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痘
猪痘
临床症状:潜伏期4~7天,病猪体温升高达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损。痘疹主要发生于下腹部、股内侧、背部或体侧,初为栗色硬结节,呈半球状突出于体表,见不到形成水痘即转为脓疱,并很快结成棕黄色痂块,脱落后遗留白斑而痊愈,病程10~15天,病死率不高,如管理不当或继发感染,可使病死率升高,特别是幼龄仔猪
流行病学
介绍
猪痘的病原体为猪痘病毒和痘苗病毒。两种病毒的病原性不同,感染猪痘病毒的恢复猪,对猪痘病毒仍有感受性,反之亦然。病猪和病愈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随病猪的水疱液、脓汁和痂皮污染周围环境。
主要经损伤的皮肤货粘膜感染,也可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染。此外,猪血虱、蚊、蝇等外寄生昆虫也可参与传播。此病由病毒引起,直接接触传染。皮肤损伤是猪痘感染的必要条件。猪虱及其他吸血昆虫对皮肤损伤使病毒得以进入皮肤。大多数患畜在三周后恢复。病变皮肤位於背部,腹部,腹股沟及大腿内侧,病变开始为丘疹,然后发展成水痘,水疱容易破裂,若继发感染会形成脓疱。经常水疱破后会结痂。大多数痂皮在感染三周后脱落。此病的诊断并不难。在临床上须与猪癣区别。无并发性皮肤病的猪痘不会发痒,不难作类症鉴别。对临床诊断如有可疑,应作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猪痘病毒可在电子显微镜下认出。猪痘无特效疗法,治疗目的在于防止细菌继发感染。控制猪痘的最佳方法,莫过於加强卫生管理及清除一切外寄生昆虫
发病规律
猪痘常发生于1~2月龄的仔猪,成年猪发病较少。但由痘苗病毒引起者,则无年龄之分。以春夏季多发,可呈地方流行性。常被误认为由蚊虫叮咬所致,冬季来临后停息。
症状
猪痘发生于幼猪、育肥猪,潜伏期5~7天,典型病例初呈现红斑,遍布全身,继而出现孤立圆形丘疹,凸出于皮肤,发展成水泡,转为脓泡破溃形成痂皮。
一般很少影响进食,饮水正常。整个发展过程患猪表现奇痒难耐,磨蹭墙壁、围栏。传染快,同群猪感染率可达100%,但死亡率一般不超过3%~5%,多数是因并发症造成。
病初体温升高至41.5℃左右,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愿行走,瘙痒,少数猪的鼻、眼有分泌物。随之在少毛部位发生白斑,开始为栗色的硬结节,突出于皮肤表面,腹下、头部、四肢及胸部皮肤略呈半球状,不久变成痘疹,逐渐形成脓疱,继而结痂痊愈。
治疗
可用黄芪多糖、利巴韦林(目前该药已禁用)等抗病毒药物注射,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菘蓝黄芩、黄柏等拌料饲喂。溃烂的地方用甲基紫红霉素眼膏涂布。同时用抗生素如环丙杀星、氟苯尼考等肌肉注射以防止继发感染。目前尚无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用于免疫,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合本场防疫程序,在定期预防的基础上,应用百毒杀、菌毒灭等药品,按药品说明中等施药比例喷洒猪体、圈舍,消除病原。为防感冒可在每日气温高时喷洒,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5~7天以结痂、脱落后康复。如不怕麻烦,可涂擦碘酊、甲紫溶液,其治疗效果更好。对个别出现体温升高的患猪,可用抗菌素加退热药(苄青霉素安乃近或安痛定等)控制细菌性并发症。
预防
①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做好猪舍的消毒与驱蝇灭虱的工作。
②搞好检疫工作,对新引入猪要搞好检疫,隔离饲养1周,观察无病方能合群。
③防止皮肤损伤,对栏圈的尖锐物及时清除,避免刺伤和划伤,同时应防止猪只咬斗,肥育猪原窝饲养可减少咬斗。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流行病学
介绍
发病规律
症状
治疗
预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