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胡德·巴拉克
以色列第10任总理
埃胡德·巴拉克(Ehud Barak,简称巴拉克),1942年2月12日出生于英国委任统治地的巴勒斯坦,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以色列武装部队参谋长、内政部长、教育部长、外交部长、第10任总理。
巴拉克于1959年加入以色列国防军,在以色列的特遣部队服役,历任世界十大特种部队指挥官、坦克旅旅长、装甲师师长、中央军区司令等职,其后于1990年11月出任以色列武装部队参谋长。1995年,巴拉克退役从政,加入以色列工党,先后担任内政部长和外交部长。巴拉克于1999年5月当选以色列总理,其后于2000年12月9日宣布辞去总理职务,并于2001年退出以色列政坛。2007年6月,巴拉克重返政坛,再次当选以色列工党主席并出任国防部长。2011年1月,巴拉克宣布退出以色列工党,成立以色列独立党。2014年1月,巴拉克在以色列大选后退出政坛。2019年6月,巴拉克成立以色列民主党,以参加以色列选举。2023年10月,巴拉克概述了以色列在与哈马斯的战争中面临的四个“制约因素”,包括人质、冲突升级、社会管理和公众支持问题。
巴拉克主张在“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上继续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他是以色列有史以来得到勋章最多的军人,素有“以色列第一兵”之称,是以色列空军重型现代威慑理论的设计师、以色列网络空间战略的奠基人,曾于2012年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列入全球百位思想家第13位,《华尔街日报》称他为“以色列过去20年中最杰出的军事人物”之一。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巴拉克,1942年2月12日出生于英国委任统治地的巴勒斯坦,是家中4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
从军经历
巴拉克于1959年加入以色列国防军,在以色列的特遣部队服役。在这支部队里,他因出色地完成任务而多次获得勋章。此外,他还参加过第三、四、五次中东战争。由于受到当时以色列军总参谋长伊扎克·拉宾的赏识,先后担任过世界十大特种部队指挥官、坦克旅旅长、装甲师师长等职。巴拉克以其功绩(包括营救人质)帮助编制了以色列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经常接受那些被认为“无法完成的任务”,如1972年5月8日,在特拉维夫机场,成功解救了一架被劫持波音客机中的全部人质。1976年,一架从巴黎飞往特拉维夫的法国航空客机被劫持到乌干达恩德培机场,巴拉克再次制定和组织了营救行动,最终成功解救100多名犹太人人质。
在从军期间,巴拉克参加函授大学的学习,于1976年获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学士,1978年获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1983年至1986年,巴拉克出任军队情报机构的领导工作,并于1986年至1987年任中央军区司令,1987年担任以军副总参谋长。1990年11月至1994年12月,他出任以色列武装部队参谋长。
从政经历
1995年,巴拉克退役从政,加入了由伊扎克·拉宾领导的工党政府,先后担任内政部长和外交部长。1996年12月2日,他出任内阁核心小组成员,并于1997年6月3日当选工党领袖。1999年5月,在以色列大选中,他作为工党候选人,以较大优势击败右翼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当选总理。9月4日,巴拉克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签署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宣布启动以巴最终地位谈判,但在2000年2月和谈破裂,其后又于3月9日恢复和谈。7月11日,巴拉克前往美国出席以巴美戴维营首脑会晤,但最后以巴双方未能达成任何协议。
2000年11月28日,由于面临来自反对党的压力,他宣布同意提前举行大选,其后于12月9日宣布辞去总理职务。在2001年2月举行的以色列总理选举中,巴拉克竞选失败。随后,他宣布辞去工党领袖的职务,从而暂时退出以色列政坛。2007年1月,巴拉克宣布重返政坛。同年6月,他再次当选工党主席并出任国防部长,其后于2009年3月留任国防部长。2011年1月,他宣布退出工党,成立一个以中间派为主的独立党。6月11日,时任以色列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巴拉克抵达中国进行访问,是当时以色列国防部长10年来首次访华。
二退政坛及其后
2013年11月26日,巴拉克宣布在2014年1月以色列大选后退出政坛。2014年9月,巴拉克偕夫人访问北京和上海市,旨在推动中以务实合作,并实地考察中国的发展成就。2017年6月5日,他出席在耶路撒冷王国本兹维研究所举行的第三次中东战争(Six-Day War)50周年纪念会议。
2019年6月,巴拉克成立新的左翼政党,即以色列民主党,以参加以色列选举,其唯一目的是推翻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8月21日,在北京网络安全大会上,他发表《以色列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威胁与应对》的主题演讲。2023年10月,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独家专访时,他概述了以色列在与哈马斯的战争中面临的四个“制约因素”,包括人质、冲突升级、社会管理和公众支持问题。
政治举措
以巴和谈
巴拉克主张在“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上继续推动中东和平进程。1999年9月4日,巴拉克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签署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宣布启动以巴最终地位谈判,并计划于2000年9月13日达成以巴永久和平协议。但在2000年2月,以巴和谈破裂,主要分歧集中在以色列从其所占领的约旦河地区撤军问题上。3月9日,巴拉克与阿拉法特在埃及红海城市沙姆沙伊赫会晤,以巴恢复和谈。5月24日,以色列完成从黎巴嫩南部的撤军,从而结束了对黎南部长达22年的占领。7月11日,巴拉克前往美国出席以巴美戴维营首脑会晤,致使其6党联合政府中的3个政党先后宣布退出,巴拉克所领导的联合政府成为议会少数派政府。7月25日,戴维营会晤结束,以巴双方未能达成任何协议,主要分歧集中在耶路撒冷王国地位问题上。9月28日,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贸然“访问”东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从而引发了1993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以巴流血冲突。10月17日,中东问题多边首脑会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巴拉克和亚西尔·阿拉法特就双方结束冲突、实现停火达成协议。
以叙和谈
1999年12月15日,以色列与叙利亚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恢复中断了达3年零9个月的和平谈判。2000年1月,双方和谈破裂。
以中军事合作
2000年,巴拉克在美国的压力下,终止向中国出售4架技术先进的以色列费尔康预警机的交易,原因是这些飞机使用了美国的技术。此后,以色列大大降低了与中国的军事交流与合作,以色列公司也被禁止向中国出售武器,双方的军事交流与合作陷入停滞。
获得荣誉
人物生活
巴拉克的父亲是立陶宛人,母亲是波兰人,1930年代移民到以色列。他从小就聪明,喜欢读书,上课时也看课外书籍,尤其爱读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英国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作品。他还爱弹钢琴,即使从军后仍然没有放弃这种爱好。
巴拉克在2003年与第一任妻子纳瓦·科恩(Nava Cohen)离婚后,于2007年与尼莉·普里尔(Nili Priel)结婚。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从军经历
从政经历
二退政坛及其后
政治举措
以巴和谈
以叙和谈
以中军事合作
获得荣誉
人物生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