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叔范出生于今坎墩街道
直塘村,最初在邻村私塾接受教育,后来跟随老师专门研究历史和诗词。他在附近地区教授课程,并在1933年秋天前往
上海市,加入了名为“哭社”的文学团体,通过诗歌交流来结交朋友。
随着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全国掀起了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浪潮。施叔范在《
新闻报》和《
申报》上发表了多篇文章,主张抵抗侵略。他还在余姚实获中学任教,并参与了
余姚市粮食运销处的工作。此外,他还担任了余姚抗日自卫委员会的常务委员,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他的社论作品针砭时弊,维护正义,深受民众欢迎。
1941年4月,余姚沦陷后,施叔范在姚北成立了自卫委员会并担任副主任。同年7月,他又组织建立了“姚北抗日自卫大队”,并担任大队长,负责打击汉奸和
日本侵略者。由于他的行动,敌人对他怀有极大的仇恨,并悬赏巨额奖金购买他的头颅。面对这种危险,施叔范不得不离开家乡,避居于
浙东地区和浙西的山区,用诗歌激励前线士兵。他的这些作品最终集结成了《流亡诗草》一书。
抗战结束后,施叔范回到
上海市,与昔日的朋友如唐云等人重聚,他们经常以文字和美酒为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施叔
范曾进入革命大学学习。毕业后,他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任职。然而,1952年,他因错误地被认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而被捕入狱一年,并随后被遣返回原籍。1964年,他为姚慈两县县志编纂筹备处撰写了十多篇人物史料。1979年5月6日,施叔范在余姚朗霞镇的女儿家中去世,享年76岁。直到1986年,他才得以平反。
施叔范一生创作了超过1500首诗歌,他的游记和诗歌作品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
大公报》上连载过。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诗稿都散失了。晚年,他回忆起自己的旧作,并创作了一些新的诗歌,包括《寄台湾同胞》等。他的儿子后来收集了他的古体诗和近体诗共450余首,整理出版了《施叔范遗诗》(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