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振
中国疾控中心人兽共患病室主任
张永振,出生于1965年1月,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昆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人兽共患病室主任。
1998年,张永振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他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与微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张永振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任职副研究员,并于2005年升任研究员。2016年11月,张永振在自然杂志上以长文形式发表题为 Redefining the invertebrate RNA virosphere 的重大研究成果,对无脊椎动物RNA病毒圈进行了重新界定。2017年10月,在复旦大学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任研究员;2018年4月11日,张永振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发文,揭示病毒的进化进程。 2020年1月5日,张永振及其团队率先解析出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1月11日,张永振及其团队公布了新冠病毒的RNA序列,并着手设计诊断试剂和疫苗。2022年7月28日,张永振团队在Nature Microbiology(IF=31)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该论文极大地扩展了 RNA 病毒圈的已知多样性。 2024年4月,张永振的学生发帖称,张永振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实验室,被领导强行关闭,为此众人不得不在实验室门口睡觉过夜。4月29日凌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通报,部分实验室因安全原因,进行封闭施工。对于张永振研究员团队人员,医院提供了另外的办公及实验场所,事前已制定相关安置方案并提前告知了他们。随后张永振发文回复,公卫中心紧急会议仅用一分钟宣布实验室要升级改造,勒令他们2天内搬离,团队成员均未听到搬去哪里的安排,向院领导表达意见,院方已读不回。同日,公卫中心称与张永振团队合作协议早已到期并结清费用。张永振回应,按照协议,合作并未到期,且上海公卫中心与团队的科研经费和劳务费并未结清。
张永振研究方向是利用转录组等方法发现未知病毒,研究病毒的遗传、进化及其生态学,探索病毒基因组遗传进化的奥秘。他在自然细胞、eLife、美国科学院院刊等著名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张永振曾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还于2020年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美国《时代》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82年,张永振进入了新疆石河子大学学习,他把大学作为了奋斗的起点。在学好畜牧专业的同时,张永振开始自学生命科学学科的课程,大部分的生活费被他用来购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学校的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教材。除了吃饭和睡觉,张永振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图书馆和自习室,为了将来能够阅读国外原版专业教材,他还苦学英语,在大学期间实现了阅读原版教材放眼世界的目标。1986年他报考研究生,遗憾的是他落榜了。
1992年,张永振考取了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攻读动物科学专业。他的导师将他送到南方医科大学(现更名南方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去做课题,在那他接触到了免疫学。1995年,他又来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攻读免疫学博士。1998年,张永振获得博士学位。
职业经历
1986年至1992年期间,张永振在新疆兵团五师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工作,担任助理工程师;1998年至2000年,他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至2020年9月,张永振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从事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及病毒生物学研究。
2003年,张永振参加国务院的非典督查;2013年,他的团队发现了荆门病毒,2015年,张永振团队的实验室成为了世界上发现全新病毒最多的实验室。2016年4月19日,张永振在首届野生动物与公共健康研讨会上表示,他带领的人兽共患病研究团队在中国新发现141种新病毒种,在国际上得到认证。2017年5月27日,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奖励大会上,张永振研究员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2017年10月,张永振在复旦大学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任研究员,次年1月,转至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2018年至2023年3月,他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任兼职教授,从事传染病与病毒学研究。2018年4月11日,张永振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发文称,通过对214种RNA病毒进行大规模的Meta转录组分析,都可以在不同宿主中共进化。 2019年4月,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张永振在列。 2020年1月5日,张永振带领研究团队于率先解析出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1月11日,病毒学家张永振及其团队最先公布了新冠病毒的RNA序列,并着手设计诊断试剂和疫苗。
2021年4月18日,张永振参加智汇大讲堂,介绍“新病毒的发现与病毒爆发的精准预测”。2022年7月28日,张永振团队在Nature Microbiology(IF=31)在线发研究论文。 2023年9月20日,张永振团队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宿主特征形塑野生小型哺乳动物中病毒组成和跨种间传播》。2024年4月28日,张永振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实验室被该中心领导强行关闭,他在实验室门口睡觉过夜。4月30日,张永振称,自己已受聘复旦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但其实验室和人员建设仍在筹备。
个人生活
张永振从小就勤奋好学,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保持着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
3年博士生活辛苦异常,张永振没回过一次家,当爱人带着女儿来看他时,女儿却把他当作陌生人。
张永振的日历中是没有节假日的,参加工作以来也从未休过年假。2009年,他因甲状腺肿瘤住院做了8个小时的手术,家人希望他术后能好好休息;可是,一周之后他又出现在了实验室。
社会职务
人才培养
张永振自2001年起,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30多名,博士后2名。
招生专业: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
博士后承担或参与研究项目名称:野生动物源性未来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体调查;节肢动物RNA病毒跨种间传播规律的研究。具有病原生物学、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病毒学背景者优先。
研究方向
张永振主要开展自然界中未知病原体的发现、病毒遗传进化、病毒与宿主间的关系、生态环境对病毒进化及传播的影响、立克次体的遗传多样性、新发现病原体对人的致病性等研究。承担立克次体与衣原体等相关疾病的实验室检测、诊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等疾控任务。
科研成果
张永振团队利用转录组等方法发现未知病毒,研究病毒的遗传、进化及其生态学,探索病毒基因组遗传进化的奥秘。张永振带领研究团队建立了病毒等微生物体的发现筛查体系,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近2000种全新病毒(包括新病毒科或目,如楚病毒、秦病毒、赵病毒、魏病毒、越病毒、荆门病毒等),是世界上发现全新病毒最多的实验室。
荆门病毒是世界首个被发现的能将基因组分节段与不分节段两类病毒建立起遗传进化关联的病毒;楚病毒是至今已知基因组最复杂多样的负链RNA病毒,也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环状基因组的完整RNA病毒。新发现的病毒填补了RNA病毒多样性与进化研究上的空白,系统展示了RNA病毒的遗传进化规律,对研究生命起源进化亦提供了新的依据。张永振团队也由此重新界定了RNA病毒圈,新的研究发现提示我们需要对病毒生物学进行重新认识。
张永振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沃尔巴克体能感染人,以及能引起人呼吸道疾病的温州病毒等。开展病毒基因组的遗传进化、病毒与病毒间、病毒与其它微生物体间、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利用转录组学解析病毒等微生物对人致病性及其传播规律研究。希望进一步解析病毒的遗传进化规律,为揭示生命起源进化提供新的依据,并为传染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张永振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
张永振团队已在自然细胞、eLife、美国科学院院刊PLoS pathogens、J Virology、Curr Opin Virol、Clin Infect Dis、Emerg Infect Dis等著名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Nature、Nat Rev Microbiol、eLife、Trends Microbiology、PLoS Pathogens、Faculty of 1000 Medicine等配发专门的论文及图片高度评价其科学意义。
科研项目
张永振先后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自然基金委、国家外国专家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资助的社会公益、十五攻关、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重点、面上项目。
以上数据来源于
主要作品
相关著作
张永振有关荆门病毒的研究已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编著的经典教材《病毒学原理》第四版收录。
学术论文
社会活动
2019年5月20日,张永振教授为石河子大学师生带来了“如何实现从初学到世界领跑”为题的报告,报告中,张永振介绍了自己求学、工作和科研的历程。他说,本科时期的一次实验和导师的鼓励,让他萌生了成为科学家的梦想,从此他便一直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张永振为在场的同学们总结了成才的五要素,即明确的目标、正确的方法、坚持不懈的毅力、环境的激励和优秀的导师。他希望大家能够做到终身学习,这样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2020年1月9日,张永振应邀出席华中农业大学2020年第一期生物医学学术报告会。报告中,张永振以生命科学为起点,讲述了自己从免疫学、传染病、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到病毒生物学的研究生涯。他认为,要改变思维认知方式,不要局限于某些特定范围,要提升格局和视野,从大环境大角度出发,立足国家5-10年的前瞻性需求提出科学问题,再加上正确的方法和勤奋付出,才有可能做出更大的成果。他还指出,当代病毒学仅确定已知病毒5000种,仍然存在许多空白,并鼓励敢于拼搏的年轻人在病毒学研究上留下了中国印记。随后的报告,张永振介绍了实验室近5年的研究成果。他们利用宏基因组学建立病毒发现的新体系,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2000种全新的病毒,部分新发现的病毒代表了新的科或目。同时,他们发现了两种代表性病毒“荆门病毒”和“楚病毒”。从蜱中分离的荆门病毒,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与不分节段病毒有进化关联的分节段病毒。
2023年3月,凤凰卫视对张永振进行专访。针对甲型流感的问题,张永振说到:“正因为有了新冠疫情,三年的时间,我们做了很多的防护。实际上我是这么理解和认识传染病问题的,它就像一个房间,如果一个十平米的房间,有五个人在里面,我们还可以进去,但如果有二十个人在里面,想再进去就不太可能了。就是说,当新冠病毒作为主导的话,另外一个病毒就可能不会再来挤占空间,而当新冠病毒在人群中慢慢消失的时候,另外一个病毒就有可能趁虚而入了,这实际上是病毒的一个自然规律,所以并不意味着说,现在的甲流就一定比三年前、比新冠疫情之前更严重。再一个就是季节的问题,现在本身就是流感高发期。”
2023年10月,澎湃科技专访张永振教授,针对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身上的过程的问题,张永振谈到:“病毒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动植物等细胞生物是其最重要的宿主。感染人类的病毒则主要来源于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动物病毒都能感染人,也不是能感染人的病毒都能引起人类疾病。能引起人类严重疾病的病毒只占自然界病毒组成的一小部分。”
人物评价
武汉疫情暴发之初,中国病毒学家张永振和他的团队迅速鉴定出新冠病毒的RNA序列,并立即将序列公布。张永振分享数据的举动赢得了全球科学家的肯定,他也为此感到自豪。(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世界科学》编辑部 评)
作为中国病毒学领域的专家,张永振早就名声在外。(张永振母校石河子大学 评)
无比的坚韧和执着,终于让张永振在科研领域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了一名病毒学领域的优秀科学家。(张永振母校石河子大学 评)
获得荣誉
科研荣誉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张永振(兼职).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04-29
张永振.复旦大学.2024-04-29
中国疾控中心科技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04-29
张永振(兼职).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04-29
中国学者同日2篇Nature揭示病毒进化进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04-2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04-29
张永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04-29
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大学.2024-04-2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博士后招收简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04-29
张永振(兼职).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04-2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职业经历
个人生活
社会职务
人才培养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主要作品
相关著作
学术论文
社会活动
人物评价
获得荣誉
科研荣誉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