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店镇
山东省齐河县辖镇
山东省齐河县县潘店镇位于齐河县西部,距齐河县城40公里,处于三市(济南市聊城市、德州)四县(齐河、茌平区高唐县、禹城)结合部,济聊高速公路和国道309横穿镇区,邯济铁路在本镇设有货用车站,全镇95个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历史沿革
1952年之前,潘店镇属长清区十四区。
1956年划归齐河县。
1958年为潘店公社。
1965年5月又划分为潘店公社和务头公社。
1984年分别改为乡。
2000年6月,撤销潘店乡和务头乡,合并为潘店镇。
抗日战争时期潘店镇为长清县县政府驻地。
地理环境
潘店镇地处平原,南临黄河,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降雨充沛,南潘引黄干渠、老赵牛河、新赵牛河、圣经河纵贯南北,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全镇林木资源丰富,2009年新栽植、补植19000亩,建设曹庙示范林、李官屯引黄干渠片林。
自然资源
全镇林木资源丰富,总造林面积8.4万亩,人均占有林地1.8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2%。有丰富的地下煤炭资源,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
行政区划
全镇原有95个行政村,4.9万人。按照市、县关于推进村庄合并农村社区建设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将95个行政村合并为13个农村社区,社区平均人口3000人以上。全镇在合村并建工作中要按照“大力度、全方位、高标准、高速度、无震荡”的原则,重点研究社区的选址、户型等问题。在设计规划上突出地方特色、文化特点和时代特征,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积极发动组织群众到务头社区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让群众由心动变行动。目前,务头社区已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对老庄村进行整体迁建,共涉及人口774人,223户,建设二层居民楼218栋,总建筑面积3.808万平方米;规划新居建设用地191.94亩,宅基户均占地221平方米(前为9米院、后为6米院),主要道路规划为宽20米,次要道路12米,胡同8米;规划综合型广场一处,新居建成后可节约土地397亩,该社区是全县第一个拥有前后院的新型农村社区。2011年末辖五星社区、庙杨社区、王对宇社区、井王社区、王西川社区、葛靖庄社区、张楼社区、王老社区、杨家河口社区、洪张社区、姚庄社区、平安社区、潘庄社区、三杨社区、西联五社区、沈李社区、胡楼社区、鸡鸣王社区、曹庙社区、南联五社区、腰站社区、曲赵社区、雾头社区、三屯社区、朱庄社区、和谐社区、刘楼社区、十里雾社区、潘店社区、田庄、王堂村、兴隆村、中屯村、西屯村、郑刘村、于科村、洪孙村、孟庄38个村民委员会。
经济
农业
全镇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了春蚕、林业、畜牧、蔬菜等四大主导产业。在桑蚕生产上,依托齐鑫茧丝绸公司,发展桑园3200亩,2007年计划新发展5000亩,努力打造全县的桑蚕生产示范镇。在林业生产上,依托平小杨屯鸭业集团,发展林间生态养殖大棚1200个,同时积极探索推广林菌、林菜、林草等多种林间种植模式。围绕林木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木材深加工龙头企业3个、加工户105个。在畜牧生产上,全镇建成二个一级种猪场、四个二级种猪场。其中,福地养殖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原种猪场,主要从事世界顶级良种猪的引繁与推广,现为荷兰托佩克公司在中国的三大核心群之一,属德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此为依托,全镇共发展各类养殖小区65处,大户350个。在蔬菜生产上,发展大蒜1.8万亩,韭菜棚1200余个、各类高温蔬菜大棚2000余个。2006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60元。
工业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突出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镇初步形成了以冠军纸业为龙头的造纸、以华福绣品为龙头的刺绣、以桦明纺织为龙头的织布、以齐河旺旺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以齐兴木业为龙头的木业加工、以华鑫机械为龙头的机械制造等几大工业体系。截止目前,全镇民营企业总数达到26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个,具有经营出口权的企业5家。
2012年,潘店镇GDP达50492万元,全镇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17.82万元。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6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06.92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县前列。
文化
特产美食
手拉空心挂面是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潘店镇的特产。潘店手拉空心挂面条细如丝,洁白如玉,且空心如竹,入锅即熟,营养丰富,食之口感极为滑爽,品质天然纯正,入口柔软爽滑。手拉空心挂面系潘店传统物产。清朝爱新觉罗·弘历下江南路过山东,潘店知县朱楚德奉上潘店作坊手拉空心面,皇帝食用后,对此精细工艺赞不绝口,遂定为宫廷面,其制作工艺流传至今。该产品以富强粉、蛋清、精盐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工艺精制而成,整个工艺流程不采用任何机械,纯手工拉制自然晾干,条细如丝,洁白如玉,且空心如竹,入锅即熟,营养丰富,食之口感极为滑爽,品质天然纯正,入口柔软爽滑,属绿色食品,是产妇、儿童、老人的滋补佳品。
社会
潘店镇以实现“和谐潘店”为奋斗目标,统筹安排、科学部署,全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使得潘店镇近几年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了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好局面。
社会保障
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先进位次。潘店镇加大农村站所的达标管理,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开展全程优质服务,落实单月康检,狠抓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实现村级自治,保持“计划生育一类镇”,连续5年被评为新乡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乡(办事处)”。
平安创建工作取得新成绩。潘店镇成立平安创建工作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组建治安巡逻队,积极开展下访谈心、领导接访,集中处理了2起信访疑难事件,实现了信访工作的“三无”目标。全镇社会治安稳定,无重特大刑事案件发生。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镇团委积极组织“文化、法律、科技三下乡”活动,被评为市级“先进团委”称号。妇联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五好文明新家庭”的创建,不断增强家庭美德建设的时代特征。民政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镇2252名低保人口实现最低生活保障,新建了敬老院,落实五保老人看病报销制度,全镇380名五保老人欢享晚年。
教育
文教卫生事业繁荣。潘店镇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做好农村中小学的危房改造任务。投资44万元,完成油坊小学、刘庄小学、巨岗小学、吴寨小学的危房维修改造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正常,农民参保率达到98%。新型农保进展顺利,全镇72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了60元养老金。完成投资100万元,新建潘店镇卫生院综合门诊楼,医疗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争取资金25万元,修建镇文化中心,完成了4个村的文化活动广场建设,20多个村组建了村级盘鼓队、秧歌队、农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活跃农村文化。
获得荣誉
2014年7月21日,潘店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2年8月1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确定潘店镇为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
发展优势
交通条件
潘店镇
一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济聊高速公路省道804横穿镇区,邯济铁路在本镇设有货用车站,全镇95个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农业生产
二是农业生产条件良好。潘店镇地处平原,南临黄河,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降雨充沛,南潘引黄干渠、老赵牛河、新赵牛河、圣经河纵贯南北,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
资源丰富
三是资源丰富。全镇林木资源丰富,总造林面积8.4万亩,人均占有林地1.8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2%。有丰富的地下煤炭资源,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
工业基础
四是工业基础雄厚。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镇业已形成了造纸、刺绣、织布、食品加工、木业加工、机械制造等工业体系。
商贸市场
五是商贸市场繁荣。潘店镇地处齐河西南部,人流、物流集中,区际市场活跃。镇区内沿省道804两侧,商铺密布,楼房林立,建有各类商店、生产资料、饮食服务等各种服务设施。
人文环境
六是人文环境优越。潘店镇党委、政府以“抓班子、强队伍、转作风”为工作主线,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较强。干群关系融洽,群众安居乐业,淳朴、诚信之风已成为社会的潮流,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特色产业
良种繁育:潘店镇立足农业大镇的实际,1996年建立了翟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并获国家注册“责任”牌商标。以翟庄良种繁育基地为依托,全镇建成30个千亩优质小麦方。
林业:该镇大力实施“百里绿化带,万亩速生林”工程,在春季完成植树2.2万亩,230万株的基础上,计划今秋明春再实施“十线百里绿化带、百村环翠围村林、万亩大地林网、绿色连心和速生片林”五大工程,植树3.5万亩,350万株的任务。实现人均1.2亩林。林木覆盖率达到66%以上。
蔬菜生产:该镇不断加大对蔬菜生产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民种植大蒜,大蒜种植面积达两万亩,共产主义大蒜3000万公斤,蒜苔1000万公斤,计划2008年种植大蒜4万亩,形成了全长60多华里的万亩大蒜生产长廊。今春镇政府投资60多万元建起两个1200平方米的大蒜批发市场。不断拉长蔬菜产业链,还出台优惠政策,着力发展以胡潘路、朱金路为主线的千个高温大棚和以邱段为中心的千亩韭菜棚。仅此一项全镇人均增收1200元。
畜牧业:重点在规模养殖和产业化上搞突破。现有养殖小区29个,养殖大户300户、专业村5个,牛、猪、羊、鸡存栏量分别达4万头、4.2万头、3.8万只、200万只,有860多人常年从事牲畜贩运,力争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民营经济
镇确立了打造“一条带”、培植“两个区”、膨胀“一个老产业”、培育“一个新产业”、扩张壮大“五类专业村”的民营经济发展思路。打造“一条带”:即以潘店、务头两大商贸区为基础,倾力打造省道804两侧东起红桥西至朱庄三十里民营经济隆起带,使全镇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培植“两个区”:即以宏伟木业和齐兴木业为龙头,以西腰、朱庄为中心的板材加工东区和西区,做大做强木材加工业;膨胀“一个老产业”:即以绣品服饰为龙头膨胀浆纱厂、合线厂、织布厂、刺绣厂等一批配套企业。同时新发展西腰、东腰、果刘等40多个刺绣网点;培育“一个新产业”:以药王、西屯为龙头,围绕大蒜生产基地的优势,培育大蒜调运包装袋专业村。寻求合作伙伴,培育大蒜深加工企业(如加工蒜泥、蒜片、蒜粉、腌渍、真空包装等);扩张壮大“五类专业村”:即围绕绣品服饰的刺绣专业村、围绕冠军纸业的运输专业村、围绕鸡王、西场的农机具制造维修专业村、草编专业村、食品加工专业村,以这五类专业村为龙头,扩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招商引资
立足省道804沿线民营经济隆起带这一平台,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融入济南市、借力发展”文章,不断推进融入和对接工作。力争全年引进项目16个,项目总投资5.5亿元以上。二是培大培强骨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冠军纸业、绣品服饰、齐河旺旺、华鑫机械、齐兴木业等骨干企业,同时,对凯明木业、新东方数码、齐兴木业等15家新上企业,加强督导,跟踪服务,尽快将他们培植成为全镇的支柱企业。2008年计划完成工业总产值23.8亿元,规模企业产值21亿元,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力争达到3.2亿元。三是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和在建项目建设。冠军纸业2008年计划进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6个,总投资1.005亿元,项目改造完成后,企业可年增销售收入2.52亿元;对总投资2.4亿元的齐河新东方数码基材项目,固定专人,靠上服务,促其加快建设进度,综合办公楼已完成工程招标,四是力争在谈项目早日落户。对投资1.2亿元的齐翔能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再生能源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华鑫机械公司“同步启闭节能窗”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韩国肉食品加工项目、投资4000万元的辽阳市饲料生物项目等10个在谈项目加大洽谈力度,争取早签约、早开工。五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以凯明木业为龙头快速膨胀林木加工业,发挥2.5万亩大蒜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冷藏及深加工,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益。六是加大民营经济创业园区投入。多渠道筹资,不断完善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吸引力。鼓励引导能人富户在园区投资、上项目,全年入园企业力争达到50家。
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一是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全镇共修村通公路175公里,全镇95个村全部实行了村村通公路。二是水利建设配套完善。全镇建成了120公里长的“九纵六横”排灌体系,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5%以上。三是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设计编制了《潘店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先后对省道804两侧进行了开发改造,新建了粮食、蔬菜市场和服装、建材、农机具等各具特色的专营区。其中常年在城镇经营的有960户。四是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开展了“三清四改五化”环境整治活动,全镇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全镇12个村率先实现了村通自来水,成为全县村村通自来水工作的示范镇。有线电视电视入户率达到50%,建设沼气池128个。
在水利建设上,加强干渠管护,农田方内实行沟渠路配套,全镇95个村完善灌排体系,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5%以上。积极争取资金,对药王桥、十里务桥等危桥进行维修。在村村通自来水上,制定《村村通自来水管理办法》,配备人员,成立专门的管理办公室,加强对村村通自来水工作的管理。在公路建设上,积极配合县主管部门,争取8月底完成胡潘路的建设任务。同时积极争取村村通配套资金,做好公路养护工作。在小城镇建设上,计划对潘店商贸街等进行重新规划,拆除不符合规划建筑;搞好镇食品站东侧空地的开发建设及务头兽医站的改建工程,打造招商引资平台。
社会发展
一是精神文明建设长足发展。制定了《潘店镇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及《村民文明公约》,开展创建“文明一条街”、“十星级文明户”等健康多样、各具特色的文明创建活动。全镇创建文明信用村60个、“文明一条街”70个、文明信用户7600个。二是农村公益事业不断发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13所中小学校舍得到改善;建成市级中心卫生院,积极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农民参合率达到95%;新建省一级敬老院一座,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建成市级计划生育中心服务站,达到了市级示范站的标准;修建了派出所办公大楼,在硬件建设上达到了全市一级派出所标准;新建了土管所办公大楼和司法调解中心。呈现出了“三个文明”互相促进、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继续关注民生,力促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一是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农业政策,切实做好减负工作,坚决杜绝乱搭车乱收费现象。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大力实施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力争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三是加强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提高合作医疗参合率。四是继续加强敬老院建设,确保全镇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五是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六是优化社会安定环境,加强平安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化解各种矛盾,为农村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展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招商引资工作、全力发展民营经济、培强支柱产业、壮大民营企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狠抓干部作风、夯实农村班子基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地生产生活问题,把该镇建设成为和谐文明的工业强镇、农业重镇、商贸中心镇。2007年计划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7.3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达到4120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00 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亿元,新增限额企业8家,新增私营企业5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600家。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镇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镇、全省计划生育协会先进集体、全市民营经济强乡镇等荣誉称号。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经济
农业
工业
文化
特产美食
社会
社会保障
教育
获得荣誉
发展优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