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锦洪
中国竹刻艺术家
男,又名乔林,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竹刻艺术家。无锡的“张姓竹刻”“双契轩”第三代传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现就职于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大师工作室。引乔锦洪擅长用浮雕透雕手法创作竹刻艺术,秉承明清古代竹刻及其母晚年风格,格调古雅,富有诗画韵味。他的妻子张英媛的竹刻精美隽秀,十分注重把精微的刀工运用到留青花鸟虫草的刻画上。由于他们夫妇俩的勤奋努力,无锡竹刻从濒于失传的境地获得新生。
人物生平
乔锦洪,乔锦洪1947年出生于无锡的竹刻世家。其外祖父张瑞芝和母亲张契之均为著名竹刻艺人。乔锦洪是张契之的独生子。乔锦洪自幼聪颖好学,中学时代就在报上发表文学作品。他学习成绩优异,但因1966年全国高考取消无缘考取大学深造。文革中,他成了上山下乡的知青被下放到苏北建湖插队劳动。由于父亲的政治问题,招工、提干、上大学都与他成了陌路。迫不得已,他种田之余拿起了刻刀,开始钻研竹刻技艺。每次返城,母亲总要亲自教授他一些竹刻的技巧,还从竹器店买回新的扁担锯成几截,让乔锦洪带回建湖练习竹刻。每天收工之余,别人在打牌、聊天,乔锦洪就凑着昏黄的油灯,在一笔一笔地练习竹刻技法,时间一长,他的手指竟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1972年,他被招收到武进区雕刻工艺厂,雕一些红木小件、花卉架子等摆设。两年后他作为“独苗”被调回锡城,被分配到民兵大队当文书。他继续磨练竹刻技法,在母亲的亲传身授下,乔锦洪的竹刻技艺有了突飞猛进,此时母亲张契之却不堪忍受生活的磨难然长逝。为了继承母亲的遗志,为了不让竹刻这门技艺失传,咬紧牙关加紧了自学,更加刻苦地琢磨竹刻技艺。
1978年,随着国门的开放,中国的工艺美术事业迎来了艳阳天,开始重新举办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江苏省工业厅要求无锡拿出象样的工艺品参展。作为名家之后的乔锦洪被调入市工艺品厂,受到马健市长的接见,并将他的爱人(同是竹刻名家之后的)张英媛从苏北射阳调回工艺品厂,从此真正走上了竹刻的艺术创作道路。他的第一幅作品在长不盈尺、宽不盈寸的两片扇骨上透空镂雕着一枝梅竹,竹枝盘根错节,竹叶纹路精细,梅瓣玲珑剔透,梅枝苍劲古朴,令人叹为观止,当年就入选了全国工艺品展。
为了提高竹刻的技艺,乔锦洪一方面潜心钻研外祖父和母亲的传统技艺,一方面加强理论的学习,期间得到了故宫博物院专家王世襄的指导:“要摆脱艺术创作上的匠人味,就要在理论上和创作中迈出更大的步子来”。他谨记王老的教诲,一头扎进了书海中,先是通过自考取得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历,又将四万余字的《中国美术史》论文稿手抄了一份。在王老的悉心帮助下,他获得了不少竹刻艺术的专业知识和历史资料。为了丰富创作题材,他把每一点休息时间都花在了写生和读书上,那购置和阅读的数千册书引领着他逐渐步入艺术创作的佳境。
20世纪80年代初,单位派他去故宫博物院参观,他在明清馆前一站就是几小时,因为不允许拍照,他就用笔将传统的竹刻制品一件件临摹下来,当闭馆铃声响起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整整一天未吃东西。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和磨练,使乔锦洪运用留青、圆雕、高浮雕、透雕的技法日臻成熟。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0年江苏省轻工业厅授予他“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1992年和1997年当选为无锡市第九、第十届政协委员。在担任市政协委员的十年间,他发挥自己的艺术专长,连续十年提案,呼吁筹建无锡市泥人博物馆,将属于无锡人民的泥人珍品加以保护。无锡市泥人博物馆于1999年1月建成并正式开放,使散佚民间、即将受到灭顶之灾的艺术珍品得到了有效的抢救和保护。他这一生,一半精力花在了竹刻上,一半则用于惠山泥人、无锡刺绣和江南竹刻的理论研究和保护上。
个人作品
1981年10月,他与妻子张英媛、徒弟许焱创作完成了大型竹刻《梁溪古运河》。在这幅由1000多根竹片精雕细刻而成的作品上,大运河穿城而过,沿南禅寺流向杂树环翠的黄埠墩,经锡山龙光塔蜿蜒向前,六条小舟漂浮河面,两岸104座江南小楼鳞次栉比,那火柴盒般大小的小楼飞檐翘角,门窗木框清晰可见,小舟上手持竹蒿的船夫,使劲摇橹的船工都栩栩如生,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其后创作的《竹根笔筒》、《梧桐秋蝉》等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并赴日本奥地利、巴西等国展览,为海内外名家所收藏。
他撰写的《中国古代竹刻艺术》、《江南竹刻艺术研究》等著述十余万字。
个人生活
女儿乔瑜,为留青竹刻的江苏省省级传承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个人作品
个人生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