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学宣扬的很多伦理思想还是有合理性的,但它要求人们的理性认识要服从信仰,一切真理并不是对事物进行认真研究之后得来的,而是被视为上帝启示的结果,《圣经》就是上帝启示的记录,因此,一切言行都要以《圣经》为准绳,对《圣经》不能有丝毫怀疑。教父学的这些主张在后来更是甚嚣尘上,科学研究和科学认识的道路被严重堵塞了。
早期基督教的理论基础是教父学,也就是
神学,它是以后的
经院哲学的前身。教父学的基本观点是一神(上帝是唯一的神)、一主(上帝是唯一的造物主)、一信(信仰上帝才是唯一正确的信仰),上帝是三位(圣父、
圣子、圣灵)一体的。全知全能的上帝从虚无中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基督教的教义认为偷吃智慧果的亚当和夏娃犯了“原罪”,作为他们后代的整个人类,世世代代都要为之赎罪。而要赎罪就要信仰上帝,忍受苦难,接受上帝安排的命运,按照教义的要求拒绝物质生活的引诱,过禁欲生活,多做善事,随时忏悔,以求死后升入天国,否则就会被打入地狱,永远受苦。
德尔图良(约160-230)生于
北非的
迦太基,他撰写的
神学著作有《辨惑篇》、《论异端无权存在》,他被后世称为“拉丁教父的创始人”。
德尔图良认为,上帝早在
宇宙形成以前就存在了,上帝有一种叫“
逻各斯”的东西,上帝就是借“逻各斯”创造了世界和万物。后来上帝的“逻各斯”借给了童贞女
马利亚,玛利亚感受了圣灵而怀胎,于是“逻各斯”就转成肉体的
耶稣出世,玛利亚也就成了圣母,而圣父、
圣子、圣灵是统一的,即三位一体。他还极力宣扬信仰主义,贬低人的理性。他认为,人们最重要认识的对象就是上帝,只有对上帝的正确认识才是真理,如果没有对上帝的信仰,任何科学研究不仅是徒劳的,而且还是对上帝的亵渎,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
教父学稍晚一些的代表奥古斯丁(354-430),把教父学进一步系统化了。他曾担任
北非的希波主教,潜心研究
基督教,著作有《
忏悔录》、《教义手册》、《
上帝之城》、《三位一体》等,特别是《忏悔录》和《上帝之城》被基督教会奉为最重要的经典,他本人也成了教父学的最高权威。
奥古斯丁认为,只有上帝是永恒的,完美的。上帝创造了除自己以外的一切。圣父、
圣子、圣灵这三者不是三体而是一体,不是三个神,而是一个神,这个神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奥古斯丁继续宣扬原罪说,主张人们听天由命,逆来顺受。他极力主张所谓知识就是关于上帝的学问,一切与上帝无关的知识都是无用的。因为无论是天堂还是凡间,一切都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所赐予的,上帝主宰着一切,安排着一切,人们只要信仰和崇敬上帝就行了。他还进一步认为信仰先于理性,高于理性,理性要为信仰服务,这种信仰就是对上帝的信仰。而研究自然会使人陷入理智的傲慢,导致对上帝的亵渎。因此,即使不懂得自然知识,只要做一个虔诚的教徒,也比有一些自然知识却不信上帝的人要好得多。这样,
奥古斯丁就从理论上把科学完全视为
神学的婢女了。
教父学把信仰凌驾于科学之上,贬低理性,反对探索自然规律,钳制思想自由,不仅使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自然科学知识遭受冷落,后继乏人,更严重地阻碍了自然科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使人们陷入了盲目信仰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