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音
口琴是口琴的一种,一般有16到28孔,其中以24孔为国内最常见。
日本复音琴又常见21孔。复音琴孔分为上下两排,一般吹奏时,同一孔中上下两个
簧片同时发声。
由于两个簧片振动频率有细微差别,同时振动会产生物理上叫做“拍”的现象,表现为声音强弱的
周期性变化,也就是所谓的“震音”。国外被称为“
轮指”。
复音口琴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而固定,也不需要复杂的技巧,且复音口琴种类、调性齐全,音色清脆嘹亮,音量大,具有很强的穿透力,适合一些民族风格,是初学者的一个好选择。
演奏
1、低音伴奏:口含七孔,舌盖左边琴格六孔,右唇边一孔吹奏单音,遇到伴奏记号时,将舌头放开一次后迅速盖回原处,发出“锵”声就是伴奏。
2、高音伴奏:口含七孔,舌盖右边琴格六孔,左唇边一孔吹单音,舌头动作与吹普通单音时相同。
3、
和弦奏法:又称空气伴奏。吹奏方法与普通伴奏相同,就是把舌头开放 的时间延长。
4、手震音:左手握琴,双手手心合盖,右手不断扑动,发出“汪汪”声,即手震音。
5、
提琴奏法:嘴唇缩小,口含上格单孔,吹奏时把气压紧,并将
口琴用右手快速前后摇动。
6、
曼陀铃奏法:又称舌震音奏法,口含琴的上面一空,口形呈圆形,舌在唇内左右或上下摆动,发出快速的断音,效果像弹拨乐器的轮指。
7、三度和音:口含三孔舌头不盖即可吹奏。
8、三度提琴奏法:口含琴上面三孔,不盖舌,手的动作与提琴奏法相同。
9、八度和音:口含九孔,舌盖中间五孔,两唇边奏出八度和音。
10、五度和音:口含五孔,舌盖中间三孔,两唇边奏出五度和音。
11、
小军鼓奏法(鼓音):舌尖在上牙根处打滚,奏成连续“得儿”的滚音声。
12、爵士卡尔奏法(哇音):手的动作照手震音,右手一开,奏出”呜哇“声。
13、
琶音:从本音的低八度起,用右手将
口琴迅速向左边推至本音。如在音符上有延长音记号,则口琴推动的速度要慢些,到了本音在用手震音延长。
14、涟音:二度音急速反复。
15、
颤音:(推拉颤音)二度音连续反复,用右手将口琴左右急速推。(吹吸颤音)快速的吹吸造成的颤音,演奏中较常用的是吹吸颤音;推拉颤音只有67676767 这种才可以使用。但是从演奏效果来看,推拉颤音的效果是最理想的。
16、分解和音奏法:巧妙运用三孔,五孔,
八度奏法变化吹出连续不断的华丽的
分解和弦伴奏。由
日本口琴演奏家佐藤秀廊首创。
17、交流分解和音奏法:分解和音奏法传入
中原地区后被中国复音大师王庆隆改良成交流分解和音奏法,是低音分解与高音分解的结合。
18、大小伴奏:又称交响伴奏,吹大伴奏口含七孔同时吹出一个复音,小伴奏时口型立即缩小含至三孔也吹出一个复音,伴奏有“嘭嚓嘭嚓”或“嘭嚓嚓”的效果。
19、咳音:像咳嗽般靠喉部控制
气流通断,达到快速断音的断音方法。
20、
半音奏法:使用两支相差半音的口琴进行吹奏,高半音的琴放上面,吹奏半音时手指配合手腕快速转动吹上琴。
评价
日本的
tombo和
铃木公司等
口琴厂生产的口琴都是这类口琴中的佼佼者。复音口琴国内老牌厂家也较多,起步比较早,且质量稳定、价格适中,贴和中国国情,在国内使用、推广、交流和创作的人群最多,共享资源最为丰富,这点非常方便初学和交流。也是学校或教学单位最为推崇的口琴。从其音色表现来看,复音口琴也更加适合东方人和东方的音乐。另外复音口琴所延伸的重音、
回声、大中音、低音等口琴也是演奏乐曲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这些都要以复音口琴的吹奏为基础。相对于其它
口琴,复音口琴唯一较大的缺点是:
半音表达不便(绝非不能,用两支相差半音的口琴同时演奏即可,如C和#C调同时演奏,但是吹奏比较难)。所以,就初学来说复音口琴是初学的最佳选择。在所有种类的口琴中,就其简便实用而言,复音口琴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如果你就是对
十孔口琴和
半音阶口琴情有独钟,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里说的是方便初学的“简便实用”。
演奏技巧
单音
单音的演奏,即演奏旋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嘴唇缩小,对准一个单孔吹奏。这种方法吹出的音较厚而结实,力度变化明显,音色纯净,在气震音及
滑音等常规技巧的使用上较为方便,所以世界上很多演奏家,尤其是欧美的演奏家大都使用这种方法。
另外还有一种“含多孔”的方法,我国的演奏者把它称为“新式单音奏法”。方法是:将嘴微张开,把
口琴含在嘴边,用舌头堵住左边的大多数孔,右边只留下一个孔吹奏。这种方法吹奏的音较为柔和,吹奏和音较为方便,但声音较为分散,音色变化较少。两种吹奏单音的方法各有优点,演奏者需根据不同的作品正确地使用。
两种单音奏法是为演奏旋律使用的,旋律有两个基本要素:连线(legato)和
断奏(staccato)。由于口琴是呼吸的乐器,一呼一吸,如果控制不当,在演奏连线时会给人造成一种不连的感觉。这是一个常见而又容易被很多演奏者忽略的问题,但如果仔细听或在录音时便会表现得明显。
口琴应如何表现连线?首先应唱谱,按照作品的意境唱连贯,演奏时无论采用吹单音的那种方法,嘴唇都不要离开琴格;另外,如果是一呼一吸的两个音做连线,后一个音应比前一个音稍弱奏,就会给人以连线的感觉。关于断奏,就是把没有连线记号的音断开演奏。如果用缩小嘴唇的方法来演奏断音,就要像管乐器一样“吐音”,即舌头在嘴里做发“吐”音的动作,把音断开。这种方法比较规范,能较好地表现音乐的要求。另外无论吹音或吸音,舌头的动作相同。在连线中有相同音连续重复时,要在气息不停的情况下轻吐断开。如果采用含多孔的方法演奏断音,由于不能借助舌头的动作,只能依靠把气停住来断开那些没有连线的音,相同的音连续
断奏时,有些演奏者还使用“咳音”,这也是一种方法,但应注意不要有太大的
喉咙的杂音。
连线和断奏是旋律表现的两个基本手法,以上只作了简单介绍。在演奏中,我们还应该根据音乐作品的具体要求,仔细地把握、处理。
震音
震音是
口琴演奏的一种基本技巧,分为手震音和气震音两种。通过使用震音,可使音乐更加生动、细致,富于感情色彩。
手震音:手握住琴的底端,合拢,两手掌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一只手均匀地扇动(
半音阶口琴和
十孔口琴通常用左手,复音口琴多用右手),吹奏时产生波纹状的声音。手动作的快慢需根据音乐的具体情况,但一定要有控制,均匀地动作,手臂、腕子要放松。手震音是通过手的一开一闭的边续交替,依靠琴边的"空气震动",所以没有音高的变化。这是
口琴演奏上区别于其它乐器所特有的一种震音方法,常用于演奏柔缓、抒情的乐章,尤其是对长音的演奏起到装饰和美化的作用,如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
G弦上的咏叹调》、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的《
月光》等作品的演奏中,大量使用了手震音。
气震音:依靠气息上的强弱交替而产生,如同管乐上的震音和
提琴上的揉弦,也是口琴演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震音。如果说手震音是通过手的均匀扇动而产生的空气震音,那么气震音则是靠演奏者吹入的
气流的强弱变化而产生的具有音高变化的震音,这便符合人们常规上认为的震音概念。气震音可用吹奏长音来练习。首先把音吹平稳,然后均匀地加力,气息不要间断,这样就产生了上下波动的震音。演奏时,气的位置要靠下,采用腹部吸气,并借助腹部的压力完成。开始练习时,吹气的音比较容易做,吸气的音会有些困难,不如吹音演奏得自然、舒展,要注意倾听、鉴别。气震音与手震音相比较更符合声学原理,
音质较厚而华丽,可塑性好,对音乐处理更加细致,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这种技巧在
半音阶口琴和
十孔口琴的演奏中最为多用。
滑音
滑音是指由一个音滑到另一个音的奏法。效果如
弦乐器或管乐器中使用的滑奏。这是
口琴优于其它
簧片乐器(如
风琴、
手风琴)的一种单独具有的重要技巧,它的音响效果自然、圆滑、可塑性强,多用于演奏流行音乐、
爵士乐、布鲁斯音乐等。滑音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两种。
半音阶口琴和布鲁斯口琴在演奏
滑音时,用将嘴唇缩小吹单孔的方法。复音口琴由于是上下双簧片,需用下唇盖住下一排的吹孔,只吹上边的单孔即可。演奏时,
气流由缓到急,嘴唇由放松到绷紧,从而将簧片下压,产生音的下滑(通常下滑
小二度到
大二度)。由于
口琴结构上的原因,吸音演奏较为容易,吹音稍有困难,需演奏者用心体会和练习。下滑音在口琴演奏中用得最多,甚至
十孔口琴的特色音b7、b3必须靠下滑音才能获得。
上滑音与下滑音的动作相反,开始要绷紧嘴唇,用气要急,使口琴一发音就要比该
音孔正常吹奏的音高低小二度或大二度,然后放松嘴唇,同时气息变缓,音便上滑到该孔的正常音高。上滑音比下滑音演奏起来难度稍大,但道理相通,关键在于演奏者对口琴性能的把握和科学的练习。
在练习中,首先要注意气息的调整,气尽量靠下,以便充分借助腹部对
气流的压力,其次要注意音准,即
小二度和大二度的音高概念。在此基础上,还要熟悉乐曲的风格、内容,才能使
滑音这种技巧表现得恰到好处。另外,由于滑音这种技巧难度较大,
口琴的质量对其发挥也起着较大作用,只有柔韧性好,声音才会做得轻松、圆滑。
和音
和音指口琴演奏
和弦或双音。口琴可以几个孔同时发音,吹气和吸气都可以,但口琴不是一件天才的和音乐乐器。
先谈谈和弦的演奏。我们知道,用含多孔的方法,把舌头放开,几个孔同时发音,吹气可得到"1 3 5",吸气可得到"2 4 6 7"几音。按大调式来讲,只能演奏出主和弦"1 3 5"、II级和弦"2 4 6"及VII级和弦"7 2 4"等有限几个和弦音。很多
口琴爱好者都在吹奏一些传统的、古典的作品,可口琴上连最基础的IV级
和弦"4 6 1"和V级和弦"5 7 2"和弦也不具备。
十孔口琴由于特殊的排列,也只可拥有"1 3 5"和"5 7 2 (4)"和弦。由于口琴的呼吸关系和结构关系,不能随意组合和弦以满足音乐上的
和声学色彩的要求,所以口琴不是擅长演奏和弦的乐器。
在传统的口琴演奏,尤其是复音口琴的演奏中,有一种叫做"伴奏"的方法,即用含孔的奏法,舌头抬起又马上放回原位,产生一个短促的和弦,用"∧"来表示,也称为"打伴奏",如" ○∧○∧"或"∧Λ∧Λ"等。这种奏法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较为流行,有很多曲子从开始到结尾都使用这种技巧。这在和声上的错误显而易见。在音乐高度发展和人们的欣赏水平较高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长期存在的习惯性问题,因为它不符合
和声学的要求,而不能武断地解释为----"这就是
口琴"。任何乐器都要为音乐服务,口琴也是一样。
日本的世界级口琴演奏家佐藤秀郎发明了小调式口琴,试图改进口琴的和声,但也只适合于部分特定曲目,如著名的《
荒城之月》、《樱花变奏曲》等。但就这两首作品,在录音时,口琴也只演奏了两个适当的
和弦,更多地依靠了乐队的伴奏。而他演奏的根据
巴勃罗·德·萨拉萨蒂小提琴曲改编的《吉卜赛之歌》,则完全使用了钢琴伴奏,口琴只吹单旋律及一两个与钢琴伴奏和弦相符合的和弦和双音,从而完美地展现了原作品的意境,成为口琴演奏的典范之作。有的
口琴家吹奏一首作品需要换几支不同调的口琴,除了
移调外,也是为了
和声学处理的需要。
口琴通过口腔的变化及舌头的作用,可演奏出少量的双音,如:三度、四度、五度、六度,极少的二度、七度,只有
八度双音是口琴上每个音全可得到的双音。
半音阶口琴由于可演奏出全部的半音,在双音的演奏中占有优势。但双音的演奏一样要根据音乐的需要,不能随意使用。每一个双音在正常情况下都要与原作品
和弦相贴,这需要演奏者在吹口琴的同时,学一学
乐理及和弦上的知识,正确地掌握和使用口琴上的和音。在这方面,欧美的
口琴家比我们要研究得深入一些。他们虽然是以单音吹奏为主,多采用乐队或其它乐器伴奏的形式,在作品中,却常常能够编排出适合口琴吹奏的绝妙的和音,令人耳目一新、惊叹不已。著名的口琴演奏大师拉里。
阿德勒就是探索和音演奏的代表人物,在他演奏的作品中大量使用了这种技巧。如果我们听到过他演奏的《
蓝色狂想曲》、《夏日时光》等作品,就会对和音的使用有进一步的认识。
和声学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因素。如果说旋律表现了音乐的单线条,那么和声将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充满绚丽色彩的、有如流动建筑般的纵向的立体感。
口琴的演奏应扬长避短,除了在旋律的演奏上多下功夫,对吹奏的每一个和音都要仔细分析,并与原作品的和声相符合,否则就会出现和声上的错误。长此以往还会破坏演奏者对和声色彩的感受,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另外,我们能够注意到一些乐曲或歌曲中的口琴演奏,通常口琴只吹奏单旋律,由乐队、
钢琴或
吉他伴奏。我和交响乐队演奏或为影视配音时也是这样做的。这不但符合音乐的要求,对演奏技巧的发挥也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广大的口琴爱好者不妨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