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特
荷兰科学院院士
霍夫特,全称赫拉尔杜斯·霍夫特(Gerardus ‘t Hooft),1946年7月出生于荷兰登海尔德。任乌得勒支大学物理学终身教授。霍夫特是规范场论量子化的奠基人,在理论物理的许多领域有杰出的贡献,是现代物理领袖人物之一。
霍夫特在8岁时就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小学毕业后,霍夫特去了道尔顿学院。高中毕业后,霍夫特考上了乌得勒支俄亥俄州立大学。 1977年开始在乌得勒支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1982年成为荷兰科学院院士。1999年,因在证明组成宇宙的粒子运动方面的开拓性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8年5月15日,霍夫特及夫人应邀到四川师范大学访问。
1979年,霍夫特获得美国物理学会丹尼-海涅曼奖,1982年获得沃尔夫奖,同年成为荷兰科学院院士。1999年,因在证明组成宇宙的粒子运动方面的开拓性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霍夫特1946年7月出生于荷兰登海尔德,后跟随父母搬至英国伦敦居住后,在他8岁那年就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一个揭开自然基本定律秘密的人。十岁时,霍夫特与父母度假时首次接触到钢琴,但父母想起他们年轻时练钢琴所受的折磨,不太想让霍夫特练。然而,霍夫特决心挑战自我,练好钢琴。见他意志坚决,父母才给他请了一个私人老师。在后者的教授下,霍夫特从最基本的音阶练起,学会了许多曲子的演奏方法。
小学毕业后,霍夫特去了道尔顿学院。学校要求学生在非古典教育和古典教育之间做出选择,其中古典教育包括古希腊语和拉丁文,最终霍夫特两门语言都学习了。 后来,霍夫特与物理老师展开了辩论,而这位物理老师参与编写的一本教材在全国被广泛使用,而霍夫特就书中关于光子的部分,与物理老师辩论起来了。辩论中,霍夫特寸步不让。最终,老师修改了教材,再版后就没有了关于光子的那页。16岁就参加了荷兰全国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竞赛,并获得了二等奖。高中毕业后,霍夫特考上了乌得勒支俄亥俄州立大学。大学期间,专门研究亚原子粒子的马丁努斯•维尔特曼(Martinus Veltman)被学校任命为理论物理学新教授,并成为他的导师。
职业经历
1976年,霍夫特受邀到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研究瞬子引起的微妙效应,最终解决了“手性对称实验”数据中的许多谜题。之后,他又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创造性来阐明“夸克约束”问题,促使QCD可以进行数值处理,成为标准模型的一个组成部分。霍夫特1977年开始在乌得勒支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1979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丹尼-海涅曼奖,1982年获得沃尔夫奖,同年成为荷兰科学院院士。随着1984年“超弦革命”的发生,霍夫特又对“弦律”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不同寻常的研究——当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发现黑洞会因量子场理论效应而辐射时,他提出了“量子引力自由度”的一个特征:“全息原理”(Holographic Principle),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少数研究量子黑洞的科学家之一。1999年,霍夫特因70年代所作的“阐明物理学中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证明组成宇宙的粒子运动方面的开拓性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2年6月5日,乌克兰敖德萨国立理工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18年5月15日,霍夫特及夫人应邀到四川师范大学访问。
主要成果
霍夫特是规范场论量子化的奠基人,乌得勒支大学物理学终身教授,是国际的现代物理领袖人物之一,因阐明物理学中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就而获得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才培养
霍夫特在乌得勒支大学任职期间,培养了多名博士生:
部分展示,参考资料:
社会活动
2004年7月29日上午,霍夫特在浙江大学永谦数学大楼会议厅举行受聘名誉教授仪式,受聘仪式结束后,霍夫特发表了《量子色动力学和夸克禁闭理论》的演讲。并在同期,在浙江大学进行为期两周的讲学活动,并就与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数学、物理学科的发展与合作进行商议。
2018年5月15日,霍夫特及夫人应邀到四川师范大学访问,当日下午,时任四川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丁任重在狮子山校区七教A区六楼会议室会见了霍夫特,并为其颁发了四川师范大学的荣誉教授证书,杰拉德·特·霍夫特与师生代表进行现场座谈。
2018年5月18日,霍夫特做客第172期南科大讲堂,为南方科技大学演讲了主题为“The Quantum 黑色 Hole”的报告。在讲座中,霍夫特用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将量子黑洞这一复杂的概念细致地讲解给听众。并表示,量子黑洞的研究是量子物理学与黑洞物理学的结合,比单个研究更加复杂。
论文与著作
部分展示,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赫拉尔杜斯·霍夫的外伯祖父弗里茨•泽尼克(Frits Zernike),因发明相衬显微镜,获得了195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外公是莱顿大学的彼得•尼科拉斯•范・坎彭(Pieter Nicolaas van Kampen)教授,是一个著名的动物学;他的舅舅尼古拉斯•戈德弗里德•范•坎彭(Nicolaas Godfried van Kampen),是乌得勒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他的母亲是一位精通法语的老师;他的父亲,具有海军工程学位,热爱船只及与海洋有关的所有高科技产业。霍夫特的外祖母尤其崇敬科学家,从小就给他灌输了科学情怀。
赫拉尔杜斯·霍夫拥有两个两个女儿和一个孙子。
人物关系
相关事件
瑞典皇家科学院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999-10-12 T 11∶45∶00宣布,把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于两位荷兰科学家赫拉尔杜斯.霍夫特(Gerardus’t Hooft)和马丁努斯.J.G.韦尔特曼(Martinus J.G.Veltman),以表彰他们在理论上解释了亚原子粒子之间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他们的计算理论使粒子物理有了更重要的数学基础,尤其是可以用他们的理论来更精确地计算物理量,欧美的粒子加速器做得试验证明其许多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赫拉尔杜斯.霍夫特的电弱统一理论成为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一项十分重大的划时代的成就。理论与实验的比较还预言了顶夸克(当时还未发现的第6种夸克)的质量为 171.4GeV左右。后来在美国的费米实验室找到了顶夸克,直接测量的顶夸克质量为174.3GeV左右,与上述预言相符。这也是电弱统一理论精确计算的一大成功。(新浪科技 评)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职业经历
主要成果
人才培养
社会活动
论文与著作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人物关系
相关事件
所获荣誉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