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长20~25mm,翅展49~68mm。头红棕色,颈板、前胸背面灰黄色,翅基片灰褐色内衬红棕色边,腹背橙黄色或褐黄色,每节两侧各具一黑点,雄蛾腹末第2、3节后缘各具黑褐色横线1条,雌蛾腹末至第2节黑褐色;
前翅浅黄色,前缘下翅脉上、中室内具暗灰色细纹。卵粉绿色,半圆形,后变白色,近孵化时变为黑色。
末龄幼虫体长60mm左右,头红褐色,体黄绿色,亚腹线为不连续的黑褐色条斑,气门线色浅淡,气门筛黄色,围气门片黑色,体上具污黄色毛;
胸足黄绿色,端部褐绿色;腹足与体色相近,端部白色。
1年生1代,以蛹在土下6.5~10cm处越冬,翌年6月下旬~7月中旬羽化为成虫。成虫白天隐蔽,夜间活动,交配后把卵产在高粱、玉米等叶片背面主 脉附近,每雌产卵80~410粒,卵期约5天,幼虫期30天左右,共6龄,8月中、下旬以末龄幼虫在土中吐丝粘结土粒作茧化蛹越冬。该虫喜湿怕旱,7月份气温偏低,湿度大易发生。
(2)必要时喷撤1.5%
甲基对硫磷粉剂,每667平方米2kg,或喷洒2.5%
溴氰菊酯乳油20~30ml,对水100L。使用药量不能再提高,以免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