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膺古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中将
刘古(1897-1966),号邦锐(帮锐),三门县中门乡刘家村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
1966年在台北市病故,享年69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8岁入私塾,民国元年(1912年),经童保暄保送,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学习,并与湖南省同窗何键结成至交。
工作经历
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作战科长等职,后调升驻湖南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联军第十五师少将参谋长,1927年升任第四路军参谋长,兼湖南省盐务稽核处处长。
1933年秋,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接奉蒋介石委任南昌行营总司令部(赣粤闽湘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司令,1934年1月任命刘膺古为西路军参谋长兼任第二纵队司令,辖21军、18军,50师、19师开赴江西萍乡驻防,因不满蒋介石消极抗日政策,于1934年10月呈辞退隐。
1936年2月复出,任湖南保安处处长、湘东警卫司令部司令。同年10月16日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38年1月,刘膺古任军委会直辖兵团第87军军长,率王育瑛第198师、罗树甲第199师2个师,进入大别山前线布防,与李先念部联合抗日。
是年,率部参加武汉会战。1938年6月24日授予中将衔。1939年87军先后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及百师大战作战和鄂西、常德会战等。2月任第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2年4月,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调任中国远征军副司令,刘膺古出任代理总司令职,领上将衔。7月罗卓英回任总司令职,刘回任副总司令职。
1943年参与指挥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
1945年抗战胜利后,调任后方勤务总司令部第二补给区司令。
1947年任武汉行辕参谋长,同年秋当选国民大会代表。
1948年4月兼第十七绥靖区司令,驻湖南常德。8月任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
1949年去台湾。
1952年以中将衔退出军界。
荣誉头衔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1966年在台北市病故,享年69岁。
后世纪念
亭旁中门,四面环山,人称里,岙中一村名刘家,一水南来中门溪横亘村东,岙前有条古道山隍岭。走进村口询问,村民指着前面一座青砖黑瓦的建筑群说:那就是“上将第”——刘膺古将军的故居。上将第在村中无人不晓,因为刘膺古将军在当地很有名,他家的房子占地规模很大,上了年纪的人在当年刘将军回故里时还与他见过面。
上将第整个建筑占地约10亩,由三个院落成“品”字型组成,四周砖石墙围起来,前透院落是刘膺古将军宅第,后两进院落是他两个兄弟的,其中一个院落1966年被火烧,后两进院落有一个高大的马头墙台门出入,台门口上嵌野生灵芝钮,周饰双龙云纹卷草边饰蛇蟠石匾,镌楷书“上将第”,署“中华民国七年冬月,天台许肇梅书”款。(注:许肇梅1880年生,天台县城关人,曾任中央教育部课长,善楷书)门口有灰刻对联,但“文革”期间上联已被敲掉部分并抹涂砺灰,现已看不清了,只留下了下联。故居是民国27年(1938年)冬建的,坐西朝东,20间楼,马鞍墙,整个院落石铺透地,砖木结构,二楼、二披檐,硬山顶,四周通廊,有木栅栏,俗称“跑马楼”,三个楼角都有木梯上下,大门没有正开,在北角侧开门,整体风格没有清代院落梁枋雕刻的繁琐精美,为民国西式廊楼,朴实无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故居作为中门乡人民政府办公大院,上世纪90年代乡政府改建搬迁,现为刘家村老年协会和文化俱乐部场所。这幢名人故居就这样被保存下来,没有破坏也没有改建。
离“上将第”不远,是刘膺古将军于民国30年(1941年)出资5700银元在上一年秋建造的刘氏家庙中创办的三门县私立古华中学旧址,24间西式平房,进去看到东北角一角塌了,再不修恐怕全要倒塌了。当年这所学校创办的初中、高中,造就不少人才。刘将军常年在外,很少回故里,创办学校关心家乡教育,引荐乡人参加抗日,至今为村民乐道。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后世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