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丛话全编》是
梁章钜所著的一本图书,于1987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收录了大量楹联的内容。
基本情况
《楹联丛话全编》是“联话”体的创始人梁章钜父子所作全部联话的合集。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楹联丛话》十二卷、 《楹联续话》 四卷、 《楹联三话》 二卷,均为清梁 章钜编;《楹联四话》六卷,是梁章钜的第三子
梁恭辰所编。
第二部分,包括 《巧对录》 八卷,梁章钜编;《巧对续录》二卷,梁恭辰编。
第三部分,包括
梁章钜《归田琐记》第六卷中收入的《楹联剩话》,《
浪迹丛谈》第七卷中收入的《巧对补录》。
第四部分,包括梁章钜《浪迹丛书》并其“续谈”“三谈”中的散见联话材料。
梁章钜能够写出流芳百世的《楹联丛话》,为
中原地区楹联路蓝缕,首先应归功于时代造就。楹联由明入清,日益兴盛,正如
梁氏自云:“天章稠叠,不云烂星陈”,“楹联之富,无有美富于此时者。”(《楹联丛话》自序)时势造英雄,群星灿烂的黄金时代,必然会产生集大成式的、开拓创新型的大家。梁氏可谓应运而生。
梁氏终成巨业,还有三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是家学渊源,二是授业名师,三是交历天下。
梁章钜从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二年(1842)正月因病辞官后,一直闲居从事著述。著作主要有《经尘》、《
浪迹丛谈》、《归田琐记》、《
退庵随笔》以及《楹联丛话》系列。此外,他还留下了很丰富的楹联作品。
【梁章钜】 ( 1775-1849)——清文学家。字中,一字茝[音:chǎi 。义:古书上指一种
香草,即
白芷 ]林,号茝邻,晚年号退庵,
福建省长乐区人。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中
举人,
爱新觉罗·颙琰七年( 1802年)成
进士,曾任
礼部主事,充
军机章京,升用
员外郎,授湖北荆州府
知府。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历官
江苏省、
山东省、
江西省按察使,江苏、
甘肃省布政使,
广西巡抚,前后五次任江苏巡抚,兼署
两江总督等职。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正月,因病辞官返故里,此后即闲居家中,专事著述。告病还乡七年后,于道光二十九年( 1849年)病卒,享年七十五岁。
梁章钜谓之八闽硕儒,吐纳经范,综览群书,熟于掌故。喜作笔记小说,精对联,也能诗。著作颇多,计共有七十七种。有《
文选旁证》、《
制义丛话》、《退庵诗存》、《
退庵随笔》、《楹联丛话全编》(其中《楹联丛话全编·楹联四话》六卷、《楹联丛话全编·巧对续录》二卷、为梁章钜的第三子
梁恭辰 [梁恭辰生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曾作过府道一级的官]所编)、《
浪迹丛谈》、《称谓录》、《归田琐记》、《藤花吟馆诗钞》等。
今人所称
梁章钜《楹联丛话》,准确地讲,应叫《楹联丛话系列》。
6部著作
1、《楹联丛话》。
梁氏1838年开始编辑,1840年完稿,并刊刻,全书卷次为:一、故事;二、应制;三、四,庙祀;五、宇;六、七、胜迹;八、格言;九、佳话;十、挽词;十一、集句集字;十二、杂缀谐话,其
鹰爪芦荟。收联话600余则,
桂林市陈继吕序。
2、《楹联续话》。完稿于1843年并刊刻,分四卷。卷一故事、应制、庙祀,卷二廨宇、胜迹、格言;卷三佳话、挽词;卷四集句、杂缀,收联话330则,余应松校阅,卷首自序。
3、《楹联三话》。完稿于1847年,收入联话130多则,所辑联话未标门类,仅系以小标题,但先后次序尚称井然。
梁氏自序。
4、《楹联四话》。梁氏第四子
梁恭辰撰,共六卷,体例大体依照《楹联丛话》。
5、《巧对录》。
梁章钜撰,完稿于1842年。1849年刊出。分八卷,各卷未标门类,有自序。
6、《巧对续录》,梁恭辰撰,分上、下两卷。
除上述6部独立著作外,"楹联丛话系列"还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楹联剩话》,见于梁章钜笔记,有数十则。
3、《浪迹续谈》中散见联话,共12则。
4、《浪迹三谈》中散见联话,共4则。
从上述内容可见,"楹联丛话系列"(以下简称《楹联丛话》)实际上是
梁氏父子的合作结晶,但
梁章钜是主要作者。论述该书,自以梁章钜为主。
北京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的《
楹联丛话全编》,基本囊括了上述内容。
《楹联丛话》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联话著作。梁章钜的工作,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搜集保存了大量历代联作。楹联自唐、
五代十国肇始,千余年长盛不衰,但历代文人、学者于传统观念,视为"小道",故联家、
联语殊少见于史籍。梁章钜在自序中感叹说:"元明以后,作者渐,而传者甚稀,良由无荟萃成书者,任其零落湮沉,殊可慨惜!“于是他“钞楹联,附以记述”。全书中,上起宋代,下迄清中叶,他广泛搜辑了大量资料,初步统计,涉及联家、联人数百,作品逾万。宋代如
朱熹、
苏轼、
楼钥、蔡司理、洪俞,元代如
赵孟頫、杨元诚,明代如
朱元璋、
刘基、
解缙、
杨慎、
祝允明、
唐寅、
海瑞、
李东阳、
王守仁、
徐渭、
李贽、
金圣叹、
左光斗、
史可法、
董其昌、夏贵溪、袁文荣、邱岳、
张延登,
清代自清初至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则名家名作,几无一遗漏。其中朱彝尊、
袁枚、
李渔、
翁方纲、
梁同书、
纪昀、
郑板桥、
蒲松龄、阮元、
彭元瑞、齐梅麓、程春海、
陶澍、
林则徐等人,所录作品最为丰富。还有大量普通文人及无名氏作品。显然,这对于保存我国楹联艺术遗产,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对楹联发展的源起、演变作了一些有价值的考证工作。三是初步建立了楹联分类体系。四是初步涉及了楹联美学、理论的一些方面。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