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下属二级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于2000年由学校按照“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定位而设立,法学院成立以来,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了从单一法学教育向法学与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向本科与研究生两个层次的跨越;同时,学院在朝晖校区和屏峰校区分别开设了法学和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的双学位班,为其他专业的本科生提供了系统学习法学和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并取得相应学士的机会。目前在校生规模900余人,其中研究生50人。
学院概况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综合性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学校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经过几代工大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学校已发展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2010年,浙江工业大学暑期中层干部会议就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凝聚发展共识,梳理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加快推进学校新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把学校办成“区域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新的办学目标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教育目标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于2000年由学校按照“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定位而设立,法学院成立以来,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在校生规模900余人,其中研究生50人。为实现法学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执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法学院先后在全省各地建立了60余家包括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和律师、公证机构在内的法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2008年国家首次允许在校生报考国家司法考试,法学专业毕业班学生约有170余人参加了考试,通过70人,通过率为40%;2009年,法学专业204名大四本科学生有196人报名参加了国家司法考试,以合格成绩通过司法考试的学生118人,通过率为60.2%,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其中一名学生获得了浙江省最高分,反映了基础教育的质量。
法学院历届毕业生通过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考试的比例在全校50余个本科专业中名列第一,每年都有数十人通过考试进入国家机关工作,法学院毕业生现已分布在最高人民法院、浙江省委省政府、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海关、武警部队等党政军机关和司法机关以及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行业。
师资建设
在师资建设方面,通过大力引进和加强自身培养,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良好,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共有专业教师4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4人,讲师及助教15人,绝大部分教师拥有博士、硕士学位,80%以上为中青年教师。有30位教师拥有律师或司法资格,另有多名教师拥有医师、经济师、检察官、警察的执业经历或从业资格。
学科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与法学研究方面,法学院设有知识产权、理论法学、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和国际法学等学科,学院拥有浙江省唯一的省级刑法学重点学科,民商法(知识产权)和诉讼法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法学硕士学位点和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点,法学专业是浙江工业大学重点专业,知识产权专业是全国5家经教育部批准特设的专业之一。
2009年以来,法学院共获得法学类国家社科规划办、教育部、司法部、省社科规划办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多项,在法律类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0多部。
我院与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杭州市人民检察院、丽水市人民检察院等10余家司法机关合作,共同完成课题研究20项,在刑事法学、知识产权、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和国际法学等方面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在刑事与民事司法改革、知识产权诉讼、刑民交叉、行刑交叉等研究领域已形成鲜明研究特色,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
学院每年公开出版一本《浙江法治评论》,融汇了浙江法学学者和法学实践者的法律思想、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在浙江司法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社会服务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院以其在诉讼法学、刑事法学、宪法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理论法学等方面较高的研究水平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取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同,多名教师被聘为浙江省委省政府专家顾问、浙江法官学院和浙江省检察官进修学院兼职教授、浙江省公安厅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杭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法学院与浙江省司法厅杭州市西湖区司法局合作,建立有法律援助接待站,为社会提供无偿的公益法律服务;学院与浙江君安世纪律师事务所浙江靖霖律师事务所分别建立了院所合作关系,学院近30名教师通过在这两个律师事务所从事兼职律师业务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在硬件建设方面,法学院于2005年整体搬迁至屏峰校区法学楼,建筑面积有12000多平方米,设有学科办公室、教师办公室、模拟法庭、图书期刊资料室、司法案例库等设施。
省部共建大学的背景下,法学院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为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法学院与吉林大学法学院于2010年3月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将按照厚德健行的校训、取精用弘的学风,厚德重法,博学笃行,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法学研究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推进法治化提供更好的服务。
院系设置
刑事法学系
民事法学系
公法学系
国际法学系
知识产权系
发展历程
初创阶段
2000年5月——2003年12月
2000年5月,学校按照“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定位,在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创办了法学院。
初创时法学院设置法学、公共事业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培养法学和公共管理类人才,设有培训部承担社会服务职能,同时,学院负责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的教学工作。学校聘任张旭为院长,邢乐勤为副院长,胡平为书记、副院长、社科部主任,李永红为副书记。法学院院址为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在这一阶段,法学专业教师从10人增加到28人,法学专业学生规模从35人增加到420余人。
2003年12月,学校决定将社会科学部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法学院剥离出来,另行成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从而,专门从事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律服务的新法学院成立。
发展阶段
2004年1月——2009年5月
新法学院成立后,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培育和法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各项职能得到加强。张旭担任院长、书记(后邢乐勤为书记),于世忠为副院长,李永红为副书记。
在这一时期,设立了诉讼法学、理论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事法学和国际法学7个学科。法学专任教师增加到40余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0人,讲师16人,助教1人)。学生规模达到800余人。建立了诉讼法学硕士点,聘任5位教授、副教授为法学硕士生导师(2006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40余人。新设置了知识产权本科专业(2007年)。在朝晖校区和屏峰校区开办法学和知识产权两个专业的双学位教学。学生工作队伍得到加强,学生政治辅导员稳定在4人左右。与杭州市下城区西湖区司法局合作建立了法律援助接待站,成立了具有法学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培育了“法学新青年”学生工作品牌。
先后在包括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内的40余个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设置了法学教育研究实践基地。与西南政法大学等合作培养在职法律硕士3届,共计170余人。具有律师和司法资格的教师20余人统一兼职于浙江君安世纪律师事务所。先后有多名教授、副教授被聘为浙江省省委建设“法治浙江”专家咨询委员、浙江检察官进修学院、浙江法官学院兼职教授,浙江省公安厅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5年8月,法学院整体搬迁至屏峰校区法学楼,法学楼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建有500多平方米的模拟大法庭一个,面积120多平方米的中式、西式模拟法庭各一个,建有200多平方米的资料室,电子阅览室、司法案例库等,还有会议室、行政、教授、教师办公室及多媒体教室。
新起点新发展
2009年6月,在学校统一的中层干部换届中,法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于世忠任书记、副院长,主持学院工作,李永红任副书记,石东坡、李峰任副院长。换届半年以来,新一届班子按照“学术兴院谋发展,制度治院促和谐”的管理理念,对各项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查找问题,破解难题,建章立制,集聚人气,为学院的新发展夯实基础。
2012年6月,在学校中层干部换届中,法学院领导班子作了调整:法学院院长于世忠,法学院副院长李永红、李峰,法学院党总支书记陈红,副书记林敏喜。
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先后成立或完善了学院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工作机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高度重视教师在学院事务中的主体地位,重大决策听取教师意见,交付教师讨论。
办学环境得到优化。学院班子成员先后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加强了联系,通过虚心请教和座谈交流,认真学习了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熟悉了有关工作机制。
师资建设受到重视。在岗位评定、职称晋升、学历提升等方面,充分理解教师的关切,通过公平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妥善处理了相关问题。换届以来,在学校有关部门支持帮助下,新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4人,中级职称的3人,申报遴选硕士生导师8人,正在引进高级职称的教师2人。截止2010年6月,学院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5位,副教授30位,讲师及助教15位;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7人,9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职称比例、学历层次更趋合理。聘请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冯仁强博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教授郭明博士为兼职教授。
人才培养更加科学。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从2009级本科学生开始,试行本科生综合导师制,每位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指导6名左右的本科学生,指导内容涵盖了从始业教育到升学就业各个领域。
社会服务更加有效。学院利用师资优势,主动为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先后有多名教师新担任了省级学会、协会的副会长、理事等职务,并与有关司法机关和学术团体加强了互动。至此,学院教师担任的社会兼职已覆盖浙江法官进修学院兼职教授、浙江检察官进修学院兼职教授、浙江省公安厅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专家库成员、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刑法学会副会长、杭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杭州市委政法委案件评审专家、浙江省教育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理事等。
学院建院以来,已向社会输送800余名法学专业毕业生,毕业生以基础理论扎实、操作能力强而受到各界的欢迎,共有100余名毕业生通过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考试、国家司法考试进入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他们已成为建设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的骨干。学院借省部共建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的东风,正在进一步研究优化学系与学科结构,加强教学督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凝炼研究特色,提升法学研究水平,强化社会服务,与政府、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为学院各项事业的新一轮发展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力争使学院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
2022年7月1日,平湖市检察院与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举行合作签约暨“实习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司考捷报
目录
概述
学院概况
教育目标
师资建设
学科建设
社会服务
院系设置
发展历程
初创阶段
发展阶段
新起点新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