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斐迪南·冯·博伊斯特
弗里德里希·斐迪南·冯·博伊斯特
弗里德里希·斐迪南·冯·博伊斯特(1809年1月13日-1886年10月24日),萨克森公国首相和外交大臣(1858-1866),奥匈帝国首相和外交大臣(1867-1871年)。他曾在萨克森和奥地利担任重要政治角色,致力于维护德意志各小邦的利益,并推动奥地利、匈牙利二元君主制的建立。
人物经历
早年生活
博伊斯特出生于萨克森德累斯顿的一个贵族家庭,是高级裁判官K·L·博伊斯特的小儿子。他在哥廷根大学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表现出对自由立宪主义的兴趣。1830年毕业后,他开始了外交生涯,先后在萨克森公国柏林和巴黎外交使团工作。
政治生涯
萨克森时期
1836年,博伊斯特被任命为柏林公使馆秘书,后来在巴黎、慕尼黑和伦敦等地任职。1848年,他被召回德累斯顿,尽管由于革命爆发未被正式任命为外交部长,但在同年5月被任命为萨克森驻柏林特使。1849年,他被召至德累斯顿,担任国务大臣和外交部长,直至1866年。在此期间,他曾请求普鲁士军队镇压德累斯顿民众起义,并参与组建保守的萨克森和汉诺威王国联盟。1853年起,他担任内政大臣,主张通过温和的内部改革促进萨克森公国经济发展。他的外交政策旨在维持德意志小邦的存在,做好奥地利普鲁士王国之间的力量平衡。尽管萨克森的经济利益偏向普鲁士,但他的外交立场逐渐转向奥地利,与奥托·冯·俾斯麦产生严重分歧。
奥地利时期
1866年普鲁士战胜奥地利及其盟国萨克森后,博伊斯特在俾斯麦的压力下辞职。同年10月,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帝任命他为奥地利外交大臣,1867年2月起担任哈布斯堡王朝首相。他恢复了立宪政体,通过与匈牙利达成妥协,将奥匈帝国东部的权力交给匈牙利人,暂时解决了国内最棘手的问题。然而,他的努力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尤其是面对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势力。他对普鲁士王国的敌意和担忧促使他试图阻止南德地区与普鲁士合并,希望为未来重建奥地利的影响力创造条件。他实施了与法国意大利结盟的计划,以遏制普鲁士的发展。尽管这些政策一度将奥地利推到了与普鲁士开战的边缘,但他还是采取了现实主义的态度,避免了奥匈帝国卷入普法战争。1871年,他被迫承认普鲁士领导的、奥地利被排除在外的德意志帝国已经成为现实。同年10月,他被免职,由亲德的安德拉希·久洛接替,此后转任驻伦敦大使,巴黎大使(1878-1882)。
后期生活
博伊斯特晚年继续从事外交工作,1871年至1882年间,他先是担任奥地利驻伦敦大使,后转任驻巴黎大使。1882年后,他退出公共生活。他于1886年10月24日在维也纳附近的阿尔滕贝格去世,留下了两个进入奥地利外交服务的儿子。他的妻子在他去世几周后也离世。他的哥哥弗里德里希·康斯坦丁·冯·博伊斯特是一位矿业专家,著有多部有关采矿和地质学的作品。
个人作品
博伊斯特撰写了回忆录《三又四分之三年》(2卷,1887年出版英文版)以及短文《回忆的回忆》(1881年出版),后者是对前同事赫尔曼·冯·菲雷斯里的攻击做出的回应。
荣誉
博伊斯特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奥地利大铁十字勋章、皇家匈牙利圣史蒂芬骑士团大十字勋章等。此外,他还获得了来自多个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如法国荣誉军团大十字勋章、俄罗斯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等。
家庭成员
博伊斯特的后代中有著名的人物,如奥勒·冯·博伊斯特(1955年出生),曾担任汉堡市市长(2001-2010年)及联邦议院主席(2007-2008年)。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生活
政治生涯
萨克森时期
奥地利时期
后期生活
个人作品
荣誉
家庭成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