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
卢梭自传体著作
《忏悔录》(法语:Les Confessions,英语:Confessions)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晚年写成的自传,被称为“文学史上的奇书”。《忏悔录》记述了卢梭从出生到1765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个人经历。描述了他在童年、青少年时代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遭遇,他进入社会后耳闻目睹的种种不平,揭示了社会的腐朽和不公,对劳苦大众倾注了深切的同情。在这部自传中,卢梭的坦诚的程度史无前例,书名虽为“忏悔”,其实质却是对社会的控诉和对自我的剖析。
早在1761年,出版过让-雅克·卢梭著作的出版商雷伊就建议他写作自传,因怕牵涉在世之人,最初卢梭并未接受雷伊建议。1762年,卢梭在与他的支持者马尔泽布的通信中得到灵感,遂开始勾画其自传内容。在1765年,卢梭正式开始写作《忏悔录》,直到1767年末完成第一部分,第二部则是在1770年年末才完成。全书分上下两部,分别在1782年和1789年出版(或为1781年和1788年)。
《忏悔录》显示了卢梭坚定的精神信仰和巨大的道德勇气,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前半世纪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社会情况,表达了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批判和对自然人性的推崇,提出了人性解放和自由发展的要求。《忏悔录》以其在文学、哲学、政治上的重要意义,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并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让-雅克·卢梭生活的时代,对一个平民思想家来说,是一个完全敌对的时代。从他开始发表第一篇论文的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到完成《忏悔录》的七十年代,正是法国封建专制最后挣扎的时期,他逝世后十一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十八世纪的法国,其现行的社会秩序开始显示出腐朽、反动的特性和色彩。原来推崇的谨慎、有序等所谓上流社会的标志性特征在新的时代下被推翻。贵族社会盛行淫靡之风,沉浸肉欲与享乐,而贫民则处于社会的底层,受着上层社会的残酷剥削。政治上的昏聩反动以及宗教上的高压政策警醒了法国启蒙思想们,他们自觉批判不合理的封建专制制度,崇尚理性并渴望参加现实斗争,举起启蒙大旗,其思想、文学及政治主张席卷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
此外,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们开始将“人”放在重要位置,倡导自由和个性,提倡理性主义,强调思想上的批判逻辑,追求更高层面上的自由。这为传记文学的创作提供了绝佳的发展契机,让-雅克·卢梭的《忏悔录》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作者背景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他的原籍是瑞士日内瓦,出生于钟表匠家庭,自幼丧母。5、6岁时,便随父亲开始阅读诸多文学、历史作品,以及莫里哀的一些剧作等。10岁时,父亲因同一法国军官纠纷,被迫逃离祖国。
而后,卢梭在其舅父家寄居,期间学过拉丁文,当学徒。但在学徒时备受师傅虐待,不得已又被迫离开日内瓦,开始浪迹天涯。流浪期间他从事了店铺伙计、贵族随从、乐谱抄写员等工作,也亲眼目睹了广大农民的悲惨境遇,还经人介绍结识了华伦夫人。在1732年,让-雅克·卢梭结束流浪生活,与华伦夫人开始了诚挚的爱情生活。在与华伦夫人生活期间,卢梭通过自学,积累了数学、天文学、历史、地理、生物、哲学、文学和音乐等知识。还研读了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伏尔泰等人的著作,其中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尤为钟情,此外,还专门钻研让·拉摩《和声学》和音乐理论知识,发明了数码记录音符的简谱法。1740年离开华伦夫人后,于1742年再次流浪巴黎,先后从事法国驻威尼斯使馆秘书、音乐、舞剧和喜剧创作。又在1745年,让-雅克·卢梭结识戴莱丝▪勒瓦瑟,后来与之同居,育有5个孩子,因卢梭体弱多病又无固定职业,被迫将孩子们送至育婴堂,为此,他饱受世人争议。
在巴黎生活时期,卢梭结识了启蒙运动代表狄德罗,两人交往甚密,后应狄德罗邀请,在1749年卢梭参与了《百科全书》的撰写。并在狄德罗的热情鼓励下,1750年他写出了《论科学与艺术》的理论著作,一举成名,震动法国。声名鹊起后,卢梭先后创作了歌剧《乡村卜师》、发表了《关于法国音乐的通讯》。又于1755年初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由于在论文里他表达了激进的政治思想,一经印发,社会反响强烈。1756年 , 他离开巴黎 , 在蒙莫朗西过隐居生活。在此期间 , 他同狄德罗、伏尔泰等人因观点分歧失和。
1762年 , 他接连写出了政治论著《社会契约论》和教育小说《爱弥儿》等。 提出了由公民选举领袖的共和制的政治纲领 , 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的雅各宾党人的政治观点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其观点的激烈 ,再加上为人孤高 ,蔑视权贵 ,所以受到统治者的迫害 ,不得不四处流亡 。在流亡生涯中,使他感到有必要替自己辩护,便在1765年起着手创作《忏悔录》。直到1770年被法国当局赦免后,才定居巴黎,于 1778年7月 , 因病去世。
由于让-雅克·卢梭在童年时的大量阅读,书中的历史人物,造就了他的思想在童年时期便形成了“爱自由爱共和的思想”,以及“不愿忍受束缚和奴役的性格”。后来,几番流浪,广泛接触社会,又深深体察到专制制度的罪恶,以致于促使他深入思考贫富对立问题。使他变成了一个具有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愤世嫉俗者。
在哲学上,卢梭认为感觉是认识的根源,精神是其积极的本原,物质是消极的本原,强调情感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主张人生而自由、平等,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强调人民是主权者,国家代表人民的最高的共同意志,即“公共意志”。在教育观点上,让-雅克·卢梭提出“返归自然”的口号,主张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在美学上,卢梭提出风俗败坏艺术,艺术败坏风俗的观点,他的观点对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影响极大。主要著作还有《论科学和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小说《新爱洛绮丝》,自传性的《忏悔录》以及《音乐辞典》等。
创作历史
1761年末,卢梭50岁,刊印他著作的书商——阿姆斯特丹的马尔克·米谢尔·雷伊,建议他写一部自传,卢梭生怕牵涉到当时仍然在世的一些人,故未接受这个建议。然而,在1762年初,他在写给德▪马来泽尔布先生的四封信中,已然勾画出《忏悔录》的轮廓。6月,他就已经在起草《忏悔录》的序言草稿。
但随着他的教育小说《爱弥儿》被推迟出版后,让-雅克·卢梭变得焦虑不安,开始怀疑出版过程受到恶意干扰。同时因书中内容触怒了封建统治阶级,而要被逮捕,被迫害,于是开始了流离转徙的生活。1765年,卢梭启蒙者阵营的朋友伏尔泰以一本题为《公民们的感情》小册子,对他的个人生活和人品进行了诽谤和诬蔑。多重打击下,卢梭迫切感到有为自己辩护的必要,于是在这一年,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开始创作《忏悔录》。不过他决定《忏悔录》在生前不予发表。
从1765年3月开始写作《忏悔录》时,一直到第一部完成,卢梭的《忏悔录》都处于断断续续的写作中。在莫蒂埃和皮埃尔岛时,他仅仅写了第一章,逃到英国后,他完成了第一章到第五章的前半部分,第五章、第六章则是他回到法国后,大约于1767年末在特利堡完成。《忏悔录》第一部的六章内容,叙述了他童年和青年时期,直至1740年他29岁时前往巴黎之间的生活经历。经过两年的中断,1769年初,卢梭开始续写自传的第七章至第十二章,即《忏悔录》的第二部。其中大部分是他流亡外省期间写出来的,只有末尾一章是他回到巴黎完成的,全书于1770年11月完稿,讲述了1742到1765年间不太如意的人生经历。
《忏悔录》中叙述的生平历史长达53年。1771年,回到巴黎的让-雅克·卢梭曾在不同的沙龙中朗读了自己的作品,期间引起了德尼·狄德罗、埃皮奈夫人的不安。在卢梭去世之后,《忏悔录》才出版,其出版时间,大多记载是第一部在1781年正式问世,第二部于1788年出版。也有记载是分别在1782年和1789年出版。卢梭原来打算续写第三部,叙述他的流浪生活的曲折经历,但未能如愿。
内容情节
《忏悔录》是卢梭文艺作品的代表作,是作者自传性质的小说。全书从作者叙述自己的出生起,直到1765年被迫流亡到伯尔尼圣彼得堡为止。
《忏悔录》分为两部。在第一部中,卢梭以流离漂泊的流浪生活为主旋律,大力描写了他童年、青少年时期的温馨回忆,以及瑞士、萨瓦地区绮丽的风光。共6卷,第1卷讲述卢梭童年和青年生活;第2-4卷讲述他在少年时期遇到华伦夫人的过程,去都灵学习、流浪、工作的过程;第5、6卷写重回华伦夫人身边并与华伦夫人在一起的生活,又在1740年华伦夫人另有新欢后,卢梭彻底断绝了与她的关系。自此《忏悔录》第一部叙事结束。
在第二部中,卢梭描述了他怀揣音乐梦想,在1752年他的歌剧《乡村占卜师》取得巨大成就后,开始游走巴黎名流社会。之后遇见终生伴侣泰莱斯,先后与她生了5个孩子,却把他们都送进了育婴堂。接着讲述了1756年,他着手创作《爱弥儿》和《新爱洛绮丝》时患上受迫害狂想症,如何为自己弃子一事辩白,又因与德比奈夫人关系破裂,而迁至蒙莫朗西。最后随着《爱弥儿》的出版又遭厄运,于1765年动身前往英国而结束全书。第二部的文字充满了抑郁难平的气息,反映了他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对封建强权的蔑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朴素、自由灵魂的赞颂。
第一章 出生、童年、少年
第一章的开篇,让-雅克·卢梭做了一个重要的声明,他说: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
声明之后,他介绍了他的家庭,卢梭的父亲是一个钟表匠,母亲是牧师的女儿,他们非常相爱,在卢梭出生后十天,母亲去世,他在姑母的关心照料之下得以活命。卢梭有个哥哥,大他七岁,跟随父亲学手艺,从小叛逆,后来被送到别人家学徒,最后离家出走,杳无音讯。
卢梭的父亲培养了卢梭爱看书的习惯,父子二人常常共读一本书通宵达旦。让-雅克·卢梭的姑姑培养了卢梭对音乐的爱好,她教会了卢梭许多美妙的歌曲。
一次意外的事情打断了卢梭童年平静的生活,他父亲因与人争吵,被迫离开了日内瓦,一辈子流落他乡,从此,卢梭成了一名孤儿,由舅舅监护。
卢梭童年的学习生涯并不顺利,他首先和舅舅的儿子一起在朗贝尔西埃牧师家寄宿学习拉丁文,后遭到误解而退学。三年后,跟法院书记官学习帮人撰写诉讼文书,但不久又被辞退。后来他又开始学习雕刻,但遭到师父毒打,并染上了偷盗的恶习。
虽然在少年时期生活艰苦,但让-雅克·卢梭并没有放弃读书,对于读书,他有一种狂热的爱好,不管是好书坏书,从不挑选,什么书都贪婪的阅读。读书让卢梭内心充满了幻想,并养成了孤独的性格。16岁那年,卢梭由于不堪师父的欺压,从此远走高飞。
第二章 初次认识华伦夫人,去都灵教养院学习
出走的卢梭来到了日内瓦,拜访了那里的神父德·彭维尔,由于卢梭博学多才,被神父介绍给路易丝·爱丽欧诺尔·德·华伦夫人。卢梭第一次见道华伦夫人就爱上了她,华伦夫人也非常爱惜卢梭的天赋,为了帮助卢梭,她安排他去都灵参加一个为训练准备洗礼的新入教者而建立的教养院。
在教养院的学习中,卢梭因为受新教家庭的影响,难以接受天主教的观点,热衷于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理论论证。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培训,卢梭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本希望能得到一份工作,却被教养院赶出了大门,但卢梭因此却获得了自由。
在都灵流浪的时期,巴西勒太太收留了卢梭,给了他一份工作。在和巴西勒太太的相处中,卢梭爱上了她,但被爱嫉妒的巴西勒先生感觉到并将他赶走。后来,卢梭来到维尔塞里斯伯爵夫人家中工作,在这位夫人去世后,偷了一位小姐的粉红丝带,并嫁祸给一位厨娘,导致两人一起被辞退。此事让成年后的让-雅克·卢梭一直羞愧不已。
第三章 自断封建仕途前程,重回华伦夫人身边
无所事事的卢梭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受到萨瓦神父的指点,在内心确定了人生的方向,无意中走上了一条贤德之路。
机缘巧合的卢梭因为才华被推荐到德•古丰伯爵家中工作。古丰伯爵看到了卢梭身上的天赋,想将卢梭培养成为一个有才华、有能力,但依附于他们家族,并且忠心为他们家族效劳的人,因此,他和他的儿子古丰神父都竭力培养卢梭。
一切发展都很顺利,卢梭在古丰伯爵家夺得了大家的尊重。然而就是在这个时期,让-雅克·卢梭遇到了早期与自己一起学习雕刻的年轻人巴克勒,在他满嘴俏皮话之下,卢梭听从了内心的自由意识,抛开了保护人、老师、学习和希望,与巴克勒相携旅行,离开了都灵。接着,结束了与巴克勒六个星期的友情,重新回到了华伦夫人身边。
华伦夫人再次收留了卢梭,从此,卢梭住在华伦夫人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华伦夫人为了卢梭的前途先让卢梭去修道院接受了一段时期的教育,后来,又跟勒•麦特尔学习音乐。
第四章 一人四处行走漂流,重新找到华伦夫人
华伦夫人因事去了巴黎,一个人的让-雅克·卢梭和格拉芬丽及加莱小姐度过了一段短暂的美好快乐时光。
无所事事的卢梭送麦尔赛莱去弗赖堡体育俱乐部,经过尼翁时,他看望了自己的父亲,对他的父亲谈了自己的情况和打算。
到了弗赖堡之后,凭着内心去洛桑莱芒湖的冲动,卢梭去了洛桑,到了洛桑他已经身无分文。于是,卢梭开始在洛桑教音乐糊口,几个月后,卢梭又去了纳沙泰尔州,在那里又过了一个冬天。
在此过程中,卢梭认识了希腊正教的主教,耶路撒冷修道院院长。主教提议让卢梭做他的秘书和翻译,一起走上了去耶路撒冷的路。
在索勒尔,让-雅克·卢梭认识了大使秘书让•马尔蒂尼埃先生。马尔蒂尼埃先生建议卢梭去巴黎,给了卢梭路费并介绍给他的朋友,于是,卢梭又去了巴黎。
到了巴黎之后,卢梭打听到华伦夫人已经离开了巴黎,于是,卢梭又到了里昂,终于在尚贝里又见到了华伦夫人。
第五章 正式成年开始工作,成为华伦夫人情人
在尚贝里,卢梭和华伦夫人以及华伦夫人的情人克洛克•阿奈住在一起。华伦夫人为卢梭找到了一份为国王做土地测绘的工作,此时的卢梭已经将近21岁。
在尚贝里,让-雅克·卢梭前后生活了近八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卢梭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他学习了绘画,提高了音乐技能,开始了文学爱好。在这段时间里,卢梭成为了华伦夫人的情人。
第六章 因病开始乡间生活 病愈后去里昂教书
尚贝里卢梭因为生病,和华伦夫人一起住到乡下的一处别墅中,度过了一段美好、宁静的生活。
在此期间,卢梭研究哲学、拉丁文,学习地理、历史,并对天文学发生兴趣。去了一次日内瓦,继承了母亲的遗产,在华伦夫人的支持下,动身去蒙佩利埃看病。
在去蒙佩利埃的路上,让-雅克·卢梭认识了拉尔纳热夫人。二人发生了一段恋情,成为了情人,拉尔纳热让卢梭体验到肉欲之欢。
病愈后回到尚贝里的卢梭,发现华伦夫人有了一个新的情人,不堪感情纠结的卢梭决定离开华伦夫人。
华伦夫人把卢梭介绍到里昂做家庭教师,在里昂生活了一年后,卢梭又短暂回到尚贝里看望华伦夫人,然后决定去巴黎。
第七章 在巴黎推广音乐简谱 到威尼斯担任大使秘书
在完成《忏悔录》第一部两年之后,卢梭开始了第二部的创作工作。
卢梭离开了华伦夫人,随身带着15个金路易的现款、喜剧《纳尔西斯》剧本和音乐改革计划(音乐简谱的发明)来到了巴黎。他想凭借自己的才能在巴黎闯出一番天地,让华伦夫人重新回到他的身边。
在巴黎他认识了很多文化名人,向巴黎学士院提交了音乐改革计划论文,并且通过了学士院的审查,得到了一张学士院的奖状,但没有因此而获得利益。为了谋生,他出版了《现代音乐论》一书,虽然获得了好评,但销路不佳,也没有得到任何利益。
在此期间,他认识了伯藏瓦尔夫人和杜宾夫人。他爱上了杜宾夫人,但却遭到拒绝。后来,伯藏瓦尔夫人把他介绍给了法国新人威尼斯大使蒙太居伯爵,去威尼斯担任了一年的大使秘书。
在威尼斯担任大使秘书期间,让-雅克·卢梭工作出色、为人正直,深受在威尼斯的法国人的欢迎。但大使蒙太居虽然出生贵族,德行却很差,卢梭在工作期间与之产生了矛盾,离开了威尼斯共和国,重新回到了巴黎
重新回到巴黎的卢梭认识了年轻的服务员戴莱丝•勒•瓦瑟,被她淳朴、活泼、温柔吸引,成为了他终身伴侣。
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二部歌剧的创作,写了几篇小作品,和伏尔泰、拉莫宁一起完成了一部歌剧的改编工作,认识了埃皮奈夫人和乌德托伯爵夫人。
第八章 论文获得大奖,歌剧大获成功
在巴黎的让-雅克·卢梭一方面为杜宾夫人和弗兰格耶工作,一方面自己创作。他的论文《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有助于伤风败俗还是敦风化俗》获得了法兰西第戎学院的征文奖,这增加了他文学创作的信心。虽然杜宾夫人和弗兰格耶都主动地为卢梭涨薪,但卢梭更希望自由,从而走上了自由创作之路。
他是歌剧《乡村卜师》获得了成功,得到了法国国王的欣赏。法国国王召见卢梭,但卢梭为了保持独立的人格,拒绝了国王的接见。歌剧的成功既让卢梭得到了受益,但他的文人朋友也开始和他疏离。
1753年,第戎学院又发表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征文,让-雅克·卢梭开始了这篇论文的撰写工作。在这期间,他又回到了里昂和日内瓦,看望了华伦夫人,并给华伦夫人以一定的帮助。
在这期间,戴莱丝一直陪伴着卢梭,他们一生一共生育了五个孩子,但这五个孩子都被送到了育婴堂。
第九章 退隐庐出世的梦想 现实中无奈的生活
1756年,卢梭离开了巴黎,搬到了埃皮奈夫人为他准备的,在郊外的一处名叫退隐庐的安静小屋,希望开始一段安静的生活。
在这里,卢梭一边为人抄乐谱,一边写作,完成了《新爱洛伊丝》的创作并出版,并开始其它著作的创作。
退隐庐虽然处于偏远的郊外,但在这期间,让-雅克·卢梭的生活并不安静,家庭的琐事、朋友之间的矛盾、与乌德托伯爵夫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和埃皮奈夫人之间的矛盾,最后于1757年底离开了退隐庐。
第十章 隐居到蒙莫朗西 完成《爱弥儿》创作
1758年,卢梭迁居到了蒙莫朗西,其时,他的身体状况很差,和朋友之间的矛盾又进一步加剧,和德尼·狄德罗公开绝交,和埃皮奈夫人的矛盾公开化。
在这里他完成了《给达朗贝论戏剧的信》,大获成功,整理完成了《社会契约论》,继续着《爱弥儿》的创作,开始编《音乐辞典》。
在此期间,让-雅克·卢梭认识了卢森堡公爵元帅,得到了公爵的关照,住进公爵家中,完成了《爱弥儿》的第五卷。
第十一章 事业大获成功 《爱弥尔》法国被禁
蒙莫朗西的这段时间内,卢梭成绩斐然。1760年年底,《朱丽》尚未出版就引起了轰动,出版后取得了成功。《永久和平》《爱弥儿》《社会契约论》也先后完成了出版工作。
《爱弥儿》出版之后,并没有获得公开的赞扬,而是赢得了大量私下的颂扬,大家认为这是卢梭最好的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但这部作品受到了官方的抵制,议院开始着手对让-雅克·卢梭进行制裁,并下达逮捕令。
卢梭不得以需要逃离,布弗莱夫人建议他去英国,但他拒绝了,他决定回到故乡瑞士,于是他告别了卢森堡公爵,逃回瑞士。
第十二章 开始八年流浪生涯 《山中来信》再起风波
逃出法国的卢梭来到了依弗东,去他的老朋友罗甘家里住了下来,从此开始了他晚年八年的流浪生活。
在依弗东的时候,卢梭的著作在日内瓦也被禁,回到瑞士的梦想破裂。随着法国、瑞士两国的通缉,全欧洲都开始抵制卢梭。但苏格兰元帅乔治·基思和普鲁士国王收留了让-雅克·卢梭,并给了卢梭提供了住所和薪碳,于是,卢梭在莫蒂埃-特拉维尔居住下来。
在特拉维尔期间,卢森堡元帅、华伦夫人先后去世,让卢梭悲痛不已。苏格兰元帅离开了纳沙泰尔州,让卢梭失去了保护。但卢梭在这个时期还是完成了《忏悔录》上部的创作,出版了《山中来信》。
《山中来信》的出版又再次引起了风波,他的住所遭到了攻击,遇到了生命危险。于是,卢梭搬去了皮埃尔岛,但却遭到皮埃尔岛法官的驱逐,被迫离开了故土。
人物角色
主题思想
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
让-雅克·卢梭在《忏悔录》中论证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揭示了腐朽文明掩盖下的社会创伤和道德溃疡。他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各阶级人物做了广泛描述,在第四卷里,他写农民在苛捐杂税的剥削下,在贪官污吏的骚乱下不得安宁的生活。也记述了卢梭在少年时代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遭遇,如在雕刻店学徒的经历,他进入社会后耳闻目睹的种种不平,如他在意大利做大使助理的经历。也在其他章节里暴露了贵族男女的腐化堕落、教士神甫的丑恶虚伪,其批判矛头直指当时的统治阶级。揭示了社会的腐朽和不公,倾注了对劳苦大众深切的同情,反映了作为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激烈冲突。
在通过“我”的经历既展示了平民的世界,如女仆、听差、农民、小店主、下层知识分子等;也展示了权贵的世界,如缺少德行的贵族德•彭维尔、不断向贵族献殷勤的法官西蒙、伪善的教会人士、轻浮的贵族夫人等。使我们既看到那个时代的普通百姓的精神状况、道德水平、爱好与兴趣、愿望与追求,又看到权贵们道德沦丧、性情刁钻、伪善阴险的一面,表达了让-雅克·卢梭和对那个时代统治阶级不加掩饰的厌恶和鄙视,和对平民世界高尚、优越的道德赞赏。
《忏悔录》通过一个人的历史,对18世纪的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学徒生活、不胜沉重税负的农民、小心胆怯的殷实人家、巴黎的小资产阶级和小人物圈子、贵族沙龙、大使馆生活、宫廷的奢华、重要的历史事件、人们的文学趣味、卢梭受到的排斥和迫害,这一切写出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以及封建王朝和教会对新的启蒙思想的恐惧,受到流行观念和舆论影响的民众的落后,思想界的文人相轻和矛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前半世纪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社会写照。
崇尚自然人性
《忏悔录》中,让-雅克·卢梭以抒情诗的笔调生动而细腻的描绘了各种大自然美景,并将自己的心灵与自然的美融为一体。宣告着,不管现实生活中遇到多大痛苦和磨难,只要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便顷刻间神清气爽,深刻表达了他一贯主张的远离城市文明,返回大自然的哲学思想。
卢梭以个人的经历作为文学素材,将自我的心理变化披露在读者面前,大胆而自由地抒发个人的主观感情。他在书中披露了自己曾几次陷入情网,而在踏上人生首途时同美丽高尚的华伦夫人的相遇是他永难忘怀的,他十分珍惜这种高尚而纯洁的情愫。甚至把华伦夫人给他安排的住房也看作是与他的感情相协调的景象。后来,又写了他与葛来芬丽小姐、加蕾小姐的邂逅相遇,以及在当店员期间与意大利女子巴西勒太太之间温馨而纯洁的感情。由此,让-雅克·卢梭高度赞赏了妇女的美德、崇尚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因为“它不是基于情欲、性别、年龄、容貌。而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绝不能丧失那一切”。
卢梭在《忏悔录》中追求绝对的真实,他把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完全暴露出来,如:青少年时代迫于生活而染上了小偷小摸的恶习;在异性面前搞过低级趣味的动作,不尊重女性;因不敢当场认错而诬陷好人;对个别有困难的朋友未能竭力相助等。每当想起这些旧事,他都会感伤,可他仍然认为自己”还是最好的人”,把自己种种恶习归罪于社会,指出“儿童第一步走向邪恶大抵是由于被人引入歧途的缘故”。从而间接地表达了他的思想:人性本善,只是罪恶的社会要抑制和剥夺人的向善本性。
由于让-雅克·卢梭在青少年时期广泛接触下层社会善良而智慧的平民,在《忏悔录》中,他极力赞赏了平民朋友们的纯朴忠厚的高尚品格,认为“在一般平民中间,虽然只是偶尔流露热情,但自然情感却是随处可见的。”也用深切的感情谈及自己的平民妻子:“我跟我的戴莱丝生活在一起,就和跟世界最美的天才生活在一起一样的惬意。”“在瑞士,在英国,在法国,在我遭到的那些大灾大难中,我自己没见到的,她往往先见到了,她给我出了许多好主意,我闭着眼睛往危险里钻,是她把我从危险中拉出来。在那些最高贵的夫人面前,在王公大人面前,她的感情、她的良知、她的应对和她的操守,都为她赢得了普遍的钦佩。”
从“自然”的描写和“人生”的阐述,让-雅克·卢梭通过不同际遇审视自己,肯定了自己作为“自然之子”所具有的美好本性,以身印证了“自然人性”的原则。与封建制度下人性受压抑和扭曲的状况相对照,提出了人性解放与自由发展的要求。
“自我”主义
《忏悔录》作为自传文学,它塑造了卢梭这个“我”的形象,展现了一个自然、真实,遵循内心的本性走自己路的自我。这个自我不是完美的,曾经撒谎、偷窃、诬赖他人,但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洋溢着一种平民精神。比如,卢梭在当学徒时为了报复师傅的虐待而偷窃;在德▪维尔塞利夫人当家仆时,诬蔑无辜女仆偷丝带。还大胆披露了他与华伦夫人、拉尔热纳夫人、帕多瓦等发生性关系的情人间的见不得光的事情。以及路易十五在宫廷上演他的《乡村卜师》,要赐年金于他,让-雅克·卢梭却不屑,直到后来,卢梭受迫害时,他仍然我行我素,决不屈服。
他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宗教信条和封建道德的束缚,在《忏悔录》中丝毫不含宗教忏悔的意味,而是以凌厉张扬的个性,向污蔑和践踏它的黑暗社会提出一份控诉,宣告人民具有推翻腐败政府的正当权利。他坚持个性自由符合自然法则,故不遗余力地描写个人和周围环境的冲突,从而强调个人的社会作用。他傲视一切,并宣称:”这个时代的习俗、礼教和偏见不值一顾”。同时,他又把这些思想推向极端,宣扬他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意志和兴趣为出发点的个人主义的人生态度,把个性自由、人格独立、个人尊严作为基本人权来加以捍卫。充分地强调了“自我”意识和彰显了强烈的个性。
艺术特点
从自然理性崇拜的角度出发
《忏悔录》一书首先从“自然理性”崇拜的角度出发,塑造”新人“形象。在让-雅克·卢梭的作品中,“新人”的形象非常普遍,《忏悔录》中的“我”就是卢梭典型的“新人”形象,独立自主、热爱自由,这和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中循规蹈矩、唯唯诺诺的形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细腻的心理描写
卢梭从自己的童年开始娓娓道来,一步步追索着自己心理活动的轨迹,将自己每一次细微的感受和反应,无一巨细地加以记录、剖析、演绎,从而勾画出一个人的心灵历程和性格形成史。譬如,从一开始,卢梭就追溯遗传禀赋和先天气质,从父亲、姑母对自己的熏陶,以及童年所接触的书籍和音乐等等。分析自己如何“养成或表现出一种既高傲又十分温柔的心灵,一种优柔怯懦却又不受约束的性格,这种性格永远摇摆于软弱与勇敢、犹疑与坚定之间,最后使我自身充满了矛盾”。类似这样细致入微的自我剖析,书中无处不在。
让-雅克·卢梭善于描述人的内心世界,包括他自己和别人。比如他和华伦夫人初次相见时,她“正准备走进门去,听到我的声音她回转身来。在这一注视下,我变成什么啦。”他激动的心使他只能说出简短的话,间以沉默,反映了卢梭的激动而羞涩的形象。又如,玛丽永”向我投以能使魔鬼缴械投降的一瞥,而我粗野的心却顶住了她的目光“中,对玛丽永的温顺和卢梭的固执、尴尬等心理描写,都做了细腻的投射。
同时,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还激发了人的潜意识和深层心理。比如,《忏悔录》中让-雅克·卢梭讲述了童年受到朗拜尔西埃小姐的体罚,从而使小卢梭“发现在受处罚的痛楚和耻辱中还掺杂着另一种快感,使得我不但不怎么害怕,反倒希望再尝几次她那纤手的责打”,这一来自卢梭内心深处的独白,将卢梭深层心理昭告天下。也将他的本性中所涌现的情感得以释放,决不压制,使其突破古典主义的理性框架。
将自然环境人化
《忏悔录》中,卢梭经常在大自然中感悟雅威的存在:“我喜欢在欣赏他创造物时默念他,这时我的心也上升到神的境界。”也总在大自然里感受生命的律动,他会说:“一看到美丽的景色,我不知为什么就感到心弦震颤。”他还在流浪生活中,不时的与大自然相拥而眠,也会因感叹绮丽优美的莱芒湖,而联想到华伦夫人、父亲、菲尔松小姐,以及自己幼年时期多次愉快旅行的经历。
在寓居巴黎时期,让-雅克·卢梭看到普普通通的小荆棘丛、一行疏篱、一座谷仓、一片草地时;走过村子,闻着香草炒鸡蛋香时,他会愈发讨厌人工树丛、花坛、喷水池、织花、钢琴、盛大的宴会等。随着卢梭的遭遇、感受不同,大自然也在《忏悔录》中变幻。卢梭一边描绘着自己身处优美的大自然中,又一边将他的哲学、思想、宗教、伦理、生活、感情等融入其中。在启蒙主义文学之前的文学传统中,大自然是缺席的或者只是作为比喻象征的要素出现,在卢梭《忏悔录》里,大自然被人化了,超越了狭隘的宗教传统,把大自然放在了超越宗教的突出地位。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在《忏悔录》中,让-雅克·卢梭运用了许多大自然的描绘:旭日的光辉、夏夜的恬静、高山的雄伟、湖光的秀丽、森林的神秘、曲折的幽径,在他的笔下大自然瞬间摇曳生花,诗情画意。在他之前,法国文学很少着眼于自然的描写,这一点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他引导读者进行平静而忧郁的沉思,他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恬静和孤独,他在孤独中感受到了一种神秘,正如他自己所说:“湖水的激荡,持续不断但不时轰然响起的水声,毫不间隙地敲击我的耳鼓和眼睛,填补遐想在我内心熄灭的内部运动,足以使我愉快地感到我的存在,而用不着思考。”
语言风格自由
让-雅克·卢梭在《忏悔录》的序言中开门见山地说:“我在文体和内容上做了选择,但我一点也不想使素材统一起来。我根据自己的心情毫无顾忌地加以修改,我就像我所感到的那样说出每件事,毫不做作,毫不勉强。”他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自然而多变的语言,在简明朴素中饱含热情的雄辩,这种语言也能酣畅地表述卢梭自己内心的各种感受。打破了原来一切陈规戒律,打开了19世纪浪漫主义散文的先河,激起了一场文学形式的革命。
作品影响
文学影响
国际影响
《忏悔录》对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而言十分珍贵。首先,他确立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原则:真诚、情感以及内在的反抗性,同时将个人的重要性进行了放大,真正将个人的生命经历作为重要的写作对象和分析对象,并用一种“天性本善”的思维对个人生命进行赞美和推崇;其次,《忏悔录》开创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道路,突破了自中世纪以来欧洲文学创作中对人性的忽视,开始重视自我表达与描述。
让-雅克·卢梭崇尚自然人性、反对陈腐的宫廷趣味、反对盲目的理性崇拜、主张表现自我的写实风格,也影响了19世纪欧州的维克多·雨果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乔治·拜伦等作家。他们将卢梭的启蒙主张和社会思想,发展成宣传哲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促进启蒙运动走向普及与深入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文学价值。
《忏悔录》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自传写作的风潮,在自传写作方面受他影响的作家不胜枚举,比如安德烈·纪德的《如果种子不死》,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的《墓中回忆录》,托尔斯泰的《忏悔录》等。
《忏悔录》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个性解放的思想、对情感细腻刻画、对大自然的歌颂以及抒情动人的描写,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时巨大而深远的。席勒为此写了“献给让-雅克·卢梭的歌”;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泰的笔下都有着与卢梭相似的思想发展道路、写作主题、道德自新的主张、宗教观。
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忏悔录》中柳鸣九所作的《译本序》说:历史上自传类的作品,不计其数,但其中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并不多,成为文学名著的则更少,而《忏悔录》却以其思想、艺术和风格上的重要意义而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卢梭作为在社会政治思想上、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促进了法国文学的进步,使得法国文学得到了一次革命。
中国影响
《忏悔录》为中国现代作家和中国文学整体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思路和观念,成为了思想启蒙的一部分。《忏悔录》对于中国现代自传文学创作的影响不仅体现代文学观念、创作方向以及对个人生命的看法和态度等宏观层面上,同时也体现在具体的文学创作方式、内容设置等微观细节中。如巴金的《随想录》、王蒙的《王蒙自传(第1部)》、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刘白羽的《心灵的历程》这种作品都受到让-雅克·卢梭《忏悔录》的影响。
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受《忏悔录》自传文学影响,在他的自传名作中,体现了“个人化”思想,他主张“以心相见”,以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纯真视角,观察和投射自己的心灵和当时的社会风情。将乡间的纯情之美与原生态的人性之美相结合,并融合散文、诗歌、小说多种技法,调动多重视角,营构精巧结构,较好地平衡了历史性与文学性的关系,在风格独特和内涵深刻之间达到统一,而最终产生了一个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恒久魅力的自传文本。
中国革命作家郁达夫深受让-雅克·卢梭《忏悔录》的影响,他认为传中所体现的坦诚、果敢和自由的自我剖析精神和个人主义所宣扬的思想特征一致。 在1921年,郁达夫以《忏悔录》同样的主题,创作了他的代表作《沉沦》。并在其自传中郁达夫大胆真实地暴露自己的人生好坏和优劣,甚至还阐述了当时社会所讳莫如深的性欲、悲观、颓废等亲身经历和体验,一度突破了封建保守观念枷锁。在他的小说中,又将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向融合,把灵与肉,情与欲,都大方抒写出来,把被数千年封建文化扭曲、压抑的情感生命价值推向从所未有的历史高度。
中国现代文学家巴金学习让-雅克·卢梭《忏悔录》讲真话,在他早期的传记中有自我揭示,也有对社会的批判,充分展露了他对传统的反叛,他希望过一种互助、友爱、正义、平等的生活,弃绝压迫和不公。在自我剖析和批判时,他对自己是毫不留情的,无论善良、邪恶、高尚、卑鄙、希望还是绝望,他都一并和盘托出。
在卢梭《忏悔录》的影响下,中国新诗奠基人郭沫若汲取《忏悔录》中的”尊重自由、尊重个性”思想,开始仿效卢梭来写自己的传记。在自传中他直剖内心,毫无保留地表达出个体在变动的社会国家中的经历和心迹。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个人化”精神,以及明显的反封建反传统意识,在作品中以见闻录和内心感悟阐释“个人化”的独特感受。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它的表现方法,从而扩大和提高了传记文学的容量和表现力。
政治影响
从政治上讲,让-雅克·卢梭被誉为“暴风雨的前驱,新时代的导师”,他把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具体化为自由、平等的社会政治要求,为推翻已经过时的封建主义统治的斗争,提供了最响亮、最打动人的思想口号。他还反映了平民阶级的要求,提出了 ”社会契约”的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共和主义政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这巨大贡献使他日后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民主派、激进派等奉为精神导师,并因法国大革命的成功而推向世界各地,从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前进。
《忏悔录》中好几个特定章节使人们试图禁止它。比如,让-雅克·卢梭将他性的成长追溯到了8岁,还公开讲述了自己手淫癖,以及晚年前列腺的毛病等关于性的内容。这些公开的性内容,被教士批判为是目无雅威,亵渎神灵,妄图削弱道德和国家基础。在1806年,教皇毕尤斯七世将《忏悔录》列入罗马禁书目录,1821年,又被法国教士禁止在其教区范围内印刷出售。美国海关1929年还禁止《忏悔录》入境,但1930年,海关又废除了这一禁令。
哲学影响
卢梭在《忏悔录》中所传递的封建阶级思想体系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思想对立,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历史发展中,具有非常革命的意义。他主张以人为本,反对神学对人的精神统治,也启迪着人们的思想,摧毁着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为历史的发展具有开辟道路的作用。其中关于人性的思想、个性的自由和解放、正视缺点和暴露隐私等人文主义探索,对后来的康德、马克思、杜威和波伏瓦等无数思想家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让-雅克·卢梭借以在《忏悔录》中体现出自己的哲学思想。卢梭将“自然”和“文明”对立。他认为在史前的自然状态中,人本性善、自由、平等而富有同情心的。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导致私有制的出现,人们通过订立社会契约建立国家和法,以保障其自由、平等、财产、安全等,从而结束了自然状态步入文明。但后来,随着社会和政治发展使人们日益遭受压迫和奴役,并陷入道德堕落的状态,从而表达出文明社会,或者说私有制的建立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人类文明的产生就道德来说完全是一种退化和堕落。这一观点也对后世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品评价
威廉·毛姆说:让-雅克·卢梭的《忏悔录》。我想,这本书是大多数人都会感兴趣的,虽然有一些人觉得它讨厌。如果你认为研究人性比研究其它东西更有意思的话,那你一定会觉得这本书很值得一读。因为就在这里,一个人把自己的灵魂赤裸裸地呈现在你面前。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写到自己时往往只是展示自己的一些毕竟还不失为有趣的弱点。他毫不犹豫地解剖自己,让你看到他是怎样一个忘恩负义的、无法无天的、弄虚作假的和卑鄙的小人。你不可能对他有半点同情,因为他实在是十恶不赦,然而,就是这个人,他对自然之美却爱得如此深切,他的感情是如此温柔,他的叙述又是如此神奇,因而,无论你怎么嫌恶他,他还是会把你迷住。再说,无论是谁,只要他不是自欺欺人,在听这个意志薄弱的、浮躁而自负的可伶虫作自我忏悔时都会拍心自问:“我和他到底有什么两样,要是我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情况也袒露出来,那些东西我自己看了也会不胜震惊,也会觉得无地自容。”
卡尔·马克思说:《忏悔录》书页上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时候就震惊了全人类,因为他的思考、真诚、和那些不加掩饰的人类的缺点。
法国学者勒赛克尔称《忏悔录》是“一首抒情的诗歌,一首世界文学中最美的诗”。
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柳鸣九,在《忏悔录》译本序中指出“卢梭确以真诚坦率的态度讲述了他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思想情感、性格人品的各个方面。同时在历史上多得难以数计的自传作品中,长久地受人敬仰的崇高地位的,也许只有《忏悔录》了”。还在《忏悔录》的序言中说:“《忏悔录》的坦率和真诚达到令人想像不到的程度,这使它成了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
法国传记作家安德烈•莫洛亚对让-雅克·卢梭《忏悔录》中的坦率风格提出了质疑。他从理论的高度对绝对坦率的可能性进行了否定,他质疑卢梭在《忏悔录》中的坦率是伪装的是另有企图的,所以,安德烈•莫洛亚认为《忏悔录》“只能是一篇传奇故事”。
美国批评家保罗▪德曼对卢梭《忏悔录》进行了解构式阅读和讨论,并在《辩解——论《忏悔录》》一文中,他从语言的修辞为文本进行了细读,得出一个颠覆结论:卢梭的《忏悔录》假借真理名义企图掩盖内心的羞耻与罪责,它不是真诚的叙事,而是对自己的辩护。他说:“即使在《忏悔录》第二章的每一次叙述里面,让-雅克·卢梭也没有使自己仅仅局限于陈述真正发生的事情,虽然他不无骄傲地让人们注意其充分的自我谴责,而且这种谴责的坦荡我们也未怀疑过。然而,说出这一切并不能足敷应用,忏悔仍然是不够的,还必需进行辩解。”
哈兹里特赞美《忏悔录》为名符其实的革命圣经。
俄罗斯哲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后,形容“像读自己的思想一样”,还把卢梭深切剖析自己和率真的人生态度当作自己的楷模。并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卢梭《忏悔录》给我留下的强烈欢快的印象,以及使我感受的那种憎恶虚伪,热爱真理的情感。”
参考资料
..2023-09-25
..2023-07-12
卢梭.辞海.2023-06-25
..2023-07-12
..2023-07-12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作者背景
创作历史
内容情节
人物角色
主题思想
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
崇尚自然人性
“自我”主义
艺术特点
从自然理性崇拜的角度出发
细腻的心理描写
将自然环境人化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语言风格自由
作品影响
文学影响
国际影响
中国影响
政治影响
哲学影响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