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位于
罗霄山脉南端,地貌以山地为主,丘、岗、平地交错,山岭层叠,沟壑纵横,东江湖茶产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生产区域茶园灌溉用水大都使用无污染天然
降水,少量使用溪流河水。使得
东江湖茶很好,东江湖绿茶具有色绿、味厚、香雅的品质特点。
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东江湖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东江湖绿茶具有色绿、味厚、香雅的品质特点。一级茶外形条索紧细卷曲,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内质汤色嫩绿明亮,清香持久,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明亮;二级茶外形条索紧结曲卷、显毫,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香气尚高长,滋味浓厚尚爽,耐冲泡。
东江湖茶内含物丰富,一级茶水浸出物含量38%-47%,
茶多酚含量23%-32%,氨基酸含量大于2.6%-4.0%;二级茶水浸出物含量36%-45%,茶多酚含量20%-30%,氨基酸含量2.0%-3.5%。
产地环境
地貌情况
资兴市位于
罗霄山脉南端,地貌以山地为主,丘、岗、平地交错,山岭层叠,沟壑纵横。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有800米以上高山200余座,森林覆盖率达71%。东江湖茶区域内群山起伏,茶树生长在220米-800米高度的坡地,常年水气交融,
南岳云雾茶缭绕,且远离工业区及交通要道,空气非常清新,产地环境无污染。
土壤情况
东江湖茶产区土壤为板
页岩或沙岩风化发育而成的红、黄壤土,pH值在4.5-6.5之间,有机质含量10.5-60.6克/
千克,全氮1.05-2.83克/千克,有效磷10.5-225毫克/千克,有效钾30-328毫克/千克,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结构疏松,是东江湖茶生长的独特土壤条件。
气候情况
东江湖茶产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别是1986年7月随着全国重点工程
东江水电站竣工关闸蓄水后,面积达1.6万千米的东江湖大水体产生的小气候,更适宜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提升。区域内温度适宜,年均气温17.7℃,比东江湖蓄水前提高了0.8℃,极端高温37.4℃,极端低温零下2.7℃,年均无霜期347.9天,比东江湖蓄水前延长16天,二月下旬气温开始上升达10℃以上,旬平均温度达13℃。东江湖茶鲜叶发芽早,茶园开采早,春茶采茶期较周边县市提早6-10天,比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北茶区提早15-20天;封园迟,采摘期长,2月中旬至10上旬均可采茶。雨水充沛,相对湿度大,年均降雨量1487.6毫米左右,多集中在3-6月和8月,年均
降水日数为182天,年均相对湿度86%,有利于茶树新梢的生长。年均蒸发量为1483毫米,晨雾天气多达118天,比
东江湖蓄水前增加10%,年均日照时数1461.1小时,这种独特的小气候满足了茶树喜欢漫射光和阴湿的习性。昼夜温差明显,平均温差达8-10℃,使东江湖茶芽壮、水浸出物多、
茶多酚含量丰富。
水文情况
资兴市境内河流属
湘江流域,共有大小河流436条,其中河长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67条,5千米以下的河流有369条。境内人工水库东江湖面积达1.6万千米,蓄水量81.2亿米,具有“湘南
洞庭湖”之称,水质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生产区域茶园灌溉用水大都使用无污染天然
降水,少量使用溪流河水。灌溉用水符合水质标准GB5084。
历史渊源
郴州市种茶历史悠久,宜茶气候、土壤条件好,茶叶品质好,宋代和明代均曾作为贡品。
2010年,郴州市桂东、
汝城县、
资兴市、
宜章县等县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扶持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013年,郴州市滁口镇东江名寨茶叶专业合作社与
广东省龙头企业合作,投资400余万元,引进红茶生产工艺,开发红茶产品。
生产情况
2016年,郴州市茶园面积达27.83万亩,较去年增加4.08万亩。全市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资兴、
桂东县、汝城、宜章等4个茶叶优势重点县,面积共24.67万亩,占全市茶园面积的90%。其中资兴市已成为全国茶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拥有7.3万亩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基地,每年茶叶收入5亿余元。
2017年,东江湖茶保护面积为7000千米,年总产量3000吨。
2018年,
资兴市现有茶园面积8.1万亩,年产茶2450吨,年总产值1.3亿元。“东江湖茶”在2017年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后,茶叶销售额价格提高了近10%,茶叶产业已成为该市的特色产业及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产品荣誉
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东江湖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东江湖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资兴市
白廊镇、
滁口镇、
黄草镇、
兴宁镇、
清江镇、
汤溪镇、
州门司镇、
三都镇、回龙山瑶族乡和八面山瑶族乡共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3°08′00″-113°44′00″,北纬25°34′00″-26°18′00″。保护面积7000千米,年总产量3000吨。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
东江湖茶园选择在离水库水面不超过30千米以内范围的宜茶土壤,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生产区域,海拔高度220-800米山腰或半山腰的山地或缓坡地,坡度控制在25°以下,
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气性良好,腐植质含量高的红、黄壤土,活土层在8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pH值4.5-6.5,四周植被丰富,生态环境优良,茶园常年云雾缭绕。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
2.茶园规划
道路
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依面积大小和自然地形划分区、片、块,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干道、支道和操作道。100亩以上的茶园设立主干道,宽4-6米,连接场、厂及公路;支道连接主干道,宽2.5-3米;操作道与主干道或支道相连,宽1.5-2.0米。
水利
茶园四周置隔离沟,深80厘米,宽60厘米;园内每相距40-50米置横水沟(坡地沿
等高线设置),深60厘米,宽50厘米;道旁置纵水沟相连,纵水沟与隔离沟相通,隔离沟边接园外水渠、山塘。纵水沟每距20-30米置沉沙函或消力池,茶园应置一个容量为5-10米的蓄水池,并与园内水沟相连。
3.茶园开垦
茶园开垦是茶园质量的关键。5°以下的平地茶园按直行式,5-10°的缓坡茶园按等高条植式,10-25°按梯式开垦。初垦在清理场地的基础上,时间在夏秋季进行,深度60厘米,以利用自然条件杀死土壤中虫卵;复垦在初垦一个月后进行,深度30厘米左右,并进一步清除土中杂物,适当破碎土块,平整地面。
4.开沟施底肥
按茶园种植规格开沟撩壕,沟深60厘米,宽60厘米,撩壕时先将表层土沿
壕沟一侧堆积,再将沟底土翻至另一侧沟面。沟底一次性施入农家有机肥、厩肥、
秸秆、绿肥、土杂肥等22500
千克/千米或4500千克/千米商品有机肥,菜子饼2250千克/千米,茶树专用复合肥750千克/千米,肥土拌匀,尔后覆土至沟沿15厘米。
5.品种选择
生产东江湖茶的品种首选质优、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应海拔200-1000米山区种植,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的无性系茶树良种,苗木质量应达到GB11767规定的国家二级苗木以上要求。种植的品种重点推广有小叶种
白毫早、
碧香早、乌牛早等,中叶种福鼎大白、叶齐、黄金茶1号。
6.茶苗栽植
无性系茶苗栽植要注意栽植规格与密度、茶苗标准、栽植时间、栽植技术。
种植规格 可选择单行双株或双行双株。单行双株:行距130-150厘米,穴(株)距30厘米,每穴栽2株,每公顷41250-45000株。双行双株: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35厘米,穴(株)距30厘米,每穴栽2株,每公顷75000株。
茶苗标准 移栽茶苗高25-30厘米,苗粗3-4毫米,无病虫
寄生,无检疫性病虫害。
栽植时间 以秋末冬初(10月中旬-11月底)和早春(2月底-3月上旬)进行。
栽植技术 开种植沟深宽25-30厘米,种植时一手扶茶苗,一手把土填入沟中,覆土时先将须根覆盖,然后用手轻提茶苗,使茶苗根系舒展,再压紧根际土壤,定植后浇定根水,然后再复土以超过茶根颈部2-3厘米为宜。茶苗移栽后应及时修剪,修剪高度一般为茶苗离地15厘米处。定植一年后,应于秋末冬初或翌年早春补,补蔸采用同龄同高度茶苗。
7.茶园管理
幼龄茶园管理
施肥量 1-2龄茶园每公顷年施纯氮45-75
千克;3-4龄茶园每公顷年施90-120千克;5-6龄茶园每公顷年施纯氮135-180千克。氮磷钾年用量按3:1:1确定。
施肥时间和方法 在生产季节每1-2月施一次速效肥,1-2年生茶树兑水浇施。农家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后开深10-12厘米的浅沟施,施后盖土保肥。
中耕、除草 浅耕每年3-4次,结合施追肥进行,深度5-10厘米,同时清除杂草;深耕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深度20-25厘米,在
秋茶后结合施基肥进行,同时清除多年生及顽固性杂草。
定型修剪 定型修剪是奠定优质高产树冠基础的关键环节,新种植的茶树一般要经过三次定型修剪。茶树定植后每年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进行。茶苗定植时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用枝剪距地面12-15厘米处剪去茶苗主枝上部;第二次修剪,在定植第二年用篱剪距地面25-30厘米剪去一级分枝上部;第三次修剪,在定植第三年用篱剪或水平修剪机距地面40-45厘米剪去树冠上部枝叶。
投产茶园管理
施肥量 根据茶园土壤营养状况确定,一般每采摘100
千克鲜叶施入
纯氮5千克-10 千克,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按3:1:1.5的比例施入。也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方法施肥。
施肥时间和方法 基肥在
秋茶结束后结合清园在树冠下开深、宽各20厘米-30厘米的沟,每公顷施菜子饼2250千克或农家有机肥7500千克加茶树专用复合肥100 千克。追肥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3月上旬;5月上旬;7月下旬),以速效肥料为主,开沟施入,沟深10厘米-15厘米,年追肥施用量控制在450
千克/千米左右。
茶树修剪 茶树每年进行一次轻修剪,以春茶结束后或秋末冬初进行为宜,一般剪去冠面3厘米-5厘米枝叶,平整树冠,便于采摘;每3-5年进行一次深修剪,春茶后及时剪去树冠面以下10厘米-15厘米的细弱枝叶层,更新树冠,重新培育有效枝条;一般每6-8年进行一次重修剪,在春茶后及时用重修剪机离地40厘米处剪去茶树上部全部枝条,重新培育树冠。
茶叶采摘 茶树鲜叶采摘分三季,春茶、夏茶和
秋茶。采摘标准依据制茶的要求进行采摘,严格做到“嫩、匀、净、鲜”。按成茶品质量要求,鲜叶采摘质量分一级、二级2个等级,一级质量要求春茶为1芽1叶,芽叶完整、匀齐;二级质量要求春茶为1芽2叶或夏秋茶为1芽1叶,芽叶完整、匀齐。
8.病虫草害防治
茶树主要病害有
炭疽病、云纹叶枯病等;主要虫害有
假眼小绿叶蝉、
茶黄毒蛾、茶象甲、
茶蚜等。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发生、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物理机械、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等措施,实行病虫综合治理,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较强的优良品种;加强茶园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病虫能力;通过中耕、及时采摘、修剪、清园等措施,减少病虫源。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性,使用太阳能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或色板诱杀害虫;采用人工捕杀害虫;人工方法铲除杂草。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
草蛉、
瓢虫、
蜘蛛、
捕食螨等有益生物,用有益生物防治害虫。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符合NY/T393的要求,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毒或有三致作用的药剂,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选择使用低毒及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做到防治到位,喷施得法。
防治茶
蚜虫用
苦参碱喷雾;
假眼小绿叶蝉、茶象甲5-6月下旬施
巴氏蚕白僵菌制剂;
茶黄毒蛾用苏云菌杆菌(Bt)制剂300-500倍喷施;茶
炭疽病、云纹叶枯病用70%
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喷施。
9.茶园清理和冬季清园
生产过程中及采摘结束后,及时清除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和茶园内修剪的病虫枝叶,远离茶园深埋或销毁,保持田园清洁,以减少病虫源。冬季修剪封园后全园用0.5-0.8波美度的
石灰硫黄合剂喷施。
10.加工工艺
东江湖茶是名优绿茶,具有色绿、味厚、香雅的品质特点。东江湖茶的研制和开发是通过
湖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的专家和教授根据
资兴市茶叶生产加工历史资料挖掘整理、重新研制而成的半手工半机械名优茶,其具体工艺为:茶鲜叶分级进厂→摊青(6-7小时)→杀青(温度160-180℃)→清风→初揉(6-8分钟)→初烘(温度110-120℃)→摊凉→复揉(8-10分钟)→复烘(温度100-110℃)→摊凉→做形(温度60-80℃)→足干(温度100℃左右)→过筛→打包进库冷藏。
鲜叶采摘
一级原料标准为春茶1芽1叶,叶柄长度以确保叶片不脱即可,无驻芽叶,无对夹叶,无开心叶,无紫色叶。二级原料标准为春茶1芽2叶或夏秋茶1芽1叶,叶柄长度以确保叶片不脱即可,无驻芽叶,无对夹叶,无开心叶。采摘手法要求提手采或折采,不要抓采、捋采和掐采。
摊青,将采摘的茶叶鲜叶摊放在竹匾或长方形摊青槽上,堆放厚度5-10厘米,时间6-7小时。摊至鲜叶含水量在70%左右,手握鲜叶略带柔软感,叶色嫩绿失去光泽,无损伤、堆沤、红变等现象,即可进入杀青过程。
杀青,一般采用滚筒杀青机。当筒壁温度达到160-180℃方可投料杀青,杀青程度为杀青叶含水量在58-60%,叶色暗绿、叶边缘微卷缩,手摸芽叶柔软如绵,嫩茎轻折而不断,鼻闻透发清香。
清风,清风一是使杀青叶尽快散热,二是去掉茶叶中的一些老叶、单叶和鱼叶等。具体做法是在杀青机出叶端安装吹风机或排风扇,利用风力散热和去除杂质,然后将杀青叶快速薄摊竹垫上清风散热。
初揉,一般选用30型-55型揉捻机,投叶量以不加压2/3揉桶至满盖为宜,初揉时间5-8分钟,初揉不加压或轻压,切不可重压。揉捻程度为茶叶基本卷曲成形,茶汁不外溢,尽量减少
短碎茶条和碎末。
初烘,采用4-5斗烘焙机,要求进风口在110-120℃左右,时间2-3分钟,快速抛散茶叶,使茶叶迅速散失水分。
摊凉,将加工茶均匀薄摊于小篾盘上散热,厚度不超过5厘米。
复揉,复揉加压原则应掌握“轻-重-轻”,时间8-10分钟。
复烘,一般采用4-5斗烘焙机,要求进风口在温度100-110℃,边烘边手工紧条,待茶叶不粘手时下机。
摊凉,再次薄摊散热。
做形,要求烘焙机温度在60-80℃,边烘边手工做条整形(按照东江湖茶特点做成卷曲形),至茶叶7-8成干时开始提毫,时间1-2分钟即可下机摊凉。
足干,采用烘干机,温度控制在80-100℃,待茶条达足干用手捏茶条成粉末,含水量在5%以下时下机摊凉。
过筛,摊凉后,用筛子割未,拣剔、分级、包装、出售。
11.生产记录
由市农业局牵头组织茶叶企业或茶叶专业合作社制定基地环境监管、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生产监管(农产品生产档案、质量安全承诺与追溯、农药使用等)、农产品基地准出监管、农产品加工监管(原料来源验证与追溯档案、产品生产档案、加工检验记录、产品生产追溯编码等)等质量控制与监管制度。并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设专人做好以下记录:生产地点、农产品名称,土壤耕作,施肥种类、方式、时间、施肥量,施用农药名称、方式、时间、施用药量,鲜叶采摘、收购、销售等项目的日期、方式、数量等。推行东江湖茶基地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市场有监管、责任可追溯的全程质量监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