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碧村
寨碧村
寨碧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旧州镇万亩大坝西侧,距县城22公里,全村辖30个村民小组,有1013户,3693人,有党员79人;有耕地面积5599亩,人均耕地0.6亩,现已形成“一区五个一千工程”即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寨碧村精米加工厂、木器工艺品厂、绍锋家具城、民族仿古家具城),1000亩中药材和经果林基地、1000亩的蔬菜基地、1000亩的鱼苗核心基地、1000亩的优质米基地、1000亩的现代高效农业展示基地的产业格局,村里涌现养殖示范户共155户,其中:养鹅32户、养牛17户、养鸭14户、养商猪品19户、养母猪17户、养鱼苗51户。从事豆腐、米粉、竹编、木材加工的大户26户;从事建筑92人、运输的有128户。
寨碧村紧紧围绕“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标,注重抓好远程教育组织管理与教学效果,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得以健康推进,积极发挥了远程教育阵地作用,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从中学到了技术,增强了致富的本领,促进了增收,推动了发展。
2017年11月,寨碧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经济状况
从2003年至今,寨碧村先后建立了1200亩的柑橘属基地,年收入450万元;鲤鱼苗基地600亩,收入90万元;养殖商品猪4800头,收入96万元;优质水稻基地1500亩,年产粮225万斤。在发展各项产业的过程中,村党支部还制定了“一帮一”制度,即由教师帮扶示范户。如教师石国银对养猪示范户杨万能进行帮扶,从购买仔猪到杀猪的全过程,石国银都进行跟踪服务,为他讲解科学喂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赠送相关技术资料,通过科学养殖,现今杨万能的年收入达到5万多元。寨碧村还把发展1500亩优质稻、脱毒马铃薯柑橘属等特色种植业豆腐干、榨油、生榨米粉加工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壮大和培植,同时把这些产业的科技支撑与远程教育学习培训结合在一起,更是有力地推动了发展的步伐。
统一思想
为统一全村党员群众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2004年远程教育刚开始时,村支部多次组织召开村三大干会议,宣传远程教育的意义,研究安排远程教育工作,使全村党员群众认识到,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组织保证
切实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达到“艰苦奋斗建站点,结合需求搞培训,注重素质抓提高,促使农民得实惠,确保工作获实效”的工作目标,从而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建立起“让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寨碧村村两委高度重视,把远程教育纳入村两委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小学校长为副组长,村委会人员为成员的远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有文化、有能力、热爱远教工作的同志为远教技术管理员,成功组建了村、学校协调工作网络。同时,该村按照“五防五好”要求,把远程教育室分期准备工作进行细化,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村两委班子成员身上,形成层层抓落实,事事有人办的良好工作格局。该村还积极动员党员干部群众义务捐资捐物、投工投劳,同时积极与县级有关部门和帮扶领导联系,在他们的支持下,远程教育完全按照“五防五好”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分期准备工作,为下一步工作打牢了基础。
分工责任
教育的基础是站点建设,关键是搞好管理使用,难点是持之以恒,生命力强弱在于能不能发挥实效。寨碧村紧紧围绕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而开展工作。一是明确责任。明确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技术管理人员为直接责任人,通过村支部书记与镇党委签定远程教育设备安全责任保证书,增强了村干部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二是健全制度。设备安装调试完之后,做到了12种制度上墙,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用制度去约束、引导工作。同时,建立了定期协调调度和督导检查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站点工作,提高了使用效率。三是落实待遇。认真落实学校技术管理员的的待遇,由学校支付技术管理人员每月100元的工资,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保证了远程教育渠道的畅通、灵活运转与高效服务。四是维修保养设备。制作了设备运行记录、设备使用记录、设备维修和售后服务登记册等,对设备的使用用途、接收或播放内容、使用时间、设备运转情况等进行详细登记,一些小问题由技术管理人员自行解决,对于一些大的设备问题,则由技术管理人员以书面的形式上报到县维修站。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经济状况
统一思想
组织保证
分工责任
参考资料