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上海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英文: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缩写:SPHCC),又名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是位于上海市的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康复于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由中心副主任沈银忠主持工作。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前身是1914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创办的华人隔离医院。该医院于1945年改为上海市市立第一传染病院,1955年4月与市立第二传染病院合并为上海市传染病院。此后医院经过多次合并拆分及地址搬迁,于1989年入驻水电路56号院区,更名为上海市传染病医院。2004年8月,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更名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并委托复旦大学运营管理,同年11月医院总部迁入新落成的位于金山区漕廊公路2901号的新院区,水电路56号的老院区作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门诊分部予以保留。2006年12月,医院成为上海市红十字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07年1月,医院第一、第二冠名同时变更,分别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3年12月,经上级批准,医院成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第三冠名)。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一院两址,本部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漕廊公路2901号,分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同心路921号,两院区总建筑面积14万余平方米。截至2020年,医院共设临床、医技科室41个,职工总数1360人,核定床位1460张。该院中医(传染病)科、感染性疾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传染病学、妇产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WHO(世界卫生组织)新发与再现传染病临床研究与培训中心、中国传染病医师进修教育培训基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临床进修教育基地、上海市感染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临床基地。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综合排名位居中国第93位;该院结核病专业位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专科综合排行榜》第4位。
2022年9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医学中心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历史沿革
医院创建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前身可以追溯至1914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珠江路(今鸭绿江路)50号创办的华人隔离医院。这所医院后迁至北海路162号,1945年改为上海市市立第一传染病院,后又迁至天通庵路222号。同年,位于海宁路96号的原上海市民医院改为上海市市立第二传染病院,1947年迁至横浜路907号。
合并拆分
1949年上海解放后,市立第一传染病院和市立第二传染病院由上海市军管会接管,1955年4月两院合并为上海市传染病院。医院在解放初期的临床设置实质为一个大的传染科,1953年新建了小儿科,1956年成立了中医科。1957年,华东军区后勤军需生产部军需职工医院并入了上海市传染病院。
1968年2月,上海市传染病院拆分为上海市传染病总院、上海市传染病分院两个独立单位。总院位于天通庵路191号,分院位于水电路56号。到了1978年12月,总、分两院又合并为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天通庵路院区为院本部,水电路院区为医院儿科。1989年,院本部、儿科合为一处迁入水电路56号新院舍。
更名迁址
2003年,非典疫情来袭,4月2日上海市出现首例非典确诊病例。考虑到上海传染病医院位于市中心,占地只有45亩且建筑陈旧狭小,设施也较为落后,万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在上海暴发,将难以胜任收治防控重任。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迅速决策,决定遵循“远近结合、平战结合”的八字原则,建一座现代化集中收治的传染病医院,它在应急时可以收治患者,平时则能担纲起传染病临床科研中心、传染病培训和国际交流中心等重要角色。该工程被列入市政府“一号工程”,用时12个月如期交工。2004年11月16日,位于金山区漕廊公路2901号的新院区正式落成启用。
2004年8月,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更名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第一冠名简称"公卫中心")并委托复旦大学运营管理,第二冠名为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中心,同年11月医院总部迁入新落成的位于金山区漕廊公路2901号的新院区,水电路56号的老院区作为公卫中心门诊分部予以保留。2006年12月,医院成为上海市红十字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2007年1月,医院第一、第二冠名同时更名,分别改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3年12月,经上级批准,医院成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第三冠名)。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一院两址,本部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分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总建筑面积14万余平方米。截至2020年,医院共设临床、医技科室41个,职工总数1360人,其中医疗285人、护理526人、医技132人、科研114人、转化37人,拥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各级各类兼职教授15人、双聘教授9人、客座教授9人、外籍教授6人、特聘教授3人、汤飞凡学者1人。截至2023年2月,医院有核定床位1460张,共设有87个内设机构,内外妇儿科室齐全,拥有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和2个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全数字血管造影机(DSA)、3.0T磁共振(MRI)、集成智能靶向定位机器人系统(ROBIO EX)、数字化手术室、ECMO人工肺、MARS人工肝、320排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R)、手术影像导航系统、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脑室摄像系统(脑室镜)、激光治疗仪(激光碎石系统)等。
院区分布
金山院区(本部)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本部位于金山区漕廊公路2901号,占地503亩,建筑面积115304.51平方米。中心于2004年11月由原来的水电路56号搬迁至此,11月16日正式启用。金山院区是2003年为了应对可能爆发的非典疫情,作为市政府“一号工程”紧急修建完成的。为适应医院收治传染病人的需要,新院区将地址选择在位于上海市下风向人口少的偏远区域,并靠近高速公路出口,便于在应急时调动全市医疗专家资源。在金山院区500亩占地的外围,还圈出500亩片林,保证了充足的防护间距,一旦疫情暴发,可第一时间与外界相对隔离,避免交叉感染,疫情蔓延。院区的大片草坪上预留了吸氧管道、污水处理管道等管线,一旦发生较大疫情时,草坪上可搭建临时病房增加床位。医院实行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三区分隔”,截至2020年2月,中心的负压病房有总床位327张,病房设有负压系统、新风系统等先进的净化空气设施。自金山院区建成以来,中心在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新冠肺炎等疫情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金山院区由初建时单纯的临床救治,转型为科室齐全,集临床、科研、医教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和科研中心。
虹口院区(分部)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虹口院区位于虹口区同心路921号(即水电路56号),占地45亩,建筑面积26026平方米。水电路院区从1968年开始作为上海市传染病分院所在地投入使用,1978年分院与总院合并后成为上海市传染病医院的小儿科所在地,后于1989年6月成为医院总部。2004年,医院总部搬迁至金山院区后,原院区作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分部保留使用。虹口院区科室齐全,除内外妇儿五官等门诊外,还设有上海市级医院肉瘤诊治中心门诊、国际旅游医学门诊以及巫善明资深(终身)教授工作室。
科室设置
全部科室
重点专科
截至2023年2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有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传染病)科、感染性疾病科。
中医科
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是中心的重点学科之一,成立于1956年,中医科是该院最早成立的临床科室之一。科室有博士2人,硕士4人,本科4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5名,研究员1名,额定床位40张。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重点研究室暨临床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染病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试点项目”“上海市中医药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及新发突发传染病基地建设)项目”“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慢性重型肝炎)”“上海市综合医院中医科达标建设项目”。
科室主要医疗特色:(1)以综合治疗结合“消黄方”治疗难治性黄疸,有效促进胆红素代谢;(2)以“通腑逐方”腊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减少内毒素吸收,降低病死率,同时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以复方芪术汤健脾补肾治疗脾虚型艾滋病;(4)活血软坚治疗肝硬化;(5)追踪国际前沿,发掘中医药临床优势,探索抗病毒、保肝、退黄、抗纤维化的有效治疗策略。
中医科还设置了理疗室,配备了针灸治疗仪,肝病治疗仪,四诊仪,红外治疗仪、导入仪等多种仪器,可开展针灸、熏蒸、放血疗法、灸法、贴敷、耳针、火罐、红外照射等综合理疗。
感染与免疫科
感染与免疫科(曾先后命名为感染科和感染一科,2018年更名为感染与免疫科),有专业技术人员30余名,包括正高职专家3名,副高职2名,主治医师6名,PI助理1名,专职研究护士1名。病房位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金山院区A4楼的二楼和三楼,共有核定床位66张。
感染与免疫科主要收治各种免疫缺陷病相关疾病,目前是上海市地区艾滋病患者收治的指定科室。科室推行一站式诊疗模式,擅长艾滋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综合治疗,尤其是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分枝杆菌感染、隐球菌脑膜炎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内病变、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治疗。该科室还在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病毒耐药后的处理方面有相应的临床经验。
感染科  
感染科病区位于金山院区,主要收治除病毒性肝炎、HIV感染、传染性肺结核之外的各种经典传染性疾病(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狂犬病、肾综合症出血热、疟疾登革热、感染性腹泻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布鲁氏菌病、猩红热等)。科室擅长各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核病、细菌、真菌、病毒、梅毒等)的诊疗,发热待查及各种寄生虫感染,原发免疫缺陷病的基因诊断及治疗等。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治方面,形成了一套科学严谨的诊断思路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成功救治多例合并脑疝及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早期的康复干预措施,专业的治疗、护理,显著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致死致残率。同时,该科室也承担着一些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的诊治工作。
医学成就
医学贡献
1946年,上海市市立传染病院在上海首先倡导为喉白喉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手术,解决白喉患者的气道梗阻问题.;同年,率先在疫区试制无热原生理盐水抢救霍乱危重患者避免输液反应;提出预防天花必须普遍作婴儿牛痘初种及成人复种的观点和方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上海市传染病院最早发现上海地区腹泻病人中存在嗜盐菌(副溶血弧菌)感染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1977年获上海市重大科技奖。首先使用肝素治疗暴发性流行性脑膜炎并发DIC;
1965年,上海市传染病院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脑水肿导致脑疝首次应用国产"甘露醇”“山梨醇"等脱水剂抢救。抢救6例结核病脑、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水肿患者呼吸骤停获成功,并对其发生的机理加以阐明,引起同行关注;应用”铁肺”并改进其使用方法, 用于"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及"脊髓灰质炎"引起的呼吸肌麻痹而造成的急性呼吸衰竭
1978年,上海市传染病院建立病毒免疫研究室,长期开展病毒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包括以细胞培养和动物接种分离病毒及特异性血清免疫学诊断的研究,研制出的检测核心抗体(抗HBc)酶免疫诊断试剂填补了当时中国的国内空白;肝炎诊断试剂质量得到卫生部认可并受到中国各有关科研院所、医疗、预防机构的好评,用户遍及各省、市、自治区和部队的500多个单位。
医学实践
2017年1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成功完成中国首例艾滋病重病患者心脏外科手术;
2018年3月19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完成全球罕见的"三条腿"多器官畸形男婴矫正手术;
2020年10月23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完成上海首例艾滋病合并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手术。
教育科研
教育
医院教培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设有教育科,主要负责继续教育、实习、进修人员管理、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2010年,中心成功申请成为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医学教育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教育。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WHO新发与再现传染病临床研究与培训中心、中国传染病医师进修教育培训基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临床进修教育基地、上海市感染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上海市传染病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之一。
关联院校
所属院校
2004年8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开始委托复旦大学运营管理并以“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中心”作为中心的第二冠名,成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地处上海市徐汇区,创建于1927年,创立时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颜福庆出任首任院长。
截至2023年8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设有本科专业10个: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六年制)、口腔医学基础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专业护理学。现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9个(医学门类6个,非医学门类3个),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公共管理(医)、护理学。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6个一级学科,其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西医结合4个学科入选为首轮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学科,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3个学科入选上海高峰学科建设计划。
截至2023年8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其中国家级青年人才100余人。截至2021年底,有在校博士研究生3477人,硕士研究生3338人,普通本科生4149人,共计10964人。有专任教师716人、专职科研人员16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76人。
截至2023年8月,学院设有直属院系所10个: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上海护理学校生物医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实验动物科学部、脑科学转化研究院;拥有包含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内的附属医院18所(含筹)。学院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卫健委(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
院校合作
20世纪50年代起,上海市传染病总院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的传染病学教学基地;上海市传染病分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系传染病学教学基地;中医科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现上海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组合作开展教学活动。从2006年起,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先后接受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等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学生实习。2010年,中心荣获同济大学“优秀校外实习基地”荣誉并在2011年成为同济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2015年,中心与堪培拉大学建立了教学合作关系。
在与院校的本科教育合作方面,中心于2006年9月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医学本科生第一次开设《新发传染病》专业选修课程;之后于2009年又新开设复旦大学本科生选修课《急诊医学》。参与复旦大学《影像医学》、《妇产科学》教学以及同济大学医学院本科生课程《传染病学》的教学工作。2012年,同济大学医学院进行教学改革,中心与该校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共同建设了《病原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课程。2013年,中心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留学生开设《艾滋病临床与基础》(全英语)课程。
科研
医院拥有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拥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中医领军人才等高水平临床和科研队伍,在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结核病学科榜单中名列第4位。"十三五"期间,公卫中心作为责任单位和站单位共计立项课题203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3项;科研项目立项总经费逾3亿元(含临床试验项目),其中纵向课题累计立项经费22179.13万元,共计发表论文709篇,其中SCI论文425篇(第一作者单位325篇),篇均影响因子5.41分,影响因子≥10分的SCI论文30篇,顶尖期刊论文7篇(Nature 3篇、Cell 3篇、JAMA Internal Medicine 1篇)。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
国家重点学科
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妇产科学、传染病学。
妇产科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妇产科始建于1985年,是中国最早的肝病妇产科临床专科,是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重点特色科室,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复旦大学妇产科学的重要组成单位、上海市卫生局重点学科、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会诊中心(肝病为主)、上海市产科肝病监护中心,合作承担上海市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上海市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建设。科室已形成由复旦大学妇产科教授、主任医师为带头人的技术梯队和以众多研究生以上高学历组成的后续人才梯队,目前有博士1名,硕士6名。
截至2023年8月,妇产科主编及参编医学专业著作三部,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2016年成为中国肝炎基金会“乙肝母婴零传播项目”医院及示范基地。2012年取得产科学专业组的GCP认证,并于2016年顺利通过GCP复核,科室承担多项药物临床研究,参与筛选入组等关键环节的工作。
 感染与免疫科
感染与免疫科先后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十二五”和“十三五”新药创制平台;“863”“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项);美国盖茨基金、美国NIH项目(二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计委、上海市科委基金、上海市卫计委“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二项)、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及各级党建课题等30余项科研课题;负责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艾滋病专业组与I期)的研究项目。截至2023年8月,科室累积发表各类论文450余篇,其中在SCI引用杂志包括《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ID》《AIDS》《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发表论著120余篇;主编专业参考书12部。
感染科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在国际上首先介绍了中国的黄热病救治工作,论文发表在国际新发传染病领域的权威杂志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journal(2016年),影响因子6.75(2015年);在国际上首先报道了IL-17RC缺陷的患者可以发生持续的念珠菌感染,加深了人们对机体抗真菌机制的理解,相关结果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5年)上,影响因子12.5(2015年);擅长于复杂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在国际上首先报道了一例同时表现为戊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三种病毒IgM抗体阳性的发热患者,最终根据病毒核酸的检测和随访确定患者为急性巨细胞感染。该病例的明确诊断有助于完善戊型病毒性肝炎,EB病毒感染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的诊断标准。相关的成果发表于病毒学的权威杂志Antiviral Therapy(2015年),影响因子3.2(2015年)。
科研中心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研究平台为中国170多家临床、科研和制药企业等提供服务,多次获得上海市科技平台共享服务先进称号。
中心拥有中国同行业内最大的Ⅰ期临床试验基地,现有病床数160张,各类专职人员92人,兼职人员251人,合计343人,被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库和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评为“一致性评价最受欢迎机构”。中心设有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建国院士工作站、艾滋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东病原体发现与研究中心、感染性疾病影像研究所,与世界上主要的公共卫生科研机构保持广泛合作。2019年挂牌成立“上海公卫医学科创园”获批“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上海市肺科医院共同牵头建设),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建“公共卫生融合创新平台”。中心建立的上海噬菌体与耐药研究所,是中国唯一服务于临床的噬菌体临床科研和应用中心,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
截至2020年11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拥有市级及以上临床研究机构5家: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上海产科肝病监护中心、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会诊中心、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转化医学中心
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
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成立于2011年4月,研究所建有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病原体检测与鉴定的高等级生物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特殊品系动物种群维护和转基因动物中心,拥有免疫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斑马鱼、超算中心、生物信息学等科学技术平台及临床药物试验基地,配置了双光子显微镜、活细胞工作站、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多色流式细胞仪与流式细胞分选仪,共聚焦显微镜等大型共用仪器设备。研究所依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承建的“上海市高等级生物安全病原体微生物检测专业服务平台”是首批获得上海市科委授牌的“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该平台围绕高致病性呼吸道病毒如流感和正冠状病毒亚科的检测与鉴定作技术研究,并针对相应病原体开展高效抗体制备技术与生物干预技术的研究。同时还针对难治性细菌性病原体开展鉴定与干预技术平台建设。
实验室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拥有中国运行效率最高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中国医院系统中领先的动物实验平台,配有高速基因分析系统Illumina Nova-seq-6000、高通量基因测序仪Illumina Miniseq、全景组织细胞定量分析仪TissueFAXS200、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LEICA DMI8等先进科研设备。
P3级实验室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P3级实验室隶属病原体检测与生物安全部,该部门是为了应对上海地区新发与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应急检测和鉴定工作而设立的科研部门,于2005年5月组建成立。P3级实验室从2008年开始启动,具备从事中东呼吸综合症正冠状病毒亚科(MERS-CoV)、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人免疫缺陷病病毒(HIV)、结核分枝杆菌(TB)和埃博拉病毒(Ebola)五种高致病性病原菌实验活动资格,具有开展二类三级的病毒和细菌病原体分离培养鉴定、动物(小鼠)感染实验、组织解剖、组织病理、电镜等实验技术和能力。同时具备在P3实验室内开展一类四级病原如埃博拉病毒的病原检测以及临床生化、肝功能和血常规等临床检测能力。2013年3月,P3级实验室成功鉴定发现了中国首例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
声誉与排名
2022年4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冠病房团支部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在2022年11月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综合排名位居中国第93位;该院结核病专业位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专科综合排行榜》第4位。
2023年7月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排行榜中,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位列STEM结核病学科榜单第4位和2018-2022五年ASTEM结核病学科榜单第7名。
院内专家
沈银忠
沈银忠,男,中心副主任,主持医院工作。复旦大学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感染与免疫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擅长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尤其是艾滋病、性病、结核病、侵袭性真菌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以及新冠肺炎等新发传染病的诊治。沈银忠是WHO新冠肺炎指南制定工作组成员,他在中华医学会担任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常委、感染病学分会细菌与真菌学组委员及艾滋病专业学组委员兼秘书,是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HIV合并结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艾滋病药物预防与阻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4年2-4月和2016年7-11月两次应邀在WHO总部(日内瓦)工作。目前作为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十三五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1项。2017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3篇。主编专著1部,作为副主编参编专著5部。
张仁芳
张仁芳,女,感染与免疫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艾滋病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临床诊治;艾滋病合并乙肝,丙型肝炎诊治;抗病毒治疗方案优化治疗。上海市艾滋病治疗专家组成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HIV合并结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HIV合并机会性感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HIV合并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卫生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获得上海市卫生局面上项目一项,上海市科委西医引导类项目1项;参与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传染病专项;“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获得2016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HIV感染者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研究”获得2012年市科委成果奖;“中国艾滋病患者治疗规范的关键技术”获得2009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编专业书籍5部。
黄琴
黄琴,女,硕士,感染科主任医师。擅长各种常见传染病诊治:伤寒,肾综合症出血热,疟疾等,尤其擅长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艾滋病及机会性感染,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黄琴1993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得医学学士学位,2010年-2014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得MPH硕士学位。曾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感染科进修及泰国HIV-NAT进行有关HIV/艾滋病疾病防治的培训,2005年9月-2005年11月赴马赛接受有关HIV/AIDS疾病防治的培训。黄琴是国家重症疟疾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市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寄生虫学会理事"。
陈晓蓉
陈晓蓉,女,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中西医融合,辨证辨病结合,提出肝病“三期解毒法”。即静止期:解毒扶正,调节免疫紊乱;活动期:解毒活血,延缓疾病进展;恢复期:解毒益气,恢复免疫状态,增强抗病能力。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黄疸肝硬化、腹水、肝癌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腹泻、便秘、失眠、月经失调等慢性病。
宋言峥
宋言峥,男,胸外科(结核病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肺癌肺结核脊柱(颈、胸、腰、)结核、关节结核、结核性脓胸胸壁结核、淋巴结核、腹腔结核等的外科治疗。特别是在复杂、复合结核病(Combined and complexTB, CCTB)的外科治疗如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合并胸椎结核肾结核合并腰椎结核等外科处理上有相应经验。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骨关节结核学组副组长,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外科学组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柱结核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委,发表文章50余篇,参加中国《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结核病分册)等结核病相关专著编写3部。
张占卿
张占卿,肝胆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隐源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诊断,重型肝炎的预测和早期诊断,慢性肝病疾病状态的评估和个体化治疗,肿瘤化疗后乙型肝炎再活动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的诊断与治疗。张占卿是上海市传染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临床一系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副总编辑;中国高健委名医专家委员会传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慢性肝炎防治研究中心、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上海市药物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等学术团体委员;曾任中国铁道学会医学分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世界感染杂志》《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等多家学术期刊科学编辑、常务编委、编委和《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等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专家,曾任《中华中西医杂志》《中华临床医药杂志》《临床荟萃》编委和特约编委。
资质认定
1995年,上海市传染病医院被卫生部评为"三级甲等医院";2017年,中心获批WHO(世界卫生组织)新发与再现传染病临床研究与培训中心。
社会公益
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上海传染病院派出医务人员参加抗洪医疗工作,历时5个月;1965年先后派出医护人员赴索马里摩洛哥柬埔寨等国为当地人民提供医疗服务;1976-1977年期间,医院先后派出医务人员共46人赴唐山开展大地震后的医疗救援。。
相关文化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为展现疫情之下上海市的快速应对,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立即组建了《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摄制组,第一时间前往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临床中心等抗疫前线进行蹲守拍摄。影片从一线医务人员的视角出发,纪录了上海、武汉市两地医护人员与患者们抗击疫情的经历。5月21日,《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节目》在东方卫视首播。
相关事件
2024年4月,著名病毒学家张永振的学生发帖称,他们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实验室,被领导强行关闭,为此众人不得不在实验室门口睡觉过夜。4月28日,张永振课题组学生发文表示,其还扣押了他们的私人物品。4月29日凌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通报,部分实验室因安全原因,进行封闭施工。对于张永振研究员团队人员,医院提供了另外的办公及实验场所,事前已制定相关安置方案并提前告知了他们。张永振随后发文回复,公卫中心紧急会议仅用一分钟宣布实验室要升级改造,勒令他们2天内搬离,团队成员均未听到搬去哪里的安排,向院领导表达意见,院方已读不回。张永振表示,后得知搬去另一位教授的实验室。但院方未考虑过实验室是否能满足他们课题组的实验需求,没有给出任何搬迁方案。张永振还表示,公卫中心不让避雨,所以其一直在门口躺着。4月29日下午,张永振及其团队学生仍在门口围坐,现场有数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保安在门口执勤,研究所大门紧闭。当日21时许,张永振称,自己平常极少与现任的中心领导接触,几乎没有太多交集,个人之间也没有任何恩怨。
2024年4月29日晚间,上海公卫中心负责人范小红表示,网上有关双方冲突信息是断章取义,公卫中心与张永振团队合作协议早已到期并结清费用。根据王萌(化名)等人提供的信息,2018年3月底,上海公卫中心与张永振团队正式达成为期5年的科研合作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张永振团队在上海公卫中心的工作应该在2023年3月结束。但在2022年10月底,上海公卫中心的管理层表示,该中心与张永振团队的合作协议到期,从当年的11月1日起不再合作,并采取了撤销张永振办公系统权限等行动。张永振认为,按照前述协议,合作并未到期,且上海公卫中心与团队的科研经费和劳务费并未结清。彼时,新冠疫情防控尚未结束,张永振团队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助于新冠溯源。最后经多方斡旋,上海公卫中心暂缓解约。
2024年4月30日下午,张永振在社交媒体发布长文,回应上海公卫中心负责人范小红的言论。他指出,2023年其与公卫中心的协议在形式上结束,但其团队成员陈某与公卫中心续签了协议。该协议签署,是为了继续执行2021年其以公卫中心为依托单位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团队成员陈某承担的上海市启明星项目,该协议目前仍在执行过程中。同时,张永振也指出,在2018年其与公卫中心签署的协议,团队5年间超额完成规定任务,但5年框架协议中规定的每年350万科研经费,有两年的没有落实。期间发表论文的论文奖也没有落实。
参考资料
医院概况.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19
Affiliated Hospitals.复旦大学.2023-07-16
交通指南.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17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3-07-17
..2023-07-24
医院概况:现任领导.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19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24
历史上的上海时疫医院.解放日报.2023-07-24
公卫·招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23年度招聘简章.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平台.2023-07-18
2021年医院排行榜.www.fudanmed.com.2023-07-17
2021年医院排行榜.www.fudanmed.com.2023-07-18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23年度预算公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18
公卫中心放射科启用高端核磁共振成像仪及新型DR设备.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8-08
楼层分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23
..2023-07-24
门诊科室.上海市公共临床卫生中心.2023-08-22
中医科.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18
中医肝炎专业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21
感染(艾滋)专业组简介.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21
感染与免疫科.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24
感染科.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21
科室介绍:教育科简介.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19
> 上医简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官网.2023-07-24
top100.stem.imicams.ac.cn.2023-07-17
妇产科专业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20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24
公卫·专题|我与改革开放:肩挑重担求突破 奉献科研显价值.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号.2023-08-08
2021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诚聘医学英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8-08
最凶猛的病毒在这里现原形.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号.2023-08-08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名单.中国青年报.2024-02-09
top100.stem.imicams.ac.cn.2023-07-17
沈银忠.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19
张仁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19
专家介绍:黄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19
陈晓蓉.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19
专家介绍:宋言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23-07-19
专家介绍:张占卿.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2023-07-19
实验室被强关,病毒学家睡门口过夜.Vista看天下-抖音短视频.2024-04-3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医院创建
合并拆分
更名迁址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院区分布
金山院区(本部)
虹口院区(分部)
科室设置
全部科室
重点专科
中医科
感染与免疫科
感染科  
医学成就
医学贡献
医学实践
教育科研
教育
医院教培
关联院校
科研
国家重点学科
科研中心
实验室
声誉与排名
院内专家
沈银忠
张仁芳
黄琴
陈晓蓉
宋言峥
张占卿
资质认定
社会公益
相关文化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