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鹳属
红鹳目红鹳科下的一个属
红鹳属(学名:Phoenicopterus)为鸟纲红鹳目红鹳科下的一个属,别名火烈鸟属。截止2024年5月,据《生物物种名录(COL)》统计,红鹳属下共有3个物种,分别为智利红鹳大红鹳加勒比海红鹳中原地区有记录的红鹳属动物仅大红鹳。红鹳属遍布非洲、亚洲、美洲,以及地中海加勒比海等地,其中大红鹳分布范围最广泛。红鹳属大多生活在有温暖海岸的地区,其栖息地水域的碱性较强或盐度较高。其社会性较强,多成群觅食、筑巢、迁徙,大多数时间其会采取单脚站立的姿势。红鹳属动物鸟喙顶部的缝隙和喙内的片状结构可过滤水和泥浆中的生物,主要食物为淤泥中常见的生物,如藻类硅藻甲壳亚门昆虫幼虫软体动物门等。
红鹳属动物均为大型涉禽,体长79-150厘米,体重1.9-4.1千克,翼长127-170厘米,体形纤细,颈和腿较长,嘴弯曲向下。野外识别特征为羽毛颜色,其全身的羽毛主要为粉红色,或白色略带粉红色。红鹳属通常处于其栖息地碱性水生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作用。其羽毛颜色特别,颇具观赏价值,世界多地的动物园都曾引进。此外,红鹳属的鲜肉和鸟卵还可食用。
由于人类采集鸟蛋、工业发展、环境污染等原因,智利红鹳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018年,智利红鹳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物种,其余2种为无危(LC)。2023年,大红鹳被列入中原地区《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为保护大红鹳的种质资源,欧洲将其列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伯尔尼公约》等条约,同时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命名
红鹳属也被称为火烈鸟属,在动物界有“礼仪小姐”的美称。关于火烈鸟名称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由于火烈鸟群体飞行时,玫瑰色的羽毛与阳光相辉映,有如晚霞,在鸟群转移方向时,好像一片烈焰在天际中扩展延伸,因此得名火烈鸟;另一种说法是由于火烈鸟在恋爱期间由粉白色变为火红色,故称火烈鸟。
化石起源
有关红鹳属的起源尚无定论,已知最古老的原始红鹳化石可追溯到大约1000万年前,但也有资料显示红鹳属是由3000万年前的鸟类进化而来的,当时许多其他鸟类还未进化。人们普遍认为,红鹳属是在第三纪时期进化成现在的样子的,在瑞典发现的白垩纪似斯堪鸟(Scaniornis)被认为是原始红鹳化石。
分类
历史分类
智利红鹳(Phoenicopterus chilensis)曾被归类为加勒比海红鹳(Phoenicopterus ruber)的一个亚种,但由于体型较小、羽毛颜色较浅,智利红鹳后来被归为一个独立的物种,但也有一些文献将智利红鹳列为安第斯红鹳(Phoenicoparrus andinus)的一个亚种。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oseus)也曾被归类为加勒比海红鹳的亚种,但这一分类未得到充分认可。
下级分类
截止2024年5月,据《生物物种名录(COL)》统计,红鹳属下共有3个物种,分别为智利红鹳、大红鹳、加勒比海红鹳。中国有记录的红鹳属动物仅大红鹳。
形态特征
红鹳属动物均为大型涉禽,体形纤细,颈和腿较长,嘴弯曲向下。野外识别特征为羽毛颜色,其全身的羽毛主要为粉红色,或白色略带粉红色。智利红鹳和大红鹳形态较为相似,二者的主要区别在腿部颜色上,智利红鹳的腿部为青灰色至浅蓝色,而大红鹳的腿部则为粉红色。3个红鹳属动物的具体形态特征如下:
分布栖息
除了南极洲澳大利亚,红鹳属动物遍布各大洲,包括非洲、亚洲、美洲,以及地中海加勒比海等地,其中大红鹳分布范围最广泛。红鹳属大多生活在有温暖海岸栖息地的地区,其栖息地水域的碱性较强或盐度较高,具体分布与栖息环境如下:
生活习性
群居行为
红鹳属是一种社会性鸟类,多成群觅食、筑巢、迁徙,这是因为其需要长时间在水面上低头弯腰觅食,不能及时发现天敌,需要通过其他成员提醒来保护自己。其中大红鹳单个种群数量多达数千只,智利红鹳单个种群数量从几只到几万只不等。在交配季节,红鹳属会不断迁徙,以寻找资源充足的地方作为栖息地,进而维持整个鸟群的生存。它们经常把头靠在身体上,以缓解因脖子太长导致的肌肉疲劳,当其将脖子伸直就代表这只红鹳正在向其他成员发出信号。在休息时,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都会引起鸟群中其他成员的反应。此外,把头放在左边的红鹳更容易与其他成员发生攻击性争吵,这可能是在鸟群中建立社会等级制度的一种方法,也可能是成员之间争夺统治权的一种手段。
大红鹳种群会将早成雏集中在一起照顾,因为如果单独照顾的话,没有雏鸟的成年大红鹳会对雏鸟怀有敌意,但如果一起照顾就不会对其他雏鸟产生敌意。没有证据表明大红鹳有特定的社会结构,但是它们也会与其他鸟群交配。由于大红鹳是底层觅食者,因此多在低水位中寻找合适的觅食环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大红鹳偶尔会与小红鹳(Phoeniconaias minor)成群。
日常活动
红鹳属最独特的行为就是喜欢单腿站立,其经常采取的姿势是用一条长腿站立,另一条长腿屈膝,膝盖偏离身体,脚收在下面。它们似乎并不偏好用哪条腿站立,且经常会换腿。对于这种奇怪的行为,人们提出了很多猜想,有些人认为这样可以让它们站得更稳。红鹳属动物在水中时的大多数时间都会采取单脚站立的姿势,这可能是因为其在水中的时间很长,单脚站立可以更好地保存体温(每次只需将一只脚浸入水中,另一只脚就可以藏在身体下面取暖)。此外,这种姿势还可以减少身体在同一时间浸泡在水下的面积,从而有助于减少寄生昆虫的数量。
红鹳属在飞行时脖子会完全伸直,双脚直接放在身后。与大型鸟类一样,红鹳属的飞行是从奔跑开始的,以便在翅膀上产生升力,其飞行距离可达数百英里,它们会像大雁一样排成队成群飞行,并在飞行时会发出响亮的鸣叫声。红鹳属可以从水上或陆地起飞,也可以在陆地或水上降落。虽然它们可以飞行数百英里,但其日常活动范围较为有限,往往都会留在适合觅食和筑巢的地区,只有当鸟群无法忍受某种条件时才会离开,其迁徙的原因包括食物来源枯竭、捕食者到来或人类的干扰。智利红鹳昼伏夜出,白天其会出现在湖泊、河流的边界,夜晚它们会栖息在草丛中。
清洁行为
红鹳属动物非常注意保护自己的羽毛,其每天会花一定的时间梳理羽毛,以保持羽毛洁净,防止细菌和寄生昆虫的侵蚀。如在野外环境下,智利红鹳一天中约有15%-30%的时间都在梳理毛发。红鹳属经常在休息间隙,用嘴啄自己身上的羽毛,或扇动双翅,有时也蹲下或直接漫在浅水中清理羽毛。此外,智利红鹳在休息时会面朝风的方向,以防止雨水打湿羽毛。
领地意识
红鹳属虽然是群居动物,但在觅食时其都有强烈的领地意识。一只红鹳占据一块领地,并且不允许其他成员靠近。如果其他成员靠得太近,被冒犯的红鹳就会做出威胁的举动,警告入侵者离开。通常,红鹳属动物会充分伸长脖子,张开翅膀,抖动羽毛,以显示自己的体型。如果对方不听警告,它们就会互相咬对方的嘴,这就是所谓的 “喙剑”。在保护早成雏和进行交配仪式时,鸟群中的其他成员也会使用这种攻击手段。
红鹳属种群会建立独特的区域,让成员们自由交流,如饮水区。在红鹳属滤食的高盐度河口,盐的摄入量相当高,其需要在附近找到淡水源,与觅食时的保卫领地不同,饮水区的行为要放松很多。这里也是红鹳属交配仪式开始的地方,因为鸟群成员之间的距离很近,一旦交配开始,这一片区域就会被指定为筑巢区,大多数成员都会在距离彼此很近的地方筑巢和产卵。
交流行为
红鹳属动物在飞行时会大声鸣叫,沟通方式类似鸿雁,但声音更低沉。觅食时,它们会用低沉、类似鹅的“嘎嘎声”交流。在求偶时,其会向异性做出夸张的伸展动作,这种活动能刺激红鹳群的荷尔蒙分泌,从而促进繁殖。父母可通过早成雏的叫声,来确定雏鸟所在的位置。红鹳属拥有良好的听觉,但嗅觉较差。
觅食行为
红鹳属动物鸟喙顶部的缝隙和喙内的片状结构可过滤水和泥浆中的生物,由于其特殊的喙部形状,红鹳属动物觅食时需弯曲身体,左右摆动头部,以贴近水面获取食物,其喙在水中翻转,水和藻类被活塞似的舌头吸入,然后舌头将水排出,最后成功进食,这种动作每秒大约发生3-4次。红鹳属会过滤淤泥中的食物,因此它们往往会捕食淤泥中常见的生物,如藻类、硅藻、甲壳亚门、昆虫幼虫和软体动物,其食用的甲壳类动物有助于保持羽毛的粉红色。这类食物含有类胡萝卜素化合物,该物质会融入红鹳属动物的羽毛和腿部周围的皮肤中,如果红鹳得不到这种营养物质,就会变得苍白,如饲养在动物园里的红鹳属动物如果不补充这类营养,其体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褪去。此外,智利红鹳还会在海岸线附近的浅水区或泥滩上觅食,有时像鸭子一样通过游泳或上浮来获取食物。其舌头很大,无法吞下大块食物,每天可吃掉体重10%的微小颗粒。
天敌
红鹳属的天敌很少,这主要是因为它们选择的栖息地为高盐度河口的碱性水域,这里不利于其他物种栖息,很少有大型生物,且红鹳属的栖息地大多位于岛屿,或其他只有飞行才能到达的区域。由于体型庞大,成年红鹳属动物几乎不会面临被捕食的风险,但鸟卵早成雏却易被捕食,如秃鹳鸥科动物就会捕食大红鹳的雏鸟和鸟蛋。有时成鸟也会被捕食,这是因为其脚周围积聚大量的碳酸钠,腿部行动受阻。
生长繁殖
繁殖策略
红鹳属动物均为一夫一妻制,在孵化和哺育雏鸟期间会待在一起,交配双方通常会在一起生活多年,只有在另一方死亡后才会选择新的配偶。其生产繁殖都是在大群体中进行的,至少需要15-18只红鹳属动物才能成功交配。红鹳属动物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一年中任何时候都有雏鸟出生,但红鹳鸟群通常会在雨季过后的温暖季节开始繁殖,多为春末夏初,这主要是受到食物供应的影响。
智利红鹳的交配时间通常为6岁,有些智利红鹤每年仅繁殖一次,也有每年繁殖两次的,其交配次数并不固定,主要取决于降雨量和可获得的食物数量。因此,有些年份智利红鹳并不繁殖,如阿根廷奇基塔湖(Mar Chiquita)的智利红鹳26年间只繁殖了9次。大红鹳的性成熟年龄为5-6岁,通常一年繁殖不超过一次。雌性加勒比海红鹳的性成熟年龄为3岁,雄性为3-5岁。
交配
当红鹳属鸟群找到合适的地点后,成鸟会聚集在饮水区附近,开始展示自己的体型和颜色。它们会拉长脖子、伸展翅膀,并用嘴和翅膀触碰附近的个体。红鹳属在交配前会举行交配仪式,首先,其会一边大声鸣叫,一边伸出头部快速摆动;接下来会展示粉红色的羽毛,然后再折叠翅膀;最后,向后伸展翅膀和身体一侧的一条腿,同时头部向下倾斜。整个仪式只需几秒钟,在开始交配前会不断重复。雌鸟找到合适的配偶后,会远离主群,雄鸟也会跟着它。在准备好交配时,雌鸟会把头低到接近水面的位置,同时移动到更深的水域,并张开翅膀向雄鸟发出信号;雄鸟会将脖子向后倒,头靠在背上。在双方准备好后,即可开始交配。
智利红鹳的交配通常发生在秘鲁中部和南部、智利、玻利维亚巴拉圭和巴西的高原水域。在阿根廷,它们在山区繁殖,其交配仪式通常由雄性发起,与雌性相比,雄性的表演更为激烈和持久,与日常的身体活动不同的是,交配仪式的动作会更加僵硬。此外,良好的羽毛颜色对交配非常重要,如果智利红鹳的羽毛未呈现出适当的粉红色,它们就无法成功交配。
筑巢育雏
红鹳属的交配与筑巢是同步进行的,雄鸟和雌鸟会用泥土和石头建造一个锥形的巢丘。雌鸟产下与鹅蛋大小类似的白色鸟卵后,雄、雌鸟会共同孵化26-31天。红鹳属的窝通常只有1个蛋,只有不到1%的鸟窝有2个蛋。早成雏刚孵化时有厚厚的绒毛,其最初几天会留在巢中。5-8天后,雏鸟被迁入多达3000只雏鸟的大型育雏室。7-10天后,雏鸟开始在水中表现出典型的觅食动作,并能快速奔跑,但依然需要依靠父母喂养,父母可通过雏鸟的叫声辨认出自己的后代。雏鸟刚来到育雏室时,会有父亲或母亲帮助它适应新环境,不让其他鸟类靠近。
父母会为雏鸟提供一种名为“嗉囊乳”的营养物质,这是父母口腔囊的营养分泌物,成分与人类的乳汁相似,且由于父母的食物中含有类胡萝卜素,红鹳属的嗉囊乳汁通常呈红色,这种色素最终会融入雏鸟的羽毛中。所有成年红鹳属动物都能分泌“嗉囊乳”,但它们只会喂养自己的早成雏。如果父母无法识别出自己的雏鸟,其他成鸟也不会喂养它,结果只有死亡。父母的喂养一直持续到雏鸟出壳后65-70天。此时,雏鸟的喙变得像钩状,这使得其可以独立觅食,并且此时其也具备了飞行能力。在此后的2-3年里,雏鸟的灰色羽毛逐渐变为粉红色羽毛,这代表其已经可以繁殖了。
寿命
在野外,智利红鹳的平均寿命为50岁,人工饲养的智利红鹳平均寿命约为40岁,最长可达44岁。由于几乎没有天敌,大红鹳人工饲养和野外的平均寿命为20-30年,野外寿命上限为50年,人工饲养寿命上限为60年。据报道,动物园中最长寿的大红鹳至少活了84岁。加勒比海红鹳在野外的平均寿命为25岁,最长可达44岁,人工饲养条件下平均寿命为30岁,世界上最年长的加勒比海红鹳已超过75岁。
人工饲养
饲养环境
红鹳属是一种群居动物,生性胆怯,警惕性很高,喜欢在浅水中生活,其觅食、休息、活动、繁殖几乎都在浅水中进行,虽然有时也在湖中岛或岸边活动,但很少涉足深水区,也极少深入不熟悉的陆地上。因此在人工散养条件下,应为其提供一个浅水区城广阔、安静的饲养环境,人工窝巢也要集中在一个区域,尽量避免串笼,同时其也不适宜与其它动物混养。
喂食
在散养条件下,需投喂品种多样、营养全面的流质饲料,如由大米粥、熟鸭蛋碎、虾干、鱼茸、窝头、红萝卜浆、全价颗粒料、禽用维生素等混合而成的流质饲料,在投喂期间,红鹳属会集体进食,常常会见到多只红鹳围在饲料盆周围一起采食。
养护管理
每年5-10月上旬,可将红鹳属动物放到外场地活动嬉戏,10月根据温度变化逐渐转成室内圈养。冬季室内主要靠采暖散热器供暖,保证室内温度达到22℃,同时加开换气扇,保证室内通风良好。在红鹳属繁殖期来临前,需要增加饲料量,补充复合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D和钙。还需提前进行人工筑巢,以便刺激更多红鹳属动物发情。人工巢需建在水渠附近,尽量保持巢区湿润。繁殖期间要保持环境安静,以免红鹳属受到惊吓。
疾病预防
红鹳属的常见疾病为脚掌脚蹼干裂、大肠杆菌病、念珠菌病等。在每年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干燥等问题,红鹳属会出现腿部皮肤、脚蹼裂现象,严重时还会出血。可将凡士林红霉素眼膏混合后涂抹在清洁后的患处进行保湿,干裂较为严重时可先用过氧化氢消毒冲洗患处,再用橡皮生肌音、苄青霉素干粉和凡士林混合后涂抹并及时包扎。预防大肠杆菌病、念珠菌病等疾病需加强通风、定期消毒、保持饮水的洁净。此外,还可在春秋两季对红鹳属进行驱虫或注射疫苗。
物种保护
保护现状
北半球大红鹳通常每年有规律地南北迁徙,且分布区高度分散;而在地中海、非洲、伊朗以及印度西北部,其种群主要是留鸟。截止2017年,大红鹳的野生种群相对较多,其非洲种群中有14.5万-28.7万只,地中海种群16.0万-22.5万只,亚洲西南部种群24.0万只。根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记载,大红鹳在中国仅在新疆地区有旅鸟和迷鸟记录,总体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且具据国际鸟盟2015年的统计数据,该物种在欧洲的种群数量处于增加状态。
20世纪70年代中期,智利红鹳种群数量约为50万只,2010年调查发现,该物种的种群数目约为28.3万,且由于人类采卵、狩猎和栖息地退化等原因,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加勒比海红鹳的分布范围极广,2019年该物种的估计种群数量在22万-31万之间,大致有15-20.5万个成熟个体,种群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致危因素
自人类进入南美洲以来,智利红鹳的鸟卵被大量采集,玻利维亚的部分智利红鹳种群甚至因此濒临灭绝。阿根廷奇基塔湖是智利红鹳最重要的繁殖地之一,当地采矿业的发展导致其栖息地大面积改变,种群数量因此下降。此外,该物种还会受到人类狩猎和旅游业的影响。
大红鹳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包括钠盐开采产生的废水、污水污染和工业重金属废水等,其中采矿产生的纯碱在水域中大量积累,会导致大红鹳腿周围堆积碳酸钠,这使其无法自由移动,最终饿死或成为捕食者的目标。如果大红鹳的繁殖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如游客、低空飞行的飞机等),或者繁殖地周围的水位降低(这会导致狐属野狗等地面捕食者更容易接近大红鹳),该物种的繁殖成功率会显著下降。且湖泊水位降低还会导致湖水盐度过高,从而影响大红鹳的食物来源。此外,人类捕杀也会影响大红鹳的繁殖。如在埃及,大量成鸟被猎人射杀,或捕捉到市场上出售。
保护级别
2018年,智利红鹳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物种,其余两种为无危(LC)。
2023年,大红鹳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2023年,大红鹳被列入中原地区《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保护措施
为保护大红鹳的种质资源,欧洲将其列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伯尔尼公约》等条约中,以便跨境保护迁徙的野生种群。此外,大红鹳所在栖息地的政府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如塞浦路斯的一个盐湖中受到铅弹污染的沙子被大面积清除,大大减少了大红鹳的死亡数量。法国西班牙的大红鹳繁殖地应用科学的管理技术解决水土流失和合适筑巢岛屿缺乏的问题,这促进了大红鹳的种群繁殖。1978年,国际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协会成立火烈鸟专家组,旨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火烈鸟的研究、保护和教育。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红鹳属动物通常处于其栖息地碱性水生系统食物链的顶端,以无脊椎动物、藻类等为食,这有助于调节碱性湖泊中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作用。红鹳属在浅水中觅食时,经常用脚将生物从底部搅拌到水中,这种活动可能有助于水体中氧气有机化合物的充分混合,避免水中其他生物出现缺氧的状况。此外,大红鹳还是各种咀嚼虱的宿主,如幽灵螳螂疣头虱(Colpocephalum heterosoma)、雌性疣头虱(Triniton femoratum)、凤蝶科虱(Anaticola phoenocopteri)、蟒虱(Anatoecus pygaaspis)等。
经济价值
红鹳属动物具有粉红色的羽毛,且常成群活动,颇具观赏价值,世界多地的动物园都曾引进。红鹳属的鲜肉和鸟卵均可食用,在某些地区,当地人偶尔会猎杀红鹳属动物作为食物,如在中东北非的市场上就有大红鹳的鸟蛋出售。由于红鹳属的粉色羽毛在离开动物身体后,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为白色,因此其独特的羽毛并未形成贸易。
参考资料
Phoenicopterus Linnaeus, 1758.catalogue of life.2024-05-10
Phoenicopterus chilensis.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5-10
红鹳属.CITES.2024-05-29
红鹳属.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5-29
Phoenicopterus roseus.ADW.2024-05-10
Phoenicopterus ruber.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5-10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IUCN.2024-05-10
Greater Flamingo.The Red List Partnership.2024-05-10
目录
概述
命名
化石起源
分类
历史分类
下级分类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生活习性
群居行为
日常活动
清洁行为
领地意识
交流行为
觅食行为
天敌
生长繁殖
繁殖策略
交配
筑巢育雏
寿命
人工饲养
饲养环境
喂食
养护管理
疾病预防
物种保护
保护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级别
保护措施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经济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