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亲人早日养好伤》,又名《我为亲人熬鸡汤》或《沂蒙颂》,是
芭蕾舞《沂蒙颂》的插曲,由集体作词,
刘廷禹作曲,
单秀荣原唱。这首歌曲表达了沂蒙山区人民对抗日战争中伤员的深情厚谊和对胜利的渴望。
1961年,作家
刘知侠根据1943年
沂南县聋哑妇女
明德英用乳汁拯救重伤的13岁
八路军伤员的真实事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后来被改编成
京剧。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淄博京剧团的《红嫂》是
山东省选派的作品之一,获得
优秀奖。汇演结束后,《红嫂》等剧目专程到
北戴河区为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毛泽东看后对其大加称赞,并指示将其拍成电影。1971年初,
芭蕾舞《沂蒙颂》创作组成立,其后6个月间,曾先后六次到山东沂蒙山区采风,在
沂南县岸堤、横河等地体验生活。1972年初,《沂蒙颂》在北京
天桥剧场举行试验性公演,1973年5月16日,精编版《沂蒙颂》正式公演,1975年,精编版《沂蒙颂》由
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为电影。
郭颂(1931~)男高音歌唱家、民歌演唱家。辽宁沈阳人。出生于贫民聚居区。在民间艺术
京剧、大回落子、唐山驴皮影、
二人转、单弦、大进等熏陶下长大。中学时代显露音乐才华,参加独唱、担任大合唱指挥,也唱东北大鼓、河南坠子。破例担任中学音乐教师。1953年调人松江鲁艺文工团当独唱演员,曾从师俄籍女高音阿恰依。1956年7月,在第一届全国音乐周上,演唱了由他整理、改编的东北民歌《
丢戒指》并在全国音乐舞蹈会演中演唱了经他改编的东北民歌《着秧歌》。后曾与世界
美国四人歌唱家罗伯逊在伦敦同台演出。之后他相继创作、演唱了《
新货郎》《
乌苏里船歌》《我爱这些年轻人》《越走越亮堂》《串门》《甜透了咱心窝》《
山水醉了咱赫哲人》《笑开了满睑花皱纹》等,共创作歌曲50余首。1984年参加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了《甜透了咱心窝》。出版了《郭颂创作歌曲集》、其中,《乌苏里船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
亚洲声乐教材,电视台为他录制了艺术片《垂向大地的谷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