗·亨塞尔和马克斯·诺伊特指导,并于1916年发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德国陆军无线电部队服役,1917年因病离开前线返回
柏林。在担任物理学家和工程师的同时,赖欣巴哈在1917年至1920年间参加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柏林关于
相对论的讲座。1920年,赖欣巴哈开始在
斯图加特技术大学担任特聘讲师,并发表了他的第一本书《相对论和先验知识》,批评了
伊曼努尔·康德关于综合先验的观念。
随后,他发表了《相对论的公理化》(1924年)、《从哥白尼到爱因斯坦》(1927年)和《空间和时间的哲学》(1928年),最后一本书阐述了
逻辑实证主义对相对论理论的观点。1926年,在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马克斯·普朗克和马克斯·冯·劳尔的帮助下,赖欣巴赫成为
柏林洪堡大学物理系的助理教授。他因其教学方法而受到关注,因为他很容易接触,他的课程也是开放式讨论和辩论的。1933年,
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后,赖欣巴赫因其犹太血统立即被解除了在柏林大学的职务,这是由于政府的所谓“种族法”。赖欣巴赫本人并没有信奉
犹太教,他的母亲是
德国新教徒,但他仍然遇到了问题。因此,他移居到
土耳其,在
伊斯坦布尔大学担任哲学系主任。
他开设了跨学科的研讨会和科学课程,并于1935年出版了《概率理论》。1938年,在查尔斯·W·莫里斯的帮助下,赖欣巴赫移居到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哲学系教授。赖欣巴赫帮助建立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成为战后
美国领先的哲学系。
卡尔·亨普尔、
希拉里·普特南和韦斯利·萨尔蒙可能是他最杰出的学生。在那里,他发表了一些最著名的著作,包括1944年的《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1947年的《符号逻辑要素》和1951年的《科学哲学的崛起》(他最受欢迎的书)。1953年4月9日,赖欣巴赫突然心脏病发作去世。
当时他住在
洛杉矶,一直在研究时间哲学和科学定律的本质。作为这一工作的一部分,他提出了语言中时间的三部分模型,包括言语时间、事件时间和——至关重要的——参考时间,这一模型自那时起一直被语言学家用来描述时态。这项工作产生了两本在他去世后出版的书:《时间的方向》和《法则性陈述和可接受操作》。赖欣巴赫的手稿、照片、讲座、信件、绘画和其他相关材料由
匹兹堡大学图书馆系统的科学哲学档案馆保存,其中的许多内容已经数字化。一些更为重要的内容包括1934-1938年写给纳格尔的信件、哲学大会、问卷调查回复、魏尔对空间黎曼概念的扩展,附录等。
理论
1. 概率论的意义理论
赖欣巴哈以概率的意义理论对
逻辑实证主义经验证实原则和意义理论作出了某些修正,这正是他的逻辑
经验主义区别于
鲁道夫·卡尔纳普的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标志。
赖欣巴哈从分析语言着手,探讨了意义问题。他认为,命题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因为孤立的语词没有给人任何意义,而只有把它们按一定的语法结构组合起来构成命题后才有意义才有真假可言。
他指出命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已经证实的命题,是关于过去和当下的的事实命题。人们能够断定它们的真值,具有二值性。二是尚未证实的命题,如关于未来的事实命题。这类命题人们不能准确的断定真假,只能做出一些预测性的权衡,这种权衡是一系列从最不确定到不同程度的确定,以致非常确定的连续量。它们的精确计量是概率。
所以从上述观点,赖欣巴哈提出了两种意义理论:真值意义理论和概率意义理论。
他说,一般的
逻辑实证主义都采用真值的意义理论,但是这种理论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只适用于已经证实的命题。对于如”
太阳内部温度是4000万度“这样一个命题就是一个理论命题,只能还原成一组关于电、光、辐射、颜色等等的直接经验命题,他把这种间接命题还原为直接命题而得到证实的方法论原则,称为“复归原则”,但是也是有漏洞的,这会导致一个间接命题与一组直接命题之间并不存在逻辑等值关系。它们是无法“毫无剩余”地还原为直接命题的。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的逻辑蕴含关系,而仅存在或然的概率蕴含关系即“概率连结”。(归纳命题)
这样赖欣巴哈就提出了一个新的原则:任何命题,如果有可能权衡其概率的,就有意义,否则就没意义。例如有关未来的普遍性命题,人们虽不能以经验确定它们的必然性,但是有可能确定他们的或然性或概率,因而它们是有意义的。
2. 概率的归纳理论
在传统看来,科学知识应该是确定无误的必然知识。由于归纳实施不能从逻辑上找到这种确定性的可靠保证,因而就怀疑
归纳推理的合理性。其实,归纳知识并非必然性知识,而只是不确定的或然性知识。比如,
太阳过去每天从东方升起,虽然不能保证他今后也从东方升起,但是却说明它今后有可能从东方升起;而且,过去它从东方升起的次数越多,今后它从东方升起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说:归纳知识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并非必然是确定无误的知识,而只是或然的概率知识。
因为赖欣巴哈认为,归纳问题的关键是科学知识是否具有必然的确定性的问题,如果坚持“科学知识无错论“,认为科学知识是必然的确定性的知识,那么归纳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最终必然陷入
勒内·笛卡尔、
伊曼努尔·康德的先验主义或者
大卫·休谟的怀疑主义;反之,如果抛弃科学知识无错论,坚持科学知识可错论,认为科学知识不过是一种不确定的概率或假设,那么上述”归纳问题“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