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古称闽州,是位于今
福建省境内的一个历史行政区划。
南陈永定元年(557年)在
晋安郡设闽州,
侯官县(今
福州市)为州治所。隋开皇九年(589年)更名为
泉州市,治
闽县(今福州市)。唐武德六年(623年)泉州改名为福州,此后福州成为该地区的正式名称。福州在历史上曾多次更改其行政级别和管辖范围,包括在五代十国时期成为
闽国的
首都。
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在晋安郡置闽州,侯官县(今福州市)为州治所。
天嘉六年(565年),撤销闽州入东
扬州市。
大业二年(606年),泉州改名闽州。大业三年,废闽州,改名
建安郡,郡治在闽县(今福州),辖区范围约等于现
福建省全省。
建州州治移建安(今建瓯)。武德六年,建州析部分地置泉州(今福州,州治在闽县),辖闽县、侯官、
长乐区、连江、长溪5县。
武德八年(625年),改名丰州,置丰州都督府,治所仍在闽县。贞观元年(627年),
丰州镇改称泉州,增辖南安、莆田、龙溪3县,属
岭南道。
景云二年(711年),改泉州(今福州)为闽州都督府,治所在
闽县。
福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范围有所变化。
天宝时期,福州都督府下辖多个县,包括闽县、侯官、
长乐区、连江、
长溪等。五代十国时期,福州作为闽国国都,其辖区进一步扩大。
宋朝时期,福州作为
福建路的治所,其行政区划范围与
唐朝时期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