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门司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
郴州市资兴市市下辖镇,位于资兴的东南部,毗邻
桂东县,距郴州市区80公里。截至2022年,州门司镇国土面积348.88平方千米,共4.2万人。截至2024年,州门司镇辖3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由欧瑞华任党委书记、李岳轩任镇长。
州门司镇境内
平均海拔高600余米,年平均气温在16.5℃左右,镇内森林资源丰富,林地总面积40余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82%。州门司镇于1993年设立,历经两次区划调整,2012年与
彭市乡、
烟坪乡合并,2015年
波水乡、
兰市乡及
汤溪镇彩洞、道塘、皮里三个村合并到州门司镇。州门司镇生态农业产业持续发展,推出了“将军石”“兰之溪”系列生态农产品品牌,新型工业实现突破发展。
州门司镇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公庙联席会议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曾”故居,中国传统村落大岸盈古民居等景点。州门司镇曾获
湖南省财政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星级乡镇财政所、湖南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郴州市文明卫生单位等称号。
名称由来
州门司,古关隘,明朝之前设立巡检司,称“州门司”。州门司镇因镇政府驻地而得名。
历史沿革
州门司镇解放初属第三区,于1961年成立州门司公社,并于1984年改州门司乡。1993年,州门司镇设立。2012年4月,州门司镇由
彭市乡、
烟坪乡州门司镇成建制合并。2015年12月,州门司镇由
兰市乡、
波水乡、
汤溪镇三个村(道塘村、彩洞村、皮里村)合并。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州门司镇位于资兴市东北部,北与汤溪镇、兰市乡相连东北部与
株洲市炎陵县交界,东南与
桂东县相邻,南与
青腰镇接壤,西南与
兴宁镇毗邻,西部、西北部与波水乡交界。地处郴州、资兴通往桂东、炎陵、
井冈山市的交通要道,距郴州市区80公里,镇政府距市区50公里,辖区面积348.88平方千米。
气候
州门司镇镇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内气温最高36.6℃,最低-8.5℃,年均气温16.6℃,无霜期约280天。常年主导风为北风,有强雷电气象。春季早期气温低,常降霜雪,
寒潮频繁。初夏多
梅雨,雨量大,常有洪涝,夏末常有伏旱发生,夏季主导风为东南风。秋季气温低。冬季干燥少雨,寒冷冰冻。
地形地貌
州门司镇境域大部属高
丘陵,地势起伏较大,比高150米至200米,
坡度15度至20度,大多紧接山地前缘或为山地余脉的延伸部分,丘体独立,呈浑圆或短条形,现代地貌过程以流水线状侵蚀为主。一部属高岗地,起伏幅度较大,稍呈延伸状,但无岗脊,比高30米至60米,坡度10度至15度,山顶浑圆。按物质组成,可分为
红土、红岩、
石灰岩、
花岗石4类。还有一部属中山地,为海拔800米以上山体,坡度多超过30度,山势雄伟,山峰挺拔,
山脊尖峭连绵,山沟深幽,山冲节节分支,沟谷相通,
地下水资源丰富,常为溪河发源地。全镇地面高度一般在海拔600米至800米之间,最高点为小桃寮,海拔1912米。
土壤
州门司镇土壤类别主要为:水稻土类,其发育是由各个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经长期水耕熟化而形成的。红壤土类,土壤发源于各种成土母质。黄壤土类,土壤以
砂岩、板页岩、
花岗石成土母质发育而成。还有黄棕
壤土类等。
土层厚约0.6米。
水文
州门司镇境内主要水流永乐江,旧载为“
东乡区之东水出顶察横露。合流三里,曰双江,五里至杨家洞又十里至清溪彭公庙,合云头、坝头水过磕脑石,又十里至长富桥,又五里至下浆,合垅上、溪水流,十里至牵牛坳,又五里至十里洞,又十里至大陂水,又十里至大湾桥,又五里至猪婆口,人永兴。”该水流先后汇集5公里以上河流5条,5公里以下河流26条,全长47.5公里,平均坡降15.8%,
流域面积287平方公里。
杨洞水库位于境内杨家洞,为全镇乃至
资兴市东部地区农村城镇重要
饮用水、灌溉用水水源。
自然资源
州门司镇矿藏主要为稀土硅石、莹石、
碳酸钙、
正长石等。其中
硅石矿储量较大,
矿脉走向
东北地区,从新洞鳌鱼塘至鸭公垅,长10公里,宽100米至250米,深120米,
矿石储藏量核算在20亿吨以上。经化验,平均含硅量97%,工业开发前景可观。钾长石矿位于长富村,有七条矿脉,14号矿脉较好。这种矿脉产生于
花岗石裂隙中,属
伟晶岩形,主要矿物为
氧化钾,矿体呈不规则形,脉状延展不长,一般只有数百米,属不稳定矿体,矿物品位10%-13%,达到工业品位的要求。州门司镇内森林资源丰富,林地总面积40余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82%,有
亚洲最大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银杉群落和世界胸径最大的
水松,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红豆杉也有大量分布。
自然灾害
州门司镇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冷害、暴雨洪涝、大风冰雹、干旱、风灾、严寒冰冻及农作物病虫害等。较严重的灾害有:1928年6月13日,山洪暴发,彭公庙水湄村有房屋被冲毁。1970年4月10日,冰雹袭击州门司镇等地,发现最大冰雹重35
千克以上。1980年5月4日至7日,暴雨成灾,烟坪公社坳头大队超基坑生产队李由乐一家死3人、伤2人。
行政区划
州门司镇的行政区划代码为431081106000。截至2022年,州门司镇辖3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81个村民小组。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时间2024年7月31日
人口
截至2019年,州门司镇共4.18万人。截至2022年,州门司镇共4.2万人。
政治
仅收录部分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2月19日
经济
综述
州门司镇生态农业产业持续发展,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引领,“年货节”“梨花节”“尝鲜节”等节会的宣传推介,推出了“将军石”“兰之溪”系列优质生态农产品品牌,东江梨、
茶油、生态米、
高山茶、生态蔬果、新型药材等为代表的农业产业迅速壮大并实现提质增效。新型工业突破发展,在佳泰矿业投资1.2亿元,完成兰市
硅石产业园一期工程,建成并投产
硅砂生产线4条的基础上。
第一产业
农业
清朝、民国至
新中国成立初期,州门司镇水田以种植单季高秆水稻为主,旱地种植蔬菜、红薯及
经济作物。耕田主要依靠牛力,有些农户使用人力“抬田”方式翻耕稻田。20世纪70年代起,州门司镇开始发展
杂交水稻制种,年制种面积170公顷,年产优质稻种1000多吨,亩产和质量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6年,州门司镇全面取消
农业税,并发放粮农种粮补贴和种子补贴。2014年,州门司镇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354公顷,总产量1.07万吨,其中优质水稻1000公顷、杂交水稻制种400公顷、生态米120公顷、
甜玉米387公顷、
生姜200公顷、“烟坪反季节西瓜”140公顷。农业
总产值达到2.77亿元。主要
经济作物包括花生、大豆、红薯、芝麻、生姜、西瓜和蔬菜等。
畜牧业
清朝、民国至
新中国成立初期,州门司镇农户圈养生猪、放牧耕牛,鹅、鸡、鸭多自繁自养,所产除自用外皆出售或兑换油盐等。人民公社时期,州门司镇成立畜牧兽医站;2005年,州门司镇成立镇动物防疫站。2014年,州门司镇饲养出栏生猪1.86万头,出栏羊3654头,出栏
肉牛2860头,出笼家禽30.14万羽;生猪年末存栏1.19万头,存栏羊3587头,存栏牛4827头,蛋产量575.7吨。
林业
州门司镇境内林木主要为
油茶、松、杉、
孟宗竹和木林。1958年“大办钢铁”时期,树木被大量砍伐。1972年,州门司镇成立30个社队林场,另有县二中林场和杨洞水库林场各一,大量种植
杉木和竹子。1982年,州门司镇开展林业定权发证工作,划分责任山、自留山。1985年,州门司镇开展“两山变一山”工作。2012年,州门司镇换发全国统一的林权证,承包期至2047年。2014年,州门司镇全镇共有土地面积13385.11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1679.1公顷,
乔木林10606.7公顷,竹林1072.5公顷,油茶林1357.3公顷,茶园90.5公顷,造林2972.5亩,林木覆盖率74.2%,绿化率75.9%,活立木蓄积量718842立方米。2014年6月,州门司镇获第六批“省级生态乡镇”称号;丹坳村获“省级生态村”称号。
第二产业
20世纪90年代,州门司镇工业主要生产电力、
硅铁、
玻璃钢、
预制组件、保健空心竹凉席和冰铜
冶炼、
翻沙件等。2013年,州门司镇开展“一户一产业工人”培训。2014年,州门司镇工业以
硅石、玻璃、发电、
孟宗竹加工为主,有小型水力发电站14座、自来水厂1家、
竹制品加工厂1家、大米加工厂1家、硅石加工厂2家,工业从业人数3671人,
建筑业从业987人,工业总产值113415万元。
州门司镇境内
硅矿资源丰富,勘察储量有6500万吨,其中兰市区域的硅石
二氧化硅含量达95.39-98.52%,吸引了旗滨硅业、国泰矿业等企业先后来州门司投资建厂,成为拉动州门司发展的新生“增长极”。旗滨硅业年产超白
石英砂50万吨,供应
旗滨集团超白超薄玻璃加工厂,新矿区鳌鱼塘完成探矿工作,进行新设矿权报批工作;国泰矿业年产30万吨石英岩矿采选项目投产;
八面山风电(一期)项目竣工投产,年发电1亿度以上;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每年可为10个省级脱贫村集体经济增收60万元以上。
第三产业
商贸服务业
1875年,州门司镇彭公庙墟以农历二、五、八日为集,成为
兴宁市县域十八市之一。1999年冬,州门司镇在三宝村始建彭公庙新墟场,2001年农历五月初二建成开墟。该墟场占地面积1公顷,平时逢墟三四千人,重大节日上万人赶墟。烟坪农村集市于1986年建成木架棚墟场,面积300平方米,有18个
摊位,农历逢一、四、七日为墟。2008年,于州门司村启动镇中心墟场建设工程,历时两年,完成投资1200多万元,墟场(含广场)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墟四旁共建房屋1万多平方米,并完善相应的摊位、排水、地面硬化等配套工程,农历三、六、九日为墟。2014年末,州门司镇有商业网点200多个,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信息传输等行业的从业人员2141人。社会商业零售总额10000万元。食品、餐饮、保险、美发、
大宗商品、农机具互联网等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商贸业经营本地主要农副产品有优质大米、小水果、
生姜、
小米椒、
茶油、土酒等,销往
湖南省及
江西省、
广东省等地。
旅游业
八面山顶辽银杉自然保护区位于州门司镇
顶辽村,1986年由省林业厅批准设立。保护区内分布着号称“
活化石”和“植物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银杉256株(其中100多株结实累累,天然繁殖能力强),是
亚洲最大的银杉自然群落;最大的一株银杉,胸径45.7厘米,高19.5米,为全国之最。在银杉群落周边还有天然次生针阔叶混交林,林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
红豆杉、
日本五针松、
福建柏、
鹅掌楸、
厚朴等20余种,以及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珍稀濒危动物
黄腹角雉、
短尾猴、
白鹇、
黑鹇、
黑麂、
猴面鸟、
中国大鲵、
水鹿、
小灵猫等30余种。此外,州门司镇通过年货节等活动,展销州门司镇腊肉、
腊鸭、高山牛羊肉、土茶油等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产品,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消费。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世纪90年代,州门司镇有完全中学(市二中)1所、中学2所、中心完小1所小学34所。2014年,州门司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96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6所,在校学生395人,专任教师3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初中在校学生457人,专任教师5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文化
1971年,州门司镇以大队、生产队为单位,普遍办起“政治夜校”(也叫“文化室”)。2007年,州门司镇在
郴州市工作队的支持下,在黄旗洞村兴建了60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配有农民书屋、文化活动室、远程教育室及体育活动场所,多项建设打造了州门司镇文化建设新亮点,使群众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推动了州门司镇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2014年,州门司镇有文化站1处,有文化活动中心10处,农家书屋26处,藏书9万册。民间文艺活动活跃,节点农闲自发组织歌舞,有舞蹈队2个,舞龙队2个,舞狮队1个,丰收锣鼓队2个,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各1处。
广播电视
人民公社时,州门司镇建有公社
广播站,基本实现家家户户通
有线广播,农户或居民家庭使用舌簧喇叭,机关单位、学校、大队部使用高音喇叭。1994年5月,州门司镇建成镇有线广播电视站。2014年,州门司镇有1个中心有线广播电视站,有线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体育
1988年,州门司镇开始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教学。2014年年末,州门司镇有学校体育场4个,镇、村篮球场10个,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州门司镇干部职工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每年举办一届,至2014年已达23届。
医疗卫生
1999年,州门司镇启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4年起,州门司镇域内
五保户享受低保待遇。2005年,州门司镇启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对农村特困户、五保户、城镇低保户实行大病救助。2011年,州门司镇实施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州门司镇落实城市“三无”人员最低生活保障金330元/月,五保供养对象最低生活保障金220元/月。全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38户46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902户938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89人,农村贫困人员
危房改造551户,投入危改资金480万元,下拨自然灾害资金14万元;有敬老院2家、床位7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62人。全镇残疾人1109人,办证628人。从5月份起,196人享受重度残疾人补助,人均400元。近五年来,投资1000多万元,对镇域1074户农村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2017年,州门司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人口率达到30%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
高血压、
糖尿病、
结核病、重症精神疾病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18年,州门司镇中心卫生院和黄草卫生院配置一台麻醉机。
社会保障
州门司镇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16年杨公塘村脱贫出列,2017年水南、大有、丹坳、春牛、
银杉、三乐、上坪、
新江镇8个村脱贫出列,2018年道塘村脱贫出列。截至2020年,州门司镇1548户3927名贫困户已脱贫1356户355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4%。10个省级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基础设施
2009年4月初,州门司镇各村沿省道s322线旁的黄旗洞、州门司、新洞三个村,制订了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0年,以州门司村黎黄家旧村改造项目为示范点,农村改水改房进一步推进。州门司镇完成农村改房156户,改厕130户,改水205户,清理空心房10000余平方米;建成
沼气80口,其中黄旗洞、白筱村示范点集中连片建成45口。
交通
州门司镇境内驿道干线始建于1229年,时宽1.8米,有州门司、长富桥、彭公庙等处干线,黄旗洞等处驿道支线。1956年11月15日,资彭公路全面施工;1957年12月,公路竣工;1958年春开始通车。该公路全长36公里,是通往州门司、彭市、兰市、波水、烟坪等地的枢纽线,也是出入酃县、
桂东县、
郴州市等地的交通要道。1969年冬,对此路进行修整路面得到加宽改善。后,资彭公路经改造成为
省道322
线段,贯穿全境达43公里,2001年铺
水泥路。1958年,域内州烟公路修筑,1985年通客班车,2006年铺水泥路。1967年12月,境内彭市街至溪坳路段竣工,从而使郴州至州门司至茶陵公路全线贯通。2014年,州门司镇全镇26个村皆通水泥公路。
风景名胜
州门司镇境内有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公庙联席会议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郴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资兴市党员教育示范基地“两曾”故居,
中国传统村落大岸盈古民居,以及金龙仙庙、彭公庙、五十四庙;
八面山、七宝山、雅吉仙;千亩梨园等。
获得荣誉
仅收录部分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时间2024年7月31日
相关事件
2024年7月29日,据
湖南省郴州市应急管理部门消息,3架直升机向州门司镇、八面山瑶族乡、
白廊镇、
汤溪镇、
黄草镇、
滁口镇等因暴雨交通受阻区投放食品及生活必需品。直升机上装载了水、大米、
快餐面、蔬菜、油等生活物资,可满足13200人的物资需求。同时,还准备了满电的充电宝和必备医药物品,满足一些急切的通信及用医需求。同时,
翼龙无人机从
福建省起飞,通过空中通信平台为通讯设施受损中断地区提供手机信号。
参考资料
州门司镇.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