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峇娘惹文化
马六甲很有特色的一种文化
峇峇(Baba)娘惹(Nyonya)文化中,峇峇指男子,娘惹则指女子。在15世纪,有一些福建或广东潮汕等地区的华人移民到以新加坡、马六甲和槟城为主的东南亚地区。早期的中国移民男性居多,他们与当地非华人女性通婚生子形成一个新的族群——“峇峇娘惹”,也称为“土生华人”。中华文化、马来文化和一些来自葡萄牙、荷兰、英国、泰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方的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土生华人文化,又称“娘惹文化”。其文化保留了中华传统习俗,同时吸收了当地马来人的文化特色,是中马文化交流融合的代表,也是马来西亚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珍贵文化遗产。
起源
巴巴娘惹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尼)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大明国后裔,是中国人和马来族结婚后所生的后代,称为baba nyonya,巴巴娘惹是翻译,是土生华人,在马六甲,槟城和新加坡都比较多。男性称为巴巴(baba),女性称为娘惹(nyonya)。有关巴巴娘惹的来源,人们认为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主要是在马六甲王朝时期,那些从中原地区福建一带漂洋过海而来的移民,他们大多数是中上层为官的或是殷实的商贾人家,到了马六甲以后没有再返回中国,而娶了当地的马来女子生下的后代;也有的一部分据说是当年郑和率庞大的船队五次来马六甲驻节,他的部下其中有一些人留下来,与当地人通婚生下的后代。
在政治上,“巴巴”们仍保留浓厚的中国意识,这与中国清代政府的海外政策有密切关系。1881年、1890年清廷先后在新加坡与槟城设立领事馆,以加强与华人社会的联系。清政府除赐封当地华人领袖以正式的官衔个,还允许华人富豪买官衔。1877年至1911年间,新加坡和马来半岛共有295名上层华人拥有清朝各种官衔。其中非献捐等方式取得官衔者仅5人。清朝廷这种鬻官制度在维系海外华人与祖国的联系上产生了重要作用。因为拥有中国官衔的华人在心理上自然认为自己是中国臣民,因而也就更加关切中国政局,维护中华文化。因此,马来西亚“巴巴”社会虽然融入了许多当地文化因素,却始终保持了中华文化的一些重要特点。当然,巴巴和巴巴文化现象并非马来西独有,在印度尼西亚也有。
习俗
早期的马来亚,对于外族与本地的马来人通婚,并没有宗教上的束缚(现在则不同,凡外族人与马来族通婚,必须先皈依伊斯兰教),所以与当地马来女子通婚后的华裔,仍然保留原来的宗教信仰,信仰佛教或道教,他们的很多习俗与礼节都是沿袭中国的传统。娘惹少女或已婚少妇,如同中国的大家闺秀,大多足不出户,常年呆在家中,故而常常以刺绣或制作一些手工艺品来消磨时间。
对于华人的一些传统节日,巴巴娘惹家庭非常重视,过春节,作为子孙或年幼的一辈,得跪着磕头、敬茶及祝安。逢春节、清明节、农历七月及祖先忌日,都上供祭拜祖先,供品也有讲究,要摆三牲及饭菜等,要摆放八碗或十二碗的菜肴上供。
在婚俗上,巴巴娘惹的家庭也非常讲究“门当户对”,那些有权势的华人甲必丹、亭主、殷商家族之间常常联姻。新郎身穿长袍马褂,头带瓜皮帽,新娘则身穿裙褂、霞披,头戴凤冠,身上有众多点缀的饰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巴巴娘惹在举行婚礼时,依然沿用三跪九叩的清朝古礼,娶亲用花轿,锣鼓喧天,热热闹闹。
男方的家长对于新娘是否是处女极为重视与苛求,在新婚后,要由媒婆负责将处女布拿出来给男方双亲过目。
既然巴巴娘惹是华巫混血的后代,他们身上必然有异于纯华人的习俗。在巴巴娘惹家庭中,讲的是一口流利的马来语,这是他们日常用语,不过也掺杂了一些福建方言,他们对普通华语一窍不通。特别是那些娘惹,平时的衣着打扮与马来女子无异,身穿沙龙或娘惹装(类似马来妇女装),口中喜爱咀嚼叶。在饮食习惯上,巴巴娘惹也有自成一统的“娘惹餐”,它兼有华人、马来族、印度族人以及以葡萄牙人为主的欧洲人的饮食特点,在烹方法和使用的餐具器皿方面都比较讲究,调料中自然少不了咖喱和辣椒,口味以酸辣为主,别具一格。要想品尝正宗的娘惹餐,就要到荷兰街的由昔日巴巴豪宅改建的餐馆去,那里从室内的布置陈设,到餐桌上的菜肴,都是最地道、纯正的娘惹餐饮食文化的精华。
目前巴巴与娘惹的人数不多,没有精确的统计,估计数目大约不到万人,据说荷兰街上也只剩下10余户人家了。
介绍
“娘惹”本是指中国人与马来人通婚的女儿,娘惹秉承了中国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出嫁前就是个烹饪能手。娘惹身上遗传着中华妇女美德,勤劳俭朴,也将中华菜肴烹饪方式与马来菜肴原料自成一体做成娘惹菜,既有中国菜的内蕴,又有马来菜的特色,呈现出的一种新的口味,风靡南洋,这些特点都体现在娘惹菜里。
目录
概述
起源
习俗
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