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人文地理
西藏自治区文联主办的地理刊物
《西藏人文地理》(双月刊)是由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人文地理刊物,是省级期刊。《西藏人文地理》温和表示一种对西藏的基本的善意和热忱。这意味着我们不把西藏自治区当作一个文化异域,把那里民俗、宗教、地理以一种迎合猎奇的方式向读者展示;我们也不持那种凌驾一切之上,仿佛有权解剖一切审视一切的冷冰冰的科学实证姿态;同时我们也不以一种不痛不痒的呆板枯燥方式,中学课堂似地做地理资料和历史和佛教知识的生硬堆砌和灌输。
内容提要
《西藏人文地理》的主要内容是西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概括介绍,同时还有去往西藏各地的旅行路线、注意事项的简明提示,只不过它在形式上借助了藏式文化餐吧——玛吉阿米及其留言簿作为底色背景,汇集了藏族标志性符号为装饰:玛尼石、吉祥符、金铜造像、经板木雕;古典的唐卡壁画,现代的绘画诗作,当然更多的是借助过往客人的信笔“涂鸦”。
西藏人文地理,2007年3月号第二期,双月刊,总第十七期。本书主要内容:雅江县水色、藏式家具、河坡人家、羌塘高原的女儿——格桑玉珠、戈麦高地上记忆的眼睛、泽当:我生命的驿站等。
内容简介
《西藏人文地理(2010年7月号·第4期·总第37期·双月刊)》写的是西藏最高的庄园——日喀则市。日喀则地区拥有杰玛央宗——雅鲁藏布江的源头,拥有萨迦古寺、江孜镇等众多传统文明胜地,拥有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人们的常识体系里,扎什伦布寺因为是班禅驻锡地,一直被认为是后藏历史文化的象征。如今的日喀则,是当之无愧的西藏自治区第二大城市。年楚河谷的历史,堪称整个西藏的历史复杂性的缩影,但由于粮食业这条一直相对明显的线索而稍宜追溯。19世纪中期,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的中亚成为西方力量争夺的地区。同时,它还是前现代时期、欧洲地理大发现”时代来来往往的科考探险者的落脚地。这也是年楚河谷在近代史上最富戏剧性的时代,西方外来者把日喀则市当作青藏高原的大门,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有的试图找到艺术品和手稿,有的则为地球上还有一块未经勘探的土地而兴奋不已。有的则把这里作为一个据点,鹰瞵鹗视,希望在亚洲进一步扩张他们的势力。作为传统的“西藏自治区粮仓”,日喀则的农业区闻名遐迩。处在扎什伦布寺白居寺之间的年楚河谷,历来被认为是后藏精华,不仅是传统的农业发达地区,也是日喀则历史上人才辈出的发育地,在今天,也继续构造着当地现实的主要图景。我们也承继这一线索,对年楚河谷中的农人生活进行访问,这里的粮食生产力继续向世人证明日喀则市土地的生机。
目录
雅江县水色
藏式家具
河坡人家
羌塘高原的女儿——格桑玉珠
戈麦高地上记忆的眼睛
泽当:我生命的驿站
解密雪域风情
西藏自治区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你用怎样的角度去看她,俯视的、仰视的,观光的、猎奇的,时尚的、返璞归真的……西藏总能带给去过、居住过甚至并未去过那里的人们新鲜和兴奋的感觉。本周,西藏再次成为北京市文化圈的热点话题,一本新书和一本刚由《西藏民俗》改刊而来的杂志使大家将关注目光再次投向那里。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神王,是情圣,是诗人。他在人世间仅仅逗留了25年,短暂的逗留,仿佛就为留下这些诗篇。
“玛吉阿米”的名称是从仓氏情诗中借用而来,直译为“未嫁少女”、“未嫁娘”;据说八廓街的黄房子正是诗中这位少女居家之地,或说是仓央嘉措以少年宕桑汪波的名义与情人幽会之处。这幢小楼骄傲地存在并成为某种象征。由于作者特定的身份,所有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所以神王比常人更多地体验到爱别离的人生苦难和求不得、恨不能的无奈。
专家有话
阿来(著名藏族作家)
三四年前,我在西藏自治区友人的陪同下,曾去过拉萨八角街的玛吉阿米酒吧,那儿独特的经营方式,桌上随意涂写的留言簿和那幢黄房子的旧日传奇,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玛吉阿米的留言簿》一书看后内心很有些触动。它应该是西藏旅游文化类图书中的佼佼者,而且,它很可能开启了另一轮西藏图书热的大门。
古老作坊传说悠悠
尼木县最出名的莲花生修行洞也是大译经师白若咱那的修行洞,他因对印度佛教密宗经典的翻译,而在藏传佛教中地位显赫。在这个地方已有了电话,不过佛经还是传统的木刻雕版印刷,继承着古老的佛文化传播之路。
雪拉村的藏纸也就是第三绝。由于采用有毒性的狼毒草根部做原料,雪拉藏纸最大的特点是质地坚韧、耐折叠、耐磨损、不浸墨、不遭虫蛀、无酸性。
在探寻这三样古老手工业的同时,我们几乎探访了所有尼木县的老人、原住民、手工业者。“文化版图”这个栏目强调的是对广大藏区不同地域“人文地理”的深度考察及细致描述。
对“尼木三绝”的走访是《西藏人文地理》创刊号的主打专题,希望能够深度挖掘、系统整理西藏的人文地理资源。
国内杂志出现奢侈品
张先生(海外杂志收藏家)
99元的定价让我直接就把它列为了奢侈品。国内杂志已经出现了好几本定价高、为特定人群设计的杂志,可以说是文化消费领域的奢侈品。但是如果《西藏人文地理》不是为这些高收入奢侈阶层定制,而是给西藏爱好者和大众的话,我认为定位不准。因为对西藏旅游爱好者来说,有点贵。他们恐怕可能更多地选择身体力行,在行走中感受一切。关键词三:乌金贝隆
寻找之旅
温普林(《西藏人文地理》杂志总经理)
无论是中西方,都拥有自己心底的理想国度,无论是乌托邦还是幻想之城。而上世纪50年代,在藏北那曲市,一个骑着野山羊的小活佛,宣称自己能引领人们进入莲花生大师所预言的理想国——乌金贝隆。于是,在这位被人们尊称为山羊喇嘛的带领下,先后有几个部落穿越了羌塘草原,经过阿里,顺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直至新疆的巴音布鲁克草原。这几大部落公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叫札那仓巴,是声闻阿里的大修行者。一路上依赖他的智慧和神通,多次拯救了陷于绝境的队伍。他们历尽艰辛,万里长征之后又发生了许多出人意料的故事。“文革”时期,山羊喇嘛变成了女人,而后在80年代初,全体藏族迁民又在一位康巴女人冈措卓玛的带动下,重返西藏自治区
今天,札那仓巴的长孙,同时也是冈措卓玛外孙的阿里活佛日桑多吉将引领我们重踏寻找乌金贝隆之路。我们将拜见当年的山羊喇嘛以及众多当年的故事中人,除去领略此行万里疆域绮丽多变的自然魅力之外,我们的精神也会得到提升。乌金贝隆之旅也会启迪我们思考:为什么人类会不断地为寻求理想而出走,最后又因为无法排解的乡愁而回归。
除了在《西藏人文地理》杂志内附赠的《寻找乌金贝隆》的纪录片DVD,《西藏人文地理》俱乐部将于8月底组织这样的大型活动。他们计划8月21日从北京市出发前往拉萨市,然后沿着拉萨——纳木错——班戈县——尼玛——盐湖——狮泉河——札达县——古格——札达普日——塔钦——日土——三十里营房——民丰——库尔勒——巴仑台——巴音布鲁克——乌鲁木齐市的路程进行穿越活动。整个行程从8月21日开始到9月10日结束。
多媒体打造身边的西藏自治区人文
欧阳旭(西藏圣地股份公司董事长)
杂志的创刊只是我们打造的西藏人文地理工程的第一步。我们将系统发掘西藏独特的人文地理资源,以产业化方式创造多媒体化的系列文化产品。我们会逐渐建立7个系统。首先就是《西藏人文地理》杂志,还有西藏人文网络、西藏人文书系、影视系统其中包括纪录片和电影、电视、音乐系统以及展演,并且成立西藏人文地理俱乐部。我们希望以文化消费的方式,实现西藏文化的导引和传播。
新版图书信息
凡曾经由“北路”去过阿里的人们,应当还记得窗外掠过的那些蓝色的咸水湖和白色的盐湖,以及车前那望不到头、数不清道的条条西行之路,只是他们大多未曾想到过,这也是一条青藏高原的“岩画之路”。
岩画于西藏自治区而言,主要是“内蒙古高原”的古文化遗存,它们大部分地处北纬30~35度之间。绝大部分岩画点皆处于4000米至5000米之间的高度。那几乎全是高海拔的湖滨平原和山间宽谷荒漠,是西藏传统意义上的“纯牧区”。
48岩画的类型与部族的迁徙
不同的风格类型可能是由于历史时段的不同;也可能因不同区域的部落活动所致。其实,正是这些“不同”,才成为我们了解认识西藏岩画发展脉络的重要依据,不同的风格类型,展示的是早期活跃于羌塘高原上的那些族群的迁徙及社会生活的变迁。
西藏自治区的石构遗迹与岩画
此次发现的岩画地点中,有两处附近有石构遗迹,一处附近有墓葬,革吉县雄巴乡阿果岩画地点的附近就发现有石构遗迹,日土县诺布错南岸岩画点的西侧2公里也发现了墓葬群,这恐怕不是用“巧合”可以解释的。特别重要的是,第一次在岩画中发现有与石构遗迹石片图案相似的画面,直接将两者不同类型的古代遗迹联系了起来。
古丝绸之路上的留言簿
——喀喇昆仑公路上的岩画和岩刻
在每年秋季的徒步探险旅行季节结束之后,阿桑会先行为这些考古队去探路,在方圆2DC公里内的高山与河谷中跋涉,向农民和牧羊人打听附近是否有在石头上的画和看不懂的奇怪文字。古丝绸之路上的岩画和岩刻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一个很大的范围内都有发现,特别是沿着今天的喀喇昆仑公路,罕萨,吉尔吉特、雅格洛特、高尔、吉拉斯、欧希巴特,托尔和夏提亚尔,甚至远离喀喇昆仑公路的斯卡杜、希格尔、兴都库什山脉的亚辛。其中最为集中的是夏提亚尔一吉拉斯-拉其奥特桥之间。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提要
内容简介
目录
解密雪域风情
专家有话
新版图书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