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宫女》(英文名:La Grande Odalisque)是
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于1814年创作的一幅油画,尺寸为91厘米×162厘米,1899年,该作品被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大宫女》描绘的是东方
土耳其宫殿里的一名裸体宫女形象,她侧卧在软和的垫子上,身下还有着绸缎和毛皮,右手握住一把古典精致的孔雀毛扇子,并将右胳膊自然地搭在身上,土耳其头巾包裹着头部,在画面中,大宫女身下的蓝色枕头和乳白色的床布与她的黄色肌肤形成鲜明对比。
《大宫女》中的抽象性和独立形式价值远超社会艺术观念,对现代主义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启发。这幅画作脱离了主流的宗教、政治事件等题材,不再拘束于绘画题材,有意义的形式大于内容,而艺术家对绘画语言形式的强调再现了艺术理念,这也深深影响了现代艺术的发展。
画作内容
《大宫女》的尺寸为91厘米×162厘米,该画作描绘的是东方
土耳其宫殿里的一名裸体宫女形象。画面中的土耳其宫女是典型印象中标准的东方美人脸庞,她侧卧在软和的垫子上,身下还有着绸缎和毛皮,背部对着观看者,右手握住一把孔雀毛扇子,并将右胳膊自然地搭在身上,视线越过肩膀投射出画外。她用土耳其头巾包裹着头部,头发中分且装饰着
意大利式发饰,五官优美端庄,眼神温柔贤淑。在画面中,大宫女身下的蓝色枕头和乳白色的床布与她的黄色肌肤形成鲜明对比。由水烟和烟雾飘散的香炉等小道具,能看的出来是在宫廷场所。
创作背景
社会环境
19世纪初期,
法国上层的贵族阶级对东方
奥斯曼帝国的皇宫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迎合贵族阶级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视觉需要,法国艺术家根据审美趋向的转变,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奥斯曼帝国的闺房中。后宫闺房是贵族阶级女性的居住场所,因为杜门谢客、与世隔绝,所以魅力大增。在此背景下,许多充满东方色彩的绘画作品应运而生。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也受此影响,创作了许多蕴含上流社会高贵典雅风韵的作品,还绘制出大量庄严唯美、以东方为题材的作品,如《
瓦平松的浴女》《大浴女》《宫女和女奴》等。不过,安格尔一生只在
法国和
意大利生活游学过,并未去过
土耳其,更没有造访过后宫闺房,于是他在绘画前广泛搜集资料,通过文学或书信中的描述形成创作灵感。在蒙塔古夫人的《书信集》中,安格尔看到了这样一段话:“爱迪尔内的女子浴室,里面足足有二百多位浴女,有的闲聊,有的喝咖啡,吃
果仁,还有几位随意地躺在靠枕。”根据这一描述,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创作了《
土耳其浴室》这一充满东方色彩的作品。正因为他对东方的知识体系与建构是抽象的、非具体的、理性的,所以在他眼中,以东方为首的土耳其是个充满神秘感的地方,这种认知让他对东方后宫的描绘只能是抽象、空洞的,而非真实的、充分的。
政治转变
政权更替、社会动荡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流行于18世纪上半叶的
洛可可艺术已经背离了社会审美主流,加上当时人们的兴趣集中于古典主义遗迹,人们的艺术视野回归古希腊罗马艺术,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为信念。正好
法国资产阶级势力也在准备革命,他们认为古代共和制的自由民主精神与革命理想相符合。为了取得政治上的胜利,他们将古
希腊罗马时期的英雄形象与事迹作为时代的标杆,
法国大革命中的革命者甚至将自己看作是再生的希腊人和罗马人。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虽然没有像他的老师大卫那样用作品体现所谓进步的时代理想,创作出充分反映政治主题的艺术形象,但是在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语言上,他也深受古典主义的影响,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艺术创作的范本,《大宫女》就受到了希腊罗马壁画的影响。古希腊罗马时期,艺术家借助人体表达对人体美的赞扬,安格尔正是受到了这种影响,他画中的人体蕴含了理想与自然永恒的美。
拉斐尔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思潮的不断发展使人的个性与精神得到了解放,思想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中的拉斐尔对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的影响深刻。拉斐尔最为著名的创作便是他笔下端庄典雅的圣母子,他画中的圣母形象都是理想化的现实人物形象,这就要求画家不仅要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女子形象,还要在创作中发挥一定的想象力。安格尔反复研究拉斐尔的作品,通过模仿借鉴进而转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安格尔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经过想象加工后创造出来的,呈现出一种理想化的标准美。安格尔的画中有很多眼熟的脸庞,如《拉斐尔与弗娜里娜》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是拉斐尔的模特,在拉斐尔的许多作品中反复出现;《大宫女》中的
土耳其头巾与发饰和弗娜里娜十分相似,由此可见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对
拉斐尔·桑西的崇拜之情。
创作原因
《大宫女》创作于1814年,是画家安格尔根据
拿破仑·波拿巴的妹妹,即那不勒斯公主卡罗琳·莫拉的委托创作的。当时的安格尔受拉斐尔画作的影响,他开始重新审视绘画与自然的关系,创作了该画作。此外,当时的
法国在与
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被打败,土耳其被分裂出去。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奥斯曼帝国皇宫中生活的宫女形象,也许能稍微弥补法国人的失望感。
艺术鉴赏
女性形象
《大宫女》首先映入观者眼帘的是中心人物,即刚刚沐浴完侧卧休息的宫女欧达丽丝克,她背对画面,整个身体倚在沙发上,但是通过她扭过来的头部,观者可以看到她小巧精致的五官。她眼神平和的望向画外,身体轮廓线轻柔,变化微弱,是具有东方特点的女性形象。宫女的形体并没有像现实生活中见到的那样具有严格的
透视比例,相反,她的身体比例失调,画家按照主观理想化的方式对宫女的身体进行了选择性的夸张放大,尤其是背部、臀部,但是这并未破坏画面整体的均衡,反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构图均衡,达到了理想中的构成之美。画面中宫女背部的脊椎骨比普通人要多出三节,这三节脊椎骨的突出凸显了宫女的东方韵味和女性的秀美窈窕。这种创作方式与西方一贯的写实风格不同,这种夸张手法能够快速带来视觉关注,展现女性妖娆的曲线,从而表现艺术美学上的独特
张力。因为线条不仅表现了艺术形象的形体,还能够使欣赏者通过观察获得视觉映像。
东方神韵
《大宫女》除了画面中宫女的背部突出外,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通过细节描绘展现的东方情调同样值得关注。首先,欧达丽丝克头部装饰用的头巾是丝绸制作的方巾。卷成筒状后将头发包卷起来的方巾以及点缀在头发附近的刺绣配饰,都具有鲜明的
威尼斯共和国风格。其次,宫女身下铺着极为华丽的东方丝绸毛毯,毛毯之上散落着衣物以及各种珠宝。这些物品、香炉等各种样式的小道具以及画面最外缘的氤氲,都充满了东方色彩。画中人物拿着孔雀羽扇的右手违背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特性,摆脱了现实形态的束缚,细看可以发现宫女竟然没有手腕。安格尔用金
手镯为她做掩护,精巧的手镯与手背巧妙过渡、自然衔接,线条流畅柔和,有一种东方美的情韵。最后,她的脚光滑细腻、洁净无瑕,让观赏者透过画面就能感觉柔滑圆润。以上这些异国风情的装饰在画面中营造出强烈的东方气息,散发着高贵典雅的宫廷意味,使画中女性柔美且拥有无穷的力量。
平衡对称
《大宫女》给人安静平稳的感受,画家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在典型古典主义三角构图的基础上,将人体曲线融合其中。宫女侧卧的姿态不仅没有较大倾斜的动作,反而通过几组弯曲的曲线形成了均衡和谐之感,首先,宫女头部穿过背部到达臀部的曲线与垂下来的帘幕的曲线形成
对称关系;其次,宫女臀部向下弯曲的线与左膝向上弯曲的线,以对抗的姿态形成平稳的状态;第三,弯曲的左臂与左膝、右胳膊与右腿这两组力对称平衡;最后,女子左臂弯曲呈现的三角形与帷幔的折痕呈现的三角形也相互对称。这几组对称的曲线表明,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正是通过各组力之间的相互抵消使画面形成平衡感,这种平衡感又进一步使整个画面和谐稳定,给人以静态化的独特美感。
色彩选择
在传统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中,颜色与颜色之间强调自然地衔接过渡,以便更好地呈现思想与情感。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采用了一种过激的手法打破色彩古典法则的束缚,将色彩的纯度与明暗融合发挥。首先,整个画面背景采用的是强烈的冷色调——蓝色,人体却采用了给人以温暖感觉的明亮淡黄色,并且这两种颜色之间没有采用其他的颜色作为过渡色,前后对比明显,主体物与背景的距离被拉开,仿佛宫女处于营造出来的
舞台灯光下。虽然色彩节奏被破坏,但是画面整体和平稳健,给人冲击感与吸引力。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使用蓝色作为衬底,帷幕的冷色与女性躯体的暖色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衬托出女性形象的圆润柔和,表达出理性与感性的对抗,营造出冷静、理性的氛围。其次,宫女的背部采用大面积的粉红色,这种黄里透红的暖色调可以更好地表现女性身体的妩媚。还有宫女的双脚,粉红中间夹杂着白色,这种粉红透白的颜色似乎能让观察者感受到血液在身体中流动,也让作品显现出柔美的女性姿态。最后是红色的点缀,宫女手中的孔雀羽毛扇子扇柄、宫女脚旁的小物件水烟以及小桌子的桌脚都有红色的点缀,这三种颜色的碰撞并非安格尔刻意为之,也没有颜色堆砌的凌乱感,反而给观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
重要展览
作品争议
《大宫女》一经问世便引发了诸多争议。观者在为画中大宫女的美丽形象所惊叹之际,也察觉其中的异样之处:其臀部过于臃肿,双腿显得过长,脖颈亦存在不协调感。一位评论家指出:“安格尔先生的画作将优美演绎至怪异的境地——世间从未有过如此柔软且修长的脊柱,这般灵动易弯的脖颈,如此平滑的大腿,而身躯的整体曲线亦从未这般强烈地牵引着视线。”彼时的评论家德・凯拉特还曾对安格尔的学生讲:“他笔下这位宫女的背部起码多出了三节脊椎骨。”对此,安格尔的学生回应道:“您所言或许有理,可那又有何妨?说不定恰恰是这修长的腰部才赋予她独特的柔和韵味,从而瞬间俘获观众的心。倘若她的身体比例精准无误,恐怕就难以这般迷人了。”从严谨的评判视角审视,这幅画的确稍显怪异,大宫女的身形无疑被刻意夸大,呈现出一种变形的美感。显然,安格尔并非执着于人体科学的解剖结构,他的关注点更多地聚焦于如何运用线条来诠释笔下人物的体态之美。他本人也曾坦言:“若要我死记硬背解剖学知识,那我恐将与画家的身份无缘。”而这种对人体的夸张处理,明显与他一贯秉持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有所背离,或可说是一种大胆的突破与创新。或许在此处正彰显出画家在自然面前独立的创作精神,以及充满果敢意味的个性探索。
价值与影响
《大宫女》中的抽象性和独立形式价值远超社会艺术观念,对现代主义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启发。艺术不再是对自然的简单重现,而是通过艺术家内心审美理念去进行创造。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这幅画作脱离了主流的宗教、政治事件等题材,不再拘束于绘画题材,有意义的形式大于内容,而艺术家对绘画语言形式的强调再现了艺术理念,这也深深影响了现代艺术的发展。
衍生作品
约1840年,
清代外销画家
关乔昌对《大宫女》进行了临摹,但构图与原作相反,自铜版画拷贝到画布上,然后自行设色绘制。
1969年,波普艺术家罗伯特·罗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为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百年诞辰复制了一张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的《大宫女》。
相关评价
《大宫女》并非以古典背景为背景,安格尔特意将宫女置于异国情调中,以强调禁忌的欲望。头巾、孔雀扇、大珍珠和水烟筒等细节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使这幅画成为法国人对东方观念的代表。尽管安格尔为男性凝视构建了构图,但它同时也体现了诱惑和欲望,同时也体现了与
基督教和
伊斯兰教之间长达数百年的对抗有关的恐惧。(widewalls网站评)
《大宫女》描绘的是后宫中斜倚的女子,彻底改变了
欧洲绘画中女性裸体的传统。(艺术评论家克里斯托弗·奈特评)
作者简介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1780-1867),是维大卫之后
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上半叶法国画坛保守派的领袖。他出生于法国南部的
蒙托邦,父亲是装饰雕刻师和面家,他自幼随父亲学面,I7岁时到达
巴黎,进入大卫的画室学习。后来又获得罗马大奖,到
意大利学习。他的肖像画构图严谨、轮廓柔和,能很好地把提人物特征,深得上层社会欢迎。他也是新古典主义的坚定捍卫者,代表作还有《
土耳其浴室》《泉》《瓦尔平松的浴女》《莫瓦特雪夫人》《贝尔坦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