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亚
纳西族乡位于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南边缘,南与云南省丽江市宁彝族自治县隔金沙江、
水洛河相望,西与云南省
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山水相连,西北与
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接壤,区域面积590.41平方千米,是四川省唯一一个纳西族自治乡。俄亚大村是四川木里县俄亚乡政府所在地,当地人通常叫它大村。截至2019年末,该乡户籍人口为6058人,下辖6个行政村,包括俄亚大村大队、苏达大队、立碧大队、俄碧大队、卡瓦大队、鲁司大队,共28个自然村。
该乡成立于1953年10月,原名俄亚乡。1972年10月整建社后,改建为俄亚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乡的建制。1984年11月,经
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为俄亚纳西族乡。
俄亚人民以农业为主,家畜饲养为辅,养有黄牛、马、骡、猪、山羊、鸡等。农业生产全为牛耕,由于交通、气候、水利、土质等因素的限制,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很低。这里的
玉米棒采用撒科的传统种植方式,若老天不下雨,包谷无法薅锄,因此产量通常很低。人们的主食为包谷,间有小麦、
阳芋,米多为红糙米,且只为过节待客之用。经济作物只有大麻、辣椒、茄枣草。蔬菜品种极少,只有蔓善、白菜、蒜等。流经其地界的苏达河、东义河及冲天河两岸出产
沙金。
历史沿革
“俄亚”系
纳西语,意为大岩包(因地方的土官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建在大石之上而得名)。公元1647年前俄亚为
丽江市土司木天王所占据,公元1647年,木天王被
汉族贾卢乍击败,俄亚被中甸头人甲加家占据。公元1674年,
西藏自治区军进中甸,命
木里藏族自治县土司出兵,木里大喇嘛桑布(松典绒布)率兵助战,击败甲加军,因作战有功,西藏
阿旺罗桑嘉措于公元1675年9月颁发文书,将俄亚等5个村赏赐给木里,此后俄亚归木里土司管辖,直到解放前夕。
地理环境
气候特征
境内最高海拔为4418米,最低海拔四川坪子三江口,只有1200米,是木里县海拔最低处,全乡
平均海拔约2200米。较大的河流有东义河、龙达河、冲天河、抓子河、
金沙江。境内立体气候分布显著,高山气候寒冷,以饲养
野牦牛为主。居民区分布在二半山和矮山河谷地带。沿金沙江和
水洛河一带属
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5.5℃。无霜期约260天,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
自然资源
全乡耕地面积8466亩,人均1.5亩,其中水稻313亩。森林面积为20163公顷,属金沙江¬——冲天河沿岸防护林和用材林区的组成部分,林区资源丰富。农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
大麦、
阳芋等为主;经济作物有海椒、南瓜等;经济林木以
柑橘属、
花椒、核桃等为主,畜牧业较发达。
俄亚纳西族乡境内有丰富的资源。
一、丰富的水能资源,其中,冲天河、龙达河、东义河,水电开发前景好、潜力大;
二、境内草地面积9318公顷,特别是地处高山的龙达河和东义河沿岸的天然草场和矮山的卡瓦、立碧、苏达、鲁司村水草丰茂,草域宽广,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
三、矿产资源:如黄金、银等,尤以黄金闻名国内外。其中,东义河、抓子河、龙达河、冲天河黄金储藏量极为丰富。著名的龙达金矿,早在清未就已开采,民国时期云南王龙云和四川军阀刘文辉的二十四军相继开采,期间曾数次发生撵矿事件,造成数以千计的人员伤亡。
行政区划
建县前,俄亚属木里大寺衙门管辖,有百姓309户,佃客37户,木里土司委派当地头目作地方官,称“木官”(世袭),并授予姑擦职位。木里大寺衙门另派一名官人驻该地与木官共同管理地方事务。1953年10月划乡建政时,划设俄亚纳西族乡,隶属第一区。初建乡时全乡辖5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共388户2660人。1972年10月整建社后,改建为俄亚人民公社,共辖6个大队19个生产队。1983年恢复乡的建制,全乡辖6个村28个村民小组。1984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俄亚纳西族乡。乡政府驻俄亚大村,海拔1980米,距县城300佘公里。
俄亚纳西族乡现有医院1所,医生4名,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来抓,加大重点疫病的防治,乡医院每年收治病人均约1200人次,建立村级合作医疗站4个,大力做好药品管理和监督,初步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治病难的现象。
人口民族
2006年全乡辖6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50个自然村,总面积587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
纳西族,
藏族、
汉族、
白族等四种民族,共951户,总人口5850人。其中,纳西族人口3632人,占总人口的62%;藏族人口1396人,占总人口的23.9%;汉族人口813人,占总人口的13.9%;白族人口5人,占总人口的0.1%、
彝族人口4人,占总人口的0.1%。农村住户873户,农业人口5694人,占总人口的97%。
经济
俄亚纳西族乡以农业为主,2006年全乡农业产值1348万元,比1990年增长60%,农民人均纯收入1642元,比1990年增长16%。粮食总产2564吨,比1990年增长35%,人均粮食450公斤,比1990年增长25%,其中,玉米种植面积60826亩,总产量1108吨。而杂交玉米种植面积4420亩,产量1100吨,玉米杂交良种推广名列全县第一,自全面推广杂交玉米以来,平均每亩比推广前增98公斤。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实施人草畜三配套的措施,积极发展畜牧业,2006年全乡大牲畜存栏达35227头(只)比1990年减少10%,人均达6.2头(只)。2006年肉类总产量586吨,人均达102公斤。人均畜业收入200元。
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截止2006年全乡共退耕还林4500亩,完成荒山造林5000亩,维护了生态平衡,防止了水土流失。随着全乡经果业的发展,全乡群众种树积极性高,2006年,核桃产量达75吨,比1990年增20%,花椒44吨,比1990年增9%,各类水果达124吨,比1990年增27%,农牧民人均从林业中增收120元。
俄亚纳西族乡目前是全县不通公路乡之一,境内物资运输大多靠人背马驮,各村组之间有驿道相通。由于居住分散,地处山区,马帮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全乡的主要生活用品、农用物资以及农牧民生产的农副产品,都分别在邻界的
云南省永宁镇、
丽江市、
香格里拉市、
稻城县购卖和销售。
文化
东巴文化和纳西民俗成为中外众多文化名人及东巴文化爱好者向往之地。
纳西族有自己的文字,是表象的象形文,叫“东巴文”。
东巴舞别具特色,多在祭祀、丧葬和其他宗教活动时由东巴①集体表演,宗教色彩甚浓。纳西族男女均喜欢喝
黄米酒、喝酥油茶。吃饭时,全家围坐在火塘周围由主妇给每人分一份饭食,在火塘周围食用。过年前做猪膘、煮黄酒也是纳西族的传统。纳西族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或一妻多夫制,随着《婚姻法》的宣传贯彻,一妻多夫制的现象逐年减少。这些古老原始的习俗形成了俄亚纳西族乡独特的人文景观,这些是纳西文化研究者最好的研究课题。2006年俄亚纳西族习俗被
凉山彝族自治州评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
基础设施
1999年俄亚纳西族乡只有
小水电站1个,装机容量55千瓦,1991年至1999年除大村外,全乡新建微型电站90座,水电覆盖2个村8个组满足了930余人生活用电。2000年至2006年新建农村微型电站91座,水电覆盖了3个村12个组,满足了1092余人生活用电。至2006年全乡农村微型电站182座,除立碧村的四川坪子组、卡瓦村的纳俄组、哈地组未通电外,水电覆盖全乡6个村25个组,基本满足了3422余人生活用电。
乡党委、政府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把它放在重要地位,1991年—2006年完成了立碧村抓子组150亩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境内“三面光”工程有俄碧大堰、鲁司大堰、拉罗大堰,全长20公里,水塘4个,完成维修大堰2公里,现在可灌面积4010亩,同时解决了5000人30000余头牲畜饮水问题。
文化教育
2006年,俄亚纳西族乡有中心校1所,村小12所,有教师36名,28个教学班和1个初中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群众送子上学的积极性高。2006年有在校生650名,入学率达90.7%,巩固率100%;辍学率为0,毕业率100%。自1990年以来,共改造学校危房10所(村小),全乡青壮年脱盲率85%。脱盲人员巩固率90%。
基层组织
乡党委、政府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大力开展“双增”项目,努力争实现“双增”目标,并以稳定土地承包为核心积极倡导科技兴农,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玉米良种推广率达90%。2006年全乡调运良种达20吨。2003年建立了俄亚纳西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全面开展“三农”服务工作,为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
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三为主”,推行“三结合”,大力宣传“一法三规”,深入基层开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村级药具发放人员的培训,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2006年,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30人,少生快富230人,计划生育率95%,节育率9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多次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俄亚纳西族乡地处两省四县相邻地区,地域辽阔,居住分散,地形地貌复杂,加之地处河谷地带、气候干燥,又有丰富的矿藏,因而来流动人员多,森林防火难度大。乡党委、政府把护林防火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努力作好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六长”责任制,建立巡山制度,实现了20年无
森林火灾的好成绩,有效地保护了本地区的
森林资源。
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
地方武装、团委、妇联的作用,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努力把全乡公民培养成为“四有”
社会主义劳动者。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全乡自1990年来,基本上杜绝了计划外超生和多胎生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境内民族团结、和谐相处、尊老爱幼蔚然成风。
乡村发展
俄亚纳西族乡由于地处木里边缘,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滞后,1990年全乡扶贫建卡户192户,1500人,全乡总户数的24%,占总人口的26%,建卡户中有79户特殊建卡户。1992至1999年,共发放扶贫资金371440元。2001年10月,通过扶贫越温检查验收,越过温饱线为190户、1400人,分别占建卡户总数和建卡人口数的99%和99%。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扶贫攻坚任务。2006年,全乡务工人员达1000人(90%在乡内采金)年人均收入300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俄亚纳西族乡境内自然灾害频繁,其中最为严重的是1998年8月俄碧村俄碧组遭受特大洪灾,冲毁房屋5户,两人死亡,冲走猪40头,羊50只,冲毁经济林木200多株,受灾人口350人。经济损失10万元,灾情发生后,乡政府及时组织工作组深入现场组织群众抗灾,及时救济受灾群众,迅速恢复了生产。因泥石流和洪灾等原因,乡政府和信用社1999年迁至大村杂口组。
2006年,俄亚纳西族乡有农村五保户25户,25人,每人每年由政府补助1200元人民币,享受农村低保378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达100%,2006年乡信用社农户存款余额175万元发放农户小额贷款110万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各种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全乡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6年每百户群众中拥有固定电话12部,手机70部。每百户群众中,有电视机20台。全乡个体商户达35户,个体经济欠发达,基本满足全乡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旅游
大村古寨距今大约有500多年的历史,纳西先民为了守护这块肥沃之地不受外族侵犯把房屋建筑在大村岩石堡周围,经过上百代的努力,至今成为全国保持最壮观的原始古建筑群,为世界民族工作者所注目,素有“纳西古城在云南丽江,纳西古寨在四川木里俄亚”的说法。
纳西族的住房一般为木石结构的土掌房,以
块石砌成,用木柱作支撑;房屋一般为三层,最低一层为畜圈,中间一层为主屋,用木板间隔,铺地板,设火塘卧室、仓库,最高一层为草楼和晒坝;楼层多以粘土铺筑而成,上下楼多用独木做成的梯子。一般是整个村子上百户的住房连成一片,每家每房之间可以畅通,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游人进入古寨,像闯入了世外迷宫,难寻出寨通道。2006年,
俄亚大村古寨为
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闻名中外的长江第一湾“
虎跳峡”就位于四川坪子上游;雪域高原著名旅游景区亚丁同俄亚境内的鲁司村接壤;著名的高原旅游圣地
香格里拉市县与俄亚纳西族乡苏达村山水相连,故俄亚纳西族乡已被划入川、滇、藏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景点之一,是国内外流行的香格里拉“徒步游”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