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林寺,是全世界唯一一座未经过后期人为修复的古寺庙之一。定林寺。“浮来山”又称“福来山”,素以天宫赐福于此山而著称。定林寺雄居于浮来峰下。始建于
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全寺南北长跑95米,宽52米,总面积4940平方米。
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以“
大雄宝殿”为主体,向前向后左右展开,东西两旁对称,依山势向后逐级升高,大雄宝殿建筑雄伟,飞檐首,雕梁画栋,轩敞明朗,典雅大方,颇具北方古建筑风格,定林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
刘勰晚年循迹之地,现已为
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校经楼位于定林寺的中院,门匾镌刻有郭沫若手书“校经楼”三字,据《
南史》记载,此楼为刘勰校经藏书之处,现辟为“刘勰生平陈列馆”,陈列着《
文心雕龙》的各种古代和当代研究文献及纪念文库。出
定林寺山门南走不远,但见一片怪石,形态各异,妙趣横生,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之奇妙,令人叹为观止。在怪石丛中,树荫处,建有“文心亭”,由
云龙崖:越沟壑,穿蓁莽,便到
飞来峰东麓的“云龙崖”南北走向,长100米,高2—3米,象一条人工绣成的腰带束在飞来峰上,这些天然形成的图案,如乌云叠涌,
蛟龙厮缠,蜿蜒凹 凸错落有致,在杂树掩映下,远望如似有龙舞飞动之态,蔚为石中之奇观。
浮来山位于
莒县境内。
浮来山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区,
山东省风景名胜区,是我省四大
世界地质公园之一。主要景观有千年古刹定林寺、
天下银杏第一树、
刘勰校经楼、千年古观—朝阳观、世界之最檀根王、文心亭、清泉峡、卧龙泉、
莒子墓等。其中的
定林寺是我省现存最古老的
寺院之一,也是
中原地区最早的文学评论家《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故居,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距今4000多年的银杏树,为天下第一银杏树。
据史料记载,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始建于晋,开山祖僧是
竺法汰和僧远。据传过去在浮来山的东山口曾有一座过路牌坊,前后两面的楹联就是对这一历史掌故的记载与诠释。牌坊正面的楹联是:“浮丘公驾鹤来山曰浮来乡人尽信,竺法汰传禅定寺名定林远客鲜知。”其背面的
对联是:“鲁公莒子会盟处,法汰僧远坐禅山。”由此可见,竺法汰和另一位叫僧远的禅师就是
定林寺的最早住持。据《重修莒志》卷四十六,
坛庙下篇记载:从竺法汰和僧远再往后数,能见之经传并有所建树的还有随代
仁寿中岁奉敕自
长安送舍利于莒州定林寺的“昙观”长老;
南梁萧梁时从南定林寺回祖籍莒地浮来山隐居校经的“慧地”
刘勰;宋代
靖康年间修造三门石柱的僧道“英建”;嘉靖年间铸造十九尊铁佛、新建毗庐阁的名僧“了”;清
康熙募修天王殿重修
泰山行宫为
碧霞元君再塑金身的“宏恪”;重修
地藏王祠的“继荣”;还有清
同治年间的
定林寺住持“隆济”等。莒地僧侣,皆为
禅宗思想临济派别支。隆济是佛成的师傅,他为同治年间修复定林寺做出过重要贡献。据传,同治初年,定林寺遭到严重破坏,急待修复而又确少钱款。同治二年,一位在
兰山区、
沂州剿杀幅、捻的干员长庚(旗人)兼任莒州正堂(《重修莒志》卷四十八长庚亲笔写的碑记中有‘余于同治
甲子五月间,暑兰山令蒹摄莒篆'的记载)。
公元1864年5月长庚到
定林寺参禅拜佛。隆济住持就不失时机地向他提出了拨款修庙的要求。
长庚借故推辞。可是当这位渴望升官的长庚听说定林寺香火特别灵验后,就当着众僧之面向神佛起誓许愿:“如果佛祖显灵,能叫我升为省官,我长某保证大修定林寺。”结果事有凑巧,不足一年,长庚果然被提升为
山东省按察使。然而他却没能及时还愿。隆济就坐在省布政司门前敲木鱼化缘,力促长庚“还愿”。长庚惧怕神威,只好实践了诺言,拨银五千两,命当任
知州陈兆庆负责监管于
同治十三年重新修复了
定林寺。
莒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浮来山是莒文化的发源地,
刘勰校经楼闻名遐迩,为海内外所独有,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和旅游吸引力。位于校经楼后是三教堂,是定林寺的第三进院落,是院内的主体建筑,三教是指儒、道、佛三教,殿堂内原供有
孔子、
老子、
释迦牟尼像,现辟为《
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专题陈列室。
浮来山风景区位于莒县城西9公里,海拔298.9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
温带季风气候。有定林寺、校经楼、银杏树、清泉峡、怪石峪、仙书石、
莒子墓和啁鸡岩八大景观,有救生泉、卧龙泉等三大名泉。千年古刹定林寺,为
文学理论评论家
刘勰晚年北归藏书校经之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
山东省最古老的
寺院之一。
《左传》记载:“
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九月
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可见,该树当时已成浓荫,成为名树。专家考证,此树至少已有3500年历史。树现高26.3米,树冠遮地20余亩,
树干周长15.7米,须八人伸展双臂方能合围。此古树乃冰川时代留下来的树种,有“
活化石”之称。经国家林业部专家鉴定,为“天下第一银杏树”。此
古银杏历尽沧桑,有诗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