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垓村位于
安吉县南部,距县城14公里。村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属
上墅乡。东西两侧为山峦夹峙,中间为产粮田,山间有丰富的
石煤和石灰石矿藏资源。南自龙王殿而来的公路穿村北去,与杭孝公路衔接。
清《(光绪)孝丰县志》载:明清时,村区有田垓、汤垓两个较大的村庄。清咸丰、
同治年间,经战乱,居民大多亡散,现有居民大部分是同治后由
绍兴市、
台州市、
温州市等地迁来的移民后裔,以王、马、李3姓居多。随人口的增多,居住地不断扩大,形成汤垓、白毛坞、过路口、沙滩里、三里亭、田垓、黑风山、泗溪坞、麻厂里、施界山、黄纸碓、桃园里、下前山、郎里头、大湾里、上前山、黄栗坞17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田垓。1949年属南屿乡,次年属
上墅乡,1955年属施善乡,次年成立田垓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称上市人民公社田垓大队,1984年为上墅乡田垓村。1992年有508户,1985人。
村有耕地1756亩,其中水田1687亩。由于村区地势较低,且原无蓄水灌溉设施,既怕洪涝又惧干旱,长期来为“逢旱田枯干,逢雨水汪汪”的低产畈。民国期间,粮食亩产150公斤上下。1949年后,依靠集体力量修建水利,逐步增设农田水利设施。当13.5万立方米库容的黄栗坞水库竣工后,接着又建起山塘3座,蓄水量为1000立方米。耕作制度由一年一季改为一年2-3季。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村民个人和村集体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农业生产逐步提高机械化的程度,现有手扶拖拉机20辆、排灌机械30千瓦,耕作与脱粒机械60千瓦,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5千瓦,机耕面积达总耕地面积的90%。1992年,粮食亩产604公斤,总产达1060吨,农业总产值150万元。
林业是村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村区有山林7123亩,其中毛竹林3405亩、用材林1914亩、茶山196亩、桑园40亩,其他为薪炭林。农业合作化后,林业由集体经营。80年代,山林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92年初,为进一步完善竹林生产责任制,对原承包到户的毛竹林实行折股联营,由村经济联合社与原承包户签订折股联营协议书,实行“统一管护,统一培育,统一采伐,统一出售,分队结算,分利到户”。联营后,投入5.5万元,对毛竹林进行山、施肥,并开辟笋竹两用山500亩。1992年出售
孟宗竹10.5万支、木材40立方米、茶叶2500公斤、蚕茧1500公斤。
1974年下半年始创第一家石灰厂,至1978年工业收入9.6万元,从事工业劳动的23人,固定资产14.6万元。1981年,由村集体投资10万元创办田垓纺织厂,时有纺织机6台,月产达丽纶等化纤布4.2万余米,月产值2.7万元。1985年,由村集体投资12万元创办田垓绸厂,时有纺织机8台,月产达丽纶、涤平纺、双华呢、春夏纺等8万余米。1985~1990年,又投资50万元对两厂进行技术改造。纺织厂的纺织机增至42台,准备车间配套,职工增至210名,年产值达150万元;绸厂的纺织机增至20台,准备车间配套,年产值达75万元。
1992年,投资12万元创办田垓纺织实验厂,有纺织机6台,准备车间配套,投产不久即与绸厂合并。现村内有集体纺织机70多台,产品远销
北京市、
上海市、
江苏省、
河南省、
湖南省等省市。1989年,村内出现村民联户创办的纺织厂,有纺织机10台。接着出现村民纺织专业户,其中规模较大的专业户有织机10多台,准备车间配套,雇用农工20余人,一般为3~4台纺织机,以自家人手为主,兼雇1~2名农工。1992年,村内各纺织专业户共有纺织机62台,固定资产90万元,上缴税收20万元。
在村办
纺织工业创建与发展的同时,村集体又创办了其他工业企业,至1992年,除纺织厂和绸厂外,还有化工实验厂、仪表配件福利厂、石灰厂、碳化砖厂、石煤矿、综合经营部等11家,固定资产250万元,工业总产值700万元,税利120万元。其中化工实验厂建于1992年,系在上海有关科研单位的指导下,村集体投资65万元而建,拟采用先进工艺设备和高档原料,生产具有国际水平的FD-516双层多彩内墙涂料。并被科研所列为新产品中试基地和推广培训基地。现村办企业已形成以纺织为龙头,化工为骨干,建材在发展,集体为主导,个体为补充的多业并起的工业格局。
民国末年,田垓村共105户、650人,大多靠帮工、佃耕以维持生计,一般皆栖身于低矮简陋的茅屋里,生活窘困,子女读到初中的极为少见。1949年后,经过土地改革和农业
合作化运动,生产发展,生活有所改善。1978年,人口增至397户、1711人,人均收入129.4万元。80年代以来,改变单一经济结构,特别是村办工业崛起后,村民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改善。1992年,人均口粮400公斤,人均纯收入1206元。从1987年起,先后有440多户新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电视机、自行车、
缝纫机、电风扇已普及,电冰箱、洗衣机、
录像机、摩托车也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人家。村有小学1所,1983年投资13.5万元建成1幢1240平方米的教学楼,入学率达100%。村民子女达到大中专学历的已有10多人。青壮年文盲全部扫除。村办工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为全村1130个男女劳动力提供了出路,其中从事工业劳动的有580余人。1991年,为解决残疾人就业,村投资10万元创办仪表配件福利厂,当年安排18人,次年又与县金属制品厂挂钩,同时生产5轮转椅,产值增至75万元,职工人均年工资1600元,残疾人从此残而能劳,劳有所得。由于田垓村80年代以来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表现,1992年被评为
安吉县十个“名星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