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40年5月7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
国际欧亚科学院(IEAS)院士。
人物经历
1964年北京大学毕业,1968年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97年任(澳)
新南威尔士大学Mason教座教授。
1999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IEAS)院士。
1985-99年任任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中小尺度
动力学及灾害气象研究部主任,
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执行主任,
中国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
世界气象组织常设国际气候论坛(CTWF)秘书长,
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南方科技促进持续发展委员会”(COMSATS)协调委员会中方委员。
现任,“中美(OU/USA—CAS/CHINA)灾害天气气候研究计划”联合科学委员会中方共同主席,
中国气象局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沙尘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市气象研究所顾问,武汉暴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委员。
此外,还任“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杂志责任编委,“
大气科学”杂志常务编委,“
气候与环境研究”杂志副主编。
主要贡献
科研成果
(1)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
(2)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的数值预报及其应用;
(4)亚澳季风区环流的多尺度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完成专著(合作)两部。
书籍著作
1、 1998年夏季中国暴雨的成因、机理和预报研究(专著,合作者,
气象出版社,2001)。
2、
三峡大坝大江截流时期
降水短期数值预报的应用研究("东亚季风与中国暴雨",气象出版社,1998)。
3、台湾地区中尺度试验(TAMEX)期间梅雨锋与对流云团的研究(
大气科学,1993)。
4、华南暴雨试验(HUAMEX)期间
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研究(HUAMEX
专集,气象出版社,2001)。
5、用十层准
约瑟夫·拉格朗日有限区域模式对高原东侧锋生过程的数值模拟(大气科学,1991)。
6、东亚春季强冷锋结构及其
动力学诊断研究(大气科学,1996)。
7、亚澳季风区暴雨灾害天气系统研究(气候与环境研究,2002)。
8、
澳大利亚季风低压引发破历史记录大暴雨的研究(美国"每月天气评论"杂志,1991)。
9、
南澳大利亚州地区切断低压及其
降水过程的诊断研究(
英国"国际气候杂志",1999)。
10、环境数值预报模式及其应用(德国Springer出版社,英文专著,合作者,2002)。
参加多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任"中澳暴雨联合研究项目"中方首席科学家,是中国-
欧盟"洪水与暴雨",中韩"梅雨与长霉",中泰"季风与暴雨"及中巴"灾害天气"等双边和多边国际联合研究项目,中方主要科学家之一。
期刊论文
1、赵思雄,
周晓平,张可苏,刘苏红,中尺度低压系统形成和维持的数值试验,
大气科学,6卷,2期,1982年,101-117.(中尺度系统结构与演变)
2、赵思雄,
陶祖钰,
孙建华,贝耐芳等,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机理的分析研究(专著),北京:
气象出版社,2004年,1-281.(梅雨锋暴雨)
3、Sixiong Zhao, Naifang Bei, Jianhua Sun, Mesoscale Analysis of Severe Heavy Rainfall in Hong Kong during Pre-Rainy Season in South Chin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4(4), 2007. (华南前汛期暴雨)
4、Sixiong Zhao and Jianhua Sun, Study on Cut-off Low
压强 Systems Causing Flood in North Asia,
气象学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2007, 96(1-2), 159-180. (北方暴雨)
5、Sixiong Zhao and Graham Mills, A Study of A Monsoon Depression Bringing Record Rainfall over Australia. Part Ⅱ Synoptic Diagnostic
描写文, Mon. Wea. Rev. Vol. 119, 1991, 2074-2094.(季风低压)
6、赵思雄,
曾庆存,东亚强
寒潮——冷涌越过赤道并引发
南半球热带气旋和强降水的个例研究,气候与环境研究,10卷,3期,2005年,507-525. (南
北半球相互作用)
获奖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